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邝卫红 《新中医》2004,36(12):30-3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证型的相关因素。方法:检测符合诊断标准的5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的水平,观察上述指标与气滞血瘀证、脾虚血瘀证、瘀血湿热证等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脾虚血瘀证ALT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个证型(P<0.05);HA及TGF-β1按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瘀血湿热证顺序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瘀血湿热证SOD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个证型(P<0.05);LPO水平按瘀血湿热证、气滞血瘀证、脾虚血瘀证顺序降低(P<0.05)。结论:ALT、HA、TGF-β1、SOD、LPO等指标的异常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中医不同证型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血清Ⅲ型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 C)、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等被认为是较好的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1].近几年来我院对上述4项指标开展了联合检测,为探讨上述指标与慢性肝炎中医证型的关系,我们对120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采血检测上述4指标,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血清PCⅢ、HA、ⅣC、LN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在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升高较为明显,尤以PC Ⅲ、HA水平较为突出,各期中差异有显著性;湿热中阻型为56.75%,肝郁脾虚型分别为60.49%;肝肾阴虚型为75.48%,瘀血阻络型分别为80.31%,与湿热中阻及肝郁脾虚型比较均P<0.01.结论:慢性肝炎不同中医证型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上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复肝抑纤汤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复肝抑纤汤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一般支持疗法,治疗组同时口服复肝抑纤汤100 mL/次,2次/d;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LN、PCⅢ、Ⅳ-C及TGF-β1明显降低(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HA、LN、PCⅢ明显下降(P<0.05)。结论复肝抑制纤汤能缓解肝硬化进程,对防治肝纤维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HBV携带者不同证型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慢性HBV携带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3种证型各30例,比较以上三个证型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肝郁脾虚组及湿热中阻组以G0~G2、S0~S2为主,瘀血阻络证组以G3~G4、S3~S4为主。与瘀血阻络组比较,肝郁脾虚组及湿热中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湿热中阻组与肝郁脾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HBV携带患者肝组织炎症及其肝纤维化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标志物与中医证型及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参数的关系。方法 以2016年1月—2021年1月9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纤维化程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S0组、S1~S2组及S3~S4组。比较不同纤维化程度患者肝纤维标志物水平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分析其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并分析中医证型与肝纤维标志物水平的关系。结果 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随着肝纤维化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5);HA、PCⅢ、CⅣ水平联合检测评估CHB患者肝脏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瘀血阻络证患者HA、PCⅢ、CⅣ水平高于其他证型,肝郁脾虚证患者HA、PCⅢ、CⅣ水平低于其他证型(P<0.05);肝动脉灌注量(HAP)、灌注指数(HPI)值随着肝脏纤维化分级的升高而增大,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HBF)值随着肝脏纤维化分级的升高而而减少(P<0.05);HA、PCⅢ、CⅣ水平与PVP值呈正相关,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方法: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及实验室检测,收集2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辨证分型、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肝功能(AST,ALT),经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为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湿热中阻型与其他各型ALT及AST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型与其他各型PCⅢ数值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型与其他各型HA、LN数值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Ⅳ数值各组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各证型与肝功能水平、肝纤维化标志物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防风对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治疗肝纤维化的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8只,造模组42只。CCl4大豆油溶液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防风桃红四物汤组,桃红四物汤组及防风组。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的变化。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秋水仙碱组比较,防风桃红四物汤组大鼠血清中的ALT、AST、HA、PCⅢ、Ⅳ-C及肝组织中TGF-β1及α-SMA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防风具有增效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及α-SMA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有关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已被证实,但各家研究结果不大一致。张氏等研究认为[1]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PC- 、HA、LN均升高,其升高程度依次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以湿热中阻和瘀血阻络升高最明显。李氏等研究认为[2 ] ,肾阳虚者血清HA、- C含量高于其它证型。潘氏等研究发现[3 ] ,各中医证型组的肝纤维化3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其中肝郁脾虚型升高幅度最小,湿热中阻型肝纤维化3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升高,肝肾阴虚和瘀血阻络组以HA升高为主,脾肾阳虚组以HA、- C升高为主,二者的确切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尝试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并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①资料来源。电子检索在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进行,鉴定相关文章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②纳入标准。纳入所有的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研究。③评价方法。2人独立提取资料,并对文献进行发表偏倚等方法学质量评价。④分析方法。对涉及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5种证型的文献,有临床异质性者以95%可信区间进行描述性评价,临床同质性较好者作meta分析。结果:①资料收集。检索发现中文文献377篇,无英文文献,最后纳入35篇。②meta分析:9篇文献采用了相同的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标准,有较好的临床同质性,进行meta分析。各证型之间的各指标升高情况不同,LN为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HA为除湿热中阻证略高于肝肾阴虚证外,在各证型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CⅣ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PCⅢ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湿热中阻证。中医证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证组HA、PCⅢ、CⅣ、LN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各项95%可信区间均在右侧(P〉0.05,I2〈50%),各研究95%可信区间彼此重叠,说明这些研究未见明显不同。结论:①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相关性研究可以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来进行合并。②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分型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5种研究证型中,肝郁脾虚证肝纤维化程度最轻,瘀血阻络证肝纤维化程度最重。  相似文献   

10.
王欢  李学军 《光明中医》2009,24(10):1918-1919
目的:观察中药肝复汤治疗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一般支持疗法,治疗组同时口服肝复汤100ml,次,2次/d;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LN、PCⅢ、Ⅳ-C及TGF-β1明显降低(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HA、LN、PCⅢ明显下降(P<0.05).结论:肝复汤能缓解肝硬化进程,对防治肝纤维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生化、氧化损伤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381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生化及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结果:①AST、ALT、GGT、NO、MDA在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证中较其它证型显著升高(P0.01或P0.05);②GLO、LPO、aPOA-1/aPOB在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证中高于其它证型而ALB、A/G比值较低(P0.01);③TBA、CHE、aPOA-1、aPOB在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中明显低(P0.01)。结论:生化及氧化损伤指标可为慢乙肝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与细胞因子病毒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细胞因子及病毒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400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10、12(IL-2、IL-10、IL-12)、HBV-DNA、HBV标志物。结果: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证CD4渐降而CD8、CD4/CD8渐升(P<0.01);湿热中阻证与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相比CD8明显降低而CD4/CD8渐高(P<0.01);慢乙肝各中医证型的IL-2、IL-10、IL-1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肝郁脾虚、脾肾阳虚组HBV-DNA定量>1.0×105cop ies/mL、HBVeAg及抗K-HbcIgM(+)均高于湿热中阻、瘀血阻络组(P<0.01或P<0.05)。结论:细胞因子、病毒指标检测可为慢乙肝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硬变失代偿期中医证型与血浆TNF-α和腹压的相关性。方法:将180例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血浆TNF-α和腹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变失代偿期常见的5个证型依次为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TNF-α含量: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脾血瘀证,腹压: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脾血瘀证。血浆TNF-α和腹压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为:气滞湿阻证与湿热蕴脾证、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湿阻证、湿热蕴脾证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NF-α:P0.05,腹压:P0.01);肝脾血瘀证与其余四证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TNF-α和腹压在肝硬变失代偿期各证型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肝脾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三证型升高较明显,肝脾血瘀证最明显,并且血浆TNF-α和腹压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纤维化症状体征的缓解情况及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采用苦参碱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干扰素治疗,6月后观察2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肝纤维4项及IFN-γ含量。结果:2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提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升高血清IFN-γ含量(P〈0.01);在降低ALT、AST、HA、PCⅢ、Ⅳ-C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苦参碱联合干扰素可升高血清IFN-γ含量,抑制肝纤维化,同时还可抑制病毒复制,促进HBV复制标志物阴转,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C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含量,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CⅣ)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乙肝、减缓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50例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复方丹参+甘草酸二铵)70例,对照Ⅰ组(甘草酸二铵组)40例和对照Ⅱ组(复方丹参组)40例,三组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以及肝功能(ALT、AST、TBIL、A/G)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以及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在症状、体征上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下降明显,A/G比值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以及对照Ⅰ组、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甘草酸二铵联合治疗可更有效的改善肝功能,阻止以及逆转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记物测定分析,找出有助于肝纤维化诊断的实验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肝病患者血清中HA、LN、CⅣ、PCⅢ的含量。结果:HA、LN、CⅣ、PCⅢ的含量随着病情发展而升高。结论:血清HA、LN、CⅣ、PCⅢ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硬化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化纤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以自拟疏肝化纤汤,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葡醛内酯片,每次0.2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B超,肝功能(TBIL、ALT、AST、GGT)与肝纤4项:[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nI)、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疏肝化纤汤汤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初次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15例,分为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和瘀血阻络型,并检测各患者血CD3 、CD4 、CD8 和血IgM、IgG、IgA。结果CD4 水平在湿热中阻证中最高,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8 水平在脾肾阳虚证中最高,与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证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IgM、IgG水平在湿热中阻证中最高,与脾肾阳虚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免疫指标对辨证分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58例经确诊为EH伴LVH患者,服用缬沙坦治疗2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算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高血压左室肥厚组CⅢ、HA、LN、CⅣ均高于对照组,经24周治疗后,血清PCⅢ、HA、LN、C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同时左室肥厚状况也显著改善。结论缬沙坦可以减轻EH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而逆转高血压性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