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频超声显像评价大鼠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经胸高频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动图评价大鼠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方法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经胸高频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方法学。方法:对24例正常大鼠心脏进行高频超声心动图检测,并与尸解结果对照。结果:高频超声心动图可清晰显示正常大鼠心脏结构、二尖瓣和主动脉血流图,其左室近似椭圆体,二维超声测量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容积和左室重量与尸解实测结果非常接近(超声测值分别为:064±005cm、03±006ml、099±015g;尸解测值分别为:072±004cm、032±009ml、10±012g),差别均无显著意义(>005)。结论:高频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评价正常大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4例正常大鼠心脏进行高频超声检测,结果表明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大鼠心室结构,也可准确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容积和左室重量。9例前壁梗塞大鼠和8例假扎大鼠比较,一周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容积增加,前壁变薄,后壁增厚,心室早期血流充盈速度增加,心房充盈速度降低或消失,E/A比值增大和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定量组织多普勒推导的Tei指数评价模拟失重对健康成人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12名,-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以平卧10min静息状态作为实验对照组,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后分别于模拟失重第10天、第20天重复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同步心电图R波触发下,存储组织速度成像(TVI)模式的心尖四腔心切面图像。将定量组织多普勒(QTVI)取样点置于二尖瓣环左侧位点,得到二尖瓣环左侧位点QTVI曲线,测量计算左心室Tei指数;将QTVI取样点置于三尖瓣环右侧位点,得到三尖瓣环右侧位点QTVI曲线,测量计算右心室Tei指数。结果模拟失重第10天、第20天,左心室Tei指数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拟失重第10天、第20天与对照组比较,右心室Tei指数均增大(P<0.05),而模拟失重第10天、第20天之间左、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模拟失重未能引起健康成人左心室功能改变,但可致右心室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5.
经胸高频超声对实验兔心室结构及功能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定幼兔及成兔即未成熟心肌与成熟心肌的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M型超声、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检测两组兔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即心室的舒张及收缩功能,包括心室质量(LVM),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a)和舒张晚期速度(Aa)及心肌做工指数(IMP)等指标。结果与成兔比较,幼兔的心肌顺应性减低,舒张功能异常,收缩功能正常。结论高频超声可以评价兔的未成熟与成熟心肌的心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男性肱动脉和腘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男性志愿者22例,头低位持续卧-6°倾斜床模拟失重状态,持续45 d,应用高频超声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流介导的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模拟失重试验各检测时间点的肱动脉、腘动脉其收缩期及舒张期内径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拟失重过程中,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模拟失重前基础状态增高,且增高幅度随时间渐行下降,在模拟失重结束后第3天,则已低于基础状态水平,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腘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模拟失重前基础状态增高,且增高幅度随时间逐渐上升,在结束模拟失重后第3天,则已低于模拟失重过程,但仍高于基础状态水平,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模拟失重尚未对正常男性肱动脉和腘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功能构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超声心动图评价正常心脏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正常人心脏大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瓣口流速,以确定中国人心脏结构正常值以及心功能指标正常范围。方法对8302例正常人分别取胸骨旁长轴观测量左房、左室、右室、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及升主动脉内径,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大动脉短轴观测量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瓣峰值速度。心尖五腔观测量主动脉瓣峰值速度。心尖四腔观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左室短轴观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计算每搏量、左室短轴缩短分数及左室射血分数。以10岁为一年龄段计算各年龄段各项指标均数,按心脏结构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按心功能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并计算聚类后各年龄组各项指标95%可信区间作为正常值。结果按心脏结构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分为3类即≤10岁,11~30岁,31~90岁。按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分为2类即≤10岁,11~90岁。按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分为3类即≤10岁,11~50岁,51~90岁。左室舒张功能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中国人心脏发育分为3个阶段,30岁以后心脏结构固定。左室收缩功能在10岁以后呈稳定状态。左室舒张功能随年龄增长呈生理性减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心室间协同性对心脏解剖结构和功能重构的影响。方法应用QRS起点至主动脉瓣达峰时间(AT)、QRS起点至肺动脉瓣达峰时间(PT)及其差值(dT),射血前期和射血时间及其比值(PEP/ET)等超声指标评价27例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及右心起搏患者的心室间协同性;并以1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RBBB组dT较其他组均增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LBBB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LBBB组和起搏组左心室PEP/ET值均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P=0.004)。LBBB组各腔室内径均较其他组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与左心室PEP/ET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602,P=0.000。结论心室间协同性与左室收缩功能改变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在研究正常胎儿心室发育和心室收缩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4例正常胎儿全容积三维数据,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得心室容积参数,包括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搏出量(SV)及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射血分数(EF),分析胎儿心室容积发育与孕周的关系,比较左右心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差异.结果 胎儿左右心室容积参数EDV、ESV、SV与孕周间均有线性相关关系,随孕周增长而增加,而收缩功能参数EF与孕周之间无明显线性关系,随孕周增长无明显变化;容积参数EDV、ESV左右心室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SV、EF左右心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心内膜清晰成像时能够获得心室腔容积,进而评价心脏收缩功能,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胎儿心脏容积发育和收缩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了解中长期微重力对健康人左室心肌纵向收缩运动的影响,探讨QTVI技术评价模拟失重环境下心肌运动的应用价值。方法16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采取-6°头低位连续卧床21d,分别于卧前、卧中第10、20d行心脏超声检查,应用QTVI获取心尖四腔、两腔和左室长轴观图像存储后脱机测量,同步观察左室壁各段心肌纵向收缩速度峰值(V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头低位卧床第10、20d分别与卧前Vs比较:第10d左室前、后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及前间隔各节段增高,而下壁和后间隔近心尖段减低,第20d下壁和后间隔近心尖段继续减低,而后壁、前间隔近心尖段仍高于卧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TVI能够反映微重力环境左室心肌局部收缩运动情况,Vs值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模拟失重、失重环境下左室心肌收缩运动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症高频超声及彩色血流与病理学类型对比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症的高频超声图像及彩色血流所见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 ,以提高超声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 8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高频声像图及彩色血流表现作详细观察记录 ,与病理学组织类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超声按病理学组织类型分为 :乳腺囊性增生 37例 ,腺病样增生 2 7例 ,小叶增生 8例 ,囊性增生合并腺病 8例。本组诊断符合率为 90 %。乳腺囊性增生大多数表现为液性、液性分隔混浊及混合性肿块、乳腺腺病样增生及小叶增生多表现为实质性肿块 ,边界可规则及不规则 ,甚至可有角状突起。内部回声多数表现为低回声 ,也可为实质稍强回声。彩色血流显示率为 2 7.5 % (2 2 /80 ) ,平均最大流速 10 .12± 6 .2 7cm/s,平均最小流速 2 .8±2 .16 cm/s,RI0 .72± 0 .17。结论 :乳腺增生症高频声像图与病理组织学组织类型对照具有特征性表现 ,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提高诊断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乳腺纤维腺瘤的高频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对乳腺纤维腺瘤高频声像图与CDFI的表现进行探讨。方法对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的高频声像图与CDF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作了一些对照。结果典型的乳腺纤维腺瘤表现为边界清晰、规则光整的椭圆形或圆形肿块,有纤细的包膜回声及侧壁声影,而非典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可表现为分叶状、形态、边界不规则、毛糙、有角状突起,无明显包膜及侧壁声影,肿块内可出现条索状强光带及钙化回声,压之与周围组织无明显逆向运动。本组血流信号检出率为57.4%(43/75),平均最大流速(14±9.17)cm/s,平均最小流速(4.16±2.9)cm/s,平均RI0.70±0.12。结论乳腺纤维腺瘤部分表现为较典型的图像,诊断符合率高,但部分纤维腺瘤图像表现不典型,较易误诊,通过总结、分析、认识,诊断符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中药柴瓜消结汤治疗后乳腺增生症患者的超声改变特点,结合其黄体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寻找柴瓜消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理论依据.方法对确诊为乳腺增生症的186例患者给予柴瓜消结汤治疗,治疗前后测量激素水平,以高频彩超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乳腺增生症的声像图主要分为单纯性增生,囊性增生、腺瘤样增生及混合型.治疗三个疗程后单纯性增生显效最快,有效率为99%,患者服药6个疗程后,则囊性增生,腺瘤样增生及混合型有效率明显提高,分别为92%、89%、94%,治疗后E2(雌二醇)、PRL(催乳素)降低,P(孕酮)回升,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改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柴瓜消结汤为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有效新药,高频超声作为其监测手段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高频彩色多普勒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经手术证实的28例乳腺癌。20例纤维腺瘤,70例乳腺增生,15例乳腺炎进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乳腺癌的RI值,PI值比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炎有显著增高而后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临床对乳腺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小乳腺癌的高频声像图及能量多谱勒血流特征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探讨小乳腺癌的高频声像图及能量多谱勒血流特征,改善超声诊断乳腺肿瘤的血流学标准。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2cm的小乳腺癌高频声像图及能量多普勒血流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病理进行部分对照。结果:小乳腺癌的二信声像图特点大多属于“中间型”,少数表现为典型恶性特征;37/41(90.2%)的小乳腺癌其能量多普勒血流具有明显形态学特征,包括穿入性血流、折转血流与分叉血流等。另外脉冲多普勒频谱阻力指数RI>0.7及峰值的“分叉”现象也具有很好的阳性预告意义。结论:使用高频二维超声结合能量多普勒血流特征及频谱多普勒可以准确地诊断小乳腺癌。  相似文献   

16.
高频超声乳腺回声紊乱中良性增生性病灶的识别与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腺回声紊乱中良性增生性病灶的高频超声图像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探讨超声对乳腺良性增生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高频超声检测的228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并与其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归纳228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分为5类:增生性斑块形成137例、导管扩张或/和增生性囊肿形成4l例、乳腺弥漫性回声异常27例、增生性结节或包块形成17例、乳腺囊实性混合回声异常6例。超声诊断结论以图像特征分类结合相应病理改变分为: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组织增生;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乳腺囊实混合性增生。诊断符合率83.3%。结论 本组乳腺良性增生病灶的超声特征分类与其病理结构相关,超声对乳腺性增生病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高频声像图及能量多普勒血流特征 ,提高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 6例乳腺癌及 3 3例乳腺良性肿瘤的高频声像图与能量多普勒血流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块声像图的鉴别以肿块边界特征最为重要 ,能量多普勒显示乳腺癌内的血流较良性肿瘤明显丰富 (P <0 .0 1) ,乳腺癌的血管分布特征异常 ,血流阻力指数 (RI)在良恶性肿块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频声像图结合能量多普勒血流特征可以较准确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大鼠心肌冷冻消蚀与心室重构的高频超声显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大鼠心肌冷冻消蚀后心脏形态、功能以及组织学改变,进一步论证冷冻消蚀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我们应用心脏高频二维超声显像方法,对64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心肌冷冻组29只和梗塞组35只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冷冻和梗塞损伤范围相同的情况下,冷冻组有36%的大鼠冷冻区室壁回声密度增高,节段运动减弱,但无局部膨展表现。与冷冻组对照,梗塞组除有41.67%的大鼠显示室壁局部变薄、运动减弱或消失外,其中2只合并室壁膨展。冷冻组大鼠消蚀前、后不同时期各观察指标与梗塞组的比较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幅度较低,发生较晚,恢复较早。自术后2天开始,冷冻组和梗塞组的室壁扩张指数均较术前明显上升,其中冷冻组冷冻后2天和4天的上升程度略小于1周和2周,且增幅小于梗塞组。证实冷冻消蚀也可引起与心室重构有关的心室形态、功能的改变,但程度小于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肢体血管球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71例肢体血管球瘤的声像图特征及病理结果,并与X-线,MRI等影像检查结果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血管球瘤的主要声像图特征:(1)肢体末端软组织内肿瘤,呈现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回声;(2)肿瘤无包膜回声,形态尚规则,多呈椭圆形,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晰;(3)瘤体内多数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61/71)。超声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85.9%,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超声对血管球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血管球瘤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