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比索洛尔和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1—2006年心内科门诊确诊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17例[男85例,女32例,年龄(65±15)岁],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A组)、胺碘酮组(B组)两组。分别应用比索洛尔(5~10mg/d,n=61)和胺碘酮(200400mg/d,n=56),治疗4周,疗效达到即可。未达到疗效者剂量加倍,再治疗4周即结束。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和B组转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VS21.4%,P〉0.05)。A组心室率控制率明显大于B组(62.3%VS35.7%,P〈0.01)。A组治疗无效率明显低于B组(19.7%VS42.9%,P〈0.01)。A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B组(96.7%VS35.7%,P〈0.01)。非心脏不良反应B组明显多于A组。结论比索洛尔优于胺碘酮,可作为治疗房颤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82例年龄85岁及以上高龄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 (39例)、普罗帕酮组 (21例) 和索他洛尔 (22 例) 组,分别选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进行复律治疗.结果 3组患者服药后48h内有效率分别为 96%、35%、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随访有效率分别为 86%、25%、1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6%、1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胺碘酮严重不良反应多见.结论 3种药物中胺碘酮治疗高龄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最佳,但不良反应明显,其他两种药物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对胺碘酮转复失败的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共63例,52例(A 组)先行胺碘酮转复,失败后行伊布利特转复,11例(B 组)只接受伊布利特转复.结果 A 组45例(86.5%)患者转复成窦性心律;其中25例经胺碘酮转复,20例加用伊布利特后转复.B 组7例(63.6%)转复成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 A 组和 B 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房颤动转复成功率 B 组为57.1%,显著低于 A 组胺碘酮和伊布利特合用的84.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于胺碘酮单药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1例患者伊布利特转复过程中出现7.4s 窦性停搏.结论伊布利特能提高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转复的成功率,两者合用时需注意窦房结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胺碘酮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组(治疗组)与比索洛尔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结果治疗组抗心率失常有效率为85.7%、心功能改善有效率92.9%优于对照组的56.67%和73.3%(P〈0.05)。结论胺碘酮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使用安全,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2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3月~2007年12月,我们应用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2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单个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时间常数(τ)和组织块跨壁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90),探讨胺碘酮慢性作用抗心律失常的可能细胞电生理机制.方法 健康兔口服胺碘酮80 mg·kg-1·d-1共4周,记录离体兔带血管心室肌组织块跨膜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后分离心室肌细胞,记录单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τ,比较对照组、胺碘酮组及索他洛尔组干预下τ与APD90比值(τ/APD90)变化.结果 对照组τ为(98±8)ms(n=10)、APD90为(220±10)ms(n=5)、τ/APD90为0.44±0.03.与对照组相比,胺碘酮组τ明显延长[为(164±8)ms,n=8,P<0.05],APD90亦明显延长[为(321±12)ms,n=5,P<0.05],τ/APD90较对照组增加(分别为0.51±0.03与0.44±0.03,P<0.05).索他洛尔(3×10-5m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τ明显延长[为(128±7)ms,n=8,P<0.05],但因APD90延长较著[为(405±13)ms,n=4,P<0.01],使τ/APD90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分别为0.32±0.05与0.44±0.03,P<0.05).索他洛尔+胺碘酮组的τ为(150±12)ms、APD90为(355±11)ms(n=4),与索他洛尔组比较,τ/APD90增加(为0.44±0.02,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室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电流的τ/APD90大小与胺碘酮慢性作用相关,这为胺碘酮慢性作用的安全性提供了一种可能解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在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93例房颤患者,复律后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胺碘酮治疗;B组在服用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观察2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大小变化和房颤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B组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左房内径显著缩小(P<0.05),A组治疗前后无差异.结论: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并可逆转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预防心房纤颤复发的疗效,探讨稳心颗粒在房颤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房颤转复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组(治疗组)与胺碘酮组(对照组).进行预防复发治疗,共观察12个月.对复发率、复发时限、左房内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房颤复发率显著降低(32.5% vs 55.0%,P<0.05),复发时限显著延长[(186.2±40.3)d vs(102.7±35.4)d,P<0.05].治疗组左房内径于9个月及12个月后皆明显缩小,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在维持房颤窦律方面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改良的Valsalva动作与静脉使用胺碘酮对急诊科阵发性室上速(PSVT)的转复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PSVT患者254例,按照电脑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改良的Valsalva动作组和胺碘酮治疗组,每组127例。分别采用改良的Valsalva动作、胺碘酮静脉推注,比较2组的转复时间、1min转复成功率、一次转复成功率、总体转复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改良的Valsalva动作组比较,胺碘酮组总体转复成功率、一次治疗转复成功率、转复时间、不良反应类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升高[92.1% vs 77.9%,P<0.01;85.8% vs 70.9%,P<0.05; (31.7±11.6) min vs (5.1±1.3) min,P<0.01;7.1% vs 4.0%,P<0.05],1min转复成功率显著降低(43.3% vs 58.3%,P<0.05)。结论:改良的Valsalva动作治疗PSVT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转复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律转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B组(40例) 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厄贝沙坦.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LA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及心房颤动转复率及维持率.结果 B组左房内径及心房颤动转复率及维持率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hs-CR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提高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律转复率,降低复发率,优于单独应用胺碘酮,并能有效降低血中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律效果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方法 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将解放军421医院心内科86例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氯沙坦 胺碘酮治疗组,观察治疗24 h,3 d和7 d时心房颤动的转复情况.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继续药物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评价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效果.结果 胺碘酮组44例心房颤动患者治疗24 h,3 d和7 d心房颤动的转复率分别为65.90%,75.00%和86.36%,氯沙坦 胺碘酮治疗组的转复率为66.66%,80.95%和95.23%.两组在7 d时心房颤动的转复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年时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71.05%和87.50%(P<0.05),两组左房内径分别为(37.45±1.44)mm和(35.83±1.38)mm(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均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可能与氯沙坦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房电及结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2.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6例慢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参松养心胶囊)和对照组(胺碘酮),观察两组连续治疗8周后室性早搏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83.7% vs 84.3%,(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与胺碘酮同样有效,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比索洛尔及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坎地沙坦组,每组4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胺碘酮及比索洛尔治疗,坎地沙坦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酯,随访6、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左心房内径缩小等指标。结果随访6个月,坎地沙坦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91.3,常规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3.3;随访12个月,坎地沙坦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5.4,常规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5.0,两组同期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均缩小,各组治疗前后左房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坎地沙坦组左房内径缩小更明显,治疗后两组左房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联合比索洛尔及胺碘酮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缩小左房内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作用.方法72例房颤持续时间<48h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胺碘酮组(n=36):胺碘酮150mg 生理盐水10ml,静注,10min注完;普罗帕酮组(n=36):普罗帕酮70mg 生理盐水10ml,静注,5~10min注完.观察30min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最大累积量胺碘酮为450mg,普罗帕酮为210mg.结果转复率:胺碘酮组77.8%(28/36),普罗帕酮组75.0%(27/36),二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70,P>0.05).转复时间:胺碘酮组(50.1±14.8)min,普罗帕酮组(39.6±13.7)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124,P<0.01).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但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15.
观察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运用在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律的作用。128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A组64例,B组64例。A组单独给予胺碘酮治疗,B组联合给予胺碘酮和厄贝沙坦治疗。结果:B组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76.56%vs54.60%,P<0.01,),至6个月时仍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亦高于B组(91.94%vs74.29%,P<0.05)。结论:联合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盐酸安他唑啉联合胺碘酮与单用胺碘酮对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入选服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127例,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随机分为盐酸安他唑啉联合胺碘酮组(联合组,n=64)和单用胺碘酮组(胺碘酮组,n=63),观察2个月后,房颤控制情况和1年后房颤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联合组房颤复发率[15例(23.4%)]明显低于胺碘酮组[23例(36.5%)](P均<0.05)。联合组复查LVEF[(75.1±6.7)%]比胺碘酮组高[(72.3±6.6)%]和左心房大小[(40±5)mm]比[(38±4)mm],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安他唑啉联合胺碘酮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长期效果优于胺碘酮单用。  相似文献   

17.
杨勇 《内科》2007,2(1):17-19
目的 观察雅施达改善胺碘酮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的转律效果.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78例,口服胺碘酮0.6 g/d,疗程2周.随机分为2组,即雅施达组和非雅施达组,观察转律成功率和转律成功所需时间.结果 雅施达组胺碘酮转律成功率70.5%(24/34),显著高于非雅施达组42.1%(16/38,P<0.05);雅施达组转律平均时间为(9.1±0.35)d,显著少于非雅施达组(11.7±0.47)d(P<0.01).结论 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进行胺碘酮转律治疗,加用雅施达可提高转律成功率,缩短转律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就诊于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的高血压患者72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14分,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依那普利组,分别口服比索洛尔5 mg,或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连续服药4周.于服药前及服药后2周、4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焦虑量表评分测定.结果 服药后2周、4周,比索洛尔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服药前和依那普利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4周后,比索洛尔组HAMA评分下降显著(P<0.01),与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比索洛尔可有效控制合并焦虑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窦性心律(窦律)维持作用及复发因素.方法 80例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替米沙坦十胺碘酮组)40例,对照组(胺碘酮组)40例.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窦律维持率和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LAD).结果 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窦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72.5%、50.0%,P<0.05),治疗组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分别为(37.2士4.2)mm和(39.3±3.9)mm(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能延缓患者左心房的扩大,预防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比索洛尔与卡维地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药物治疗.结果 卡维地洛组总有效率为93.18%,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心率及血压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加(P<0.05).用药后卡维地洛组血压降低与比索洛尔组比较效果显著(P<0.05),心率降低与比索洛尔组比较更加显著(P<0.05).结论 比索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前者控制心率作用更为显著,后者降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