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女,56岁。1976年始盗汗。九年来曾服桂枝龙骨牡蛎汤、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秦艽鳖甲汤、百合固金汤等无效。1985年3月前来就诊。查无寒热,便纳一般,口不渴,能坚持工作,惟盗汗每晚发作。苔偏暗无瘀点,脉细而不涩。X线检查肺部无结核病灶。经查痰无结核杆菌,血沉正常。辨证属瘀血内阻,治以血府逐瘀汤: 相似文献
2.
刘某,男,35岁。1996—11—5就诊,周身阵发性刺痛1月。发作时先从阴部或两腋下胁肋间发生刺痛,继之周身如乱针扎刺,此时患者咬紧牙关,两手紧抱,甚则发出大声嚎叫,其痛难忍。令其家人周身拍打、约15分钟症状缓解消失。开始1~2天发作1次,之后发作次数逐渐增多,近10日每日发作3~4次。发病前曾有情志不舒。曾服谷维素、维生素B、安 相似文献
3.
一、王××,男,26岁,75年3月20日诊。自述:昨夜失眠,作恶梦,翌晨头晕,心烦,洗漱时发现头部有三块铜钱大的区域,头发全部脱落。诊见:身体壮实,舌质紫黯有瘀点,苔薄黄,舌下静脉紫青屈曲,脉弦数。诊为斑秃,为瘀血所致。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柴胡15克、川芎15克、生地15克、当归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枳壳6克、桔梗6克、 相似文献
4.
病例一:王××,男,26岁,铁路工人,于1975年3月20日就诊。患者自述:昨晚失眠,作恶梦,次日清晨头昏,心烦,洗漱时发现头部有三处铜钱大的区域,头发全部脱落,露出光亮皮肤, 相似文献
5.
吕迎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6):792-792
1 病历介绍
患者,27岁,2001年9月20日初诊.患者于1 a前坠地,造成闭合性脑损伤,在某医院救治2个月余,病愈出院.1周后患者自觉头痛头晕,难以忍受,回院复查,诊断为“脑震荡后遗症“.后经中西医多方治疗1 a余无显效,遂转入我门诊部治疗.患者诉1 a来头痛头晕,头痛如刺、如跳,持续难忍,多位于前额及眉棱处.查体:体温37.1 ℃,面色憔悴,唇暗目黑,心肺(-),肝脾未及,头部未触及包块,舌质紫暗,舌边有瘀斑,苔白滑,脉弦而细涩.辨证为久病入络、脑络不通、瘀阻脉络,治宜养血活血、化瘀通络、理气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2 g、红花15 g、当归12 g、川芎15 g、生地10 g、赤芍12 g、牛膝10 g、柴胡10 g、白芷10 g、生甘草12 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5剂.9月26日二诊:眩晕止,头痛时发时止,时轻时重,痛时无明显固定部位,舌质略暗,脉沉细.前方去桃仁、红花,加黄芪30 g、延胡索12 g以补气生血、理气止痛,继服6剂.10月3日三诊:头痛大减,面色红润,舌质略红,脉沉有力.前方(二诊)去牛膝、柴胡,继服20余剂痊愈.又服血府逐瘀口服液,6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6.
靳××女52岁教师1986年6月25日就诊。患者头疼头晕十年,每遇情郁不舒,睡眠欠佳或天气炎热时发病。三周前头疼头晕发作,卧床休息,服索密痛后头疼不减,且渐加重,约半小时后感觉痛苦非常,患者翻动呼喊,喧扰不宁,随后出现颈项强直、二目上吊、角弓反张,右侧肢体无力,5分钟后恢复正常,这样反复发作,一日数次,在当地卫生院诊为癫癎,经抗癫癎药物治疗不效,脑电图检查出现异常脑波,检出慢波,波幅低及慢的a 节律,二天后赴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诊疗,经电子显微镜断层摄影后确诊为脑梗塞。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维脑路通,口服潘生汀、 相似文献
7.
血府逐瘀汤治愈顽固性自汗1例陈华章(江西省乐安县中医院343000)关键词顽固性自汗,中医药治疗,血府逐瘀汤管某某,35岁,女,农民,1992年4月28日就诊。患者3月下旬做绝育手术后抑郁寡欢,胸闷叹息,少食不饥,头痛少寐,四肢拘急,渐至胸闷如塞,头... 相似文献
8.
血府逐瘀汤治愈顽固性失眠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府逐瘀汤系《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的代表方,由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生地、柴胡、枳壳、桔梗、甘草组成。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瘀血诸证。笔者用此方加味治愈1例病程长达1年余的顽固性失眠患者,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邓某,女,3岁。1985年4月5日初诊。该儿不慎跌仆,当时即啼哭,诉跌及头额,摸之无包块,未破皮,下午左眼脸下坠。次日送丰城县医院眼科治疗,经针睛明、承山、四白等穴,服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7天不效,又延10余天,症日加重。就诊时,患儿哭则上脸下坠愈甚,严重时左眼闭合,喜笑时则好转,但仍有轻度下坠。家长代诉患儿无头痛,饮食两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无紫点,脉沉。辨证为外伤瘀血阻滞,拟活血化瘀为治,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8克,川芎5克,赤芍5克,桃仁5克,红花2克,炙甘草3克,桔梗4克,北柴胡4克,丹参5克。4剂。4月10日诊:症无 相似文献
11.
陈××,女,40岁,本县印刷厂工人。患失眠已半年,常彻夜不眠,或稍能入睡。伴有头晕、欲呕、胸闷、心悸、纳减、口苦、乏力,不能坚持工作。曾去上海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服氯丙嗪、安眠酮等多种安眠药物,初略有效,旋即无效。诸症日渐加剧。又服养心安神、重镇安神及平降肝火之中 相似文献
12.
朱某某,女,28岁,农民,河南省滑县人。1991年2月20日初诊:自觉舌头痒麻半个月,虽经治疗,但其症不减,近日舌痒加剧,其面部晦暗,舌暗、舌尖部布满瘀点,脉弦涩。辨为气滞血瘀,郁而生风,遵古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拟活血化瘀,疏风止痒,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2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赤芍18克,白芍18克,生地12克,柴胡12克,炒枣仁3克,川芎10克,郁金15克,桔梗12克,蝉蜕15克, 相似文献
13.
血府逐瘀汤为活血祛瘀的常用方剂。治血瘀所致的头痛、胸痛、呃逆、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傍晚潮热等每有卓效。笔者用其治疗顽固性盗汗1例,亦获佳效,现介绍如下: 姚××,男,40岁。患者从1956年开始就有盗汗。至1980年尚未治愈,其人十分苦恼。虽到处延医,曾用过当归六黄汤、玉屏风散、龙胆散、正气汤等加减治疗仍无效。查无寒热,便纳一般,口不渴,昼时照常工作,惟盗汗每晚或隔日发作,舌偏暗无瘀点,脉细而不涩。辨证属瘀血内阻。姑拟血府逐瘀汤治之。处方: 当归10克,生地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 相似文献
14.
例一:陈××,女,36岁,农民,专题病历编号86001。患者于1986年7月18日因与其夫怄气,后出现左眼视物模糊变形,睁眼困难,眼球憋胀,眼眶胀痛,眩晕,恶心,烦躁易怒,闭目羞光等症。经省级医院作脑脊液,同位素,眼底,脑血管造影,头颅拍 相似文献
15.
病例介绍:黄××女52岁1986年5月21日就诊。患者自1983年觉口中干渴而粘滞不爽,隔几分钟需饮热水数口以润之。平日外出必带水壶,早晨起床口干异常,活动后稍有缓解。四季如此,十分苦恼。曾四处求医二年,各种检查正常,服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汤治之无效。一老中医处以健脾利湿法治疗,始服有效,再用则症状加重。转余诊:述素性情急躁,望其两颧红,唇紫而干,舌红边暗,脉弦而沉。辨为 相似文献
16.
不寐一证多由情志所伤。笔者临床所见顽固日久之患者多由在病之初 ,妄用镇静安眠之药 ,对失眠心怀恐惧 ,至夜即紧张不安 ,惟恐失眠。岂不知愈怕愈睡不着 ;愈紧张愈睡不着。辗转反侧 ,久则酿成难愈之疾。对此等患者 ,要在医者在初治时 ,切勿轻投镇静安眠之剂 ,以图一时之快 ,而应耐心疏导 ,松弛患者紧张的情绪 ,教其顺乎自然 ,则不寐之证 ,只经心理治疗即可痊愈。赵某 ,男 ,1 9岁 ,学生。因与同学口角而致心烦不寐 5天 ,来求安眠之剂。经详细询问病因 ,该生坦陈苦衷。待良久述毕 ,面现欢愉之色时 ,告之“你病因已除 ,胸次条畅 ,同学间小有不…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症,是以肌肉收缩无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好转为特征的一种病。其发病机理:为神经与肌肉联接之间的传导发生障碍,以致所属肌群不能随意活动。据国内有关资料报导其发病过程与自身免疫有关。在临床上一般分为。眼肌型、延髓型、全身型。多从眼肌型开始,逐渐发展为其他二型。有些病例停止在眼肌型;也有的病例三型同时存在。目前西医药治疗本症,主要采用新斯的明、三磷酸腺苷、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等,虽可收到短暂的效果,但经难彻底治愈。胸腺摘除术,疗效也不肯定。笔者近几年来,应用中医理法方药,辨证施治,先后治愈三例本症患儿,兹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王××,女,43岁。1987年4月6日诊。三年前曾患急性病毒性肝炎。病愈后每日黎明之时汗出,以头面为甚,晨起即止,多次检验、透视未见异常,迭经西药、玉屏风散治疗,病情时有反复。近半月来,汗出加剧,伴口干咽燥不欲饮,面色黯黑,舌质紫暗,有瘀点,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