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HBV感染所致肝细胞损伤的轻重,主要取决于以宿主细胞毒性T细胞(LTL)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HLA调节着免疫反应,尤其是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HLAⅡ类抗原(HLA-DR和HLA-DQ)是机体细胞主要的表面抗原之一,在介导淋巴细胞活化、抗原呈递增免疫应答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单染与双重染色技术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HIA-DR和-DQ的表达状态,并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肝细胞坏死,被认为是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有关的MHC限制的T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的结果。本研究证实,转染HBV基因组或X基因后的人肝癌细胞系可诱导HLAⅡ(即HLA DR)表达。核转录及RNA杂交分析提示表达X基因的细胞其HLA DR mRNA水平增加,X蛋白增加该基因的转录。氯霉索乙酰基转移酶(CAT)基因分析进一步提示,X蛋白通过作用于HLA DR基因上游的调节序列诱导HLA DR表达。结果表明:X蛋白可能通过调节HLA DR表达参与HBV感染的免疫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3.
杨志 《医学综述》2011,17(20):3044-3047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而人体免疫状态主要取决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复合体。HLA分子在抗原识别、免疫应答和免疫调控,破坏外来抗原靶细胞方面与抗HBV免疫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HLA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差异,因而决定HBV感染的易感性和发生、发展与转归。现就HLA基因的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HB)与HLA-DR基因关联研究(简报)沈晶晶,冀英,关晓蕾,黄若君(北京儿科研究所,北京100045)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不同患者感染了HBV后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疾病过程是本病的特点。研究表明,T细胞对乙肝病...  相似文献   

5.
湖南汉族白血病与HLA- A、B、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湖南汉族白血病与HLA-A、B、DR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SSP方法对湖南汉族等待骨髓移植的105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2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4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患者进行HLA-A、B、DRB1基因分型,并以3664例湖南汉族无关健康个体的造血干细胞HLA分型资料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CML患者B58、DR12、DR14基因袁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分别为6.1287、1.6519、1.6479:ALL患者B58基因表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为7.4055;ANLL患者B58、DR8基因表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分别为13.9789、2.2839;ANLL患者A24基因表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为0.4012.结论 HLA-B58、DR12、DR14可能是CML的易感基因;HLA-B58可能是ALL的易感基因;HLA-B58、DR8可能是ANLL的易感基因,而HLA-A24可能是ANLL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6.
方佳慧 《医学综述》2012,18(9):1281-1283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目前发现的与疾病关联最为密切的基因复合体,决定疾病易感性和个体差异。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是人类最为常见的疾病。HLA-Ⅱ类基因多态性可以改变HLA分子、抗原和T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并因此控制对外来抗原(或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致人类疾病的易感性和临床表现不同。现就HLA-Ⅱ类基因多态性与胃肠道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籍素芝 《重庆医学》2016,(6):831-83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由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复合体,人类MHC又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HLA参与免疫反应,与多种疾病有关联.HLA-DRB1是HLA-Ⅱ类基因DR亚区的一个功能基因座位.研究发现,HLA-DRB1与肿瘤的关系密切,许多肿瘤(乳腺癌、宫颈癌、头颈部恶性肿瘤等)细胞上发现了HLA-DRB1的异常表达,并且在不同种族及地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就HLA-DRB1等位基因与肿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易感性与HLA DRB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 ,找出ALL的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DNA分型技术对 5 6例ALL患者和 10 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HLA DRB1基因分型。结果 :ALL组与HLA DR7基因关联 ,基因频率为 2 4.1% ,RR =2 .5 6 ,χ2 =7.34 ,P <0 .0 1,病因分数为 0 .2 9;其他等位基因频率ALL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LA DR7与ALL有关联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建新  王保龙 《安徽医学》2004,25(5):358-36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与HLA -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寻找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基因或抗性基因 ,为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primers ,PCR -SSP)技术 ,检测 5 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 5 1例健康对照组的HLA -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结果 本地区一般健康人群中以HLA -DRB1 15等位基因最常见 ,频率为 16.67%。慢性乙型肝炎组的HLA -DRB1 0 3等位基因频率为 12 .75 % ,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 3 .92 % ( χ2 =5 .2 0 ,P <0 .0 5 ) ,相对危险度为 3 .5 8。其他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LA -DRB1 0 3等位基因与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性呈相关性 ,可能为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0.
HLA-DR基因与广西籍壮族IgA肾病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西籍壮族IgA肾病(IgAN)与HLA—DR基因的相关性,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25例广西籍壮族IgAN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的HLA—DR4、HLA—DR12基因频率进行检测。并测定等位基因序列。结果:壮族IgAN组HLA—DR,的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HLA—DR4基因阳性组持续性镜下血尿伴蛋白尿的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5)。1例IgAN患者的HLA—DRB1*04基因出现碱基对变异,149位A→G,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病理类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结论:①HLA—DR4基因可能是广西籍壮族IgAN的易感基因;②HLA—DR4基因与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伴蛋白尿的广西籍壮族IgAN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山东地区类风湿关节类(RA)发病及其临床表现与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DR1,DR4,DR10等位基因频率的关系。方法: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方法分别测定132例RA患者及130例正常人的HLA-DR1,DR4,DR10的基因频率。结果:3种基因在132例RA患者中基因频率分别为9.8%、46.2%、11.4%,而在正常对照的相应基因频率分别为5.4%,19.2%,6.9%,其中HLA-DR4较政党对照组统计学意义,HLA-DR1,DR10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山东地区RA易感性与共同表位(SE)有关,其中主要和HLA-DR4关节密切,HLA-DR1,DR10不是RA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功能障碍被认为是持续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仅凭现有的抗病毒治疗方式,只能抑制病毒的复制,而难以将其从感染的肝细胞中彻底清除.因此,通过治疗性疫苗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增强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是实现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的一个极有潜力的治疗方式.本文回顾近年来治疗性疫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细胞)在适应性免疫反应中起关键性作用,不仅能调节CTL的免疫应答效应而且还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最早被发现的两种Th细胞,根据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不同分别命名为Th1和Th2。最近研究又发现了Thl7、Treg、Th22、Th9和Tfh的存在,它们由特异性的转录因子、趋化因子诱导、刺激产生,并且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从而参与炎症、肿瘤、自身免疫反应等过程。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发病机制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介导的免疫应答是导致肝细胞损伤以及炎症慢性化的关键因素,Th细胞在整个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不同亚型的Th细胞被激活可能致机体产生不同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HBV感染后的不同临床表现与转归,因此清楚各亚群Th细胞在HBV感染、转化等过程中所主导的作用,将会为寻找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发展、转归、治疗方法及效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与HLA等位基因DQB1*03、DR15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琳  张菊  陈中灿  白玉杰  罗进  杨浩  阎小君 《医学争鸣》2004,25(24):2264-2266
目的: 探讨我国陕西地区宫颈癌的发生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03、DR15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方法,扩增HLA等位基因DQB1*03、DR15的目的DNA片段(分别为79、197 bp),分析两对等位基因在陕西地区宫颈癌患者和正常人中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45名宫颈癌患者组中DQB1*03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50名健康对照组,DR15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结论: HLA等位基因DQB1*03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DR15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不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5.
沈阳地区汉族人群中HLA—DR、DQ抗原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本文报道了HLA—DR、DQ抗原在沈阳汉族人群中的分布,HLA—DR基因频率为0.8132,尚有空白0.1868,HLA—DQ基因频率为0.7964,尚有空白0.2036。说明沈阳地区汉族人群无论HLA—DR或HLA—DQ均有新的抗原未被发现。2.HLA—DR1明显高于上海、湖北及四川;HLA—DR 3明显低于湖北,略低于上海;HLA—DR 4明显低于湖北,HLA—DR 7明显低于上海,HLA—DRw9明显低于上海、四川。HLA—DQw 3明显低于四川。3.本文首次在中国沈阳汉族人群中检测到HLA—DQw 2、DOwa、TA10。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病毒清除依赖于机体针对病毒的特异性T细胞应答 [1-2].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识别MHC-Ⅰ类分子与细胞内合成的病毒蛋白肽复合物,抗原递呈细胞是HBV感染细胞或被病毒感染后凋亡的细胞.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A1*04、*01基因与武汉籍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78例RA患者和126例健康者的HLA-DRB1*01、*04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A患者DR4基因频率为52.5%,对照组为21.6%,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R1基因频率两组无差异(P>0.05)。RA患者HLA-DR4的主要亚型为DRB1*0405(32.1%)与对照组(6.3%)有显著性差异(P<0.01),DR,阳性的RA患者的并了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类风湿因子(RT)阳性率、关节侵蚀性病变明显高于DR4阴性的患者(P<0.01)。提示HLA-DR4基因与RA患者易感性及疾病严重性相关,其主要亚型为DRB1*0405、DRB1*0401,DR1基因检测可作为一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蒙古蒙、汉民族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选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内蒙古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45例、蒙古族支气管哮喘患者45例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的检测,并分别与46例健康汉族和45例健康蒙古族进行比较,计算各个位点的基因分布频率,相对危险度。对结果进行X^2检验,筛选有意义基因。结果蒙、汉族支气管哮喘组HLA—DR9基因频率分别为13.33%和16.67%,较相应对照组(2.22%和5.43%)增高(P〈0.05),比值比(OR)分别为7.82和4.10。蒙古族支气管哮喘患者HLA—DR11基因频率10.00%,较蒙古族正常对照组(1.11%)升高(P〈0.05),OR值为11.00。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DR7基因频率较汉族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OR值为0.08。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HLA—DR7基因频率1.11%,低于蒙古族支气管哮喘患者(10.87%),P〈0,05。结论HLA—DR9基因与蒙、汉族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相关,是内蒙古地区蒙、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共同的易感基因。而DR11基因位点是蒙古族支气管哮喘患者特有的易感基因,DR7基因位点是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及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HLA DR抗原的表达方式及其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及 18例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HLA DR抗原的表达。另外检测 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2 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HLA DR表达阳性者 14例 ,18例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HLA DR表达阳性者 11例 ,二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 ,HLA DR抗原的表达主要在细胞膜 ,而在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 ,HLA DR抗原的表达多局限于细胞浆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HLA DR的表达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可能参与抗原呈递及T细胞激活 ,引起机体的免疫损伤 ;在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时 ,其可能与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程晋 《陕西医学杂志》1994,23(10):609-610
<正> 1975年,Opelz首先建立了自身免疫识别的体外模型—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utolo-gous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AMLR),证实了自身非T细胞上的DR抗原刺激自身反应性T细胞(auto T)增殖,活化的auto T形成一个反馈性的网络,调节机体免疫平衡。因此DR抗原对autoT的作用,可能是自身免疫稳定的重要因素,从而也可能影响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而对乙型肝炎的致病机理的探讨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文献综述。 1 AMLR的基本概念 AMLR是T细胞识别自身非T细胞表面DR分子而发生的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