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胃癌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76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给予整体护理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腹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第7 d白蛋白计数、误吸、腹泻,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可促进胃肠功能良好恢复,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状况,分析影响营养达标的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有效护理措施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状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肠内营养制剂第3天供给热量能否达到患者需求[104.6kJ/(kg.d)]的60%,将82例患者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的主要因素。结果82例患者中17例(20.73%)达标。达标组患者体质量水平、术中出血量、肠内营养不耐受例数显著低于/少于未达标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体质量、术中失血量、肠内营养不耐受对早期营养达标有影响。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质量越重、术中失血量越多、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越高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的危险大。  相似文献   

3.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肠内、外营养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EN )与肠外营养 (PN )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 ,笔者对 74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 2 4h内即给予EN ,逐渐增加EN量至全量 (15 0 0ml) ,如EN所提供能量、营养不足则部分通过PN补充。结果示 ,全部患者无死亡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均能耐受术后早期EN。术后第 9天同第 2天相比 ,患者前白蛋白 (PA )、转铁蛋白 (TF )、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 (TLC ) ,CD4 和CD8 明显升高 (P <0 .0 5 )。提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EN安全可行 ;肠内、外营养联合应用能改善老年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16倒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术中置穿刺式空肠造口管,术后20~24 h开始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行常规静脉液体输入治疗和普外科术后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7天测定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生化检查,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7天营养指标、生化指标、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 n=30),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组( SE n=30),两组术后第1-5天均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SE组同时肠内给予谷氨酰胺颗粒注入,观察术后恢复情况,血浆白蛋白,术后疲劳综合评分各项指数的变化.结果:与EN组相比,SE 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EN组,两者比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浆白蛋白水平相似,在术后第5天SE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EN组(P<0.05),术后累计疲劳均低于EN组(P<0.05).结论: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联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比常规肠内营养更有利于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减轻术后疲劳程度,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胃癌病人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符合标准的92例胃癌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EN)及肠外营养组(PN)。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天及术后7天检测病人外周静脉血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免疫指标:Ig A、Ig G。并对两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比较术前1天及术后1天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1天的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较术前1天显著降低(P0.05)。术后7天时肠内营养组(EN)的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较肠外营养组(PN)明显回升(P0.05)。结论胃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改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胃癌患者42例,上述患者均行胃癌全胃切除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术后早期应用,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营养指标,主要包括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及体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初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治疗后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和体质量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基于循证的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足预防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胃癌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按常规肠内营养护理,研究组按基于循证构建的胃癌手术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足预防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结果研究组肠内营养喂养不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循证预防护理方法优化肠内营养护理流程,可减少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EN)时的营养状态和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大量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肠内营养(EN)组62例;对照组:肠外营养(PN)组64例,分别于术后24~72h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混悬液及肠外营养液。观察术后24h、14天,患者营养指标(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变化及术后24h、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感染率。结果:术后第14天、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下降,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EN组7天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EN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早期EN支持可明显改善大量脑出血微创术后的营养状况和神经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免疫和人体成分的影响.方法 将360例老年胃癌患者分为E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180例.EEN组术后20~24 h开始行EEN;PN组术后1d经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开始PN.术前、术后1d、7d检测营养指标、免疫和人体成分指标测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免疫指标及人体成分指标值均有降低,但EEN组术后下降程度显著小于PN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EEN支持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人体成分的变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开展早期肠内营养(EEN)与肠外营养(PN)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7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即给予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检测术后第2天与第8天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淋巴细胞总数(TLC),CD4+,CD8+,CD4+/ CD8+。结果:全部患者无死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第2天与第8天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淋巴细胞总数(TLC),CD4+,CD8+,CD4+/ CD8+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性(均P<0.05)。结论: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EEN与PN联合运用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早期肠内营养优化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2—2016-10间于巩义市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88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于术后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优化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肛门通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优化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康复效果,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病人术后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对我两院近两年手术的胃癌病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和对照组(N-EN组),分别对其术前和术后第8天的体重(W)、上臂肌围(AMC)、白蛋白浓度(ALB)、并发症数和肛门排气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病人的体重、上臂肌围、白蛋白浓度术前术后没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则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体重的下降、上臂肌围的减少、白蛋白浓度降低的比较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两组的并症发生率和肛门排气时间也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进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强化肠内免疫营养对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全胃切除术后胃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曾合并术前营养不良,其中60例患者术后早期接受普通肠内营养(EN组),另外60例接受强化的肠内免疫营养(EIN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检测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及免疫指标(血清IgA、IgG、IgM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观察术后感染性的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问各营养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各项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8天的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较术后第1天均有改善,且EIN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均高于EN组(P0.05),两组间营养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IN组术后感染性的发生率较EN组低(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能更好地改善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免疫状态,并降低术后感染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经确诊的8例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均放置鼻胃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EN)治疗,观察患者的适应情况、肛门排气;前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状况的变化,做好肠内营养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淋巴细胞计数和前白蛋白术后较术前有显著改变,显示术后早期EN可提高营养状况和机体免疫功能;所有患者胃肠功能均恢复,无再次手术,无相关并发症.结论:腹部术后胃瘫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可以缩短胃瘫的病程,采用鼻胃肠营养管泵入肠内营养的方法即符合生理,经济、安全、方便,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胃肠道耐受性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法将88例行胃癌根治术后拟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术前3d开始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口服肠内营养液予以预适应,对照组术前常规饮食。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腹泻、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进食流质时间、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胃癌手术患者术前口服肠内营养能实现胃肠道预适应,能有效降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2—2018-09间行胃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于术后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的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利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和营养更为全面,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4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名24例。观察组进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术后常规禁饮食、静脉补液。观察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监测术前及术后第8天患者体质量、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与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术后体质量减轻较对照组少,PAB及T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精心护理可确保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耐受性。方法对68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EN的耐受性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能耐受术后早期EN的患者21例(30.9%)。术后EN开始时间、营养液的浓度、输入量和手术方式是影响其耐受性的重要因素。根据患者接受营养的形式分为EN组(19例)、EN加肠外营养(PN)组(28例)和PN组(21例),并进行预后比较;EN组较PN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控制术后EN开始时间、小剂量、低浓度及选用短肽型EN液可提高老年胃癌患者对EN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手术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肠内营养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而肠外营养组则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并对两组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肠外营养组相比,肠内营养组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相关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肠内营养组患者的IgG、IgA、IgM及CD-3~+、CD-4~+、CD-8~+、CD-4~+/CD-8~+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