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地震伤员肢体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5.12地震伤员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VSD技术治疗地震伤员肢体软组织缺损19例,维持负压60 kPa。结果18例经VSD技术引流7 d,1例经2次VSD技术引流14 d,创面均无感染,创面缩小,肉芽组织新鲜,给予二期缝合或植皮治疗后创口愈合。结论VSD技术对于地震导致肢体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分析并采取措施减少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相关的并发症,使其在肢体创面的应用中更加成熟. 方法 回顾320例肢体创面的负压封闭引流疗效,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产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相应解决办法;且对四种常用封闭膜的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引流通路阻塞309例(96.6%),为最多见并发症,应用通管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和预防;创面负压不够62例(19.4%),轮替夹闭部分管道可以解决.四种封闭膜中以"透明辅料"特性最好,以"外科手术膜"最为实用.严重创面36例,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1~2次后适合植皮或皮瓣术者35例(97.2%).结论 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后仍要勤观察,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并发症.该技术在严重创面的治疗中最能彰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骨筋膜综合征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18处减张切口采用VSD材料一期覆盖,通过持续负压吸引以及更换VSD材料,使创面能直接拉拢缝合。减张切口位于前臂掌侧以及小腿内外侧,减张后创面面积为26cm×10cm~12cm×6cm。结果 18处创面均直接缝合,11处创面通过1次负压吸引后闭合,5处创面通过2次负压吸引后闭合,2处创面通过3次负压吸引后闭合,负压吸引时间为7~21d,平均13d。1例创面发生感染,经清创及更换VSD材料治疗后愈合。随访3~6个月,切口瘢痕柔软,无肌肉挛缩等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地闭合深筋膜减张切口,操作简便,创面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四肢肌腱和骨骼外露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85例四肢软组织严重损伤合并肌腱、骨骼外露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持续治疗,7~14d为1个周期,应用1~4个周期,维持负压40~50kpa.其中新鲜创面组53例(单纯肌腱外露29例,单纯骨外露8例,肌腱骨骼均外露16例).慢性创面组32例(单纯肌腱外露12例,单纯骨外露9例,肌腱骨骼均外露11例).根据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分别行二期缝合、植皮或组织瓣转移闭合创面.结果 本组85例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1~4个周期后,创面可采用直接缝合、植皮或组织瓣转移覆盖,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 VSD可以有效保护严重损伤肢体暴露的肌腱和骨骼,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5.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因其能减少感染[1]、改善创面微循环[2]、减少换药工作量[3 ]等优势迅即得到了推广,但无论是作为一种带特定装置的技术或是一项手术,同样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将VSD运用于肢体慢性溃疡、深度褥疮等难治性创面92例,发生并发症者19例,通过积极应对,保障了其辅助治疗的效果.一、临床资料从2008年10月至2010年8月,我们将VSD运用于肢体慢性溃疡、深度褥疮等难愈合性创面的辅助治疗共92例,其中男61例,女31例,年龄28~84岁.创面类型包括: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糖尿病足、褥疮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用于髌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髌骨骨折术后感染Ⅱ期清创后在髌骨前端放置VSD装置和关节腔内灌洗引流治疗15例髌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5~60岁,平均42.3岁;11例为开放性骨折,4例为闭合性骨折。彻底清创后均使用VSD装置和关节腔内灌洗引流,术后使用支具或石膏制动,末次随访根据膝关节功能判定。结果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用于髌骨骨折术后感染,治疗10~14天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感染创面控制良好,末次随访膝关节评定:优12例,良2例,可1例。结论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用于髌骨骨折术后感染,引流充分,促进创面愈合良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7月,对50例应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50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毁损伤部位大片肉芽组织增生。结论:采用VSD治疗损伤创面,可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修复经久难愈的创面,缩短创口愈合时间,为组织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深部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组25例深部难治性创面患者,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创面使用-0.017~-0.060MPa的负压持续吸引5~7天,予以更换VSD材料。测量VSD治疗前后创面大小。结果:25例深部难治性创面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过负压治疗创面大小从(36±9)cm2减少至(21±8)cm2,取得了传统方法治疗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结论:该技术操作简单,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换药,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应用VSD技术联合游离皮瓣治疗32例四肢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或部分缺损,创面大小13cm×9cm~32cm× 16cm,新鲜创面11例,感染坏死性创面21例.创面经彻底清创后,先行VSD覆盖创面.5~7d后去除VSD负压膜,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游离背阔肌皮瓣7例,胸脐皮瓣3例,股前外侧皮瓣22例. 结果 创面经负压封闭引流后,局部均无明显感染,肌腱及骨外露区周围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再次清创后应用游离皮瓣移植治疗,皮瓣全部成活,受区无窦道形成.术后随访3 ~ 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对于严重创伤后深部组织裸露的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经彻底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最大限度恢复患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整形外科多种常规手术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10月,对36例整形外科患者术后部位应用VSD,其中瘢痕切除植皮术后15例,感染创面清创术后9例,轴型皮瓣移植术后8例,肢体脱套伤2例,压疮2例。根据病情特点,分别于皮片表面、皮瓣表面或皮瓣下及创腔内放置VSD,根据引流情况于3~5天后更换或撤除该装置。结果:经持续负压引流并根据创面情况更换VSD敷料后,伤口愈合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高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脊柱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VSD技术治疗脊柱术后感染19例。每例患者应用VSD技术处理创面1~4次,每次引流5~7d。结果:19例患者中7例经1次引流术后创面清洁,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即予一期缝合,10例行2次引流后直接缝合伤口,1例行3次引流后缝合伤口,1例行4次引流后死腔方消灭,停用VSD,常规换药6周后创面愈合。19例患者中12例内固定得以保留,7例患者去除内固定后创面愈合。结论:VSD技术治疗脊柱术后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伤性感染性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复合损伤创面.方法 对2007年6月-2009年9月收治的35例合并感染的复合损伤创面,采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辅助抗生素溶液冲洗15~23d(平均17.5d)后行皮肤移植或皮瓣修复,21例创面植皮覆盖,14例合并骨缺损或骨外露患者行皮瓣移植术.结果 本组患者在皮肤移植或皮瓣修复前使用1~2次(平均1.4次)VSD装置处理创面,所有创面均得到彻底修复,无感染发生.结论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改善合并感染的复杂创伤创面条件,有利于后期创面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踝部软组织撕脱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9例儿童严重足踝部撕脱伤骨外露患者,创面行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1~2个疗程,后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移位修复足跟部的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创面. 结果 经VSD治疗后,坏死组织少,创面感染得到控制,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后,无感染发生,8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术后9例经6个月~5年随访,皮瓣外形及足部功能满意,恢复保护性感觉. 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腓肠神经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后期良好修复创面,两者联合应用是儿童足踝部部软组织撕脱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及筋膜皮瓣转移分期手术治疗伴有皮肤缺损创伤后骨髓炎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负压VSD及筋膜皮瓣转移分期手术治疗创伤后骨髓炎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20~63岁,平均36岁;所有患者均为创伤术后感染。受伤部位:胫骨9例,跟骨3例,股骨1例,尺桡骨1例。感染时间2~96周,平均32周。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2个月。使用VSD清创1~3次,平均1.57次。13例患者创面伤口Ⅰ期愈合,1例有渗出,经引流换药,术后3周愈合。8例患者因骨缺损及骨折延迟愈合,Ⅱ期行自体植骨术,术后1年随访骨折均愈合,术后感染未复发。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筋膜皮瓣转移治疗创伤术后骨髓炎能够发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皮瓣转移技术的优点,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及可靠性较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邻近皮瓣转移修复难治性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邻近皮瓣转移在难治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自2010年3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邻近皮瓣转移修复不同原因造成的大面积深度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患者16例,其中车祸伤后躯体大面积深度组织缺损伴感染创面2例、下肢骨折骨外露创面9例,小腿及足部的慢性溃疡3例,臀骶部褥疮2例。根据不同病情,辅助应用VSD于创面,视创面情况,在5~10天后去除或更换VSD装置,待创面缩小、感染控制、肉芽新鲜时应用邻近局部皮瓣或邻位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经持续负压引流并根据创面情况更换VSD敷料后,创面感染得到理想控制,创面明显缩小,结合应用邻近皮瓣转移修复,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炎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小创面,只需结合相对简单易行的邻近皮瓣应用即可理想地修复多数难治性组织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16.
唐光平  汤美玉  叶恒 《骨科》2012,3(3):156-158
目的 探讨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同时分析并发症产生的可能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8年6月~2011年12月间209例采用VSD技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9%.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是张力性水泡,其次是深部感染和低蛋白血症.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快速促进创面愈合和缩短修复时间,但必须注意手术中操作,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复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骨科复杂创面修复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对52例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VSD治疗,负压吸引直至创面新鲜后经直接缝合、植皮或转移皮瓣覆盖修复。结果 52例创面均愈合良好。并发症:引流通路堵塞6例,膜下积液4例。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复杂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是显微皮瓣技术的辅助及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上肢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56例上肢严重软组织损伤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辅助治疗的病例资料。清创修复后经VSD覆盖、持续引流2~7 d,平均4.5 d。结果 56例通过VSD辅助治疗,感染创面得到了彻底控制,其中皮肤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延期行植皮或皮瓣修复术,均成活;皮肤撕脱伤清创反取皮植皮的病例,除1例部分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余植皮全部成活;液压油高压灌注伤的病例,大量毒性、油血混合性液体被及时引流出来。随访3~13个月,平均5个月。创面愈合时间:11~45 d,平均19 d。结论 VSD可以保护开放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时引流出毒性液体及感染坏死性物质,在上肢软组织损伤治疗中起重要的辅助作用,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近年来治疗软组织严重感染创面的新型引流技术,它利用高负压将引流区内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及时清除[1-2],同时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并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快组织修复.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会出现引流管堵塞,致使引流不畅影响治疗效果甚至治疗失败.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我科应用改良VSD技术治疗四肢及躯干开放性损伤合并软组织感染创面12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负压封闭疗法是将负压作用于创面以促进急、慢性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我科2008年4月~2009年6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采用简易VSD装置,对40例患者进行创面修复,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