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比较经左、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与不足。方法 将分别经左、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左侧组和右侧组,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时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首选器械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AG时间右侧组比左侧组较短。左侧组与右侧组相比,PCI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较短,造影剂用量较少,首次选用器械成功率较高。结论 经左、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各有优势,在特定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可以互相补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经左、右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与不足.方法 将分别经左、右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左侧组和右侧组,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CAG)时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首选器械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AG时间右侧组比左侧组较短.左侧组与右侧组相比,PCI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较短,造影剂用量较少,首次选用器械成功率较高.结论 经左、右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各有优势,在特定的情况下不失为可以互相补充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3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48例,其中87例经桡动脉途径,61例经股动脉途径,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平均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及并发症。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率97.7%,与经股动脉组(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穿刺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平均曝光时间、造影剂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桡动脉途径组并发症发生率(2.3%)较经股动脉途径组(22.9%)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左、右桡动脉途径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 59 例在我院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介入径路不同分为左桡动脉组(28 例)和右桡动脉组(31 例),应用加长Judkins造影导管(125cm)依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双侧肾动脉和下肢动脉造影,比较手术操作时间、对比剂用量、X 线暴露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左桡动脉组手术操作时间和X 线暴露时间(30.48±5.71)min、(11.05±2.86)min,显著低于右桡动脉组(40.72±8.30)min、(13.51±4.33)min(均P<0.05),对比剂用量、造影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左桡动脉途径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造影效率高,安全可行,临床上对于需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造影的患者,可作为首选介入径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5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记录两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卧床时间。结果两组在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途径并发症明显少于经股动脉途径组(P〈0.05),患者卧床时间桡动脉组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ACS患者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和可行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我院568例行冠脉动脉造影的患者,分别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268例,经股动脉冠脉造影30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并发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及x线照射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造影成功率,并发症,血管造影剂用量,x线照射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的成功率及安全性相同。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多采用股动脉入路,但易出现穿刺点的并发症,包括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出血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腹膜后血肿,而且术后需要卧床制动,对患者十分不便。新近采用经皮桡动脉入路行CAG和PCI术,能显著减少穿刺点并发症,术后患者无体位限制,创口处理简单,使患者依从性增加。国内学者多经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选用1.67mm(5F)共用型造影导管。但使用5F共用型导管经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操作中,特别在右冠状动脉选择时导管误入分支率较高,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也相对较高,且经右桡动脉路径会遇到造影管无法通过锁骨下动脉迂曲硬化段、无法选择进入升主动脉和PCI中指引导管支撑性差的问题。国际上目前主要根据术者经验,选择经左或右桡动脉行CAG和PCI。本文旨在评价经左、右桡动脉二种途径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在手术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以及血管痉挛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旨在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与同期经股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比较,分别观察二组在手术和住院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桡动脉组在平均穿刺时间、平均导管到住时问、导管更换次数、平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上稍长。经桡动脉组在局部并发症、压迫止血时阃、住院时间和病人舒适性、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优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与经股动脉同样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的穿刺局部并发症少见,病人更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的可行性及其在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优势.方法 回顾行分析我院经桡动脉和传统股动脉路径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连续病例共152例,比较手术的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成功率95.6%,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93.1%.2例因穿刺桡动脉失败改股动脉途径手术成功,1例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而改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经股动脉途径.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不影响患者的术后活动.但手术医师必须很好掌握桡动脉穿刺技术,导管操作技术.同时需要不断积累预防处理血管痉挛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  王国祥 《四川医学》2007,28(4):382-383
目的对比评价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对486例5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患者按照动脉穿刺途径随机分成桡动脉组(n=243)和股动脉组(n=243),观察两组间动脉穿刺成功率,动脉穿刺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手术过程中相关导管费用和外周血管并发症。结果经桡动脉穿刺成功232例,经股动脉穿刺成功234例,两组动脉穿刺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造影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穿刺时间,桡动脉组明显多于股动脉组(P<0.05),手术过程中相关导管费用及外周血管并发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安全、可行、有效,相关耗材费用相对较低,外周血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80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4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行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3例桡动脉穿刺虽成功但试行冠状动脉造影失败,其余患者均取得穿刺和介入治疗成功。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可行,穿刺较困难,导引导管支撑力较差,术后并发症和痛苦少,但应警惕局部血管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16例冠心病患者,男96例,女20例,年龄(57±14)岁,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5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行股动脉穿刺,2例桡动脉穿刺虽成功但试行球囊扩张失败,其余患者均取得穿刺和介入治疗成功。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可行,但穿刺较困难,导引导管支撑力较差,应警惕局部血管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采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观察手术的成功率、并发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造影剂用量等。结果:穿刺、插管成功率、冠脉成形术成功率分别为96.5%、96.5%及94.1%,全身并发症与局部并发症为5.2%及3.5%,术后持续卧床时间为0,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造影剂用量分别为(29.5±11.5)min、(19.6±5.8)min及(91.8±20.3)ml。结论: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安全、有效,不影响术后患者活动。  相似文献   

15.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354例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朝霞 《当代医学》2011,17(30):93-94
对354例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提高经桡动脉介入术的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魏舒 《当代医学》2009,15(29):624-625
目的强化经桡动脉途径实施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围手术期护理,避免危险因素发生,达到最佳诊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86例接受冠脉造影加支架置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即往护理薄弱环节,采取护理应对。结果386例患者病变血管再通,无局部出血及血肿等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手术安全,并发症少,且护理有效配合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接受冠脉造影患者共306例,对冠脉介入操作导管进入途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成功295例,成功率96.4%,男性成功率96.8%,女性成功率96.0%。术后前臂张力性血肿4例(1.3%),桡动脉闭塞4例(1.3%),无其它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安全、可行,且并发症少,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调查本院2007年1月25日-2007年11月31日之间接受冠脉造影患者共268例,对冠脉介入操作导管进入途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260例,成功率97.01%,男性成功率98.86%,女性成功率93.48%.术后前臂张力性血肿5例,桡动脉闭塞5例,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是安全的、可行的,且并发症少,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检查技术,1989年Campau首先报道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近年来,我科对240例患者进行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保障手术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因无保护左主干血管病变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6例,对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死亡患者.1例患者术中出现室颤,15例患者出现出血,3例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情况,1例出现迷走反射,1例出现心功能不全,均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均达到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手术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达到患者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