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NAFLD患者11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4例,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转氨酶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转氨酶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脂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NAFLD患者在进行饮食运动治疗同时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改善肝酶学和血脂异常优于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
磷脂酰胆碱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大豆磷脂酰胆碱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磷脂酰胆碱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法)建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分别通过Morris水迷宫系统和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和海马CA3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结果:长期服用磷脂酰胆碱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Morris水迷宫测试成绩,同时海马CA3区BDNF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光密度值减弱。结论:长期服用磷脂酰胆碱可对抗大鼠脑缺血后所致的学习记忆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护理要点及方法。方法对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酒精性肝病患者83例进行心理、饮食及肝穿方面的护理,增加病人对治疗的配合及顺应性。结果全部接受治疗的83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有效率96.5%(80/83)。结论酒精性肝病采取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必须进行深入的临床护理,对改善病人生活习惯,提高病人治疗、检查的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联合组、双环醇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每组40例。联合组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双环醇组单纯双环醇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单纯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经过24周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肝脏超声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谷氨酰转移酶(GGT)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TC、TG、ALT均明显低于双环醇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1.36±0.84)mmol/L比(2.77±1.27)、(2.84±1.35)mmol/L,(1.32±O.71)mmol/L,比(1.89±0.87)、(1.92±0.90)mmol/L,(38.26±12.75)U/L比(57.834-16.67)、(62.07±18.1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肝脏超声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肝脏超声积分明显低于双环醇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2.08±0.93)分比(3.17±1.14)、(3.34±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双环醇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85.0%(34/40)比67.5%(27,40)、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良好疗效,优于单用双环醇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运动—认知干预在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运动干预”、“认知干预”、“认知障碍”、“痴呆”等关键词,对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国内外近5年相关文献。结果 运动—认知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不良情绪。结论 为更好地改善认知障碍患者的健康结局,应将运动—认知干预纳入到认知障碍患者的护理计划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低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效果。方法收集A D患者23例,给予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服药护理、功能锻炼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采用厄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E-ADLtest)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恢复效果;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评定量表(ASAD-Cog)评估患者认知能力。结果干预前患者E-ADLtest评分为(23.9±4.9)分,干预后为(28.2±6.3)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ASAD-Cog评分为(36.8±7.5)分,干预后为(29.4±5.8)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心络(TXL)对溶血磷脂酰胆碱(LPC)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通心络含药血清,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分为(1)正常对照组;(2)LPC损伤组;(3)通心络血清组;(4)通心络+LPC干预组。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r法检测各组细胞OD值。结果与对照组(0.380±0.023)相比,溶血磷脂酰胆碱(0.320±0.024)明显降低细胞活性,促进细胞死亡(P〈0.05);通心络干预后(0.424±0.034),细胞活性明显增加,细胞死亡减少(P〈0.05)。结论通心络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用HPLC测定过氧化物酶体膜磷脂含量的方法。采用梯度洗脱使同时分离测定心磷脂(C)、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鞘磷脂(SM)成为可能,方法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92例)、对照组(93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苷肽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465mg于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d,疗程1个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酶(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肝功能的改善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具有明显保肝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介于痴呆和正常衰老之间的认知功能损害状态,但未达痴呆标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蛋氨酸循环的代谢产物,血浆Hcy水平升高参与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研究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增加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叶酸、维生素B12的干预治疗能显著影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本文将综述近几年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M)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老年痴呆患者的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及自理能力逐渐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而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以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寻求最佳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及PubMed、Medline和Elsevier数据库,全面搜索2007-01-01-2017-12-31关于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中英文文献,进行严格的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有7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篇自身前后对照文献,通过分析研究表明,健康行为干预、认知能力/运动功能干预和康复训练等方式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疗效显著。结论开展健康行为活动、认知康复训练能促进老年痴呆患者拥有健康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敏 《中国校医》2014,28(8):602-603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71例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甘草酸二铵;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明显优于对照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LT为35.77(s=23.43)U/L,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肝功能异常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硬化(AC)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将125例AC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征、症状及血液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几乎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可以显著改善AC患者的体征、症状与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加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杨莹 《现代保健》2014,(11):81-83
目的:探究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肌苷、肝泰乐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研究组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和肝功能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黄、皮肤巩膜的黄染分别为6.25%、10.42%,对照组分别为22.92%、29.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相关AST、ALT和TBIL等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症状和肝功能相关指标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维护老年人认知功能是积极维护脑健康、主动预防痴呆和认知相关疾病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必然要求。研究显示,膳食营养在延缓认知功能衰退、降低痴呆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分会牵头,组织专家依据循证医学原则,系统检索了近2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护理要点及方法。方法对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酒精性肝病患者83例进行心理、饮食及肝穿方面的护理,增加病人对治疗的配合及顺应性。结果全部接受治疗的83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有效率96.5%(80/83)。结论酒精性肝病采取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必须进行深入的临床护理,对改善病人生活习惯,提高病人治疗、检查的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王浩  严双琴    陶芳标   《现代预防医学》2021,(1):78-81
目的 通过总结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对认知功能产生近期和远期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和干预措施,发现贫血影响婴幼儿的关键期,为提出更高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anemia”、“infants”、“iron deficiency”、“cognition”和“贫血”、“铁缺乏”以及“认知功能”等为关键词,通过PubMed和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共收集38篇相关文献,用描述性研究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结果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及不可逆性以及对认知功能影响存在关键期,目前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干预措施。结论 孕期补铁、延迟期待结扎以及婴幼儿补铁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确诊的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0倒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及维生素C片,冶疗前后测定2组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脾CT比值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LT明显降低明显,患者的各项血脂水平均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里下降;同时患者治疗后肝/脾CT比值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认知功能损害是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总结和探讨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能够为预防和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为关键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按照不可干预、可控制、可干预进行分类,分析异同观点并进行汇总和综述。得出结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可以有针对性预防的,可干预因素主要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特别是血管性痴呆是可通过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1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肝功能、血脂指标、症状积分等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症候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组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同时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