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中药穴位敷贴与口服"乳癖消"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药敷贴乳房阿是穴、神阙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乳癖消"中成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乳房疼痛、乳房增生肿块、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变化、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乳房疼痛缓解、增生肿块缩小及分布减少(彩超检测下)方面均有较好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I-RADS分级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敷贴疗法能够消除或减轻乳房疼痛,减小乳腺增生肿块及分布范围,降低BI-RADY分级,提高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以中药煎剂止痛消结汤口服,外敷消结止痛膏(附子、川楝子、三棱、昆布等)治疗。对照组25例以口服逍遥丸,乳癖消,外敷阳和解凝膏,出自《外科全生集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8%,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外合治,相得益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内外合治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口服中药盆炎Ⅱ号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穴位敷贴治疗。结果:2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显愈率为88.2%,对照组显愈率为67.6%;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下降幅度明显占优,两组患者显愈率比较、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盆炎Ⅱ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确切;中医内外合治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一中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6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加服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予穴位敷贴加服用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对照组100例予胃复春治疗。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3.1%,总有效率89.34%;对照组痊愈率20.0%,总有效率79.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加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治疗CAG疗效确切,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内服中药消癖合剂,外用中药痛消散敷贴局部.结果: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80例,全部有效.结论: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疗效显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内服中药消癣合剂,外用中药痛消散敷贴局部。结果: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80例,全部有效。结论: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疗效显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罗秀兰 《新中医》2004,36(10):28-29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以中药煎剂口服,外敷双柏散治疗。对照组38例口服乳核散结片,外用10%硫酸镁水溶液热敷治疗。2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8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应如芬 《新中医》2015,47(4):251-25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对乳腺增生患者乳房疼痛、增生肿块的改善效果。方法:90例乳腺增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逍遥丸,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治疗3月。观察2组患者乳房疼痛的改善情况,同时采用B超检查患者增生肿块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77.8%,对照组5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乳房疼痛评分、肿块大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房疼痛评分、肿块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对乳腺增生患者乳房疼痛、增生肿块的改善效果显著,且毒副反应发生率低,起效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外治小儿泄泻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外治小儿泄泻60例,根据不同的辨证选择中药敷贴处方,并统计出每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显效率达到55.00%,有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外治小儿泄泻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118例,采用中药消痈乳康汤为主方辨证分型加减内服治疗,并根据乳腺局部肿块、脓肿、瘘管情况灵活结合外治法(如箍围法、切排法、祛腐生肌法、提脓祛腐法、垫棉绑缚法)治疗。结果:痊愈115例,好转3例,复发2例。痊愈率97.5%,复发率1.7%。结论: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内服配合四逆散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予潘托拉唑肠溶胶囊和莫沙比利分散片口服,治疗组予柴胡疏肝散口服配合四逆散神阙穴敷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48%、对照组65.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配合四逆散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7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以口服中药疏肝软坚汤,外敷双柏散加味治疗。对照组38例口服乳结平胶囊,外用10%硫酸镁水溶液热敷治疗。2组均以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愈率70%,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治愈率34.5%,总有效率84.21%。2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脾肾两虚、湿浊瘀阻型CKD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脾肾两虚、湿浊瘀阻型CKD3-4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肾衰方口服、穴位贴敷,降氮煎剂灌肠。对照组予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规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5%,对照组总有效率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CKD3-4期患者,疗效明显优于羟苯磺酸钙。  相似文献   

14.
柏凤琴 《新中医》2015,47(5):257-258
目的:观察益母草颗粒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2组均采用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口服进行药物流产,治疗组加用益母草颗粒口服,并予中药敷贴膏(延胡索、桃仁)敷贴神阙、中极、三阴交。观察2组完全流产率、胚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颗粒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药物流产阴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中药口服配合拔火罐治疗慢性荨麻疹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辉  黎俊民 《新中医》2007,39(10):56-5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拔火罐内外合治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口服中药(处方:地骨皮、徐长卿、生地黄、蝉蜕、甘草等)配合神阙穴拔火罐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3%,对照组为78.1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拔火罐内外合治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并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将112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中药、灌肠、外敷综合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4 3%,总有效率85 7%;对照组治愈22 例,治愈率39 3%,总有效率50 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组予中药口服和熏洗,两组治疗6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及治疗后对比,ISOA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6%,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药内外合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剂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疗效。方法:将100例分成2组,治疗组50例,用中药配方颗粒剂自拟平增饮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50例,用乳结平片合逍遥丸,并于经前常规热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2%,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率为36%,总有效76%,2组疗效比较P〈0.01。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剂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急性乳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的2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中医辨证基础上口服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本病行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纳入观察的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乳癖消片,观察组自拟消癖汤口服合自拟消癖膏外敷,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靶肿块处腺体厚度小于对照组,腺体厚度改变量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癖汤口服配合消癖膏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