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进行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保留膀胱手术治疗后的89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采用HCPT(10mg/20ml)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结果 经平均随访27.9个月,89例患者中复发19例(21.3%),且并发症和副作用较小。结论 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较好的效果,毒副作用少而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浅表性膀胱癌惠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和丝裂霉素(MMC)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2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HCPT组(42例)和MMC组(40例),于术后1周分别采用HCPT 15 mg或MMC 40 mg膀胱内灌注,随访2年,观察肿瘤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年肿瘤复发HCPT组6例(14.3%),MMC组14例(35.0%),HCPT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MMC组(x2=4.76;P=0.029);不良反应HCPT组7例(16.7%),MMC组15例(37.5%),两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3 P=0.033).结论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以HCPT膀胱灌注降低肿瘤复发的疗效优于MMC,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3.
张斌  王志金  陈军 《安徽医学》2010,31(9):1044-1045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73例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HCPT20mg作膀胱内灌注,疗程为每周1次,连续8次后改为2周1次,连续8次后每月1次,连续用药3年。结果随访8~44个月,肿瘤复发11例,复发时间均在术后18个月内,复发率15.07%。结论 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徐桂范 《黑龙江医学》2008,32(5):373-374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HCPT 20 mg/30 mL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12次。以后1次/2周,共6次,然后1次/月,共6次,最后1次/3个月,共4次,持续2年。结果随访18-45个月,平均31.35个月,术后2年无肿瘤复发,2年后膀胱肿瘤复发2例,复发率5.5%。结论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张晓童 《吉林医学》2012,33(18):3883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THP)与羟基喜树碱(HCPT)分别进行膀胱灌注,对于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复发的预防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汽化术(TURBT加TVBT)的浅表性膀胱癌病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THP组29例、HCPT组27例,分别进行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病例膀胱癌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均随访24个月,THP组复发率为31.03%、HCPT组复发率为25.9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P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1.37%)高于HCPT组(18.52%)(P<0.05)。结论:用THP及HCPT进行膀胱灌注均可有效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但HCPT较THP总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6.
王东  王宁  许文剑 《华夏医学》2007,20(1):59-60
目的:探讨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方法:术后使用羟基喜树碱20mg+生理盐水30ml膀胱内灌注21次预防肿瘤复发。结果:随访1~2年,35例中复发4例,复发率为11.4%,且并发症和副作用小。结论: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吡柔比星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32例,另一组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36例,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THP组2年复发率为1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9%;HCPT组2年复发率为25.0%,不良反应发生率59.4%,比较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HCPT)加白细胞介素2(IL-2)在膀胱癌术后的膀胱灌注治疗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对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26例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HCPT 20mg IL-2 100,000U行膀胱灌注治疗,共18次。结果其中24例随访8~42个月,3例复发,复发率12.5%。结论HCPT加IL-2膀胱灌注能有效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内灌注卡介苗(BCG)+白细胞介素2(IL-2)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4例应用卡介苗,40例应用BCG+IL-2患者定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进行随访,随访过程为2年。结果 BCG+IL-2组和BCG组手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5.0%(6/40)和23.5%(8/34)。结论膀胱癌术后定期BCG+IL-2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11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HCPT 30mg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1次/2周,共8次;然后1次/月,共6次,持续至1年.结果 灌注后定期随访,膀胱镜随访18~46个月,平均30.24个月.108例获得随访,其中12例复发,复发率为11.11%,无明显并发症和副作用.结论 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膀胱肿瘤术后复发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再发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的特点。方法:对98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中后再发膀胱癌24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行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后膀胱癌再发率低于肾输尿管切除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合并膀胱癌、肿瘤恶性程度高及输尿管下段癌其术后膀胱癌的再发率高,再发时间多在术后3年以内。结论: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定期复查膀胱镜和膀胱抗癌药灌注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美蓝灌注染色在膀胱镜下膀胱癌电切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人,术前1h膀胱内注入0.1%美蓝溶液50mL,保留至术中,膀胱镜下用生理盐水冲洗多遍,然后在电切肉眼大体肿瘤的同时,对蓝染的部位黏膜取活检,并全部予以电灼。同时随机钳取非蓝染黏膜1~2处作对照。结果:10例中共取蓝染区活检16处,非蓝染区活检11处。病理报告:蓝染区,慢性炎症6例,肉芽组织增生2例,纤维结缔组织水肿1例,坏死细胞2例,钙化斑1例,移行细胞上皮乳头状瘤2例,腺性膀胱炎1例,细胞非典型增生1例。非蓝染区病理均为正常黏膜。结论:美蓝着色试验对异常膀胱黏膜细胞有指示作用。膀胱镜下对蓝染区观察更清楚,对提高膀胱癌的疗效,预防复发有积极作用。在泌尿外科向微创及腔镜发展的趋势下,应将美蓝染色作为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一项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ras基困突变与膀胱癌组织分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DNA构象多态性分析法,对30例患者膀胱癌组织Ha-ras基因ExonⅠ点突变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膀胱癌组织分化Ⅰ级、Ⅱ级、Ⅲ级,其c-Ha-ras ExonⅠ点突变阳性率分别为25.0%、30.8%、88.9%,随癌组织级别升高,ras癌基因Exon Ⅰ点突变率明显增加,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Ha-ras ExonⅠ点突变可以作为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透明质酸(HA)和透明质酸酶1(HYAL1)联合检验对膀胱癌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取自40位膀胱肿瘤患者术前(40份)及术后(40份)尿液标本80份,另20份尿液取自对照组(包括正常人、泌尿生殖系其他疾病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标记技术和ELISA技术检测尿液HA和HYAL1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患者术前组中HYAL1水平是术后组的1.5倍(P<0.05),是对照组的2~4倍(P<0.05);而术前组中HA水平在G2/G3移行细胞癌患者中显著升高,是术后组的1.5倍(P<0.05),是对照组的1.5~3倍(P<0.05),但在G1级患者尿中无显著升高(P>0.05)。而HA HYAL1联检在膀胱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95%)、特异度(75%)和精确度(88.33%)。结论:HA HYAL1联检是诊断膀胱癌和手术评估的一种非侵入性、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培林对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液中VEGF的检测,观察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在沙培林灌注治疗6周后血液中VEGF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液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6周后VEGF水平显著降低,但仍较对照组高。结论沙培林膀胱灌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液中VEGF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杀死膀胱肿瘤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uro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 (UCB),and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of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umor recurrence and...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抗原(B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6例膀胱癌、35例泌尿系良性疾病、10例健康者尿液,同时做尿脱落细胞学及BTA检测。结果  ①BTA检测的敏感性为86.9%,特异性为82.2%,假阳性率为17.8%(95%CI:0.759,0.924);尿脱落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为34.7%,特异性为97.8%,假阳性率为2.2%(95%CI:0.550,0.775);②BTA表达水平和敏感性与肿瘤分级分期、有无肉眼血尿有关(P <0.05),与复发或初发无关(P >0.05);BTA对各级、各期的膀胱癌的敏感性均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测(P <0.05);③BTA在早期膀胱癌(Ta~T1期)中表达水平高于良性疾病组、健康组(P <0.05)。结论  BTA对膀胱癌的诊断、早期筛查及跟踪随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应注意血尿影响BTA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跃 《河南医学研究》2002,11(3):255-256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 (THP)膀胱内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46例膀胱癌术后 (电切或局部切除 )并有随访结果的病例 ,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THP 3 0mg/3 0ml 1次 /周 ,连续 8次后改为 1次 /月 ,连续 10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46例术后患者平均获得 10 5个月的随访。无肿瘤复发 41例 (89 1% ) ,复发 5例 (10 9% )。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 ,仅有 4例出现短期尿路刺激症状。结论 :膀胱灌注THP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确有满意疗效 ,患者耐受性好 ,副作用小 ,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双髂内动脉置永久性药泵区域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膀胱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晚期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80倒,行同期区域灌注加经尿道汽化治疗;对照组20例,行经尿道汽化治疗,辅助全身化疗。结果随访10年,治疗组80例中50例复发,其中24例行膀胱全切术,18例死于远处转移。对照组20例中18例复发,其中1例行膀胱全切术,12例死于远处转移。结论同期区域灌注加经尿道汽化治疗晚期膀胱癌能够延长远期肿瘤复发时间,增加膀胱全切手术机会,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0.
詹英  林雄  蔡春花 《黑龙江医学》2010,34(7):528-530
目的探讨CT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膀胱癌的CT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CT能够准确显示所有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本组32例膀胱癌行CT平扫,表现为膀胱壁增厚或突向腔内、腔外的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其中,6例见钙化灶。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强化峰值为静脉期。结论 CT检查能显示肿块的部位,尤其是在膀胱排泌期进行多体位(侧卧位、斜位、俯卧位)扫描,在膀胱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