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土茯苓二氢黄酮醇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研究土茯苓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大孔树脂、ODS柱色谱及HPLC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 5个二氢黄酮醇苷类化合物 ,分别为落新妇苷 (1) ,新落新妇苷 (2 ) ,异落新妇苷 (3) ,新异落新妇苷 (4 ) ,(2R ,3R) 花旗松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 (5 )。 结论 :化合物 2 ,4 ,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7,(10)
目的研究南岭栲Castanopsis fordii Hance叶的黄酮类成分。方法南岭栲叶80%乙醇提取物采用Sephadex LH-20、MCI、硅胶、半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2)、杨梅苷(3)、myricetin-3-O-(2″-O-galloyl)-α-rhamnopyranoside(4)、quercetin 3-O-(2″-O-galloyl)-α-rhamnopyranoside(5)、阿福豆苷(6)、3,5,7,3',5'-五羟基-(2R,3R)-二氢黄酮3-O-α-L-鼠李糖苷(7)、落新妇苷(8)、异落新妇苷(9)。结论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9为首次从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红绒毛羊蹄甲Bauhinia aure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红绒毛羊蹄甲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黄杞苷(1)、落新妇苷(2)、新落新妇苷(3)、异落新妇苷(4)、新异落新妇苷(5)、(2R,3S)-儿茶精 6)、(2R,3R)-表儿茶精(7)和(2R,3R)-3-O-没食子酰表儿茶精(8)。结论:除化合物2,6和8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属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黄杞叶经溶剂提取和萃取粗分后,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单体成分,用1H-NMR, 13C-NMR,MS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黄杞叶中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花旗松素(1),5,7,4′ -三羟基二氢黄酮(2),山柰酚(3),二氢山柰酚(4),槲皮素(5),异黄杞苷(6),黄杞苷(7),落新妇苷(8),异落新妇苷(9),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0),5,7-二羟基色原酮-3-O-α-L-吡喃鼠李糖苷(11),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12),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13)。结论 化合物2, 4, 9, 11, 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海南草珊瑚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海南草珊瑚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分离,通过波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南草珊瑚全草石油醚部位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1),花生酸(2),β-谷甾醇(3),硬脂酸(4),大黄素(5),大黄酚(6),2',3'-二羟基4',6'-二甲氧基查耳酮(7),2'-羟基4',6'-二甲氧基查耳酮(8),cardamonin(9).结论:化合物1~9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9为首次从该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草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对草珊瑚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正相、反相、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制备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异嗪皮啶(1),hemidesmin-1(2),(-)-(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3),N-trans-feruloyl tyramine(4),methyl rosmarinate(5),ethyl rosmarinate(6),(+)-3,3′,5,5′,7-五羟基双氢黄酮(7)。结论:化合物2~4,6,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Diaion HP-20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等手段从草珊瑚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的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嗪皮素(1)、异嗪皮啶(2)、槲皮素-3-氧-葡萄糖醛酸苷(3)、山柰酚-3-O-葡萄糖醛酸苷(4)、绿原酸(5)、咖啡酸(6)、迷迭香酸(7)、迷迭香酸-4-氧-葡萄糖苷(8)、异香草酸(9)、β-hydroxypropiovanillone(10)。结论化合物3、5、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铁篱巴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于磊  张东明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4):2049-2052
目的:对铁篱巴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1),蒿属香豆素(scoparone,2),葡萄内酯(aurapten,3),佛手内酯(bergapten,4),异虎耳草素(isopimpinellin,5),比克白芷素(byakangelicin,6),花椒毒酚(xanthotoxol,7),异樱花苷(isosakuranin,8),枸桔苷(poncirin,9)。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红波罗花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龙海  杨明  林生  郑琴  张卫东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4):1799-1801
目的:对紫葳科Bignoniaceae角蒿属植物红波罗花lncarvillea delavayi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应用NMR和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红波罗花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leucoseceptoside A(1),角胡麻苷(2),棘木苷(3),edgeworthin(4),1,2,4-三甲氧基苯(5),原儿茶酸(6),异香草醛(7).结论: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长托菝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安金  郭晓秋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7):2293-2295
目的:研究民间习用药材长托菝葜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MCI、Sephadex LH-20和RP C18柱色谱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分析方法(MS,IR,NMR)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长托菝葜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1),山柰酚(kaempferol,2),落新妇苷(astibin,3),黄杞苷(engeletin,4),反式白藜芦醇(res-veratrol,5),β-谷甾醇(β-sitosterol,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柳叶蜡梅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柳叶蜡梅叶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理化性质和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ABTS法评价各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柳叶蜡梅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1),莨菪亭-7-O-β-D-葡萄糖苷(2),山萘酚-3-O-β-D-葡萄糖苷(3)、山萘酚-3-O-芸香糖苷(4)、山萘酚(5)、槲皮素(6)和大黄素-S-O-β-D-葡萄糖苷(7).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5,6具有较好的清除抗氧化活性( ABTS)自由基的作用,其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8.72,1.62,0.563 mmol·L-1.结论:化合物2,3,7均是首次从蜡梅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棒锤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棒锤瓜Neoalsomitra integrifoliola叶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包括4个芸香糖苷类化合物:2-苯基乙醇芸香糖苷(1),芦丁(2),山柰酚-3-O-(6’-O-α-L-鼠李吡喃糖基)-β-D-葡萄吡喃糖苷(3),异鼠李素-3-O-(6’-O-α-L-鼠李吡喃糖基)-β-D-葡萄吡喃糖苷(4);和4个其他类化合物:绿原酸甲酯(5),鸟苷(6),腺苷(7),肌-肌醇(8)。结论: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3.
艾纳香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艾纳香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艾纳香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3,3’,5,5’,7-五羟基二氢黄酮(1),3,3’,4’,5-四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2),金圣草素(3),3’,4’,5-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4),香叶木素(5),3,3’,4’,5-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6),3,5-二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7),chrysosplenol C(8),3,3’,5-三羟基-4’,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9),艾纳香素(10),3,3’,5,7-四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11),3’,5,5’,7-四羟基二氢黄酮(12).结论:化合物1,3~5,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黄连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研究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黄连的95%进行分离,根据其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UV,IR,MS,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黄连的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到7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落叶松树脂醇(2),原儿茶酸乙酯(3),小檗碱(4),丹参素甲酯(5),反式阿魏酰基酪胺(6),氧化小檗碱(7).结论:其中,化合物(3),(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青梅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龙脑香科青梅属植物青梅Vitica mangachapoi Blanco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多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青梅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3-羧基-3-羟基戊二酸二甲酯(dimethyl 3-carboxyl-3-hydroxypentanedioate,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2)、柠檬酸三甲酯(trimethyl citrate,3)、柠檬酸(citric acid,4)、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5)、(-)-表儿茶素(epicatechin,6)、芦丁(rutin,7)、岩白菜素(bergeninum,8)、β-谷甾醇(β-sitosterol,9)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10).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金边瑞香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金边瑞香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金边瑞香70%乙醇提取所得褐色固体析出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采用UV,1H-NMR 13C-NMR,MS,CD等光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边瑞香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鉴定为荛花醇B(1)、山奈酚(2)、瑞香黄烷B(3)、瑞香黄烷D2(4)、瑞香黄烷A(5)、瑞香黄烷C(6)、瑞香黄烷D1(7)、瑞香黄烷I(8)、瑞香素(9),双白瑞香素(10).结论:化合物1,2,4为首次从金边瑞香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7.
普通鹿蹄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子排阻色谱、聚酰胺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金丝桃苷(2)、异槲皮苷(3)、槲皮素3-O-呋喃阿拉伯糖苷(4)、槲皮苷(5)、没食子酸(6)、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苷(7).结论:化合物1,3,5,6为首次从普通鹿蹄草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胆木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胆木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法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异长春花苷内酰胺(strictosamicle,1),10-羟基异长春花苷内酰胺(10-hydroxy strictosamide,2),山奈酚-3-O-芸香糖苷(kaempferol-3-O-rutinoside,3),芦丁(rutin,4),短小蛇根草苷(pumiloside,5).结论:化合物2,3,4是首次从胆木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刮筋板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志  马超  黄静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9):1145-1147
目的:研究刮筋板Excoecaria acerifclia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学结构;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系(human hepatocarcinoma cell line)HepG2的体外抑制作用,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1),6,7-二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2),山柰酚(3),山柰酚3-O-吡喃葡萄糖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糖苷(5),山奈酚-3-O-β-D-葡萄糖糖苷-2"-没食子酸酯(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生物活性研究显示化合物5和6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 2的IC50分别为7.13,65.42μmol·L-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5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HepG2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花八角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八角科八角属小花八角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从小花八角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槲皮素(2),芦丁(3),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4),厚朴酚(5),dictagymnin(6),(+)-syringaresinol(7),(+)-diaeudesmin(8)和没食子酸(9).结论:化合物4~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