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泄泻病因多归于外感,饮食、虫积、脾虚之列,文献报道及临床观察,惊吓引起幼儿泄泻亦非鲜见,古称之为“肝泻”或“惊泻”,此与小儿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而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神气怯弱为肝泻的主要生理基础。木旺土虚为其主要病理机制,何耶?盖肝属春木,主升发,恶抑郁,与脾相关,若骤遇异物、异声、暴受惊吓,则气乱,而致肝木受抑,气机郁滞,不得条达,致肝气横逆,木乘脾土,脾受肝制,使原本有余之肝气得逞其凶,柔弱之脾失于健运,大肠传导失司而成泄泻,即“贼脾则泻”也。可见,本病病位主要在肝和脾,以肝为主。  相似文献   

2.
疳证,乃是小儿长(?)营养障碍所致,其总病机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斯固然是理但笔者从临床体会到,疳证病机始终尚贯穿着兼挟,“火热”致病。1 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为“纯阳之体”。其五脏生理特点是:两有余(心、肝有余),三不足(肺、脾、肾下足)。“肝常有余”,肝气汪兴,“气有余,便是火”,故小儿任性从事,易怒善哭。“脾常不足”。易伤食积滞,积郁化热,则常见积热内伤之证,可见小儿多般属火热之体。2 从疳证的发病季节、地区认识疳证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及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强调“肝脾同治”理论在气血津液及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并指出“肝脾同治”理论在儿科疾病的诊疗及预防中的重要性。本文试从“肝脾同治”理论出发,阐述咳嗽、厌食、心肌受损及多动症等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及方药特点,并通过总结临床经验及各家见解,为“肝脾同治”理论治疗及预防儿科疾病提供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荷叶一药,其气轻清,有“轻可去实”之功,性味苦平,入肺、心、肝、脾等经,可清肺、心、肝、脾等脏之热。因而余尝用荷叶一药治疗小儿发热等多种病症,其疗效得心应手十分满意。一、食积发热:小儿脾常不足易被乳食所伤;小儿外感易夹食夹滞。治疗宜在消导的基础上加入荷叶。《本草通玄》谓荷叶能“开胃消食”;《本草纲目》谓荷叶能“生发元气,裨助脾胃”。  相似文献   

5.
纪文娜  马融 《吉林中医药》2013,(10):1004-1005
马融教授根据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生理特点及中医五行相乘相侮理论,提出抽动障碍“土虚木亢”这一病机,认为主要病位在肝,其本虚在脾,病机关键是“木亢则风动,土虚则心脾失养”,治疗以平肝、清肝、熄风、实脾为主,标本兼治,以天麻钩藤饮合甘麦大枣汤化裁,从肝脾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明代的儿科医家万全,通晓中医各科,尤以儿科为最精,被当代誉为“医圣”。他在钱仲阳“脏腑虚实辨证”的启迪下,提出了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学术见解(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具有指导意义。现仅就其“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略述己见.  相似文献   

7.
对小儿惊泻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作了简要的阐述,认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既是小儿的生理特点,亦是小儿惊泻的病理基础。恰遇惊恐是惊泻的诱因,亦是必然的致病条件。脾虚肝旺为惊泻的主要病机,治疗以扶土和疏木为原则,但需分清肝旺为主受惊,横逆犯脾致泄者与以脾弱受惊,肝木乘脾致泄者之不同而有所侧重。疏肝以柔,扶脾以运,药质宜轻、药味宜薄,药汁清淡,易于入口,轻灵之品既能鼓舞脾胃之气,又可调整脾胃功能。  相似文献   

8.
”脾常不足”是古代医家对小儿体质的特点长期观察中,概括总结出来的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始见于明万全氏所著的《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实践证明,其在临床上确具有比较重要的指导作用。万全说:“小儿血气未充……肠胃脆薄……五脏之中,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育婴家秘》)。又说:“脾常不足者,此却是本脏之气也。盖……肠胃薄弱,谷气未充,此脾所以不足也。”(《幼科发挥》)指出脾常不足,实因脾气不足。  相似文献   

9.
小儿厌食证,祖国医学多谓病在脾胃。思其“厌食而烦”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之说,我见本证,应着眼于肝。盖脏腑相连,原非孤立,其关系极密者,肝之与脾胃也。顾土为木克,所以直木;木之克土,所以疏土。肝为刚脏,以气为用,虽五脏皆有气,然肺气之宣降,心气之运血,脾气之  相似文献   

10.
万全,字密斋。明代著名的儿科医生,著有《幼科发挥》、《育婴秘诀》等书。他强调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对于小儿肝脾的生理、病理、调治、保健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本文对通常所说的小儿“肝常有余”的论点从下列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对小儿“肝常有余”的认识小儿机体柔嫩,气血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患病之后,易见高热、风动之症,故历代医家提出了“肝常有余”之说,这是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概括。“肝常有余”之说,最早见于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但他的“肝常有余”之说是从病理角度提出来的。笔者认为此说还应是一个生理性的概念。例如明代万全就认为“肝常有余”乃是“本脏之气”。清代陈修园也说:“小  相似文献   

12.
小儿厌食症,又名恶食,指小儿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甚至拒食而言。这种病证,似疳非疳,似积非积,一般精神状态均较正常,多见于 1岁~ 7岁的小儿。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 ",是由于脾胃不和所致,故临证者多以健脾、运脾、养胃为法,有时收效甚微。笔者根据 10年来的临床探索及实践,对诊治该病有以下 4点体会。 1 扶脾勿忘平肝、疏肝 小儿固然“脾常不足 ",然亦“肝常有余 ",即肝旺。在如今生活水平较高的年代,大量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以致小儿热盛肝亢,故肝常有余之证较多,如《儒门事亲》在“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 "…  相似文献   

13.
杭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功有平抑肝阳、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一般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血虚之证。小儿为“纯阳之体”,且“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与杭白芍之药性颇为相合。《幼幼集成·夜啼证治》曰:“小儿夜啼有数证:有脏寒、有心热、有神不安、有拗哭,此中寒热不用,切宜详辨”。笔者临证中体会到,对因暴受惊恐所致之心神不宁的夜啼,用杭白芍治之,常收佳效。如治张某某,男,3岁。患儿1周前随母亲下乡时被牛群所惊,当夜即开始夜啼,每至夜深人静于睡梦中啼吵哭闹不休,惊惕不安,需父母抱起,摩胸揉腹,软语…  相似文献   

14.
肝脾不调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张仲景《金匮要略》强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不仅告知后世肝病之转归,且明确了治法,即“调肝理脾”。肝脾不调证多由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而引起。  相似文献   

15.
小儿生理病理有其独特之处。明代医家万密斋首次提出了“脾常不足”说,此精辟地概括了小儿脾胃的基本特点,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一特点,对于小儿的预防保健及临床诊治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脾常不足是小儿的一个重要生理特点所谓脾常不足,是指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薄弱的生理状态而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的生长发育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由于小儿时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而小儿的脾胃功能尚未健全,所以相对地感到不足,正如万全所说:“脾常不足者,脾司土气,儿之初生,所  相似文献   

16.
“肝常有余”是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历代医家均有所论及。《内经·素问》有“血归于肝”、“血有余,则泻其盛经”等论述,为后世“肝常有余”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孙思邈创制的龙胆汤为后世医家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论提供了临床实践依据;北宋儿科专家钱乙在前人脏腑辨证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五脏为纲的小儿辨证方法,认为“肝无补法,故无补肝之药”,并以泻青丸以泻肝之实;  相似文献   

17.
卓权老师治疗小儿积滞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卓权是广州中医学院儿科副教授,行医四十多年,对治疗小儿积滞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卓老曰:小儿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之体,故小儿患病以风、惊、痰、积为多见。《幼幼集成·伤食证治》云:“小儿之病,伤食最多”。现将卓老治疗积滞的经验,简介如下: 积滞一证,它的临床表现虽与伤食、疳证有所不  相似文献   

18.
程康圃“六字学说”在儿科针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琪 《新中医》1990,22(7):33-34
程康圃,名德恒,是广东近代著名中医儿科学家,为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公元1821—1908年)人。晚年著《儿科秘要》,阐发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火常炎”的病理特点;并将其六代业儿科及其行医五十余年之儿  相似文献   

19.
浅析小儿肝常有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峰  郝东阳 《陕西中医》2001,22(7):446-447
1对小儿肝常有余的认识 小儿机体柔嫩,气血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患病之后,易见高热、风动之症,故历代医家提出了“肝常有余”之说,这是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概括。 “肝常用余”之说最早见于朱丹溪《丹溪心法》,但他提的“肝常有余”是从病理的角度出发的、而我认为还应该是一个生理性的概念。例如明代万全就认为“肝常有余”乃是“本脏之气”,清代陈修园也说小儿“肝常有余”,这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无时无刻不在生长发育,他的机体与活动功能都向成熟完善的方面发展,年龄愈小,发育愈快,生机旺盛,最富于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志刚主任医师认为小儿便秘与“脾常不足”及“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肝脾相互影响,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职。治疗原则为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导滞通腑,自拟“决明散”为主方随证加减而治,组方主要成分为炒决明子、槐花、肉苁蓉等药材,临床疗效较好。从便秘症状、中医病因病机、治法与方药、典型病例等四个方面对李志刚主任医师治疗小儿便秘临床经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