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至精至微,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他的内容博大精深,为抛砖引玉,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又称雅痞病,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于1988年正式命名,为一种临床定义的状态,其特征为持续6个月以上的、严重的、令人失去能力的疲劳,同时伴有劳力后的不适,不能解乏的睡眠,严重的短期记忆或集中注意力障碍,头痛,肌肉痛,无关节红肿的多关节疼痛,咽喉痛,颈淋巴结或腋淋巴结触痛等4种及4种以上的非特异性表现的一组症候群~[1-2]。由于CFS的发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思想在慢性肾功能衰的防治中主要可体现在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三方面.如能将治未病思想运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上,不但能减少发病率和复发率,而且能延缓惠者肾功能恶化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未病"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奠基。"治未病"始见于《周易》,易医同源,中医在其发展过程中吸取了易经的许多哲学思想,后世医家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事物都是以发展变化为运动规律,没有一成不变的,所以《周易》提出了居安思危的理论,告诫人们要防患于未然。如《文言.乾》指出: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思想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的思想价值在于倡导人们珍爱生命,重视养生,防患于未然,是治疗疾病的最高境界。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和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导致的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致死率、致残率高,治疗周期长,花费巨大,已成为了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中风先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它是指导防病治病最具影响的中医理论之一,"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中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中风先兆是中风发生前的危险信号,也是及早积极预防中风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中风先兆一旦转为中风病后,多发病急骤,病情凶险,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到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中,把疾病防治工作的重心前移,控制疾病进程的关键环节,使患者整体状态及肾脏微观病理得到有效改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还能有效提高其知晓率、早期诊断率及治疗率,阻止本病向终末期肾脏病发展,对于改善慢性肾脏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社区卫生服务 1.1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已变防渐。"治未病"思想在心血管疾病"三级预防"中有充分体现,提倡人们通过适度锻炼、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摄精神等方式增强正气,从而抵御病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根本是预防动脉硬化,提前干预,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运用到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防治中,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来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宁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明确指出,治未病是于疾病未生之时进行保健治疗,并强调此谓文明医生之举,开创了中医预防思想之先河。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调摄情志、顺应四时等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其在中医皮肤科中的防治意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屡见不鲜,因其发病率高且伴有恶变风险,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可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4个层次为甲状腺结节提供防治策略。未病先防主要侧重规避病因,包括饮食、情志、外邪;欲病救萌重在调整偏颇体质,主要为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和阳虚质;既病防变从扶正与祛邪两方面出发,扶正是在治疗全程中顾护脾胃,祛邪则注意气血同调、痰瘀共治,以控制结节增长、防止结节恶变、改善甲状腺功能为目标;瘥后防复是坚持治本预防手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3.
慢性荨麻疹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慢性荨麻疹以气血虚弱为本,外感风邪为标,但虚弱有侧重,风邪分寒热,治疗上补气养血要有侧重,疏风止痒要分寒热。常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福州市中医院高度重视中医“治未病”科普宣传工作,在院内外充分利用各种场所,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对病人、群众进行养生保健、预防为先思想观念的普及教育,提高他们对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理解,同时为疾病的预防与亚健康的干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5.
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包括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初始、既病防传变、瘥后防反复四个方面内容,即预防为主、早期治疗、掌握疾病发展趋势。在以社区为范围,为居民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志安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136-136
"治未病"起源于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论着《黄帝内经》,书中提出的预防医学观点,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经文所谓"圣人",实际上是指高明睿智的医生;所谓"治未病",就是说医生注重的是未病先防,未雨绸缪,把保健、预防、养生、防病放在首位。在中医防病治病理论体系中,"治未病"的思想实际上包含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的含义。①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医者  相似文献   

17.
韩雪  刘文华 《光明中医》2016,(10):1353-1355
脂肪肝属现代多发疾病,且易衍生多种并发症,已严重威胁到人类身体健康,所以积极预防,及早诊断并进行干预可有效阻断其进一步发生发展,或达到"可逆"之效。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案,而我国传统医学"治未病"思想与预防医学具有一致性,通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宏观发挥其整体调节作用,临床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未病”的丰富内涵及指导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家松 《世界中医药》2008,3(4):195-197
本文着重从养生防病、重视先兆、早治防重、已病防传、妙用承制、整体调控等6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医“治未病”的丰富内涵,并通过总结分析,展现出“治未病”理论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郭宝垒 《光明中医》2010,25(1):97-98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科难治疾病之一,其防治工作尤其重要。本文从中医"治未病"理论出发,初步探讨了CP防治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罗芯怡  涂爽  李玲 《河南中医》2020,40(4):503-505
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中具有独特优势。正确的健康管理指导,除了补足正气,增强自身免疫力外,应根据不同气候、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辨证预防。北方地区多燥,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应注意防燥,宜加滋阴润燥药物,如麦冬、芦根、玄参等;南方地区多湿,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应注意化湿,宜加芳香化湿之品,如藿香、佩兰、苍术等。COVID-19的预防还应注重不同体质的差异,需根据年龄、性别、基础病情况不同辨证用药。此外,还应重视隔离,适当运动,综合预防,灵活运用各种措施,以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