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年来,手指切割伤和磨损一直是困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的难题。以往大多采用橡胶手套内佩戴棉毛指套或粘贴邦迪进行防护,效果不佳。2009年12月,本中心研制并应用符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特点的职业防切割指套,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手指切割伤和磨损一直是困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的难题.以往大多采用橡胶手套内佩戴棉毛指套或粘贴邦迪进行防护,效果不佳.2009年12月,本中心研制并应用符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特点的职业防切割指套,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避免化疗药物集中配制过程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方法建立化疗药物配置中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配备防护设备及物品,规范化疗药物配制操作方法,规范处理废弃物。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转3年来。无1人发生与化疗药物有关的职业伤害,未发生与化疗药物有关的环境污染。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化疗药物集中配制,实施科学、严格的管理,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集中配制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避免化疗药物集中配制过程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方法 建立化疗药物配置中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配备防护设备及物品,规范化疗药物配制操作方法,规范处理废弃物.结果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转3年来,无1人发生与化疗药物有关的职业伤害,未发生与化疗药物有关的环境污染.结论 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化疗药物集中配制,实施科学、严格的管理,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Service,PIVAS)是在洁净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人员、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对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在内的药物进行集中配置的场所[1].将原来分散在病区治疗室开放环境下进行配置的化疗药物,集中由专职的技术人员在万级洁净、密闭环境下,局部百级洁净的操作台上进行配置.化疗药物大多为细胞毒性药物.美国医疗机构药师协会(ASHP)将细胞毒性药物定义为高危药品[2],即使长期少量接触也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潜在的不良危害.具有致畸、致突变作用,我院静脉中心自2009年11月正式启用,采用对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化疗药物从接收医嘱、药物配置、到输送至病区的全程管理.有效的提高了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安全性及防护性现将安全防护管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职业防护视角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岗位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以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分析本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使岗位安全管理的落实到位。结果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岗位安全管理得到充分保证;暂无医护人员由于自身健康问题而脱岗转岗;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及医源性污染事件减少。结论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实施职业防护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降低医源性污染;提高护理质量及保证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使岗位安全管理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职业防护视角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岗位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以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分析本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使岗位安全管理的落实到位。结果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岗位安全管理得到充分保证;暂无医护人员由于自身健康问题而脱岗转岗;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及医源性污染事件减少。结论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实施职业防护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降低医源性污染;提高护理质量及保证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使岗位安全管理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了解肿瘤科护士对智能静脉药物配置机器人的使用体验。方法对肿瘤科病房及日间化疗中心10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归纳的使用体验包含5个主题:不同应用阶段体验不同,减轻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优化职业防护,提升冲配药物质量,人工智能在临床护理的发展前景。结论使用智能静脉药物配置机器人调配抗肿瘤药物有较明显的优势,但需要加强使用方法培训,以使护士掌握操作方法,改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在护士身上的发生率。笔者分析了医院各个科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总结常见的职业危害,并针对性的提出防护对策。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并会正确的采用各种防护措施,遭受职业危害的机率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临床护士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并正确合理的采用各种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安全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改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配制流程,包括增加药师批次决策、审方环节,加强配制环境、流程及配送管理。结果改进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配制不合格率显著下降,与改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实施专项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肠外营养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静脉输液药物配置流程改进后的工作耗时情况,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观察法对54个临床科室静脉药物领退、配置、管理工时进行测量.结果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后,病房护士静脉药物领退、管理、配置工时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建立和完善PIVAS服务可有效节省护理人力资源,减少护士间接护理服务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 ravenous Admi xt ure Servi,cPeIVAS)的不合理处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临床药师审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分析不合理情况。结果:共审查医嘱2235张,发现不合理72张,主要包括配伍禁忌、溶媒选择错误,药物浓度不合适,给药间隔不合理、医嘱录入错误等。通过药师干预,不合理医嘱出现率由6.7%下降到1.63%。结论:PIVAS的开展,可减少不合理医嘱,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抗肿瘤药物既能治癌,同时也在治疗过程中对操作者及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加强基础防护措施,遵循职业防护的基本原则并在接触化疗药物及各项操作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从而尽量减少和避免肿瘤化疗带来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4.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负责临床41个科室每天7 000余袋静脉输液的配置工作,其中难溶解的粉针剂药物1 000余袋,需用溶剂溶解的西林瓶药品3000支左右。这些药品均须稀释后借助振荡器溶解。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西林瓶粉针药瓶与振荡器的配套支架不匹配,振荡过程中易从振荡器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加强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结果:增强了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减少职业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潍坊地区二级及以上医院静脉治疗现状,为制定相应措施,改善静脉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潍坊地区二级及以上共19所医院进行静脉治疗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9所医院中11所成立了静脉治疗小组,但仅3所定期组织小组活动。6所成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仍有13所尚未实行肿瘤化疗药物及TPN的集中配制和供应;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率为93. 15%。钢针使用率高达63. 27%。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渗出/外渗占第1位(1. 761%),回血占第2位(1. 540%)。结论潍坊地区二级及以上医院静脉治疗已初步形成专业化管理,但在专业人员培训、化疗药物和TPN的配制、职业防护、静脉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及操作等方面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7.
贺春英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383-384
目的:调查实习护士对对化疗药物认知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便更好的实施临床护士的管理和代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218名临床实习护士对化疗药物的正确操作、副作用、正确防护等进行调查。结果:在化疗药物药理知识中;只有10.5%的护士对化疗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很了解。在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只有16.1%的护士对应如何正确配置,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很了解。在化疗药物污染方面;只有11.5%的护士对化疗药物污染皮肤、眼睛的应急措施比较了解。在个人防护方面;只有17.4%的护士对使用生物安全柜、带手套、带防护罩等防护措施很了解。结论:实习护士对化疗药的认知不足,在进入临床实习期间要进行系统化的肿瘤专科的培训,要加强对护士的针对性教育,提高实习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和水平,防止发生职业性暴露。  相似文献   

18.
贺春英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477-478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对对化疗药物认知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便更好的实施临床护生的管理和代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218名临床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的正确操作、副作用、正确防护等进行调查。结果:在化疗药物药理知识中;只有10.5%的护生对化疗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很了解。在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只有16.1%的护士对应如何正确配置,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很了解。在化疗药物污染方面;只有11.5%的护生对化疗药物污染皮肤、眼睛的应急措施比较了解。在个人防护方面;只有17.4%的护生对使用生物安全柜、带手套、带防护罩等防护措施很了解。结论: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认知不足,在进入临床实习期间要进行系统化的肿瘤专科的培训,要加强对护生的针对性教育,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意识和水平,防止发生职业性暴露。  相似文献   

19.
<正> 手术室护士是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专业危害,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院是骨伤科医院,根据当前本院手术室现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归纳,积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尽可能保护了手术室护士不受或少受危害。 1 手术室的噪音危害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常见的噪音有心电监护、麻醉报警、电凝、吸引器、空调及工作人员对话,骨科手术中使用器械的敲打声、病人的呻吟声、物品及仪器移动声等等,这些噪声均可引起机体的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化道手术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特点及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9年3月145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消化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5次中心静脉插管中有40次导管尖端培养阳性(27.6%),共培养出致病菌5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28株,占50.0%;革兰氏阳性(G+)22株,占39.3%;真菌6株,占10.7%。多重导管感染6例,占15.0%。治愈39例,死亡1例。结论消化道手术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最常见。全程规范静脉输液操作与护理,减少肠源性感染,合理使用抗菌素是防治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