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咽喉结核的发病趋势及临床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至2003年经病理确诊咽喉结核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丈39例同以往咽喉结核相比,在发病年龄、局部病变及临床表现诸方面有极大差异,全部病例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痊愈。结论:临床医师必须充分了解今日咽喉结核的临床特征,对可疑患者及早行病理检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咽喉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首诊误诊原发性咽喉结核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均通过病理确诊,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治愈,随访6月~5年无复发。结论:患咽喉不适或声嘶等症久治不愈者应考虑结核感染的可能,及时行结核菌素试验和病理检查确诊,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结核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咽喉结核在临床上亦较为多见 ,且临床误诊率相当高。自 1990~ 1997年我院共收治咽喉结核 5 0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中男 32例 ,女 18例 ,年龄 12~ 6 7岁 ;17~ 40岁发病者共 39例 ( 78% ) ,咽部结核 11例 ,其中鼻咽结核 2例 ,喉结核 30例 ,咽喉结核 9例。1.2 临床表现 声音嘶哑 2 7例 ,咽痛 12例 ,吞咽疼痛及吞咽困难 9例 ,咳嗽 8例 ,痰中带血 3例 ,涕血 1例 ,伴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10例。喉部检查 :病变累及声带、室带、披裂及杓间区 2 1例 ,2例广泛累及…  相似文献   

4.
咽喉结核临床上较少见 ,近年来此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诊治经病理证实为咽喉结核患者 4 2例 ,其中误诊 32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 4 2例 ,男 30例 ,女 12例。年龄 18~78岁 ,平均 4 8 2岁。 4 2例中咽结核 2 9例 ,喉结核 13例。1995年 1月以前病例 12例 ,以后病例 30例 ,有结核病史者8例 ,有结核全身症状者 4例。1 2 临床表现 :4 2例中咽喉疼痛 35例 ,间断咳嗽 12例 ,声嘶 10例 ,低热、消瘦 4例 ,咯血 1例。局部特征 :咽喉粘膜充血、增生 2 3例 ,有肉芽生长或乳头状增生 8…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骨关节结核的治疗分析.方法 收集39例经手术治疗、经临床检查确诊的骨关节结核,并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 39例中,28例为脊柱结核,3例骶髂关节结核,2例膝关节结核,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血液化验检查及病理检验确认为骨关节结核,39病例术后均随访1-3年均能自巳行走,治效果良好.结论 老年骨关节结核的诊断,需早期诊断,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血液化验检查及病理检验确认,早期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咽喉结核的诊断。方法对我科1994-2003年经病理切片确诊的24例咽喉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喉结核12例,口咽结核8例,鼻咽结核2例,咽喉结核2例。各部位结核具有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咽喉结核的临床症状,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韦英炜  黎昕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2415-2416
目的:总结探讨四肢关节结核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四肢关节结核,有完整临床资料及影像检查,部分经手术病理证实,部分经临床治疗观察。结果:发病部位以髋关节多见,共11例,其次膝关节9例,其他腕关节4例,踝关节1例。影像表现,四肢关节结核根据病理分型为滑膜型及骨型,滑膜型多见,25例中有14例为滑膜型,11例为骨型。结论:四肢关节结核影像表现能很好结合临床特点,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咽喉结核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 1990年 12月 - 2 0 0 0年 3月共诊治经病理活检证实的咽喉部结核 38例。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探讨近年咽喉结核的临床特征 ,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减少误诊误治。1 临床资料38例均经病理活检确诊。男 2 6例 ,女 12例 ;年龄 16~ 74岁 ,平均年龄 4 6 .3岁。其中咽结核 18例 ,喉结核 2 0例。首发症状 :颈部肿块 2 5例 ,其中伴鼻咽结核 18例 ,单纯颈淋巴结核 7例 ;咽痛 5例 ;声嘶 4例 ;吞咽困难 3例 ;呛咳 1例。有午后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3例。肺结核 6例。本组病理活检前确诊 11例 ,有 2 7例误诊为其他疾病 :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咽喉结核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结果 有15例最初被误诊为喉癌、咽炎等疾病,误诊率达65.2%.结论 因咽喉结核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特别是早期咽喉结核的发病隐袭,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而造成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引起临床医师对咽喉结核的重视。方法 对收治的32例咽喉结核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咽喉结核临床表现多样性,不典型,误诊率高。结论 耳鼻咽喉科医师必须充分了解咽喉结核的临床特征,对可疑患者尽早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婴幼儿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病理诊断的 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和CT资料。患儿的平均年龄为 2 1个月。患儿均以进行性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就诊。结果 :12例病人中 ,7例可见喉部的局限性的直径 5mm~ 12mm的软组织结节 ;3例可见喉部黏膜的弥漫性的不规则的软组织增厚 ,病变累及声门、喉室或喉前庭等结构 ,其中 2例向上累及咽部结构和向下浸润气管黏膜 ;在高窗宽和低窗位条件下 ,2例患儿喉室下部的气管内可见游离的有蒂的带状物 ,蔓延侵犯喉下方的气管。结论 :CT检查可以了解肿瘤位置、形态、大小范围和病变向深部组织的浸润程度 ,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侧半喉重建晚期梨状窝癌术后咽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晚期梨状窝癌患者行半喉半咽切除术,2例同时行颈段食管切除术,并用健侧半喉重建咽部及颈段食管缺损。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仅1例术前放疗的病人术后发生咽漏,全部病例愈合后均可进普通饮食.也无吞咽梗阻。目前,所有病例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其2年生存率为75%,最长存活5年。结论:利用半喉半咽切除术后残存的正常喉粘膜瓣重建晚期梨状窝癌术后咽部及颈段食管缺损,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于咽、喉及颈段气管的小涎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于咽、喉及颈段气管的小涎腺性肿瘤。所有病例手术中采用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以明确肿瘤的良恶性。2例较大的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和2例喉多形性腺瘤采用颈侧切开肿瘤切除术;2例咽肌上皮瘤和2例较小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采用口内咽侧切开肿瘤切除术。3例喉腺样囊性癌,1例声门上型T1N0M0患者行水平半喉切除术.2例声门下型喉癌行全喉切除术;2例颈段气管肿瘤患者低位气管切开术加行气管节段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放疗。结果13例原发性于咽、喉及颈段气管的小涎腺性肿瘤,男女之比为1:2,良、恶比例为2:1。肿瘤的位置:咽部占50.0%(6/12)、喉部占33.3%(4/12),颈段气管占16.7%(2/12)。良性肿瘤8例.其中多形性腺瘤6例(咽部4例,喉部2例),肌上皮瘤2例(均位于咽部);病程最短为10天,最长为2月。恶性肿瘤4例.其中腺样囊性癌4例(喉部3例,颈段气管1例),粘液表皮样癌1例(位于颈段气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无并发症,痊愈出院。良性肿瘤随访2~12年,失访2例,1例死于其它疾病,余5例无复发。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访2年~11年,失访1例,余均健在。结论 原发于咽、喉及颈段气管的小涎腺性肿瘤有独特的特点,早期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逐渐增大时才影响所在部位的功能。良性肿瘤被覆的粘膜无破溃,色质无改变.边界清楚,大多呈球形或类球形或分叶状.均不影响神经功能.症状均无突然加重现象。恶性组中均位于喉部及颈段气管,肿瘤表面不光滑,淡红色,边界不清。均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Extrapulmonary manifestation of tuberculosis (Tb), a medieval disease, occurs in every part of the body with varying degree of frequency but commonly in the pleural and lymph nodes. When it occurs in bones thoracolumbar vertebrae is the usual site of involvement. Other bones are less involved hence seldomly reported. This is true for other organs and parts of the body including larynx, pharynx nose and the middle ear. More importantly, isolated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out pulmonary involvement is uncommon. The case of a 65 year old Nigerian trader who presented with headache, chronic ear ache with otorrhoea, persistent neck pain and found to be diabetic on further evaluation is presented. She was hitherto managed as a case of otitis external malignans without any improvement but rather her clinical condition worsened with evidence of cervical vertebra destruction and multiple cranial nerve palsies withou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rompt and effective response to anti tuberculosis drugs informed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and tuberculous otitis media with multiple cranial nerve palsies. This case underscores the value of high index of suspicion, thorough and complete clinical evaluation in any patient with chronic symptoms and signs unresponsive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癌、下咽癌手术后并发咽瘘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喉癌手术后并发咽瘘5例,其中2例行胸大肌皮瓣修补术;下咽癌手术后并发咽瘘11例,其中2例行咽瘘缝合术。结果喉癌术后咽瘘5例,3例经换药愈合,2例巨大咽瘘,其中l例行胸术肌皮瓣修补术,未愈合又行咽瘘缝合愈合,另1例第1次胸大肌皮瓣修补后失败,安装硅橡胶管后恢复正常饮食,6个月后行二次胸大肌皮瓣修补愈合。下咽癌术后咽瘘11例,经换药2~4周愈合9例,另2例经换药4周,局部炎症已控制,瘘口缩小为1~2cm,行咽瘘缝合术愈合。结论喉癌、下咽癌术后并发咽瘘,是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数经换愈,少数病例必须行咽瘘修补术。应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采取一些必要措施预防咽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下咽癌手术保留喉功能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 2 3例下咽癌患者实施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 ,应用带状肌肌筋膜等修复喉咽腔 ,术后予以辅助性放射治疗。结果 :2 3例均恢复发声功能 ,16例恢复了喉全功能 ,吞咽成功率为 95 .7% ,并发症发生率为 4 7.8% (11 2 3)。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6 9 .6 % (16 2 3)和 4 7.8% (11 2 3)。结论 :下咽癌手术多数能保留喉的正常部分 ,经过整复可恢复喉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咽喉部异物感为主诉的鼻后滴流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65例以咽喉部异物感为主诉的鼻后滴流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0.8%患者有鼻窦炎,仅一组鼻窦部病变占32.2%,67.8%的患者为2组以上鼻窦部病变,35.6%单侧鼻窦部异常,双侧鼻窦部异常占64.4%,57.6%的患者有鼻窦腔积液,鼻窦腔黏膜增厚占42.4%,20.3%的患者有鼻息肉,69.2%患者表现为频繁清喉或鼻吸后咯痰,有轻微咳嗽症状患者为26.2%,能咯出少许痰的患者仅占18.5%,有打喷嚏症状者占30.8%,16.9%患者有鼻塞症状,35.4%有流涕,27.7%为少许脓涕,6.2%有胸闷,9.2%有头痛,38.5%的患者有明确的鼻后滴流症状,36.9%的患者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32.3%有鹅卵石样改变,23.1%的患者咽部充血。96.9%的患者经鼻喷激素、口服复方盐酸伪麻黄碱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 咽喉部异物感或咽喉部有痰为鼻后滴流综合征的特殊临床表现,多数是由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所致,在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提高对鼻后滴流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断,经规范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喉及下咽癌切除手术减少咽瘘发生的措施.[方法]1996-2008年,共施行喉及下咽癌手术302例:喉部分切除术155例,近全喉切除术58例,全喉切除术64例,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9例,下咽癌切除喉气管整复术4例,下咽颈段食管癌切除气管代食道术12例,其中,颈清扫术132例.总结分析围手术期处理及术中操作技巧对减少咽瘘的作用.[结果]本组病例发生咽瘘9例,发生率3.0%,属于较低水平.[结论]术中缝合及术后加压包扎技巧能有效预防咽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清海  韦小敏 《医学文选》1999,18(3):327-328
目的 探讨现代化铝业生产中铝电解作业的早期主要职业危害。方法 对某铝电解厂119 名作业工人和83 名对照工人进行了铝电解作业主要职业危害的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在铝电解作业场所几个主要危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氟、铝、强磁场),暴露组工人血铝和尿氟明显升高,关节痛、腰背痛发生率和巩膜充血、咽喉充血、扁桃腺肿大及滤泡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长时间暴露于铝电解作业环境早期的职业危害主要表现为骨骼运动系统的功能性损害和眼、咽喉部的刺激性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