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魏丹芸  张洪  彭锐  张英 《中国药师》2015,(12):2152-2156
摘 要 目的: 综述ABCC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已发表见刊的相关文献,对ABCC2基因单核苷酸突变与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关性加以归纳总结。结果: ABCC2转运蛋白在许多内源性化合物和外源性化合物的跨膜转运中起到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明了ABCC2的单核苷酸突变可能影响其表达水平或功能活性,进而影响底物药物或有毒物质的吸收、分布和排泄,但这些研究结果多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争议。结论:ABCC2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某些药物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影响,对指导临床用药和评估药物疗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目前并不能作为唯一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体胎盘上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转运活性是否存在个体差异,以及与ATP结合盒G亚家族成员2转运蛋白(ABCG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提取259例人体成熟胎盘的微绒毛质膜囊泡(MVMVs),用荧光标记法检测MVMVs上的BCRP转运活性.用Snapshot方法 检测胎盘上ABCG2基因5个单核苷酸多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ATP结合盒转运子G2(ABCG2)遗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降脂作用的影响。方法:91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片(10mg/d)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空腹抽血检测血脂[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ABCG2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不同基因型的LDL-C血浆水平(P〈0.01),且CA、AA型患者降幅较CC型患者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CA、AA型患者的TC、TG血浆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G2遗传多态性能影响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个体化降脂不均衡的现象,如何才能使每个个体都获得用药的最大的生物学效应和最小的不良反应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清HGF、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手术组57例食管鳞癌患者和对照组20例健康体验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抽取血清标本,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方法(ELISA法)测定HGF、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组治疗前的血清HGF和VEGF-C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Bcl-2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结果 Bcl-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为53.1%。Bcl-2在不同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的食管鳞癌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不同放疗效果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的表达程度可作为食管癌预后和放疗敏感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hMLH1、hMSH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铂类为主的方案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120例,采用铂类为主的两药联合化疗方案,化疗前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根据cDNA芯片原理制作目的基因芯片,利用双色荧光探针杂交进行多态性的基因分型,并随机抽取10%的样本进行测序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铂类药物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成功进行基因分型,野生型、杂合型和突变型的叠加荧光分别显示为绿色、黄色和红色,与基因测序结果完全吻合.中位随访11个月.携带hMLHl T/T和T/A+A/A基因型患者铂类化疗后中位生存期(MST)为11.2个月和14.2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40.5%、11.9%、7.1%和63.6%、9.1%、4.5%(P>0.05);携带hMSH2 T/T和T/C+C/C基因型患者MST、1年生存率分别为13.4个月、57.7%和10.7个月、33.3% (P<0.05),2年及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LH1、hMSH2基因多态性与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后的生存期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B1(ABC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患者在给予伏立康唑治疗期间,ABC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伏立康唑体内代谢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以“伏立康唑”、“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B1”或“ABCB1”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Voriconazole”、“ABCB1”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国内外报道的ABCB1(c.3435C>T,rs1045642)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伏立康唑体内代谢的病例,筛选并总结分析病例资料。结果 本院报道的病例,当伏立康唑维持剂量为200 mg(4.26 mg·kg-1)静滴时,初始谷浓度为0.25μg·mL-1。经多次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同时进行ABCB1及CYP2C19基因测序,将维持剂量提高到300 mg(6.38 mg·kg-1)静滴或350 mg(7.45 mg·kg-1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综述了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敏感性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影响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重要因素,在明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因型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个体化用药能够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survivin的表达在食管鳞癌(ES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53、Bcl-2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p53和Bcl-2蛋白在50例ESC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0例ESC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80.0%,其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2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survivin低表达,阳性率为5.0%(P〈0.01)。癌组织中p53和Bcl-2蛋白表达与survivin显著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有望成为食管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抑癌基因p53的失活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上调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可能在食管癌癌变中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Introduction

Esophageal squamous cancer remains an important cause of mortality worldwide with two new immunotherapy drugs recently approved for metastatic diseas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讨论MT-3基因在食管胸中段鳞癌中的表达、术后病理及患者预后指标中的关系.方法 对2009至2011年手术切除的96例食管胸中段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T-3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使用χ2检验判断相关性、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判断生存差异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判断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96例标本中,伴有MT-3基因阳性表达41例,占总例数的41.28%.食管胸中段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3的阴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29)、T分期(P=0.001)和淋巴结转移个数(P=0.005)相关.97例病例中3年生存率为45.9%,其中MT-3基因表达阴性患者为20.1%,MT-3基因表达阳性患者为5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以及MT-3基因阴性表达是食管胸中段癌术后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在食管胸中段癌中MT-3基因的表达降低,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个数相关.MT-3基因表达阳性较阴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提高.MT-3基因可能作为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预后的分子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中国卫生服务体系的角度出发,评价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与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一项针对中国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Ⅲ期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来构建分区生存模型,模拟患者终身的质量调整生命年和增量成本效果比,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来检验模型的不确定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组患者比安慰剂组患者多获得0.162个QALYs的同时,多花费33383.57元,增量成本效果比值为205072.47元/QALY,小于3倍人均GDP;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对模型最敏感的三个因素分别是PFS效用状态、卡瑞利珠单抗成本和效用贴现率;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当意愿支付数值大于3倍人均GDP时,卡瑞利珠单抗对比化疗方案为更具成本效果的概率为88.6%。结论:从中国卫生服务体系的角度来看,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是一种有经济效益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沈鸿彬  穆芳  郑发著  张利  王雷 《河北医药》2011,33(10):1459-146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CNA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食管正常组织中PCNA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检测食管癌组织中PCNA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不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食管癌组织中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FCM方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食管正常组织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到食管癌组织中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食管癌组织中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无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高表达的食管癌恶性度高,联合检测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可以为食管癌诊断及判断恶性度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外显子13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及EGFR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 - RFLP法结合DNA测序法对72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DNA中EGFR基因的外显子13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含伊立替康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35例既往经紫杉醇联合铂类一线化疗无效或进展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二线化疗使用伊立替康+顺铂方案20例(伊立替康180mg/m^2静滴第1天,顺铂50mg/m^2静滴第2天);使用伊立替康+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IRI)方案15例(伊立替康180mg/m^2静滴第1天,氟尿嘧啶2 400mg/m^2持续静滴46h,亚叶酸钙400mg/m^2静滴第1天),均为双周化疗方案。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12例,进展(PD)15例,有效率为22.8%,疾病控制率为57.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2.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7.3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及恶心呕吐、腹泻,全组无毒性相关死亡。结论含伊立替康的联合化疗方案作为晚期食管癌的二线治疗方案安全有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观察及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寻找食管鳞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监测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 应用双向凝胶电泳分析10例患者食管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的蛋白表达谱,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质谱鉴定。结果 共鉴定出29个差异表达蛋白,包括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F等12个上调蛋白和人类蛋白酶体激活剂PA28β等17个下调蛋白。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的蛋白表达谱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性,表达差异的蛋白有可能成为食管鳞癌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于海峰  张逊  徐美林  王菁  卢喜科 《天津医药》2015,(2):170-174,228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Q1(FOXQ1)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ESCC组织(ESCC组)及其癌旁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正常组)中FOXQ1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ESCC组FOXQ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64.29%vs 28.57%,χ2=5.384,P<0.05),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52.38%vs 90.48%,χ2=7.691,P<0.05)。FOXQ1的表达强度在不同TNM分期及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cad-herin的表达强度在不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CC组织中FOXQ1和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2,P<0.05)。FOXQ1高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18.52%vs 66.67%,χ2=9.737,P<0.05),E-cadherin高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者(59.09%vs 10.00%,χ2=10.996,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FOXQ1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OXQ1和E-cadherin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呈现较好的相关性,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对于ESCC患者的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 DMBT1以及粘附分子 CD44v6的表达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23例切缘正常组织中 DMBT1、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DMBT1、CD44v6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减弱或呈阴性。 DMBT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P <0.05),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无关( P >0.05)。 CD44v6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P <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 P >0.05)。结论 DMBT1的表达减弱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低分化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并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CD44v6主要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