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痰论治精液不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液的黏稠度增高和不液化是影响男性生育的原因之一.精液以液态排出,并立即凝固呈胶冻状.精液凝固是精囊凝固因子的作用,精液液化是由于酶的催化.精液不液化是指精液离体后30min内不能液化变为流体状而言.因物理、化学等因素,或因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原因,改变了精液液化的条件,就会导致精液液化障碍.有学者将其归为中医学"精液稠厚"、"精浊"范畴.  相似文献   

2.
精液不液化症是指精液排出体外后 ,在 60min内仍然不能液化为水状 ,保持粘稠状态或者有液化但液化不完全 ,仍然存在没有液化的精液 ,导致精子不能活动而不能孕育的一种男科疾病。董襄国教授从事中医男科学 2 0余年 ,特别擅长治疗精液不液化。分别从精液不液化的中医病因病机 ,精液不液化与前列腺炎的关系 ,精液不液化的辨病辨证治疗三个方面加以介绍。精液不液化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其发病的致病因素在临床上具有普遍意义。临床上辨病辨证治疗精液不液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吴明清  董襄国 《中医药学刊》2004,22(9):1588-1589
精液不液化症是指精液排出体外后,在60min内仍然不能液化为水状,保持粘稠状态或者有液化但液化不完全,仍然存在没有液化的精液,导致精子不能活动而不能孕育的一种男科疾病。董襄国教授从事中医男科学20余年。特别擅长治疗精液不液化。分别从精液不液化的中医病因病机,精液不液化与前列腺炎的关系,精液不液化的辨病辨证治疗三个方面加以介绍。精液不液化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其发病的致病因素在临床上具有普遍意义。临床上辨病辨证治疗精液不液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精液不液化是引起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报道精液液化异常占男性不育症的10%左右。在临床实践中,精液不液化的诊断并不困难,但诊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明确病因,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精液不液化涉及到多器官、多系统的异常或功能障碍,因此在诊断精液不液化的同时,临床医生应该深究造成精液不液化的原因并注意由精液不液化造成的其他导致不育的相关疾病或因素。事实上,在临床实践中,因疏忽或孤立、片面地看待精液不液化这一精液化验指标从而导致误诊误治的例子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5.
从2005年5月-2009年5月,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精液不液化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精液不液化参考2001年WHO颁布的《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第4版)拟定:精液排出体外后,将精液放置在37℃水浴箱或温箱内,当超过1h仍不液化或不完全液化时,称为精液液化异常。其中精液在60min内完全无液化为精液不液化:30-60min内不完全液化为精液液化延缓;30min内完全液化为精液液化时间正常。  相似文献   

6.
王冬娜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085-3086
精液排出体外30~60 min不液化或不完全液化即为精液液化不良[1]笔者对临床42例精液液化不良患者,分别采用化精汤和单独应用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精液液化指标,评估中药治疗精液液化不良的效果。1临床资料收集2001-09~2006-12门诊精液液化不良男性患者42例,年龄24~35岁,平均28.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精液不液化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维新 《中医杂志》1993,34(3):174-175
1 精液不液化的病因病机离体精液在室温下60分钟不液化或60分钟时仍含有不液化的凝块,均可称为精液不液化症。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据统计约占男性不育病因的2.51~42.65%,这种异常延迟的液化过程,使精子发生凝集或制动,减缓或抑制精子正常通过宫颈而造成不孕。现代医学认为射出精液的液化物质,  相似文献   

8.
自拟助化汤为主治疗精液不液化性不育症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液不液化指室温下60min后精液未液化或含不液化凝块,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约占男性不育症的10%左右[1].笔者所在医院男科2003-2004年采用自拟助化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100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精液不液化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精液不液化症是指精液排出体外60min以上不能液化,见精液黏稠如胶冻状,甚至呈块状。精液不液化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Nilson报道,在不育症病人中,以精液不液化为唯一异常指标者占11.8%,上海仁济医院统计2919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液化不全者占4.97%。故笔者收集了近年有关精液不液化症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子不育症的因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新鲜的精液离体10~20分钟液化。若2小时以上不液化,影响精子在阴道中输送,称为:“精液不液化症。”兹将我科应用瘀痰同治法治疗31例精液不液化患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胡发明 《中医研究》2005,18(12):33-33
精液不液化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病因之一,由于精液不液化,精子发生凝集或制动,减缓或抑制精子的运动,使其不能通过宫颈与卵子结合而致不育.临床上中医治疗方法颇多,但至今尚无确切疗效.2003-04-2005-03我院采用自拟液化汤加味治疗40例精液不液化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精液射出后在室温25℃至少30 min不能完全液化或超过1 h方开始液化的现象称之为精液液化迟缓或不液化[1],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约占男性不育病因的2.51%~42.65%[2].由于多种原发疾病均可引起精液不液化,故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多年来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精液不液化是指离体精液在25℃室温下60min不液化或仍含有不液化的凝块。近年来,笔者自拟化精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詹耀辉  郜都  崔云 《光明中医》2014,(6):1306-1307
精液不液化是指房事时射出的精液超过6O分钟仍不液化,始终成胶冻状或团块状,或在检验中精液排到体外后即放入37℃的水浴恒温箱内,若6 O分钟不液化或仍含有不液化的凝块。精液不液化症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有统计表明约占男性不育症的2.51%~42.65%[1]。  相似文献   

15.
<正> 精液不液化症,又称精液迟缓液化症,精液凝固症等,是指排出体外精液在室温下超过60分钟不液化或仍含有不液化的凝块而言。本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约占男性不育的2.51%~42.65%。有关本  相似文献   

16.
精液不液化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精液在射出时为液体,因精囊中存在液固因子可使精液凝固,所以其后立即形成胶冻或凝块,而前列腺液中的纤维蛋白溶素可使已凝固的精液液化,故在10~30分钟内复液化。液化时间系指自排精至精液混匀成流动液体之时间间隔。若在室温下,60分钟不液化或60分钟仍含有不液化的凝块称为精液不液化症。这种异常的液化过程延迟,使精子发生凝集或制动,减缓或抑制精子正常通过宫颈而致不孕。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  相似文献   

17.
卢燕许 《光明中医》2005,20(5):F0003-F0003
精液液化异常是指精液排出体外后,将精液放置在37℃水浴箱或温箱内,当超过一小时仍不液化或不完全液化时,称为精液液化异常。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近几年来应用自拟液化汤治疗精液液化异常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在24~40岁之间,平均年龄28·4岁。病程最长一年,最短一周。所有病人均为因不育化验精液常规而发现,其中1h不液化者26例;2h不液化者21例;3h不液化者31例;4h不液化者14例;5h不液化者11例;6h不液化者16例;7h不液化者9例;8h不液化者6例;12h不液化者3例;24h不液化者1例。2治疗方法药物…  相似文献   

18.
魏永进  徐波 《新中医》2010,(12):108-110
<正>精液不液化症,是指离体精液在25℃室温下60分钟不液化或仍含有不液化的凝块。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约占男性不育症病因的2.51%~42.65%[1]。精液不液化症属中医学精滞、精稠、精热范畴。精液不液化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病位在肾,累及肝脾;肾虚为本,湿热、痰浊、血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从1984年6月-1996年6月在门诊治疗男性不育159例。其中单纯精液不液化者57例,单纯精子活动率低下者21例,单纯精子数目少者10例,单纯畸形多死精多者11例,无精症2例,精液不液化伴有活动率低下者13例,精液不液化伴有死糟多2例,精液不液化伴有精子数目少精子活动率低下者16例,精液不液化伴有三项不正常者27例,可见精液不液化是引起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精液不液化, 在男性不育患者中占一半以上. 笔者近4年来,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液不液化症21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