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晚期食管癌患中,由于长期进食困难,体质下降,常常造成贫血、电解质紊乱,难以承受放疗、化疗的治疗。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所造成的食管一气管瘘、食管一纵隔瘘等并发症,常常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对于此类病人,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成为目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食管贲门癌支架置入术后,支架作为食管内持续扩张的异物,必然是纤维化启动及再狭窄形成的起始因素;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分泌的活性变化是纤维化形成的基础;PCNA的过度表达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标志;炎性细胞的浸润与纤维化的进展密切相关。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虽可抑制肿瘤的生长,但可促进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梧州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行支架置入术的82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吸烟史、饮酒史、术前椎动脉直径、支架类型、支架长度、支架直径、病变部位、狭窄长度、术后低密度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76例,分为再狭窄组22例和非再狭窄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对有意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再狭窄组患者与非再狭窄组在吸烟(χ2=12.577)、术前后循环不足(χ2=15.704)、合并颈内动脉狭窄(χ2=8.368)、单侧椎动狭窄(χ2=9.462)、术后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χ2=21.696)规范化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合并颈内动脉狭窄以及术后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不规范是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存在较高的再狭窄风险,吸烟、合并颈内动脉狭窄以及抗血小板药物不规范是引起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内放疗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75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支架脱落、移位例数各时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白细胞减少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增转移例数各时期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其中3、6、12、18个月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食管气管瘘各时期差异无统计学(P>0.05);治疗组患者3、6、12个月支架阻塞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而18个月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放疗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以有效防止癌细胞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药物洗脱支架虽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但仍有部分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再狭窄,甚至需要再次干预病变血管。目前关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因素、治疗上,本文就相关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CAS)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ISR)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9例ISR患者重复行CAS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重复置入颈动脉支架,术后造影显示狭窄程度≤10%者6例,11%~20%者2例,>20%者1例;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造影复查狭窄程度仅1例加重,其余未改变。结论重复CAS治疗ISR患者安全、可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320-SCTA)对支架置入术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就诊查的40例支架置入术患者临床资料,均在我院接受320-SCTA检查,并在CTA检查后一周行常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食管癌晚期病人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食管癌晚期病人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支架置入后狭窄解除,梗阻症状明显缓解,恢复进食;合并食管瘘者,支架置入后瘘口完全封闭,肺部及纵隔感染得以控制;2例于继续放疗后,发生了支架移位,于内镜直视下重新调整位置;18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胸骨后疼痛及异物感。结论加强食管癌晚期病人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Although some certain infectious pathogens could be detected in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 roles of these infectious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remain largely unknown. Since the number of infectious pathogens has been argued to be relative to th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we therefore examined whether there is a link between the number of infections and the incidence of in- stent restenosis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eighty-on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Infectious pathogens including serum anti-Chlymydia p neumoniae, cytomegalovirus, Helico pylori, human herpes simplex virus-1, human herpes simplex virus-2 antibodies and hepatitis B virus antigen were measured in all patients before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Coronary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before, immediately after and 6 months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Results Restenosis rate 6 months post stent implantation was similar in patients with low pathogen burden ( 〈3 pathagens, 33.3% ) to those with high pathogen burden ( ≥3 pathogens, 29. 1% ). Conclusions Previous infections with Chlymydia pneumoniae, cytomegalovirus, Helico pylori, human herpes simplex virus-l, human herpes simplex virus-2 and hepatitis B virus do not contribute to the incidence of restenosis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防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以补阳还五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以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支架植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冠脉再狭窄率为8.0%,对照组为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具有一定防治作用,并可减轻中医症候,在临床应用中尚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S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经桡动脉途径行CAG(236例)及CSI(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AG成功率97.0%,4例因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肱动脉途径,1例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右上臂动脉严重粥样硬化迂曲改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经桡动脉途径行支架植入术的成功率97.0%,2例因病变重改经股动脉途径治疗,3例导丝未能通过病变处。所有患者术后即刻拔除桡动脉鞘管,压迫止血后弹力绷带包扎,术后桡动脉搏动良好,无出血、严重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血管栓塞等外周血管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行CAG及CSI成功率高,外周血管并发症低,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介入检查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支架植入后左室心肌功能的定量作用。方法选择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STI检测术前、术后1个月左室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部水平18个室壁节段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SR)和周向应变(CS),并进行比较。结果与PCI前相比,PCI后心尖水平的室间隔CR值,基底水平前间隔、前壁CR值,乳头肌水平前间隔、前壁CR值均较PCI前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水平的前间隔CR值,基底水平前间隔、前壁CR值,乳头肌水平前间隔、前壁CR值与PCI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是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左室心肌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肝切除术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及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7年6月-201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肝切除的92例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K-M法及Log-rank分析筛选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使用COX回归检验模型明确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总体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7.1个月,年龄<60岁(P =0.001)、AFP≥400 ng/mL(P=0.037)、微血管侵犯(P=0.007)、肝大部切除(P=0.001)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总体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3.5个月,AFP≥400 ng/mL(P=0.017)为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部分晚期肝癌患者经肝切除治疗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根据知情自愿原则,选择30例需对狭窄动脉植入内支架的自愿者,设为治疗组,在植入内支架的前3~5d进行骨髓干细胞动员。30例只行内支架植入,设为对照组。术后对病变部位性64排CT血管成像(D0),而后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8个月分别对病变部位行64排CT血管成像(D1、D2、D3、D4),对比管径变化,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管径不小于术后90%为通畅。治疗组1个月通畅率100%、3个月通畅率100%、6个月通畅率96%、18个月通畅率92%。对照组1个月通畅率100%、3个月通畅率81%、6个月通畅率76%、18个月通畅率56%。结论动脉狭窄内支架植入,结合骨髓动员,可提高术后通畅率,巩固治疗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足性血管病变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1-2010.6应用PT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足性血管病变18例,对照组18例给予药物治疗加局部换药.结果18例PT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足性血管病变中,17例下肢缺血症状及溃疡愈合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截肢,而对照组的18例患者中,8例出现溃疡反复感染难以愈合,5例截肢,对照组的并发症及截肢发生率远远高于PT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组.结论 PT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足性血管病变有助溃疡愈合,降低截肢率,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血管腔内联合介入治疗糖尿病足性血管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新炎  王鹏  蹇兆成  孙业全 《当代医学》2010,16(23):416-417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8例糖尿病足血管病变患者,Fontaine分期Ⅱ-Ⅳ期,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法,行糖尿病足下肢动脉PTA术,同时联合支架植入术。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皮肤温度、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间歇性跛行距离改善情况。结果所有18例病人,靶血管共26条,全部行PTA,同时联合支架植入6枚。PTA成功率91.4%,皮肤温度、踝肱指数、跛行距离分别较术前增加。与术前相比较,下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植入术,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严重肢体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支架置入治疗联合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价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6例成功置入支架,术中造影显示门静脉、下腔静脉血流通畅。4例阴囊水肿及8例腹壁静脉曲张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表现全部消失;12例中度以上腹水患者术后7例腹水减轻;14例下肢水肿患者8例术后消失。生存时间为1~24个月,中位时间为3.7个月。1、3、6、12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8%、56.3%、43.8%和25.0%。治疗前、后胆碱酯酶为(1957.27±552.54)U/L 和(1652.85±231.39)U/L,凝血酶原时间为(16.38±2.28)s和(18.81±3.15)s,凝血酶原活动度为(55.83±10.67)%和(45.36±14.2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无严重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采用支架置入联合TACE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三种疗法的疗效。方法:例晚期食管癌,采用胃造瘘例(组),食管支架例(9216A27B组),食管切除例(组)三种疗法。对组的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死亡率,术后生存时间进行对照分析。49C3结果:、A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分别为和。组住院费±元明显低于BC14.29%6.12%A(1756.56151.09)组(±元)及组(±元),但生活质量差,年生存率()明显低于组()B9437.50889.85C20487.507108.39118.75?4.07%C组(),与、组相比差异显著(60.87?P<),、组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0.01BC1P>)。0.05结论:晚期食管癌手术应慎重,食管支架置入是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