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所选择导管类型分成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各4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比较,PICC组显著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均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发生严重感染2例、血气胸1例、动脉损伤2例,PICC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10—2021-09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乳腺癌根治术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VPA组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组(PICC组),各38例。比较2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后当天和化疗结束后,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BR)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PICC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ICC组,QLICP-BR生活质量评分优于PI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PA与PICC均有较高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但VPA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意外拔管率均低于PICC,生活质量高于PICC,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辅助化疗的理想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3.
三种下肢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下肢静脉最佳的穿刺置管方法.方法 将经下肢化疗的85例肿瘤患者分为三组.外周深静脉组23例,选择内踝大隐静脉起始处或小腿内侧,以15°~30°角进针行静脉穿刺,置入16 G PICC导管至大隐静脉末段或股静脉,经X线拍片证实导管尖端位置正确后接通输液装置输液;股静脉组41例,选择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的内侧0.5 cm处,针头指向患者头部、与皮肤呈30°~45°角穿刺,王入16 G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输液;外周留置针组21例,采用18~22 G贝朗留置针,选择下肢浅静脉行静脉穿刺王管输液.结果 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操作平均耗时、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股静脉组成功率最低且耗时最多,外周留置针组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最高;外周深静脉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显著短于股静脉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股静脉组发生严重感染1例.结论 为预防化疗性静脉炎,应避免使用外周静脉而选择深静脉给药.外周深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穿刺王管比较,操作简单、一次操作成功率高、耗时少,无严重并发症,是下肢深静脉置管较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所选择导管类型分成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各40倒,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问、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比较,PICC组显著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均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发生严重感染2例、血气胸1例、动脉损伤2例,PICC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部位的改进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减少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后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108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于肘窝或肘下2横指处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留置PICC,观察组于距肘窝4 cm以上的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在超声波引导下行静脉穿刺留置PICC.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及脱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改进PICC穿刺部位后,可减少静脉炎、脱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量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患者的效果,以寻找最佳输液途径.方法 将需大量输液(每日补液量≥2 500 ml)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导管脱落、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补钾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可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7.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目的比较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剌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穿剌中心静脉置管的利弊。方法将1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观察两组穿剌时间、穿剌成功率、穿刺异常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短(P<0.01);总穿剌成功率高(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其中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为零,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用于输液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用于化疗优于PICC置管。  相似文献   

8.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优越性及护理体会。方法总结52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分析PICC置管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结果PICC穿刺成功率为100%,留置时间为2~239天(平均63天),52例中45例未发生导管堵塞、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PICC置管为肿瘤病人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输液途径,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夏红梅  袁慧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371-372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静脉输液质量。方法:将20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采用22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四肢浅表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置管异常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10.
血液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细菌污染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菌群污染特点,为针对性地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135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化疗的血液病患者拔针后其针尖行细菌培养。结果135例中,21例(15.56%)细菌污染,且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留置时间越长、白细胞计数越低,其感染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病浅静脉留置针化疗患者应加强置管护理,留置针置管时间以患者白细胞计数而定。  相似文献   

11.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量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患者的效果,以寻找最佳输液途径。方法将需大量输液(每日补液量≥2500m1)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导管脱落、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补钾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可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2.
代温灸膏局部敷贴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代温灸膏局部敷贴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浅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留置针处用输液贴固定;观察组加用代温灸膏在静脉穿刺上方0.5~1.0cm处沿血管走向敷贴。结果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45.0%)显著低于对照组(75.0%);留置时间观察组(≥5d为80.0%)显著长于对照组(52.5%),两组比较,均P<0.01。结论用代温灸膏局部敷贴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3.
PICC无针输液系统在ICU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00例ICU病人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无针输液系统进行置管给药。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9.0%;操作时间平均13.0min;留置导管时间平均95.0d,无并发症发生。提示PICC无针输液系统安全、省时,应用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肝素液封管对糖尿病患者留置针堵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袁丽  欧青 《护理学杂志》2005,20(5):16-17
目的为延长置管时间,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不必要的费用,寻找一种对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导管最有 效的肝素封管液浓度。方法对12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糖尿病患者按输液时间的先后分为A、B组各60例(A组 4例,B组1例中途退出试验)。A组在第1次留置针时用1.50%肝素液封管;B组用2.50%肝素液封管;两组第2 次留置针时封管肝素液对换。结果2.50%肝素液封管堵塞率明显低于1.25%液(P<0.05),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 中均无封管不良反应、静脉炎及出血等发生。结论2.50%肝素液是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导管最为有效的封管浓 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中段留置PICC在婴幼儿困难静脉通路(DIVA)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困难静脉通路患儿102例采取经股静脉中段留置PICC,统计置管情况、置管及留置期间并发症。结果入组患儿均置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8~307 d;达到导管头端最佳位置率85.29%;置管过程中未发生误穿动脉,发生擦伤动脉2例(1.96%);导管原发异位发生率5.88%;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23.53%,完成治疗正常拔管率87.25%(89例),意外拔管率12.75%(13例)。结论经股静脉中段留置PICC具有可行性,可有效解决婴幼儿困难静脉通路的中长期静脉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颅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减少静脉穿刺失败率及静脉炎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60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PICC置管,对照组经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CVC),比较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穿刺并发症等。结果与CVC相比较,PICC组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明显较高,穿刺时间明显较短,导管留置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VC置管相比,PICC安全简便、置管时间长,且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方法 将6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采用22 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外渗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能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结直癌患者化疗期间建立无痛性安全的静脉渠道,减轻患者痛苦,减少PICC置管导致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对本科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365例结直肠癌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利用PICC导管365例患者,其中326例是一次插管,成功率为89.3%,留置时间为18~361d,平均置管时间165d,其中3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8.76%。结论 PICC置管可以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确保结直肠癌患者顺利地接受化疗,减少患者的疾苦。在置管和导管维护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穿刺和送管技能,有效的导管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减少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后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108倒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于肘窝或肘下2横指处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留置PICC,观察组于距肘窝4cm以上的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在超声波引导下行静脉穿刺留置PICC。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厦脱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改进PICC穿刺部位后,可减少静脉炎、脱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三向瓣膜式PICC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42例接受NP(诺维本加顺铂)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三向瓣膜式PICC;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周浅静脉穿刺。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63.6%)显著高于观察组(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行PICC化疗可减少肿瘤患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