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睡眠紊乱调查,研究其规律性。方法:2000—05/2004—05深圳市坪地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患者9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MI患者73例(患者组),其中男47例,女26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自愿者67例为对照组,男44例,女23例。患者组接受了睡眠质量调查和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并与对照组同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睡眠质量比较中,患者组的入睡(1.18&;#177;0.29)、睡眠维持(0.44&;#177;0.08)、睡眠自评(0.79&;#177;0.10)、睡眠总时间(1.15&;#177;0.24)评分和睡眠质量总分(5.06&;#177;0.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91&;#177;0.24,0.29&;#177;0.05,0.52&;#177;0.08,0.79&;#177;0.18,3.19&;#177;0.59)(t=2.127~3.350,P&;lt;0.05~0.01)。AMI患者按睡眠质量总分分组后,高得分组(≥5.06分,39例)的平均住院时间、梗死面积、合并症数目均明显少于低得分组(&;lt;5.06分,34例),而前者中的口常生活活能力得分却明显高于后者(t=2.117~2.358,P均&;lt;0.05),睡眠质量高得分组SCL-90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明显低于低得分组(t=2.129~2.057,P均&;lt;0.01~0.05)。结论:AMI患者有明显的睡眠质量下降,睡眠质量下降常影响到患者的住院时间、梗死面积、合并症、日常生活活能力和精神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死患者的述情障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心肌梗死患者述情障碍情况,为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55例心肌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心肌梗死组TAS总分和各因子分都较对照组明显为高,男女患者之间TAS总分和各因子分无差异。结论 述情障碍常见于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心理状况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情况。方法:以2000-05/2004-05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符合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意见修订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自愿接受调查的65例,男41例,女24例。症状自评量表总分≥140为32例,&;lt;140为33例;平均体质量指数≥(24.57&;#177;6.79)kg/m^2 39例,&;lt;(24.57&;#177;6.79)kg/m^2 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睡眠质量调查和症状自评量表评估。结果:6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症状自评量表总分≥140患者的入睡、睡眠维持、睡眠自评、睡眠总时间、睡眠质量总分(1.19&;#177;0.38,0.48&;#177;0.09,0.84&;#177;0.19,1.05&;#177;0.28,5.07&;#177;0.96)明显高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lt;140患者(0.96&;#177;0.37,0.41&;#177;0.06,0.72&;#177;0.14,0.93&;#177;0.19,4.73&;#177;0.90)(t=2.250-2.429,P&;lt;0.05)。②平均体质量指数≥(24.57&;#177;6.79)kg/m^2患者的入睡、睡眠维持、睡眠自评、睡眠总时间因子评分和睡眠质量总分(1.21&;#177;0.37,0.51&;#177;0.12,0.88&;#177;0.18,1.02&;#177;0.24,5.15&;#177;0.75)均明显高于平均体质量指数&;lt;(24.57&;#177;6.79)kg/m。患者(1.04&;#177;0.42,0.39&;#177;0.08。0.76&;#177;0.11,0.79&;#177;0.18,4.88&;#177;0.87)(t=2.181.3.350,P&;lt;0.05-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精神状态越差.睡眠质量越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心理状况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情况。方法:以2000-05/2004-05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符合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意见修订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自愿接受调查的65例,男41例,女24例。症状自评量表总分≥140为32例,<140为33例;平均体质量指数≥(24.57±6.79)kg/m239例,<(24.57±6.79)kg/m2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睡眠质量调查和症状自评量表评估。结果:6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症状自评量表总分≥140患者的入睡、睡眠维持、睡眠自评、睡眠总时间、睡眠质量总分(1.19±0.38,0.48±0.09,0.84±0.19,1.05±0.28,5.07±0.96)明显高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140患者(0.96±0.37,0.41±0.06,0.72±0.14,0.93±0.19,4.73±0.90)(t=2.250~2.429,P<0.05)。②平均体质量指数≥(24.57±6.79)kg/m2患者的入睡、睡眠维持、睡眠自评、睡眠总时间因子评分和睡眠质量总分(1.21±0.37,0.51±0.12,0.88±0.18,1.02±0.24,5.15±0.75)均明显高于平均体质量指数<(24.57±6.79)kg/m2患者(1.04±0.42,0.39±0.08,0.76±0.11,0.79±0.18,4.88±0.87)(t=2.181~3.350,P<0.05~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精神状态越差,睡眠质量越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心肌梗死患者述情障碍情况,为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55例心肌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心肌梗死组TAS总分和各因子分都较对照组明显为高,男女患者之间TAS总分和各因子分无差异。结论述情障碍常见于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睡眠质量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海  张海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3):7574-7576
背景:睡眠障碍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医学生的睡眠问题研究在本科生中开展较多,而关于其他类医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尚未充分探讨。目的:了解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等三类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设计:抽样调查。地点、对象和方法: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研究生998人,采用自制的睡眠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18份,男生389人,女生529人.年龄16~35岁。主要观察指标: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学生的睡眠质量,以≥8分为存在睡眠障碍的标准;影响因素包括一般状况和心理卫生状况。结果:17.32%的人有睡眠质量问题,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生的睡眠障碍现患率分别是23.37%,14.02%和12.16%,本科生睡眠障碍现患率显著高于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生(r=16.07,P&;lt;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包括睡眠环境差、寝具不适、焦虑、抑郁、学习紧张和锻炼少。本科生PSQI总分显著高于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生(F=15.20,P&;lt;0.05);七年制学生入睡时间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和硕士生(F=9.17,P&;lt;0.05);硕士生睡眠时间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七年制学生(F=18.72,P&;lt;0.05);硕士生日间功能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F=14.62,P&;lt;0.05)。相关分析发现,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与PSQI正相关(r=0.5105,0.4451,P&;lt;0.0001)。生活满意度与PSQI负相关(r=-0.2992,P&;lt;0.0001)。结论:三类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本科生的睡眠质量最差;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包括睡眠环境差、寝具不适、焦虑、抑郁、学习紧张和锻炼少;睡眠质量越差,则焦虑、抑郁症状越重,生活满意度越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睡眠障碍的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及自主选择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行护理应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合格率分别为70.45%和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55,P<0.05)。结论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睡眠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背景睡眠障碍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医学生的睡眠问题研究在本科生中开展较多,而关于其他类医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尚未充分探讨.目的了解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等三类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设计抽样调查.地点、对象和方法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研究生998人,采用自制的睡眠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18份,男生389人,女生529人,年龄16~35岁.主要观察指标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学生的睡眠质量,以≥8分为存在睡眠障碍的标准;影响因素包括一般状况和心理卫生状况.结果17.32%的人有睡眠质量问题,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生的睡眠障碍现患率分别是23.37%,14.02%和12.16%,本科生睡眠障碍现患率显著高于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生(x2=16.07,P<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包括睡眠环境差、寝具不适、焦虑、抑郁、学习紧张和锻炼少.本科生PSQI总分显著高于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生(F=15.20,P<0.05);七年制学生入睡时间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和硕士生(F=9.17,P<0.05);硕士生睡眠时间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七年制学生(F=18.72,P<0.05);硕士生日间功能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F=14.62,P<0.05).相关分析发现,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与PSQI正相关(r=0.510 5,0.445 1,P<0.000 1).生活满意度与PSQI负相关(r=-0.299 2,P<0.000 1).结论三类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本科生的睡眠质量最差;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包括睡眠环境差、寝具不适、焦虑、抑郁、学习紧张和锻炼少;睡眠质量越差,则焦虑、抑郁症状越重,生活满意度越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睡眠质量观察评价.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8例纳入调查中,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其中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开展基础护理干预,观察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分组护理后,2组的焦虑、抑...  相似文献   

10.
认知行为干预对住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住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81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并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评估分析影响病人睡眠的因素,实施个性化的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出院时干预组PSQI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睡眠障碍住院病人通过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睡眠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18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部位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调查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的发病特点。方法 通过回顾病史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按照不同发病部位分组 ,分别记录发病特点 ,了解不同发病部位的构成比 ,不同发病部位的男女构成比以及发病部位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符合条件的病例共 182 7例 ,前壁急性心肌梗死 (前壁、前间壁和广泛前壁 )占总发病的 4 5 8% ,其次是下壁急性心肌梗死组占 2 6 7%。在所有部位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 ,男性发病比例 (6 4 0 %~ 88 3% )与女性 (11 7%~ 36 0 % )相比均有很大差别 (P <0 0 5 )。各部位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为 8 7%~ 2 0 6 %。除急性前壁合并下壁组心肌梗死病例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外 (P <0 0 5 ) ,其他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与急性心肌梗死平均住院病死率相比差异未见显著性(P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以前壁或下壁为主 ,男性仍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人群 ,急性前壁和合并下壁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急性心肌梗死平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5例,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出院时,两组的BPI、SR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的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右室梗死治疗策略。方法 随机连续选择资料相对完整的 32 3例因首次急性下壁心梗住我院心内科病人 ,其中 98例是右室梗死 (V4R导联ST段上移 >0 1mV)。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一般性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 右室梗死组 (A组 ,98例 )与下、后壁梗死组 (B组 ,2 2 5例 )比较硝普钠加多巴胺、β -受体阻滞剂 (β -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两组分布无差异 (P >0 0 5 ) ,消心痛A组多于B组 (P =0 0 4 ) ,钙拮抗剂 (CCB)A组明显少于B组 (P =0 0 0 1) ;A组心脏性死亡发生率多于B组 (2 5 %vs 5 % ,P =0 0 0 1)。结论 在无禁忌症情况下 ,治疗右室梗死急性期适时适量应用血管扩张剂、β -b、ACEI是安全有益的 ,没有增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钙血症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钙血症的发生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CU病房收治的12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方法测定血浆钙离子浓度,依据最低值进行分组,A组Ca2+≥2.20 mmol/L,B组Ca2+(2.00~2.19)mmol/L,C组Ca2+(1.90~1.99)mmol/L,D组Ca2+<1.90 mmol/L组,比较各组间病死率,并分析可能与之相关的因素.于入院后2~3 d内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 A组Ca2+≥2.20mmol/L,共668例(52.4%);B组(2.00~2.19)mmol/L,共476例(37.4%);C组(1.90~1.99)nnnol/L,共73例(5.7%);D组Ca2+<1.90 mmol/L,共45例(3.5%).A、B、C、D各组的死亡情况分别为17(2.5%)、37(7.8%)、15(20.5%)、8(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急性心肌梗死后30 d住院期间死亡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血钙浓度是否低于2.2 mmol/L的OR值为0.501(P=0.044). 结论 低钙血症的发生是急性心肌梗死后30 d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The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of 40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concomitant stroke versus 26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lone. Being a complic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0.94% of the cases, the stroke was ischemic in 95% and hemorrhagic in 5% of the patients. Association of the two events accounted for lethal outcomes in 80% of the cases. The principal factors of the stroke risk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 suggested. They involve: an advanced age, cardiac arrhythmias, cardiogenic shock, diabetes mellitus, recurrent or transm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vious acute episodes of disturbed cerebral circulati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hyperglycemia.  相似文献   

17.
18.
摘要: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院前自救知识、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疗机构制订有针对性的院前自救策略和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3月1日至8月1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收治于兰州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AMI患者47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MI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AMI患者健康状况调查表、AMI患者院前自救知识、态度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473例患者院前自救知识得分为(55.72±17.86)分,院前自救态度得分为(80.93±10.7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家族史为影响AMI患者院前自救知识的影响因素,冠心病史、脑血管病史为影响AMI患者院前自救态度的影响因素,二者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院前自救态度较为积极,但知识水平偏低,需亟待提高。管理者应借鉴国外先进健康知识传输系统,构建适合我国AMI患者及高危患者的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对AMI患者及高危患者院前自救知识的传播,切实提高AMI患者及高危人群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聚焦解决理论应用于护理程序中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0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设为对照组,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2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理论。两组病人在入院后24h、干预后2周末及干预后4周末均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进行测评,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在入院后24hAIS各条目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末研究组AIS评分中夜间睡眠中断、早醒、对总睡眠质量的评价、对白天情绪影响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末研究组AIS各条目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程序中应用聚焦解决理论,能明显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发展的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