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血管细胞瘤之MRI表现.结果:22例共检出50个病灶.5例为多发病灶.40个病灶位于双侧小脑及蚓部,9个病灶位于延髓及脊髓,1个病灶位于幕上.12个病灶呈大囊小结节型,36个为实质型,2个单纯囊型.囊性病灶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壁结节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高和高信号改变.实质型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壁结节和实质肿块明显增强,灌注成像可见壁结节和实性肿块呈明显高灌注表现.结论:成血管细胞瘤之MRI有特征性表现,MRI增强扫描及灌注成像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MRI常规及DWI表现,掌握髓母细胞瘤常见影像学特征,并了解其不常见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确诊为幕下髓母细胞瘤的MRI资料,扫描图像包括T1WI、T2WI、DWI及增强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单盲法分析MRI图像。结果:23例中,常见表现为肿块位于小脑蚓部18例,实性为主、散在小囊变15例;16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值为(0.68±0.16)×10-3mm2/s,增强扫描病灶中度或明显强化16例。不常见表现为肿瘤位于小脑半球(2例),第四脑室(2例),桥小脑角(1例),大囊变(1例在小脑半球,2例在蚓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7例),ADC值为(0.73±0.18)×10-3mm2/s,轻度强化5例,结节样强化1例,环形强化1例。结论:发生于小脑蚓部、实性为主、小囊变、DWI高信号是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的MRI常见表现,诊断不难。髓母细胞瘤不常见表现多样,结合病灶DWI信号特点,可与幕下其他肿瘤相鉴别,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髓母细胞瘤MRI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成人髓母细胞瘤的术前MRI表现,15例均行头颅常规MR扫描及T1WI增强扫描,3例加做DWI。结果 5例位于后颅窝中线(小脑蚓部3例,四脑室区2例),8例位于小脑半球(左侧3例,右侧5例),2例位于左侧桥小脑角区。T1WI病灶呈稍低至等信号,T2WI及FLAIR为稍高至等信号,内可见囊变区,肿瘤实质ADC图为低信号,强化形式多样。术前正确诊断为髓母细胞瘤4例,误诊为室管膜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脑膜瘤和神经鞘瘤各2例,胶质母细胞瘤、淋巴瘤各1例。结论成人髓母细胞瘤少见,发病部位多变和MRI表现缺乏特异性,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21例髓母细胞瘤中,19例位于小脑蚓部(占90%),2例位于小脑半球(占10%)。发病年龄5~41岁,15岁以下11例(占52%)。肿瘤平均大小约33mm,18例病灶边界较清楚,3例病灶周边模糊。圆形或类圆形11例,不规则形3例,边缘分叶5例。16例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MRI扫描,T1WI呈稍低、等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FLAIR序列呈等、稍高信号,DWI序列病灶实性成分呈高信号,表面扩散系数(ADC)图呈略低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不同程度强化。12例病灶周边见不规则水肿。结论:小脑髓母细胞瘤具有典型好发部位及特征性MRI影像表现,早期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颅脑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肿瘤10例位于幕上,其中5例位于丘脑,2例位于额叶(其中1例通过胼胝体累及双侧额叶),1例位于颞叶,1例位于额颞叶,1例位于颞枕交界区;幕下脑实质内室管膜瘤2例,1例位于小脑半球,1例位于小脑蚓部。10例肿瘤与脑室关系密切。7例肿瘤表现为实质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中2例病灶内有出血灶,4例可见多发小液化囊变区;5例表现为囊实性型,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亮的高信号,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T2FLAIR像上呈低信号;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瘤体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脑实质内室管膜瘤多发生于幕上,且多见于侧脑室三角区周围,与脑室关系密切,多呈实性,周围水肿多不明显。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多数情况下术前明确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场MR对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及SWI、DWI序列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患者18例20个病灶的MRI表现。结果:单发16例,多发2例共4个肿块;小脑半球14例,小脑扁桃体3例,小脑蚓部1例。可分为3型:囊伴结节型12例,实质型5例7个肿块,单纯囊型1例。囊伴结节型囊内壁光整,囊液呈长T1、长T2信号,FLAIR上呈低信号;结节实性成分呈等T2、等T1信号,FLAIR呈稍高、等信号,DWI呈等低信号,SWI多为等信号(11例);增强扫描后囊壁呈轻度强化或不强化,结节瘤体实质部分均明显强化。实质型5例,实质肿瘤呈稍长混杂T2、等T1信号,FLAIR呈等高信号,DWI呈等低信号,SWI呈等信号。1例单纯囊型病灶表现为出血信号。大部分病灶(11例)周围可见轻度水肿带。综上所述,DWI在三型中均表现为等信号或等低信号,SWI大多数为等信号,出血少见。结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SWI及DWI序列在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58例的MRI表现。结果:58 例 68 个病灶,囊性病灶 48 个,典型表现为大囊伴富血供附壁小结节,壁结节常位于靠近脑表面壁上。实质型20个,肿瘤组织在 T1WI常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瘤内或瘤周可见异常扩张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扫描有助于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结论: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 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术前诊断是可能的,但需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脑膜瘤、转移瘤、脑动静脉畸形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 4例肿瘤位于小脑半球,1例位于小脑蚓部,颈髓及胸髓各1例。MRI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6例病灶内部和周围见血管流空影,增强后肿瘤呈显著强化;1例CE-MRA示肿瘤周边及内部见不规则血管影;2例髓内肿瘤均继发脊髓空洞或囊肿。结论 MRI对中枢神经系统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多序列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18例患者均行MRI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增强T1WI、DWI、MRS、SWI、DTI。分析并比较不同序列中病灶的表现及信号特征,探讨其在脑淋巴瘤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单发12例,多发6例。共检出病灶29个,其中幕上25个,幕下4个。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_2WI呈稍高或等信号。所有病灶强化明显,较均匀一致强化26个,中心坏死3个。瘤体实质区DWI示为高或稍高信号,ADC灰阶图信号与DWI图相反。MRS示Cho峰升高,Cr峰轻度降低,NAA峰降低,出现高耸Lip峰或反向Lip峰。SWI示瘤体内可见微量出血,未见明显显影血管,周围可见受压移位血管。DTI示瘤体实质区的FA值减低,DTT示瘤体区纤维束显著减少。结论 MRI多个检查序列的联合应用可以对原发性脑淋巴瘤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脑淋巴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淋巴瘤患者,行常规MR、DWI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各病例的平扫、DWI及增强扫描特征,并定量测定肿瘤实质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同时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下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4例,髓母细胞瘤8例,脑膜瘤10例进行DWI及增强扫描对比分析。结果 5例淋巴瘤,单发3例,多发2例,共计病灶数8个,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以等或稍高信号为主,其中1例2个病灶表现为T_2WI低信号;DWI上2个病灶呈低信号,1个病灶为等信号,余病灶呈高信号表现,增强后,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1个病灶强化欠均质,余强化均匀,DWI与增强对照,测得肿瘤实质区的平均ADC值为(0.66±0.10)×10-3mm2/s,其中有3个病灶累及邻近脑膜,致脑膜增厚、强化;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明显强化,DWI上呈低信号,实质区的平均ADC值为(1.93±0.13)×10-3mm2/s;髓母细胞瘤呈中-明显强化,DWI上呈高信号,实质区的平均ADC值为(0.71±0.11)×10~(-3)mm~2/s;脑膜瘤呈中-明显强化,6例出现脑膜尾征,DWI上5例为等信号,3例为稍低信号,2例为稍高信号,实质区的平均ADC值为(1.07±0.22)×10-3mm~2/s。淋巴瘤的ADC值最低,其次是髓母;强化程度上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最高,其次是淋巴瘤。结论应用DWI结合增强扫描对幕下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淋巴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