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征及预防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47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率、部位、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90例,感染率为3.64%,感染部位分别为呼吸系统40例占44.44%、泌尿系统16例占17.78%、消化系统14例占15.56%、穿钉部位11例占12.22%、切口9例占10.00%;80例进行病原菌培养,培养出53株病原菌,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铜绿假单胞菌8株,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34株,检出率为64.15%;年龄大、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组死亡率为8.89%,高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1.47%(P<0.05).结论 骨科住院患者常合并一定程度的医院感染,可加重病情,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针对相关特点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科患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12月890例患儿的住院资料,分析医院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结果、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60例,医院感染率6.74%;呼吸系统38例、皮肤软组织16例;60例患儿共培养出病原菌8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0株、革兰阴性杆菌26株、真菌14株;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主要为年龄小、实施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P<0.05);医院感染组死亡率为13.33%,高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1.45% (P<0.05).结论 儿科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通过提高其免疫力;加强呼吸道管理与皮肤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避免预防抗菌药物的使用;缩短住院时间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引起耳鼻喉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780例耳鼻喉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合并医院感染与非医院感染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其他疾病、实施侵入性诊疗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住院季节、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780例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0例,感染率为3.85%;医院感染患者年龄(65.56±13.56)岁,合并其他疾病、侵入性诊疗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夏季住院感染分别为40.00%、50.00%、43.33%、53.33%,住院时间(14.89±5.62)d;非医院感染组的年龄(50.43±12.56)岁,合并其他疾病、侵入性诊疗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夏季住院分别为9.07%、16.53%、18.93%、25.33%,住院时间(11.25±4.45)d,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耳鼻喉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避免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639例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其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调查血液病住院患者病历639份,分析其中223例医院感染病例的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抗菌药物应用及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结果医院感染率为34.90%,例次感染率为37.25%。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43.95%)为主,其次为口腔(23.77%)和泌尿道(11.66%);所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45.90%,革兰阴性菌占47.12%,真菌占16.99%。并发真菌性二重感染者使用抗菌药物平均时间为(18.73±4.65)d,显著长于无此并发者(13.66±7.48)d(P<0.01)。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医护人员应针对其疾病特点加强监护,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医院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观察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3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抗菌药物预防组和非抗菌药物预防组,抗菌药物预防组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非抗菌药物组不使用抗菌药物,对比1个月内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消化道再出血及感染组中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预防组发生感染者6例,感染率为9.23%,未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组患者发生感染者15例,感染率为23.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医院感染者21例,上消化道出血复发患者8例,发生率为38.09%;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09例中,消化道出血发生率4.5%,显著低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组(P<0.05).结论 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与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儿科住院患儿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儿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8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菌种类,感染与年龄、性别构成、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住ICU及住院时间的关系;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3%;发生呼吸道感染44例、皮肤软组织感染28例、胃肠道感染26例、其他10例;有感染典型表现70例,38例症状不典型;培养出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4株,占43.6%,革兰阴性杆菌30株,占38.5%,真菌14株,占17.9%;医院感染组年龄小、实施侵入性操作、住ICU及住院时间长;医院感染组死亡率(11.1%)>未感染组(1.0%)。结论住院患儿合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通过改善患儿状况,避免不同疾病混住,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洗手消毒,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检查考核标准,缩短住院天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设置医院感染监控护士在手术室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6-2011年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327例,以2009年设置医院感染监控护士为界分为控制前(173例)和控制后(152例)两组,回顾性分析设置医院感染监控护士前后CRBSI的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间、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是否发生血行感染、病原菌类型.结果 控制前、后CRBSI发生率分别为12.72%和4.61%,控制后CRBSI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前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导管留置时间为(45.82±12.51)d和(18.43±6.26)d,控制后分别为(31.27±8.46)d和(13.74±5.80)d,控制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革兰阳性菌20株占64.52%,革兰阴性菌9株占29.03%,真菌2株占6.45%,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最多,分别占38.71%和16.13%.结论 医院感染监控护士的设置可以明显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科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儿科血液病房住院患儿资料,对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及易感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儿科血液病房住院患者3668例,发生医院感染312例,医院感染率为8.5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5.45%,共查出357株病原菌,易感因素为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住院时间≥15d、年龄<1岁、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化疗药物、重症患儿等.结论 应针对易感因素,强化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降低儿科血液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治疗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对医院心内科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所发生的77例医院感染住院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心内科389例未发生感染的住院患者诊治资料进行对比,总结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治疗对策.结果 经对比分析,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4±12.5)、(51.3±16.1)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9.2±2.7)、(14.6±3.1)d,人均抗菌药物使用(4.8±2.3),(2.9±1.9)例次,平均实施(7,6±2.5)、(5.2±3.1)例次侵入性操作,单间病房使用率为11.3%、19.4%,责任护士年资>5年占27.8%、68.3%,上述因素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住院时间长、病房环境差、过量频繁使用抗菌药物、护理时防污染措施不到位等与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相关;临床在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时,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做好病房环境控制,尽量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ACVD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感染部位、病原菌检查结果、医院感染对预后的影响;同时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感染30例、泌尿道感染24例、胃肠道感染16例、其他10例;具有感染典型表现51例、不典型表现29例;送标本170份,检出病原菌115株,革兰阴性菌51株,革兰阳性菌49株,真菌15株;年龄大、意识障碍、出血性脑血管病、卧床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吞咽困难、实施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感染组死亡12.8%高于非感染组中的3.8%。结论 ACVD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针对感染特征进行预防;注重对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