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医学》2005,27(2):306-307
眼底病系列研究 眼底病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治疗难度大,广西区人医院眼科从1993年起开展眼底病系列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①全氟丙烷((33Fs)注气治疗黄斑孔视网膜脱离,获广西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医药卫生进步二等奖;②冷凝联合C3Fs治疗视网膜上方周边裂孔,获广西区科技进步二等奖;③直视下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共治疗463例,治愈率93.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第二眼发病危险性及预防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6月-2002年12月住院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41例患者的第二眼眼底病变和预防性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441例中第二眼并发有视网膜病变者65例(14.7%)。已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0例,其中并发视网膜格子样变性19例;视网膜干性裂孔11例,其中7例伴有视网膜格子样变性、3例伴有囊样变性及其他变性;单纯视网膜格子样变性17例;单纯囊样变性及其他变性7例。高度近视161例与中低度近视223例比较第二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与此相关的视网膜格子样变性的发生率更高(P<0.05)。已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30例,经手术治疗后最终视网膜复位率为93.3%;视网膜干性裂孔11例(其中7例格子样变性区也同时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和单纯视网膜格子样变性17例,行激光或冷凝封闭裂孔及变性区。经1~3年的定期随访未发现新的视网膜脱离、裂孔及其他并发症。 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第二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高,尤其是高度近视眼。对其行激光或冷凝封闭裂孔及变性区预防性治疗安全有效,但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裂孔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预防性氩离子激光光凝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高度近视患者常规行散瞳三面镜眼底检查,对明确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干性裂孔的95例(109只眼)行氩离子眼底激光光凝治疗.结果 接受氩离子眼底激光光凝术95例(109只眼)高度近视患者的眼底周边视网膜变性区或干性裂孔区封闭良好,色素斑形成明显.光凝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行激光治疗患者均未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 高度近视眼患者眼底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裂孔者,作预防性视网膜光凝术处理能有效地防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氟丙烷(C3F8)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38例38只眼,12例12只眼单行C3F8眼内填充,未作激光光凝治疗;26例26只眼在C3F8眼内填充术后作黄斑裂孔缘激光光凝.术后均作6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结果 非光凝组7只眼复发,占58.3%,术后矫正视力0.1以上视力8只眼,占66.7%;光凝组2只眼复发,占7.7%,术后有17只眼视力在0.1以上,占65.4%.两组黄斑裂孔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视网膜脱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9<0.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无显著差异.结论 C3F8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氩激光光凝在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氩激光光凝在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46例(146眼)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患者先采用氩激光光凝的方法"筑堤",限制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然后在硅油填充3-4个月后行硅油取出术,术中用笛针吸出视网膜下液,复位视网膜后,以氩激光光凝脱离区视网膜。使用的氩激光参数为:激光能量120-150mW,曝光时间0.1s,光斑直径300-500μm,一般光凝3-4排。结果:所有病例中,氩激光光凝治疗后只有12眼视网膜脱离区扩大越过光凝堤坝需行硅油置换术。其余134眼均于硅油填充3-4月后行硅油取出术,并复位脱离区视网膜。硅油取出术后24眼复发视网膜脱离,大多数患者视力提高,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硅油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如眼底增殖性病变不严重时,可先行氩激光光凝治疗,稳定视网膜脱离范围,以便早期取出眼内硅油,节省治疗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间接眼底镜光凝和冷凝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5例165眼.手术方法为间接眼底镜光凝或冷凝联合巩膜扣带术.两组病例中采用间接眼底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94眼,冷凝71眼.所有病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 两种术式视网膜复位成功率光凝组100%,冷凝组98.6%,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视力提高光凝组82只眼(87.2%),冷凝组53眼(74.6%),差异无显著性(P>0.05).冷凝组术后1周内玻璃体色素颗粒及玻璃体混浊较术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光凝能达到与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同样的效果,且术后视网膜、玻璃体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7.
唐志强 《黑龙江医学》2010,34(11):859-86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检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01~2009-06间,收治的10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眼底改变和治疗情况。结果 102例患者中,对侧眼发生视网膜脱离3例,具有格子样变性者26例,其中合并干性裂孔者5例,单纯囊样变性或其它变性者8例。3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外冷凝加压环扎术,26例格子样变性者行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变性区及裂孔。经3个月~2年随访,未发生新的视网膜脱离情况。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生视网膜变性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高,所以应对每位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认真检查,必要时采取预防性的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激光光凝对视网膜裂孔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是避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发展和配合网剥手术成功的极有价值的手段。我院自1 992年以来采用WD -DL92型染料激光对一些可能致网膜剥离的干性裂孔及伴有浅层网膜剥离 ,术后需补充激光光凝的病例 ,进行激光封闭治疗 ,并随访 3个月~ 7年 ,疗效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5例 ,男 39例 ,女 2 6例 ,年龄 1 6岁~ 6 8岁 ,平均 47岁。共 6 8只眼全部经三面镜检查确诊为视网膜裂孔 ,其中属网剥术后补充激光光凝的 1 4只裂孔 (湿性孔 ,冷凝后有漏水者 ) ;马蹄形有玻璃体…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脱离多发生于高度近视眼患者,且多见于年轻人.该病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功能,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和痛苦.封闭视网膜裂孔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关键,目前,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有冷凝、电凝、激光光凝、巩膜扣带术及玻璃体切割术等.  相似文献   

10.
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的预防性光凝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对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的疗效。方法:用氩蓝绿激光对67眼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进行全环绕式视网膜光凝术。结果:术后21眼随访6个月、46眼随访12个月,无一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对伴有干性裂孔、玻璃体牵引、一眼已有视网膜脱离、无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眼的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是必需、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韩泉洪  王琳  惠延年 《医学争鸣》2003,24(13):1164-1166
目的 :探讨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RRD)巩膜扣带术中将冷凝改为半导体激光透巩膜视网膜光凝封闭裂孔的治疗效果 ,讨论其手术的并发症和适应证范围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巩膜扣带术中接受半导体激光透巩膜视网膜光凝治疗的RRD患者 34例36眼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术后随访 3~ 6mo ,36只眼中 ,视网膜一次手术完全复位 32只眼 (88.9% ) ,视力 >0 .1者 31只眼(86 .1% ) ,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 :将巩膜扣带术中冷凝改为半导体激光透巩膜视网膜光凝 ,可简化手术 ,操作准确 ,减少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的损伤及术后并发症 ,是治疗RRD的有效方法之一 .  相似文献   

12.
姜世怀  余敏  李建全  王科 《四川医学》2006,27(4):419-42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底检查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9月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94例住院治疗病例。全部病例住院期间均有散瞳下双眼底检查的详细记录,出院时记录视网膜,激光斑,视力等情况,出院后1周,2周,1,3,6个月观查眼底,视力,屈光变化。对格子样变性,干孔及视网膜脱离范围局限的病例进行预防性氩激光治疗,网脱范围较大的病例行手术治疗。结果94例患者中双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例(4.2%),对侧眼格子样变性14例(14.8%),干孔14例(14.8%),对侧眼有病变者32例,占全部病例34.0%。28例对侧眼底有病变行氩激光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医源性裂孔,局部玻璃体视网膜增殖发生发展,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光凝局部见清晰激光斑。2眼网脱范围局限行氩激光辅助药物治疗的,均于治疗后2周内视网膜下液吸收复位。视网膜脱离无复发,视力均为1.0。2眼手术治疗,术后最好矫正视力为1.0和0.8。结论对一眼已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对侧眼常规进行眼底检查,并对病变眼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保护对侧眼的视力功能,降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视网膜巨大裂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视网膜巨大裂孔病人11例(11只眼),其中2例因钝挫伤后视网膜巨大裂孔、周围视网膜在位的病人,给予环扎、巩膜外垫压、冷凝、激光光凝治疗;9例并发视网膜脱离病人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7例玻璃体腔填充硅油,2例注入C3F8气体,5例术中切除晶状体.结果 随访3~30个月,2例注入C3F8 者分别于术后20 d、1.5月又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复位视网膜并注入硅油,其余9例视网膜均在位.1例因晶状体混浊,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论 视网膜巨大裂孔无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增殖者,可行单纯视网膜复位术;如视网膜裂孔边缘卷曲、出现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增殖,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减小具有血管骑跨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中出现血管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几率.方法 选择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且有血管骑跨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患者11例(11只眼),其中男4例,女7例,右眼5只,左眼6只.年龄17~ 54岁.均于巩膜扣带术前使用氩离子激光于血管远近两端进行光凝.光斑直径1 00 ~ 200μm,曝光时间0.2 ~0.4秒,功率100~ 250mW.以出现血液断流为结束指标.所有患者均行放视网膜下液眼外冷凝巩膜扣带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破裂出血并发症.结论 于巩膜扣带术前使用氩离子激光光凝骑跨视网膜裂孔血管,能有效减小患者手术中出现血管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氩离子激光光凝治疗无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裂孔之价值。方法 26例(26只眼)无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裂孔(干性裂孔)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非治疗组各13例。其中治疗组给予蓝绿光氩离子激光光凝封闭裂孔,并与非治疗组同期观察随访6-36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发生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治疗组中有3例,发生率为23.08%;非治疗组中有5例,发生率为38.46%。结论 激光光凝治疗无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裂孔是预防其发生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梁勇  区显宁 《广西医学》2002,24(3):353-355
激光治疗眼部疾病是激光在医学领域的最早应用之一 ,激光在眼科的应用十分广泛 ,无论内眼或外眼某些疾病均可用激光治疗 ,且疗效较好。其中眼底病的激光治疗是最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治疗技术 ,近三十年来激光成功地应用于眼底病的光凝治疗 ,如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栓塞等 ,挽救和保护了数以万计的患者的视力。近年来眼用激光在眼底疾病手术中有了快速发展 ,如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眼内光凝、间接眼底镜激光光凝和经巩膜激光 ,更显示了其应用的强大生命力及发展潜力。1 激光生物学效应〔1,2〕激光作用于眼球 ,并被眼组织吸收后 ,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将巩膜扣带术中冷凝改为间接眼底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D)的疗效和适应证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巩膜扣带术接受532倍频激光间接眼底镜下光凝治疗RD患者36例(36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36眼中视网膜全部复位。结论:将巩膜扣带术中的冷凝改为532倍频激光间接眼底镜下光凝可减少视网膜和脉络膜损伤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是治疗RD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慢性葡萄膜炎并发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4例(5只眼),闭合式玻璃体切除为基本术式,自睫状体扁平部切除晶状体、玻璃体。其中3只眼用过氟化碳液(C3F8)展平视网膜,激光光凝裂孔,气液交换,眼内注入C3F8;2只眼视网膜切开,激光光凝,气液交换,眼内注入硅油。6个月取出硅油。结果5只眼术后视网膜脱离复位,炎症均被控制,无复发,4只眼术后眼压正常,1只眼低眼压,最后一次随访,4只眼最佳矫正视力0.15~0.3,1只眼光感。结论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慢性葡萄膜炎并发视网膜脱离的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郭雷  赵平 《辽宁医学杂志》2007,21(3):169-17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位于巩膜嵴前坡的裂孔再次引起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1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术后,裂孔位于巩膜嵴前坡,但仍有视网膜脱离。其中3例患者视网膜脱离局限于嵴前坡,观察脱离程度变化,于术后4~6个月因脱离加重行放水冷凝术。另13例术后视网膜全脱离。其中3例因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行玻切加激光封闭裂孔治疗;另10例行双眼包扎,促吸收药物治疗,其中3例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行激光封闭裂孔;7例网膜下液部分吸收,视网膜脱离局限于巩膜嵴前坡,行放水冷凝术。结果16例患者术后视网膜全部复位,裂孔完全封闭,随访1~3年均无复发。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位于巩膜嵴前坡的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应依据眼内情况决定手术时机与方式。如果PVR严重应行玻切术。如果PVR在C1级以下应先行保守治疗,视网膜下液吸收后可行激光治疗。局限于嵴前坡的持续脱离行单纯放水冷凝术可使视网膜复位。手术应遵循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氩激光光凝联合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硅油填充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26例各种原因玻璃体切割途径硅油填充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病例使用氩激光光凝联合巩膜外加压术治疗,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并发症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26例中共成功复位视网膜24例,手术成功率92.31%,2例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进展致手术失败,术后无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氩激光光凝联合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硅油填充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影响手术成功主要因素为PV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