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当剂量率降低到一定水平时,γ射线对小鼠精原细胞诱发遗传损伤的程度也就减轻。然而,损伤程度与剂量率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剂量率由0.9Gy/分降到0.8×10~(-2)Gy/分诱发的特定位点突变量减少2/3,当剂量率继续下降到9×10~(-5)Gy/分时,诱发的突变量却没有随之下降。据Bajrakova等1977年和Brewen等1979年报告,剂量率降至13.0×10~(-6)和3.5×10~(-5)Gy/分时,相互易位的发生率并无明显下降。但是,Bajrakova等于1978年在剂量率为7×10~(-6)Gy/分,总剂量为1Gy的研究中,未检出染色体的相互易位。这和以下结果也有重要区别:当剂量率很低(1×10~(-5)Gy/分)时,7种特定位点突变率有增加的趋势。可见,有关γ射线诱发遗传效应和剂量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不仅数据少,而且各结果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本文用3种剂量率的γ射线慢性照射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在抗炎放疗剂量范围内低剂量辐射对外周血单核细胞 ( PBMC)凋亡的诱导及其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1标本 :PBMC取自 10名健康志愿者 ( 8男、2女 ,2 6~ 39岁 )。 2照射 :PBMC/ RPMI(标准培养基 )为 1× 10 6 /m l于 37℃照射 ,2 5 0 k V、15 m A,球靶距 40 cm,其中 9份样品以 0 .1~ 3.0 Gy单次照射 ,另 1份在 0 .1~ 1.0 Gy间以 0 .1Gy梯度增加的单次照射 ,剂量率均为 1.15 Gy/ m in,照射后培养12~ 78小时进行流式细胞分析。 3流式细胞仪检测 :用碘化丙锭 ( PI) / Triton染胞核 ,测定凋亡胞核 ;用膜联蛋白 V( Ax …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电离辐射对男性生殖腺的远期效应可能是引起精源干细胞损伤。因此 ,研究了γ射线和中子的单次和分割照射对小鼠精原干细胞的相对生物效应 (RBE)。方法 :选 8~ 12周龄雄性 NMRI小鼠 ,每一剂量和每一时间组用 4只 ,2 0只作对照 ,用 6 0 Coγ射线 10 c Gy~ 15 Gy(剂量率 5 0 c Gy/ min)或 14Me V中子 10 c Gy~ 7Gy(剂量率 10~2 0 c Gy/ min)单次或分隔两个等分间隔 2 4h照射小鼠体后部位。每只小鼠处死后取出睾丸 ,睾丸细胞 DNA用 5 μmol/ L4′,6 -二脒基 - 2 -苯基吲哚盐酸 (DAPI)染色 ,用 PAS 流式细胞仪测得典型的睾…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人工金刚石探测器用于Flash照射剂量测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IVIDEC? B1HV金刚石探头, 设计了基于预积分方法的大动态范围电流测量电路, 研制了一款实时输出脉冲电流的金刚石探测器样机, 分别在电子束和X射线超高剂量率照射下测试其剂量和剂量率响应, 并使用医用加速器对该金刚石探测器进行剂量标定。结果电子束0.08 ~ 0.50 Gy/pulse范围内探测器输出积分电荷与参考脉冲剂量呈现较好的线性相关(R2 = 0.99), 在电子束超高平均剂量率(400 Gy/s)和常规平均剂量率(0.3 Gy/s)照射模式下, 剂量线性响应较好(R2 = 0.99), 在X射线超高平均剂量率(75.5 Gy/s)和常规平均剂量率(0.5 Gy/s)照射模式下探测器输出积分电荷和参考剂量达到严格线性相关(R2 = 1), 获得电荷(电流)-剂量(率)实用转换系数0.751 7 μC/Gy和0.753 5 μA·Gy·s-1。结论该金刚石探测器在电子和X射线超高剂量率束流照射下均体现了较好的剂量线性响应, 能够为Flash预临床实验提供较快速、准确的剂量监测, 有潜力用于未来F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优化胞质分裂阻滞实验方案用于辐射诱导核质桥分析的可行性,为以核质桥为指标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2 Gy 60Co γ 射线(剂量率为1 Gy/min)照射人离体外周血(设0 Gy对照),照射后28 h在细胞样品中加入终浓度为6 μg/ml的松胞素B,培养48、56、68和72 h...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型清用小剂量率和小剂量照射时对生物影响的程度及其相关性。实验:本实验所用的剂量率和累积剂量分别为0.029Gy/天(22小时)和0.375Gy/天(22小时),共20Gy;0.084Gy/天(22小时)和0.375Gy/天(22小时),共39Gy,对C57BL/6小鼠用~(137)Cs放射源发出的ν射线进行全身照射,每组小鼠的数量为150~200只,照射时间为15~100周。结果:受放射线照射的迟发性损伤中有非特异性寿命缩短和肿瘤发生。从四周龄开始用0.375Gy/天,39Gy照射的雄性小鼠平均寿命为197天,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氚的β射线诱发雌性大鼠乳腺肿瘤的相对生物效应(RBE)。参照辐射源是200~kVpX射线。实验动物为Sprague-Deweley雌性大鼠,平均体重180克,45~50天日龄。每组120~130只。慢性(10天)X射线照射分4组,总剂量分别为0.29、0.57、1.1和2.0Gy。急性(1h)X射线照射分2组,总剂量为0.75和1.78Gy。氚的β射线照射分4组。氚的标准浓度分别为45.89、178和370MBq/100g体重,每只大鼠第一次分别腹腔注射全量(0.5~1.0ml容积),然后每2天注射半量,反复注射4次,(生物半衰期约为2天)。根据标准换算系数计算,1μCi氚平均分布在1克密度为1的物质中,剂量率为1.214×10~(-4)Gy/h。组织中氚的总浓度则等于有机物质中测得的氚浓度加上尿氚浓度的  相似文献   

8.
方法;麻醉下拔去B6D_2F_1雄性小鼠右胁腹部及其周围的毛,导致毛生长初期,每组6只动物用~(137)Cs γ射线局部照射(剂量率1.3Gy/min,剂量范围20~50Gy)。从毛生长初期的10~15天,每天照射4.0Gy或4.5Gy(5天组);从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率γ射线照射诱发的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CC-R)的产额,建立不同剂量率的人外周血早熟凝集染色体环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剂量效应曲线。方法 取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分别用吸收剂量率为0.5和1.0Gy/min的 60Co γ 射线照射,吸收剂量为 0、 1、 2、 5、 10、 15、 20和25Gy。培养48h,终止培养前1h加入冈田酸(okadaic acid)诱导早熟凝集染色体,观察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CC-R产额与照射剂量的关系。结果 在20 Gy剂量范围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CC-R产额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25 Gy剂量范围内,在相同剂量情况下,吸收剂量率为1.0 Gy/min的PCC-R产额都要高于0.5 Gy/min的产额,且在20和25 Gy剂量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C-R作为大剂量受照情况下的生物剂量指示剂,基于不同剂量率建立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所估算剂量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全身分次照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全身照射的剂量与并发症。方法1999年5月至2005年10月对31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进行了全身放射治疗的预处理。采用~(60)Coγ射线照射,吸收剂量率为(5.2±1.13)cGy/min,照射总剂量7~12Gy,1次/d,共2d。根据照射总量分为两组:高剂量组(≥10Gy)139例和低剂量组(<10Gy)173例。比较不同剂量组的毒、副作用、造血重建和植活率等。结果高剂量组除胃肠反应和口腔炎发生率高于低剂量组外,其他早期毒、副作用、造血重建和植活率等均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5cGy/min吸收剂量率,照射总剂量7~12Gy,1次/d,共2d,肺中位剂量控制在7.5Gy,是安全、有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全身照射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大鼠受到全身照射后血浆脂质代谢特征, 为辐射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非靶向脂质组学研究中, 将50只SD大鼠分为6组, 用0、1、2、3、5、8 Gy钴60 γ射线进行全身照射;靶向脂质组学研究中, 将25只大鼠分为5组, 用0、0.5、2.5、4、6 Gy射线进行照射。照射后4 h, 采集静脉血并分离血浆, 筛选辐射敏感脂质并测定其浓度, 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剂量-效应关系分析。结果非靶向脂质组学研究中, 共筛选出15个辐射差异脂质;经靶向脂质组学验证, 其中7个可作为辐射敏感脂质。辐射敏感脂质ROC区分0 Gy组与> 0 Gy组、< 2 Gy组与≥ 2 Gy组样本曲线下面积(AUC)均> 0.75;将其组合后进行ROC分析, AUC值提高为0.96和0.94。在0~6 Gy范围内, LysoPC(18:2)、LysoPC(22:0)、PC(18:0/18:2)、PE(18:2/16:0)和PE(18:2/18:0)浓度随照射剂量的上升而下降。结论大鼠受照后4 h, 共筛选出7个血浆辐射敏感脂质, 其组合可用于特定照射剂量分类, 其中5...  相似文献   

12.
从天竺葵和蔷薇植物花瓣中提取花色素,并研究其对中国仓鼠成纤维细胞和蚕豆苗增生细胞辐射遗传损伤及对受照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花色素经葡聚糖凝胶H-20色谱分析,其化学结构为天竺葵甙元-3,5-二葡萄糖苷。所有实验都用X线照射,剂量2.0~15Gy,剂量率为47cGy/min。照射中国仓鼠成纤维细胞前30分钟和照射后即刻,在培养基中加入花色素最终浓度为3×10~(-4)mol/L。照后24小时检测细胞微核率:对照组10Gy和15Gy照射,微核率分别为47%±3%和75%±4%;相应实验组  相似文献   

13.
放射生物学     
037 长期每日照射过程中粒细胞的增殖作者用放射自显影术研究了在1(1/20月内每日受48.5伦照射的大鼠骨髓粒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和周期中各期时间以及增殖池的变化。实验动物用铯照射源(剂量率10~11伦/分)照射,照射总剂量分别为242、970、1940拉德。照射结束后动物给予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14.
作者用两种时间一剂量模型给动物进行照射:单次急性照射和每隔24小时、每种剂量等分成10次的分次照射。通过病理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确定所有动物的死亡原因。12周龄、体重25~30克的BALB/C雄性小鼠1594只,以~(137)Cs分0.25,0.5,1,2,4和6Gy等6个剂量组进行γ线照射,剂量率4Gy/分。照射野的中心剂量和边缘剂量之间的差,小于7%。观察的肿瘤类型为:胸腺淋巴瘤,非胸腺淋巴瘤,粒系白血病,肺泡癌,肾上腺癌,甲状腺癌,肉瘤,肾上腺腺瘤,甲状腺腺瘤,肝腺瘤,脾腺瘤,其他腺瘤;非癌肺部疾病,非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研究用雄性犬22只,每次照射0.25Gy,间隔24小时后再照射,共四次,累积照射1Gy.每次照射前1小时和照射12小时各口服嘌吟核苷0.4克,总剂量3.2克.观察照射前及第2次照射后2小时始至照射结束后25天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非特异性抵抗力及自由基产生的相关指标.临床观察参与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处理的59位志愿受试者(平均每天剂量0.006~0.012Gy,剂量率0.005~lOGy/h,总剂量0.25Gy),分三组,Ⅰ组不做任何处理;Ⅱ组给安慰剂;Ⅲ组给嘌呤核苷,每日二次,每次0.2克.观察指标同上.  相似文献   

16.
作者探讨消炎痛(INDO)对造血组织的辐射防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1.小鼠(雌性,C3Hf/kam,3月龄)受250kV的X线全身照射6.6~8.9Gy,剂量率为1.7Gy/min,分别测定INDO组(照前饮用35μg/ml INDO溶液6天)与对照组的LD50/30)2.小鼠X线照射6.5~9.5Gy,分INDO组(照前或照后饮用INDO溶液1~6天)与对照组,照前30min均腹腔注射WR-2721(400mg/kg),照后第9天测定内源脾结节数;3.INDO组(饮用INDO溶液6天)与对照组小鼠各照射1.5、2、3、4、5及6Gy,照后立即制备双侧股骨骨髓细胞悬液,以2×10~4~2.8×10~6的细胞数静脉注射给受8.5Gy照后1天的小鼠,注射后8天测定外源脾结节数.结果:1.INDO组与对照组内源脾结节数均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鼠龄为1周和15~18周(成年)大鼠颈脊髓照射,研究鼠龄对单次照射后放射耐受性和分次照射敏感性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实验用1周和15~18周龄的雌性和雄性Wistar大鼠(CPB/WU),用4 MeV光子直线加速器照射,距离100cm,剂量率2.1Gy/min照射1周龄大鼠颈和上胸脊髓8mm段(T_4~T_5),以剂量率为2.2Gy/min照射成年大鼠颈18mm段(T_1~T_2),  相似文献   

18.
辐射诱发的DNA损伤和修复,不仅影响到多聚核苷酸链,对DNA的超螺旋也有作用.本文通过对大鼠胸腺(T)细胞和脾(S)细胞核质体粘度和沉降率的检测,比较了经X线照射后,T、S细胞DNA超螺旋的损伤和修复.实验用的T、S细胞取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悬浮于无Ca~(++)、Mg~(++)的Hank's液中(25×10~6细胞/ml).制备好的细胞悬液应尽快用于照射,辐照采用西门子710H X线机,剂量率为1.75Gy/min,一次照射剂量范围为0.6~19.2Gy,对照用模拟照射,研究修复现象的细胞照射后应在37℃下温浴适  相似文献   

19.
低剂量辐射诱导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的某些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0mGyX射线可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家兔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对相继较大剂量(1.5Gy)X射线诱发染色体畸变的抗性, 称之为适应性反应。在离体和整体条件下, 该反应广泛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 其反应程度与低剂量辐射的剂量呈负相关, 即辑先照射的剂量愈低, 诱导的适应性反应愈明显。同时还发现该反应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如: 低剂量辐射的剂量、剂量率, 照射时间以及生物个体差异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许多临床现象观察到放疗后使用阿霉素(ADR)或放线菌素D(ACT-D)出现一些严重的正常组织并发症,称之为“再现现象”。作者利用小鼠胸部照射后不同时间给予ADR或ACT-D,研究放疗和化疗时间间隔对放射性肺炎及脱发的影响,以及放疗剂量大小的重要性。10~12周龄C_3Hf/Sed//Kam SPF小鼠,~(137)Cs源胸部照射,剂量率1Gy/min,剂量范围6.0~15.3Gy。ADR1.2mg/kg、ACT-D0.6mg/kg尾静脉注射,一周内给2次,每次一半剂量,对照组证明此浓度对小鼠存活无影响。分别在照射后12~16小时(0M组)、1个月(1M组)、2个月(2M组)、3个月(3M组)给药。160天后计算LD_(50)和MST(中位生存时间),98天后每周1~2次观察射野区毛发反应,划分脱发等级,结果与单独照射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