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感染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为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周感染坏死患者在插管全麻下行后腹腔镜胰腺感染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术前均有全身中毒症状,Marshall评分均≥2分,Balthazar CT评级D级4例,E级2例。4例经过1次手术,2例经过2次手术;1例行双侧手术,5例经左侧入路施术。结果:术后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均迅速缓解,4例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并发结肠瘘,行回肠末端双腔造瘘术;1例腹腔出血,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入院至首次手术中位时间38.5(11~63)d,首次手术时间75~100 min,平均(84.0±6.7)min。术后随访1个月~3年,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均无复发。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并发胰周感染坏死的患者,后腹腔镜行胰周感染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具有入路简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手术干预的时机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26例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胆源性SAP并发胆管炎急诊手术6例,非胆道梗阻性1例因胰腺坏死合并感染采用腹膜后入路引流。非胆源性SAPl9例的手术时机方面:急性炎症反应期手术2例,感染期内手术10例,残余感染期手术7例,手术入路方面:14例采用本组推荐的经左结肠旁沟腹膜后入路有限清除胰体尾或胰头坏死组织并留置粗三腔管引流。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7%(12/26),其中并发结肠瘘2例,十二指肠瘘2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右侧腹膜后积脓导致高热不退2例。22例治愈,1例十二指肠瘘带管出院随访中,1例十二指肠瘘自动出院,死亡3例(11.5%),术后住院时间20~120d不等。结论正确地把握SAP的外科手术时机,采取经腹膜后入路的有限清除加置粗管冲洗引流,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胆肠瘘: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纯  郑英键 《腹部外科》1995,8(2):90-91
我院1987~1994年间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98例,并发胆瘘及肠瘘共3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 例1:女,55岁,因上腹痛1日以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术中见腹腔内血性渗液约1000ml,胰腺呈弥漫性斑片状发黑坏死,胰周围高度水肿,胆囊及胆总管结石,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胰周多管引流,  相似文献   

4.
1983年以来我们遇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并发腹腔并同时消化道出血2例,并发结肠穿孔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假性胰腺囊肿外引流术后并发感染、破裂大出血1例,以及胰腺囊肿胃吻合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例。按不同病情采取相应处理,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例1.女,53岁。1983年2月入院,诊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诊手术见胰体、尾部坏死,分界清楚,清除腹腔血性积液,松动胰腺,行胰体尾部切除术,腹腔引流。2周后突然自腹腔引流管大出血,休克。再次手术,清除腹腔积血及坏死组织,发现胰床上缘脾动脉胰体支出血,行缝扎止血复腔引流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腹膜后入路肾镜微创治疗外伤性胰腺炎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例外伤性胰腺炎行经皮肾镜腹膜后入路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结果无手术死亡,除1例患者术后11 d出现腹腔出血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肾镜治疗手术创伤小,疗效好,避免再次开腹手术,是外伤性胰腺炎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电极片定位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6年12月间61例采用电极片定位超声引导下PCD治疗的IPN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61例均顺利施行PCD。23例(37.7%)仅行PCD治疗,22例(36.1%)经PCD治疗后中转微创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MARPN),16例(26.2%)患者经PCD治疗后中转开腹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OPN)。全组病死率24.6%(15/61),包括仅行PCD治疗6例、中转MARPN者4例和中转OPN者5例。PCD术后并发症36例次,包括12例次出血,15例次胰瘘,9例次肠瘘。穿刺引流液培养结果包括单菌种感染19例(31.1%)和多重感染42例(68.9%),其中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38例(62.3%)。与患者死亡有关的因素包括2012版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外科干预后脓毒症是否逆转、穿刺并发出血以及MDRO感染(均P0.05)。结论:电极片定位超声引导下PCD是一种相对简便安全的胰周穿刺引流方法,以此为基础的"升阶梯"治疗策略是治疗IPN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微创治疗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2年9月采用经腹膜后入路微创治疗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1例,其中采用经腹膜后入路cT引导下穿刺引流6例;经腹膜后入路CT引导下穿刺引流、肾镜坏死组织清除术15例。结果本组21例均顺利完成微创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行经腹膜后入路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的6例患者,术后引流通畅,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拔管时间平均(8.2±2.1)d。行经腹膜后入路CT引导下穿刺引流+肾镜坏死组织清除术的15例患者中,接受1次手术者4例,2次手术者9例,3次手术者2例。其中术后1d出血1例,术后7d出现结肠瘘1例,术后6月出现假性囊肿1例,均行保守治疗治愈,拔管时间平均(15.2±3.1)d。结论对于合适的病例,腹膜后入路CT引导下穿刺引流或经腹膜后入路CT引导下穿刺引流+肾镜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易于重复施行及引流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微创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MARPN)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8例采用MARPN治疗的IPN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经皮穿刺引流术+MARPN,3例为开放手术+MARPN。结果 18例病人胰周引流液培养结果均为多重病原菌感染。15例(83.3%)行MARPN后脓毒症完全逆转痊愈出院,1例因并发出血和肠瘘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发生胰瘘7例(38.9%)、肠瘘5例(27.8%)、出血2例(11.1%)。3例(16.7%)病人因继发出血或肠瘘,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采用以MARPN为重要方式的升阶梯或降阶梯治疗方案是治疗IPN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80岁以上病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的可行性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PD的80岁以上病人资料并与同期80岁以下病人对比。结果:80岁以上组7例病人发生术后并发症(43.8%),腹腔感染和胃排空延迟各2例(12.5%),肺部感染4例(25.0%),心功能不全、腹腔出血、切口感染和泌尿系感染各1例(6.3%)。术后胰瘘4例(25.0%),A级1例,B级2例,C级1例。术后死亡1例(6.3%),原因为胰瘘并发腹腔感染、腹腔出血、肺部感染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对比80岁以下病人术后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80岁以上高龄病人不是手术禁忌,该手术安全可行。专业的手术团队,合理评估病人术前情况,围手术期正确处理是降低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继发胰周感染的处理。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4月8例SAP继发胰周感染治疗经验。结果7例通过引流治疗,但方法因病情而不同。其中,2例因为呼吸、循环不稳定先于局麻下从髂窝引流,择日作腰部引流;2例感染性胰腺坏死,开腹行坏死组织清除及引流;2例通过原胰腺炎胰周引流管道重新置管引流;1例胰腺假性囊肿感染行手术引流。1例胰周感染局限应用抗生素治疗。8例全部治愈。1例小肠瘘、1例结肠瘘、2例胰瘘均保守治愈。结论SAP继发胰周感染的处理因病情采取相应引流方法或其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肋缘下后腰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在治疗腹膜后广泛坏死型胰腺炎方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腹膜后广泛坏死型胰腺炎接受多切口入路手术的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入院时CT检查均显示Balthazar C级或D级。治疗方案遵循"创伤递进"原则,并进行相应调整。定期复查CT以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所有病人术前均接受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引流液常规进行细菌培养。发病4周内,尽可能延迟手术时间;如发病超过4周,且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病情,则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人的坏死部位均累及胰周和腹膜后大片区域,需要多切口入路方可达到所有病变部位。中位手术时间为发病后26d(16~76d),平均接受手术2.3次。6例病人因腹膜后感染迁延不愈而接受手术,1例病人于术后80d死于脓毒症,其余5例病人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痊愈。1例病人因腹腔出血接受手术,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痊愈。1例病人因进行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接受手术,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40d死于脓毒症。结论在"创伤递进"原则下,多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广泛坏死型胰腺炎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即使一般状态较差的病人也可以承受多次手术所产生的打击。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肠坏死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诊断困难,预后差,专业书籍鲜有记载。本文报道1例47岁男性患者,因SAP住院,CT检查发现肠壁积气并提示肠坏死可能,急诊手术发现胰腺坏死合并回、结肠坏死,行末端回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胰尾坏死组织清除胰周引流术+回肠造瘘术,患者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脾结肠韧带入路的腹腔镜或机器人胰尾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选择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9月至2016年9月为22例胰尾良性或交界性占位病变患者经脾结肠韧带入路行腹腔镜与机器人胰尾肿瘤剜除或胰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12例,机器人手术10例(1例为单孔机器人胰岛素瘤剜除术),无一例中转幵腹。剜除术13例(59.09%),Kimura术7例(3L82%),胰尾联合脾脏切除术2例(9.09%)。术中出血量平均(77.0±87.67)ml,手术时间平均(122.47±24.02)min,术后平均住院(6.65±2.02)d。术后并发A级胰瘘2例(9.09%),未出现B级或以上胰瘘。结论:脾结肠韧带入路安全、可行,能有效降低微创胰尾手术的技术难度。对于有丰富腹腔镜与机器人胰腺切除手术经验的团队,胰尾的良性或交界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入路可优先选择脾结肠韧带入路。  相似文献   

14.
腹腔出血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0%,处理极为困难,是SAP后期导致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SAP并发腹腔出血的处理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一旦发生,经导管动脉栓塞是最及时和有效的措施。控制胰周感染,适时进行坏死组织清除并充分引流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微创技术联合胰周贯穿式灌洗引流方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2 月至2019 年8 月株洲中心医院6 例S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先实施经腹腔及腹膜后途径穿刺置管,联合经皮肾镜或胆道镜行胰周感染坏死组织清除,术后再经过胰周置管行贯穿式灌洗引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术后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无穿刺及手术并发症,平均接受经皮肾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1 次,胆道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2.3次,第一次清创术后至拔管时间平均为55 d(36~74 d)。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以上无胰腺坏死感染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肾镜、胆道镜等微创技术联合胰周贯穿式灌洗引流的方法治疗S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疗效好且安全,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PCD引流管路径作微小切口联合经皮肾镜清除胰腺坏死组织的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感染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经PCD引流的感染期SAP患者出现引流不畅等治疗效果不佳后,循PCD引流管路径作一约2 cm微小切口,用取石钳取出浅层部分胰腺坏死组织,深在部分坏死组织联合经皮肾镜直视下用网篮取出,在残腔的高、低位分别置入冲洗管及双套管,从腹壁相应较簿的位置戳孔引出并固定,原PCD引流管管口予以关闭。术后用生理盐水自冲洗管冲洗脓腔,双套管负压状态下作持续负压吸引将残余坏死组织逐步清除干净。监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引流量(出入量差)、体温、白细胞(WBC)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CT了解胰腺周围坏死组织残余情况。结果:23例感染期SAP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感染中毒症状均改善,术后30 d内引流量均较术前明显增多(均P0.05),感染指标(体温、WBC数、PCT、CRP)均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1个月左右复查CT显示胰周坏死组及积液基本消失,其中5例术后2周出现冲洗管堵塞需换管继续冲洗引流,所有患者未出现腹腔出血、肠漏、穿孔等并发症,无需行二次微创手术干预或开腹手术处理,患者最终均痊愈出院。结论:循PCD引流管路径作微小切口联合经皮肾镜清除胰腺坏死组织的方法在治疗SAP感染性坏死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腺外科2010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1 271例成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中重症急性胰腺炎1 144例(90.0%),重症急性胰腺炎127例(10.0%)。保守治疗939例(73.9%),有创干预332例(26.1%)。有创干预包括超声或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72例111人次(21.7%),行ERCP治疗42例(12.7%),开腹手术37例41人次(11.1%),经皮肾镜坏死组织清除引流3例,经后腹腔镜入路行感染坏死组织清除引流1例,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术182例(54.8%)。共死亡64例(5.0%),治愈率为95.0%。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为0.3%,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为48.0%。老年病人死亡28例(占该组病死率7.9%),非老年病人死亡36例(占该组病死率3.9%)。PCD病人死亡14例(19.4%),坏死组织清除术后死亡12例(32.4%)。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需要根据病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采取个体化、创伤递增式(Step-up)治疗,及时清除感染的坏死物,有利于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合并急性肾衰的再次手术。方法 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肾衰,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均不能缓解,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 1例术后十二指肠瘘,行十二指肠造瘘术;1例发生胰腺假性囊肿合并感染,行外引流术;4例术后胰腺周围脓肿,行脓肿引流术。手术后肾衰完全改善。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出现急性肾衰经CRRT仍不能缓解时,应考虑胰周的坏死性感染或包裹性积脓或肠瘘,要及时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侧腹路腹膜后切开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腹腔感染的可行性。方法:笔者对4例SAP合并腹腔感染患者在超声定位下经侧腹壁切开进行腹膜后坏死组织及脓肿清除、引流术。结果:4例均治愈出院。合并结肠瘘1例,持续引流治愈;合并腹腔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笔者体会经侧腹路腹膜后切开引流治疗SAP合并腹腔感染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确实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行经皮肾镜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月间18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行经皮肾镜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围手术期循环波动较大,需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气腹后PETCO2明显升高.术后11例患者在手术室内顺利拔管,7例患者带管回外科重症监护室.结论 行经皮肾镜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的患者术前多合并有不同程度休克和多脏器功能损害,选择合适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正确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和通气策略、积极容量复苏是保证此类患者围术期安全和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