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减轻新生儿黄疸寻求一种简便、实用、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08年7月我院择期剖宫产出生的1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行母乳喂养早接触、早吸吮及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在母乳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及2.5%葡萄糖水,结合抚触、游泳等综合护理直至出院。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比对照组提前(P<0.01);出生后1~7天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7月分娩的新生儿3190例,发生新生儿胆红素血症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胆红素血症与孕周、出生体质量、妊娠合并症诸因素、围产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刘志慧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453-45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主动配合治疗率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母婴同室1035例新生儿家长随机分为实验组(n=518)和对照组(n=517),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根据黄疸的特点,对患儿家长进行全方位、多渠道、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发病率为6.76%,对照组为16.4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两组对黄疸的认识率和主动配合治疗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新生儿家长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显著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提高了新生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吴月红 《护理学杂志》2001,16(7):410-411
母乳性黄疸 ( BMJ)是新生儿黄疸中较常见的原因 ,其发生率欧美国家为 0 .5%~ 2 .6% ,我国青岛报告的为 1 9.9% [1]。有研究表明喂养不当可能是产生母乳性黄疸的原因之一[2 ] 。为此 ,我们将高频母乳喂养作为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措施之一 ,并进行临床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30例 ,其中男 1 6例、女1 4例 ,日龄 3~ 6d1 2例 ,8~ 1 4d1 8例。体重 >2 50 0 g,足月儿 ,单纯母乳喂养 ,血清胆红素为2 0 5~ 2 98μmol/L,其中血清胆红素 >2 55…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奚敏 《护理学杂志》1994,9(6):264-265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体会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奚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不及时治疗与护理,可发生核黄疸,特别是未成熟儿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均很高。我科1988年5月至1993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早期病理性黄疸8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0例中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新生儿临床资料,通过实施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结果: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结论:新生儿常规护理效果明显,无黄疸、腹泻、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由于胆胰系统恶性肿瘤引起胆管梗阻,形成的以高直接胆红素为主的黄疸。临床上以肝外胆道和胰腺肿瘤多见,约占外科性梗阻性黄疸的75.3%,包括各种原发性胆管癌、胰头癌、壶腹部癌,亦可由肝癌、胆囊癌、胃癌、结肠癌、胰体尾部癌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引起。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并发糖尿病较为多见,往往表现为糖耐量降低和术后高血糖等,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本文重点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糖尿病的病因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1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是外科手术的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恶性梗黄病人手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胆石性胰腺炎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但胆石症是其主要病因之一已获确认。国外文献报道胆道疾患占胰腺炎病因半数左右。我国胆石症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发现胆石症引起的胰腺炎也有增加。我院1976年1月至1986年12月,收治胰腺炎224例,其中诊为胆石性胰腺炎108例,50例经手术证实。本文结合文献探讨胆石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措施。临床资料一、性别:男48例,女60例,男比女为1:1.25。二、年龄:最大82岁,最小21岁,平均54.1岁。三、主要临床表现:绞痛94例(87%),发热64例(59.2%),黄疸58例(53.7%),腹膜炎2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28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及茵栀黄口服.结果:治疗组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85.5μmol/L以下所需要的治疗天数及治疗后平均每天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对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改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住院的16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256例,其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66例,占13.2%;溶血因素、感染因素和围产因素与检测指标呈正相关(P<0.05),且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发现溶血因素是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可以控制患儿病情,提高患者治愈率。结论早期新生儿是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发人群,造成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复杂,其中溶血因素比例最高,感染和围产因素次之。所以应该对早期新生儿重点观察,发现症状需要及时果断干预,以减少其发展成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病理、治疗及预后,探讨AKI的病因特点、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的240例AK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40例AKI患者中,肾前性AKI患者90例(占37.5%),主要病因为心功能不全、感染、体液丢失等;肾性AKI患者127例(占52.9%),主要致病因素为药...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各种原因致使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巩膜、皮肤、黏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严重者可导致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其治疗除对病因治疗及一般治疗外,光疗作为本症首选治疗方法。光疗即光照疗法,由于胆红素能吸收光线,在光的作用下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即可经胆汁排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多为高位梗阻,先天因素所致。引起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原因分为肠道内源性及外源性因素,部分病例内、外源性病因同时存在。外源性因素包括肠旋转不良及环状胰腺等:内源性因素主要是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其中以肠旋转不良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期间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3例新生儿黄疸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3例新生儿黄疸均顺利完成蓝光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光疗期间,未出现皮肤破损感染等并发症,无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后遗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新生儿黄疸实施蓝光照射治疗期间,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可提高患儿对蓝光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降低皮肤损伤、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5.
梗阻性黄疸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梗阻性黄疸主要由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引起,其病变范围涉及到肝脏、胆管、胰腺、十二指肠及胆管周围等部位。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较多,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早期诊断困难较大,正确判断梗阻部位、发病病因并辨别良、恶性梗阻是决定治疗方针和判定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目前肝衰竭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仍是世界性难题.肝衰竭的主要病因包括:重型病毒性肝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及其他原因不明的肝衰竭.  相似文献   

17.
刘智 《中国科学美容》2014,(15):129-131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母婴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5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生殖道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95例)和未感染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母婴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发生率63.3%(95/150)。感染组平均期待治疗时间(5.27±2.53)d短于未感染组(11.89±3.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剖宫产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大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率均大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褥感染和新生儿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导致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主要因素,对生殖道感染的治疗可降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改善母婴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18.
有关外科性黄疸的诊断治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道达  王国斌 《腹部外科》1999,12(5):193-194
肝外胆管梗阻引起的黄疸,有可能通过外科手术或器械的方法得到治疗,故有外科性黄疸之称。梗阻部位包括左、右肝管和肝总管、胆总管的上中段、胆总管下段及壶腹部四部分。由于梗阻部位不同,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在病理方面,外科性黄疸可以由不同病因、不同性质的病变如炎症、结石、狭窄和肿瘤所引起。兹扼要地提出下列两个问题与读者商榷:一、有关明确诊断的问题1.对已经出现黄疸的患者,首先应尽快确定是否为外科性黄疸;其次是梗阻部位、可能的梗阻原因以及病变能否切除的判断。当病因诊断难以明确时,只要外科性黄疸的诊断已确定,便…  相似文献   

19.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疾病。是肛管或直肠下段同肛门周围皮肤之间或邻近组织、器官之间,因病理性原因形成的不正常通道。其中90%以上是肛隐窝腺源性的非特异性感染.仅10%是有特殊病因.如结核性、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等引起。  相似文献   

20.
改良开塞露灌肠法治疗早产儿胎便排泄延迟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胎便排泄延迟是指新生儿生后24h内无胎便排泄[1]。临床上早产儿更常见,且易诱发或加重胎便性肠梗阻、呼吸暂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性黄疸等急危重症。既往习惯用开塞露纳肛或刺激肛门扩约肌促进排便,二者效果欠佳,我科于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开始使用改良开塞露灌肠治疗早产儿胎便排泄延迟,疗效佳,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出生24h内且未排胎便的早产儿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胎龄28~36周,体重1150~2500g,均伴有轻重不一的病理性黄疸,排除①先天性肠道畸形,肠旋转不良等外科情况;②重症感染或脑损伤致生理反射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