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直肠癌中p53基因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国人结直肠癌p53基因缺失的情况。方法 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24例结直肠癌p53基因缺失。结果 发现24例结肠癌中10例(41.7%)存在p53基因缺失,且发生淋巴结扩散和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中,p53基因缺失率较高(分别为60%和66.67%)结论 p53基因缺失是结直肠癌的一种常见的结构改变,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中P53基因mRNA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反转录-0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技术分析36例大肠癌及30例正常大肠粘膜中P53基因mRNA转录表达。结果发现,大肠癌中P53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大粘膜;肿块直长大于5cm组P53表达显著高于小于5cm组;DukesD期中P53表达均非常显著高于DukesA期、B期。  相似文献   

3.
应用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结直肠癌P53基因突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30例结直肠癌P53基因第5、6、7和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发现16例(53.33%)发生P53基因突变,提示:(1)结直肠癌普遍存在P53基因突变。(2)比较传统的同位素标记PCR-SSCP技术,PCR-SSCP银染技术不仅灵敏度相当,而且简便,快速,低耗,重复性好,尤其适于其样本筛选,可在临床实验室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非同位素标记PCR-SSCP方法对大肠癌组织P53基因第五外显子突变进行检测,以探讨大肠癌P53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应用PCR-SSCP技术对照分析18例大肠腺癌及正常结肠粘膜组织P53基因第5、6、7和8外显子。发现8例大肠癌组织出现了反映P53基因突变的异常条带。结果提示P53基因的突变与大肠癌发生和发展有关。PCR-SSCP能在DNA片段的不同部位检测DNA多态性和点突变。该方法灵敏、快速,对大肠癌的基因诊断具有潜在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P53基因与肿瘤细胞凋亡李彬*赵琪崔乃强*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系九三级。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称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celdeath,PCD),是细胞基因决定的生理性死亡过程,是机体对抗异常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与肿瘤发生、各系统...  相似文献   

7.
我们采用Southern杂交和DNA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等方法检测27例肾细胞癌P53基因突变,以探讨肾细胞癌的发生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从本院手术切除的27例经病理诊断的肾细胞癌标本中提取DNA。2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5对P53引物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合成。peR扩增试剂盒、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缺口翻译试剂盒均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α-32P-dCTP购自福瑞生物工程公司。1.2分析方法Southem杂交分析:取10μg组织标本DNA,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1消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一步了解肿瘤标志物与基因检测在判断结直肠肿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对54 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取血检测结直肠相关抗原血清癌胚抗原(CEA) 、CA199 水平,同时取手术切除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肽性法(PCRSSCP) 检测P53 基因第5 - 8 外显子。结果 P53 基因突变率为44-4 %(24/54) ,在P53 基因突变患者中,CEA阳性率明显高于P53 基因未突变者( P< 0-05),而术前CEA( +) 及肿瘤标本P53 基因突变者多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 P<0-05)。结论 术前CEA(+ )及肿瘤标本中P53 基因突变者临床预后差,这不但说明了术前测定肿瘤标志物同样存在临床实用价值,而且对于术后如何制订合理的、优化的治疗方案、如何进一步有效地加强临床随访工作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甲状腺肿瘤中H—ras基因12密码子和p53基因248密码子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是否存在H-ras基因12密码子和p53基因248密码子突变。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分析80例甲状腺肿瘤标本中H-ras基因12密码子和p53基因第248位密码子的突变,包括甲状腺癌54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和桥本氏甲状腺炎6例。结果 H-ras基因12密码子突变在甲状腺癌为33.3%(18/54),在良性甲  相似文献   

11.
抑癌基因p53突变与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抑癌基因p53突变与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HCCp53基因第7外显子点突变,研究55例来自南宁地区的HCC。结果34例HCCp53基因249密码子发生点突变,伴HCC转移者16例,未转移者18例;级分化1例,Ⅱ-Ⅲ级15例,Ⅳ级18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用微波辐射的方法重新恢复因福尔马林固定而掩敝的组织抗原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微波辐射与链霉菌素-生物素免疫组化染色法(LSAB)相结合的方法对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P53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膀胱移行细胞癌P53蛋白阳性率为60.42%;I级、Ⅱ级和Ⅲ级阳性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头状生长与浸润性生长方式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细胞均数Ⅲ级与I级和Ⅱ级有极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MDM-2基因、P53与泌尿系肿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MDM2基因、P53与泌尿系肿瘤李中华张时纯作者单位:410008长沙,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泌尿外科癌基因MDM2(murinedoubleminute2)和抑癌基因P53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就近几年关于MDM2、P53及其在泌尿系肿瘤...  相似文献   

14.
p53 基因作为广泛存在的肿瘤抑制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发现两类与 P53 蛋白具有较大同源性的家族成员:P63 和P73。它们都能激活 P53 相关靶基因,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但它们在肿瘤发生及细胞生长发育的调控中各自起着既相关又特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mdm2基因和P53基因在膀胱癌中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mdm2基因单抗SMP14和抗P53基因单抗DO-7对70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ABC)检测。结果mdm2基因蛋白核染色阳性表达率为44.29%(31/70)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有关,而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无关,且复发或转移率较低(P〈0.05),P53基因蛋白总阳性表达率为45.71%(32/70),其中G3和T2-4肿瘤的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和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HCCp53基因第7外显子点突变,研究来自黄曲霉素B1(AFB1)污染严重的南宁地区的HCC标本55例,结果 34例HCCp53基因249密码子中的点突变,突变频率为62%(34/55),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组p53基因突变率62.5%,HBsAg阴性组p53基因突变率57  相似文献   

17.
应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12例胆道肿瘤的P53基因第5、7外显子,结果发现2例胆管癌和1例胆囊癌P53基因有突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2例胆管癌和8例癌旁组织P53蛋白产物进行了检测,染色阳性者分别为11例和0。结果提示胆道肿瘤的发生与P53基因的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53及其表达产物P53蛋白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比较P53mRNA表达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53基因及其产物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位杂交显示,P53mRNA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表达为24.0%,在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为14.0%;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53蛋白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癌中表达为79.3%,在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野生性和突变型P53基因及其蛋白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P53在膀胱肿瘤中这估变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指出P53基因突变的检测和P53蛋白过度表达的测定,并不能完全反映膀胱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实际应用尚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P53和K-ras基因突变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46例结直肠癌的新鲜癌组织进行P53、K-ras基因突变率和VEGF表达率的检测。结果46例结直肠癌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52.2%(24/46),P53基因突变率为63.0%(29/46),K-ras基因突变率为43.4%(20/46)。P53基因突变的29例中VEGF表达阳性20例,占68.9%,表达阴性9例,占31.0%,P<0.05。K-ras基因突变的20例中VEGF表达阳性14例,占70.0%,表达阴性6例,占30%,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和K-ras基因突变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此点为临床基因治疗肿瘤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