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评价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MB)与该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关系。方法:连续收集300例因怀疑冠心病(CHD)而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的病例的资料,由2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并在结果一致时确定为前降支MB。将所有病例分为前降支MB组和非MB组,利用MPR、CPR、VR等后处理技术联合观察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测量前降支由于斑块所致的狭窄率,比较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以及钙化、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结果:在300例受检对象中冠状动脉CTA发现前降支MB74例(24.7%,74/300)。MB组与非MB组前降支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36.5%与31.3%,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54.1%与45.1%,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48.4%与44.6%,两组之间钙化的发生率、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平均狭窄程度差别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40;P=0.18;P=0.97)。结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MB对该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双源CT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双源CT(DSCT)观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检出率及解剖学特征,探讨DSCT对MB-MCA的诊断价值。方法:用DSCT对450例可疑冠心病(CHD)和部分体检者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2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的存在,结果一致时确定为MB-MCA。测量壁冠状动脉(MCA)的长度、心肌桥(MB)的厚度,结果用x±s表示。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多种后处理技术相结合观察MCA近端及远端血管形态变化。结果:450例可疑CHD和体检者,冠状动脉CTA发现MB-MCA 163例(36.2%,163/450),192处。MB-MCA位于左前降支者153处,占79.7%(153/192)。合并MB-MCA近端血管管腔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107例(55.7%,107/192),合并近端及远端均形成斑块者3例(1.6%,3/192)。MCA长度为(20.0±10.1)mm,MB厚度为(2.1±0.9)mm。结论:临床怀疑CHD者MB-MCA检出率为36.2%,DSCTCA是一种无创而且直观准确诊断MB-MCA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85处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影像资料,比较MCA及桥前段、桥后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差异.根据MB形态将其分为完全MB与不完全MB,分别分析2型、MB长度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关系.另随机选取同时期75例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未见MBMCA的影像资料作为对照,比较MB组与无MB组左前降支(LAD)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与MCA及桥后段粥样硬化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9.766,P=0.000).完全MB与不完全MB组桥前段粥样硬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646,P=0.000).桥前段粥样硬化组与无粥样硬化组MB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5,P=0.458).MB组与无MB组LAD粥样硬化发生率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743,P=0.491).结论 MB易导致桥前段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完全MB与不完全MB相比桥前段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而桥前段粥样硬化的发生与MB长度无明显相关性.但MB对该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总体发生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双源CT(DSCT)探讨壁冠状动脉(MCA)收缩期的狭窄程度与心肌桥(MB)的长度及厚度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DSCT对450例可疑冠心病(CHD)和部分体检者行冠状动脉CTA,2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的存在,结果一致时确定为MB-MCA.测量MB长度、厚度,结果 用x±s表示.以每隔5%R-R间期为1个重建时相,观察并测量MCA在整个心动周期中管径的变化,探索管径最大和最小时的时相显示规律,计算MCA最大狭窄程度,应用Pearson相关统计分析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及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450例可疑CHD和体检者,冠状动脉CTA发现MB-MCA 163例(36.2%),192处.在选取的被心肌完全包绕或覆盖的30例MB-MCA中,MCA收缩期管径最小时出现于R-R间期30%~35%者27例(90.0%),MCA舒张期管径最大时出现于R-R间期70%~80%者27例(90.0%).统计学结果显示,MCA管腔狭窄程度与MB的厚度呈明显相关(r=0.675,P<0.01),而与MB的长度无明显相关性(r=0.096,P>0.05).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MCA管径最小和最大时一般分别出现于R-R间期30%~35%和70%~80%处;MCA收缩期狭窄程度与MB的厚度呈明显相关,而与MB的长度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特征与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证实190例单纯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和190例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合并粥样硬化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检查原始数据,并进行图像处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统计MB-MCA形态特征,包括测量MB厚度、MCA长度和MB-MCA邻近两段血管形态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B-MCA形态学特征与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结果 单纯深在型MB-MCA组:男/女=2.22/1(131/59),平均年龄(51.36±11.19)岁(12~83岁),MB厚度为(2.25±1.80)mm,MCA长度为(23.58±9.57)mm,MCA两端平滑者21.05%(40/190),近端成角者7.36%(14/190),远端成角者15.79%(30/190),两端成角者55.79%(106/190).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男/女=5.55/1(161/29),平均年龄(57.19±11.29)岁(37~86岁),MB厚度为(2.19±1.67)mm,MCA长度为(21.45±8.38)mm,MCA两端平滑者26.32%(50/190),近端成角者5.79%(11/190),远端成角者21.05%(40/190),两端成角者46.84%(89/190).性别、年龄、MCA长度和邻近两端成角情况都与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P<0.05),而MB厚度与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无关(P=0.6825>0.05).结论 MB-MCA这一复合体是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解剖学上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256层CT冠脉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的发生率及其解剖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orosclerosis,AS)的关系。方法:收集行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564例患者的资料,评价MB的有无、部位、长度、厚度、伴发的AS情况及MB解剖特点与AS关系。结果:564例检出MB 131例,159个,总发生率为23.2%(131/564),男性发生率28.8%(90/313)高于女性16.3%(41/251)(χ2=12.048 5,P=0.005)。第一对角支(D1)为最常累及的部位,其次为左前降支(LAD)。完全性MB 83个,不完全性MB 76个;完全性MB长度和厚度中位数分别为27.7mm(范围2.0~71.1mm)和2.4mm(范围1~6.9mm);其长度与厚度间无相关性(R=0.061 1,P=0.106 6)。不完全性MB的长度中位数为24.1mm(范围3.9~57.0mm)。桥血管及桥血管远段血管均未见AS改变。桥血管近段血管AS程度在LAD组高于D1组(χ2=7.576 6,P<0.05),完全性MB组高于不完全性MB组(χ2=7.484 9,P<0.05)。结论:256层CT冠脉成像技术能无创、清晰、可靠地显示活体内MB的存在及解剖特点,并能评估桥血管及其毗邻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605例临床怀疑冠心病(579例)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26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男333例,女272例,年龄22~87岁,平均(60.1±12.5)岁.利用工作站软件测量每例心脏EAT体积,同时观察冠状动脉是否发生病变、病变程度(包括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钙化积分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分为无斑、软斑、钙斑、混斑)、有无壁冠状动脉,记录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有先相关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分析EAT体积与BMI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EAT体积与BMI呈正相关(r,=0.504,P<0.001).所有病例总体分析,有、无粥样硬化两组EAT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病变组低于有病变组(Z=-4.839,P<0.001).患相关疾病者中有、无粥样硬化两组EAT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冠状动脉病变组低于有冠状动脉病变组(Z=-2.885,P=0.004).分别对BMI< 24、≥24及<30的病例按有、无粥样硬化分组比较EAT体积差异,均显示EAT体积无病变组低于有病变组(Z=-3.714,P<0.001;Z=-3.53,P<0.001;Z=-4.871,P.<0.001);但BMI ≥30的28例中,冠状动脉有、无病变组EAT体积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Z=-0.024,P=1).进一步对BMI< 30的病例行冠状动脉患病风险评估计算得出,EAT体积>147.13 mm3则患病风险高;EAT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显示,EAT体积与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及左旋支的狭窄程度均无相关.EAT体积与钙化积分程度呈正相关(r,=0.146,P<0.001).EAT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支数呈正相关(r,=0.209,P<0.001).不同性质斑块心外膜脂肪量不同(x2=21.288,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无斑块组低于软斑组(P =0.002);无斑块组低于混斑组(P<0.001);其他无差别.分别对有、无粥样硬化病例按是否出现壁冠状动脉分组,分析两组间EAT体积差异,结果显示无论有无粥样硬化,有、无壁冠状动脉两组心外膜脂肪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022,P=0.307;Z=-0.267,P=0.79).结论 CT测量EAT体积与BMI呈正相关;对于非肥胖者,EAT体积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危险性的独立预测指标,EAT体积>147.13 mm3者,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性大;EAT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钙化积分呈正相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相关;带有软斑(包括软斑及混斑)患者EAT体积较大;EAT体积与是否出现壁冠状动脉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及其较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优势。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先后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及CAG的6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以CAG为金标准,评价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结果:62例中,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冠状动脉狭窄轻度、中度、重度及闭塞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7%、96.9%、98.8%、75.6%、99.9%,99.5%、91.1%、100%、100%、99.4%,99.0%、83.9%、99.6%、86.7%、99.4%,与CA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种检查方法存在关联。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优良,与CAG结果相近,已成为临床冠心病筛查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院作为基层医院(二甲医院)在2010年引进了128层螺旋CT,同时开展了头颈部CTA技术,笔者收集了头颈CTA患者47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CDFI、TCD检查相比较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显示方法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54例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检出MB-MCA,观察其位置,测量MB深度及MCA长度,总结MB-MCA显示方法及影像表现.结果 MB-MCA检出率为28%(181/654).181例204段MB-MCA中发生于左前降支162段,占79%.MB深度0.6~12.7 mm,平均约2.0 mm.MCA长度7.6~64.6 mm,平均约23.6 mm.MB-MCA的CT表现包括:①冠状动脉主干或分支穿行于心壁肌层内;②迂曲成角;③圆锥状改变; ④ "挤奶效应".结论 DSCT可正确诊断MB-MCA,并可显示MB-MCA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ual-source CT coronary angiogra-phy,DSCTCA)中的检出率及其形态学特征,明确MB与邻近冠状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08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DSCTCA,观察MB的检出率、位置、长度、厚度及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收缩期受压缩程度;观察记录MCA近、远端2 cm以内血管及MCA本身有无动脉硬化(atherosclerotic,AS)。结果 (1)MB检出率为27.8%(30/108),以左前降支中段最多见(53.3%,16/30),MB平均长度为(19.17±6.43)mm,MB的平均厚度为(2.02±0.80)mm。MCA收缩期平均受压缩程度为(38.41±17.09)%;MCA收缩期受压缩程度与MB厚度呈正相关(r=0.910,P<0.01),与MB的长度无相关性(r=0.176,P=0.362>0.05)。(2)所有MCA未发现明显AS斑块,相邻2 cm以内冠状动脉段发现AS斑块14例,其中近端12例,远端2例。近端AS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远端及MCA(χ2=9.32,P<0.05;χ2=15.00,P<0.05)。结论 DSCTCA对MB的检出率高,并可判断MB的形态特征,是检测MB安全、有效、可靠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多层螺旋CT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测和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准确性。方法:搜集 4 例成人心脏标本,从冠状动脉内注入对比剂,将标本行 16 层螺旋 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非钙化斑块的形态和密度,并与病理对照。结果:4例标本中,MSCT显示冠状动脉斑块8处,与病理所见斑块的位置和数目一致。脂质丰富的 3 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CT值分别为(25±6) HU、(47±9) HU和(28±7) HU。5例纤维丰富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CT值分别为(87±9) HU、(68±8) HU、(78±11) HU、(97±9) HU和(83±10) HU。部分血管节段内充满血凝块,其 CT值平均为(35±6) HU。结论:多层螺旋CT可用于发现冠状动脉斑块,通过检测斑块 CT值的不同反映斑块的主要成分,从而可区分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各种程度血管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120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价冠状动脉各段的狭窄程度,并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比较,统计64层螺旋CTA诊断冠状动脉各种程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64层螺旋CTA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MB)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1422例患者均行64层CT扫描,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观察有无MB,测量MB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所有MB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与CT结果对比。结果共发现104例119段MB,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5.0±2.7)mm、(2.0±1.6)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31±17)%。104例MB患者CAG发现42例44段MB,其长度、厚度与CT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64层CT对MB和壁冠状动脉清晰显示,有特殊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不同心率水平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心率状态下双源CT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情况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345例受试者,男248例,女97例,年龄24~86岁,心率49~133次/分,平均心率74.2±14.4次/分(均未给予药物控制心率),行双源CT冠状动脉CTA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重组后,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医师对所有受检对象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进行分段评分(1分~5分)。按受检时心率分为5组,分别统计各组冠状动脉各段的成像质量评分,收缩期和舒张期最佳时相的成像质量评分,以及最佳时相在R-R间期的分布情况。结果:成像成功率为99.9%(3392/3395)。图像质量评分总均值为(4.76±0.57),评分均值与心率呈负相关(r=-0.973,P=0.005)。当心率增高时,收缩期的成像质量和舒张期的成像质量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收缩期下降幅度与舒张期比较明显较缓。当心率<80次/分时,最佳时相多数在舒张期得到,占79.6%(183/230),特别集中于R-R间期的70%左右,占68.3%(157/230),有88.7%(306/345)的受检对象在收缩期和舒张期两期都能得到优良(4分以上)的图像;当心率≥80次/分时,最佳时相多数在收缩期得到,占83.5%(96/115),仅有10.4%(12/345)的受检对象在收缩期和舒张期两期都能得到优良的图像。结论:在排除了心律不齐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双源CT在患者处于自然心率状态下其冠状动脉成像成功率接近100%;但心率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仍有一定影响;当心率<80次/分时大多数可以在收缩期和舒张期双期成像,而心率≥80次/分时一般只能在收缩期成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成分、斑块发生部位、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临床诊断并经CT或MRI证实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资料.164例均行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对颈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较大分支进行评价,重点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件质和成分、斑块好发部位以及造成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等,并与138例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64例中,颈动脉颅外段斑块137例(占83.5%),其中颈动脉分叉处斑块好发(97/137,70.8%).颈动脉单纯斑块75例,其中非钙化性斑块(含多发)26例,占15.9%,钙化斑块(含多发)49例,占29.9%;颈动脉混合性斑块89例,占54.2%.72例颈动脉管腔中一重度狭窄患者中,52例(占72.2%)伴发同侧脑梗死;12例颈动脉闭塞患者中,11例(占91.7%)伴发同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和检出数量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05).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和成分、斑块的数量、斑块的发生部位及管腔的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双源CT血管造影可作为缺血性脑梗死病因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