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利用超声造影(CEUS)观察原发性肿瘤(HCC)行栓塞化疗术微循环改变,评估其对介入治疗及疗效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8例(32个病灶)接受TACE治疗,比较术后半年内CEU、CT、DSA结果,分析32个病灶残留/复发的情况、复发时间及原因.结果 32个病灶中,15个病灶三项检查均提示肿瘤灭活完全,无残留血供,17个病灶有残留/复发.CEUS检出19个阳性病灶,CT检出14个阳性病灶.敏感性,诊断符合率分别CEU100%,86.67%; CT82.7%,82.24%.结论 CEUS较CT更敏感、直观地观测肿瘤微循环,可作为早期复发评估的可靠方法,并为后续序贯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彩超引导下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有效方法之一。目前 ,主要在X线影像引导下实施(X TACE)。本文报道我们在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超CDU)引导下完成TACE (CDU TACE)治疗术的初步经验和体会。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全组 11例中、晚期HCC患者 ,均系我院临床和 /或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住院病人。男 9例 ,女 2例 ;年龄43~ 6 9岁 ,平均 5 7岁。肿瘤最大直径在 35~ 12 3mm ,平均为 86 .8mm。其中位于左半肝者 2例 ,位于右半肝者 4例 ,位于左、右半肝者 5例。全组 5例超声检测到门静脉癌栓…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法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生成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就诊的80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估原发性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对58例HCC患者在TACE术前和术后当天、第5天和第30天采用CEUS检查,重点分析肿瘤滋养动脉供血情况变化,同时观察肿瘤供血方式,根据CEUS结果对滋养动脉进行分型和血流分级,并与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进行比较。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有完整的常规彩超,CEUS,增强CT(或增强MRI)及DSA造影各期影像资料。结果58例HCC介入治疗前后CEUS检出肿瘤滋养动脉者分别为39例(67.24%)和19例(32.76%),术前CEUS声像图动脉相为多条连续性强回声带延伸至肿块内(或包绕肿瘤);CEUS显示滋养动脉抱球型、延续型和浓密型分别为8例(13.79%)、35例(60.35%)和15例(25.86%),术后显示为非连续性彩带进人肿块内或终止于肿瘤边缘或无血管像。结论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肿瘤滋养动脉,其检查结果与DSA表现基本接近,可作为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肝癌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600例肝癌肝动脉DSA图像质量。结果 600例肝癌肝动脉DSA检查一次成功588例,占98%,重复检查12例,占2%。结论 成像链的设置是影响DSA图像质量的主要环节,其次是导管端部的位置、造影剂的流速与注入总量,还有其他原因引起的伪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导管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00例HCC的DSA表现与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结果。结果:局限于1个肝段的病灶,肝动脉导管栓塞后4周,肿瘤局部控制率为77.5%;控制不良者行氩氦刀冷冻后1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5%。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是HCC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是TACE疗效不佳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相关技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8-2019年经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其中观察组62例患者TACE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认识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地位.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32例患者通过相关治疗和护理均顺利渡过术后期,正常出院.结论:TACE疗效好、副作用小,是原发性肝癌患者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35例原发性肝癌的IADSA表现。肿块型23例,占65.7%;结节型9例,占25.6%;弥漫型3例,占8.6%。同时讨论了肝脏血管的变异和肝癌的肝外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0.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失去手术指征的5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评价疗效并随访3年,观察其生存率。结果:53例患者多数病例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年、2年及3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75.5%、18.9%、5.6%。结论:对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行超声造影、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动脉狭窄情况,对比三者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为金标准,23例46条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93.8%,Kappa=0.861;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9.5%,准确性为95.9%,Kappa=0.863;超声造影联合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97.9%,Kappa=0.945。结论: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超声造影各有优缺点,相互之间存在互补性,有机地将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相结合,可从多侧面、多方位地了解颈动脉的狭窄情况,能基本替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经颅多普勒(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简便可靠的检查方法。方法对50例疑有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应用TCD测量各条血管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并与DS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35例经DSA证实。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特征是狭窄处彩色血流束变细,典型者呈“束腰征”;频谱多普勒显示狭窄处血流速度异常增高,频谱形态呈湍流、涡流,同时音频信号响亮。狭窄严重者彩色血流束连续性欠佳或者中断,血流速度不增快或者明显减低。血管闭塞者血流不显示。结论TCD对于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TCD检查快速、方便、安全、经济、确诊率高,可作为早期筛选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aging featur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arbon dioxide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CO2-DSA)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Both CO2-DSA and conventional DSA were performed in all 47 patients with HCC, and the angio-graphic manifestations of CO2-DSA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DSA in the same patients. Results: Peripheral arterial and capillary imaging by CO2-DSA was inferior to that by conventional DSA, although blood pools were well visualized with CO2. Improved visualization of arterioportal shunting (APS) was obtained with CO2-DSA compared with that by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APS was observed in 33 cases by CO2-DSA and in 12 cases by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P<0. 001). Retrograde visualization of the portal vein (PV) trunk and its large branches was demonstrated in 16 cases by CO2-DSA and in 1 case by conventional DSA (P<0. 001). The manifestation of lipiodol retention in the tumors was consistent with  相似文献   

14.
蒋映丰  陈列  朱才义 《海南医学》2013,24(18):2685-268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硬化背景下鉴别肝内结节样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肝硬化合并83个肝内结节样病灶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并比较不同病变的肝脏超声造影特点。结果 51个恶性结节样病灶中,1个病灶病理结果显示为ICC,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2%),2个病灶病理结果显示为HCC,造影表现为"快进慢出"(4%),2个病灶病理结果显示为HCC,造影表现为"慢进快出"(4%),其余46个HCC造影后均在动脉期增强而在门脉期消退,呈"快进快出"模式(90%)。32个肝脏良性结节样病灶中,7个超声造影表现动脉期快速增强,延迟期缓慢消退,为"快进慢出"(22%),24个超声造影表现为"同进同出"(75%),还有1个表现为动脉期缓慢增强,延迟期缓慢消退,即"慢进慢出"(3%)。结论超声造影在肝硬化背景下对鉴别肝内结节样病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既往经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文中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3例明确诊断为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3例患者采用DSA引导下同时置入空肠营养管和瘘腔引流管,并保留胸腔引流管的方法,以充分引流瘘腔脓液;另以采用传统三管治疗法(胃肠减压管、空肠造瘘管、胸腔引流管)治疗吻合口瘘的1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DSA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方法,在快速稳定患者病情、缩短治愈时间等方面,明显好于传统三管治疗法。结论 DSA引导下置管引流可在治愈食管胃吻合口瘘上优势明显,避免患者再次手术,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超声造影检查了解胰腺癌侵犯周围血管的情况,探讨术前超声造影对胰腺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45例术前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完整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并记录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的胰周大血管受侵犯情况、根据分型标准对肿块可切除性(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的评价结果以及最终手术方式选择情况,分析术前超声造影评估胰腺癌肿块可切除性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45例患者共67条胰周大血管受侵,其中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肝总动脉的受侵率分别为31.1%、22.7%、22.2%和22.2%。术前超声造影评估可切除肿块20例,实际切除(根治性手术)17例,阳性预测值85.0%;评估不可切除肿块25例,实际未切除(姑息性手术)20例,阴性预测值80.0%(20/25);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3%和86.9%。结论 超声造影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胰周大血管受侵犯情况,对于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造影在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利用超声造影检查了解胰腺癌侵犯周围血管的情况,探讨术前超声造影对胰腺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45例术前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完整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并记录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的胰周大血管受侵犯情况、根据分型标准对肿块可切除性(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的评价结果以及最终手术方式选择情况,分析术前超声造影评估胰腺癌肿块可切除性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45例患者共67条胰周大血管受侵,其中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肝总动脉的受侵率分别为31.1%、22.7%、22.2%和22.2%.术前超声造影评估可切除肿块20例,实际切除(根治性手术)17例,阳性预测值85.0%;评估不可切除肿块25例,实际未切除(姑息性手术)20例,阴性预测值80.0%(20/25);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3%和86.9%.结论 超声造影可较为准确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30例,分析其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CDFI显示病变周边Vmax(80.30±9.10)cm/s,RI(0.70±0.11),28个(75.68%)可探及动脉频谱;病变内部Vmax(58.17±8.24)cm/s,RI(0.72±0.13),32个(86.49%)可探及动脉频谱。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动脉相均呈高增强,动脉中晚期或门脉早期快速廓清,呈快进快退表象。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而分化程度高者的开始廓清时间明显晚于分化程度低者(P〈0.05)。结论小肝癌CDFI和超声造影具有特殊的征象,超声造影并能初步评价其病理分化程度,可以提高正确诊断率,因此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对评价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5年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三维适形放疗50例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超声造影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前相比,放疗后宫颈癌病灶变小[(47.4±5.1) mm vs (30.8±4.8) mm],超声造影峰值强度明显减低[(85.35±10.52) dB vs (56.51±9.83) dB],开始增强时间[(8.23±3.70) s vs (10.27±4.66) s]、达峰时间[(25.27±3.24) s vs (36.60±5.23) s]、开始廓清时间[(42.78±8.15) s vs (52.47±9.36) s]、完全廓清时间延迟[(95.81±37.32) s vs (120.37±24.55) 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超声造影技术对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进行评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讨超声造影对肝内小占位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肝内小占位性病灶患者,行超声造影,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进行评价,采用ROC进行分析。结果肝癌组患者的时间-强度曲线的峰值强度、增强强度指数、上下升支斜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组患者(P<0.05);ROC曲线AUC从小到大依次为上升支斜率、增强强度指数、下升支斜率、峰值强度,与参考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是一种可靠的诊断小肝癌的影像学检查,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上小肝癌的正确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