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非典型性老年人肺结核X线、CT诊断的再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对116例非典型性老年人肺结核病例资料较完整地进行综合分析并总结。结果:肺不张17例,X线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肺体积缩小,误诊为肺癌9例;CT表现呈三角形或"V"形,尖端指向肺门的软组织阴影,误诊为肺癌6例。肿块型12例,X线表现肿块有分叶,周边见少许斑点状钙化,8例伴肺门增大者误诊为肺癌;CT表现为肿块边缘光滑,有分叶及短毛刺,肿块中心呈斑片状钙化,误诊为肺癌。干酪性肺炎52例,X线、CT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大片实变,其内密度不均。混合型35例,X线、CT表现为渗出、增殖、纤维条索状,结核瘤呈多形性,肺叶内1~2 mm粟粒性结节。结论:综合分析X线、CT及支气管镜检病理表现对于减少误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彭其亮  夏亦祥 《现代保健》2010,(23):164-165
目的 对成人肺结核不典型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20例肺结核均行胸部X线CR摄影及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全部患者的胸片、CT片及临床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成人肺结核临床证实12例,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皮肺穿刺活检2例,纤维支气管镜检4例.结果 按影像学表现分4型:(1)结节、肿块型10例,边缘光滑者6例,毛糙者2例,浅分叶2例;(2)片状实变型5例,病变形态欠规则,密度均匀,边缘模糊;(3)肺不张型3例,表现为叶或段支气管狭窄或闭塞,肺组织体积缩小;(4)胸膜肿块型2例,胸膜呈丘状凸起.结论 成人肺结核的发病出现新趋势,老年人肺结核增多.其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征性,工作中应根据各种征象进行综合分析,避免误诊,提高肺结核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96例肺结核误诊的原因,总结肺结核的CT表现。方法:误诊病例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15-72岁。均做胸部CT平扫,由2位副主任医师逐例回顾分析CT片,找出误诊原因。结果:误诊为肺癌29例,肺炎35例,肺脓肿9例,肺结核合并肺癌12例,其他11例。误诊病例中结节及肿块病灶37例,呈节段实变型及肺叶型阴影24例,支气管内膜结核11例,肺门及纵隔肿块12例,粟粒结节状及多发结核瘤5例。结论:CT表现部位、形态不典型,CT检查不全面及影像检查不全面,过分依赖某些征象的诊断价值,忽视临床等为主要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4.
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分析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58例肺结核患者分别给予X线和CT影像学检查,对比58例肺结核患者的X线、CT影像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58例中X线平片显示41个空洞,CT显示89个;X线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9例,CT显示19例;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37例,CT显示57例;X线显示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4例,CT显示8例;X线无1例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CT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3例,少量胸腔积液5例。统计学显示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作用大,其诊断肺结核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2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CT检查临床表现,探讨CT检查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128例患者经检查确诊继发性肺结核(III型)79例,结核性胸膜炎(IV型)35例,原发性肺结核(I型)12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2例。CT检查表现为结核渗出性病灶者83例,表现为结核增殖性病灶者15例,表现为结核干酪性病灶者7例,表现为结核性空洞者19例,表现为结核纤维化及钙化病灶者4例,占3.2%。CT检查可较准确反映结核病灶范围、类型及病情程度。结论 CT检查对肺结核的早期及分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临床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部结核球的X线平片及CT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肺部结核球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对35例经胸部DR X线正侧位片发现肺部球形病灶的患者,再行胸部CT检查,把检查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并对比分析。结果:肺结核球多见于两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后基底段,X线平片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部分伴有钙化、呈浅分叶状。CT扫描多为直径在3 cm以内的单发球形病灶,一般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或可见薄层包膜,结核球附近常伴有散在纤维增殖病灶。结论:胸部正侧位片是发现结核球的首选检查方法,应结合CT检查、临床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方能做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俞静文 《职业与健康》2004,20(11):166-167
肺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痰细菌学结果辅以X线(或CT)检查确诊,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痰涂片阴性,X线检查可疑肺结核的诊断及处理上,常常遇到困难,甚至发生误诊,延误治疗.我们于1998年以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03例痰菌阴性,X线诊断为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Anti-TB)观察对X线可疑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陈旧性肺结核与周围型肺癌并存在的病例,在常规胸部X线片和CT片上有时很难诊断是单纯的陈旧性肺结核病灶、结核瘤,还是陈旧性肺结核病灶与周围型肺癌并存,常发生错诊和误诊。为了提高对比此类病变的X线和CT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回顾分析了33例经手术病现证实的和经随访观察确诊的陈旧性肺结核病灶与周围型肺癌并存的X线片和CT表现特征总结报告如下,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58例肺结核患者分别给予x线和CT影像学检查,对比58例肺结核患者的x线、CT影像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58例中x线平片显示41个空洞,CT显示89个;X线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9例,CT显示19例;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37例,CT显示57例;x线显示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4例,CT显示8例;X线无1例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CT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3例,少量胸腔积液5例。统计学显示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作用大,其诊断肺结核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6例被临床误诊的肺结核患者X线影像资料,探讨研究肺结核不典型X线影像表现,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X线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例患者胸部X线正、侧位片以及复查片。结果 16例患者中4例被误诊为中央型肺癌,3例被误诊周围型肺癌,2例被误诊肺部炎症,7例被误诊分别为其他疾病等。结论肺结核的发病规律出现新趋势,X线影像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征性,应该根据各种征象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临床来鉴别诊断,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的误诊原因,提高老年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临床分析方法,对收治误诊的66例老年肺结核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误诊患者年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农民患者误诊高(71.2%);因病就诊高(98.5%),主要是合并症和并发症;延误诊治(54.5%)和医源性误诊(45.5%)并存。平均误诊468.74d,平均住院治疗时间16.58d。未完成强化治疗者55例,占83.33%。结论 提高老年呼吸道病患者尤其是农民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重视老年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减少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炎误诊为肺癌患者结节或肿块的CT医学影像表现,总结误诊原因,为临床医师在今后工作中提供可靠依据,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误诊率。方法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75例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CT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诊断疾病,记录此类患者误诊为肺癌几率、患者体内结节、肿块的cT医学影像表现。结果75例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经CT平扫误诊为肺癌几率为45.33%,显著高于经CT增强扫描误诊率8.oo%(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炎、肺癌均无临床较为绝对的CT特异性影像表现,临床医师应实施CT增强扫描检测病灶中供血情况从而判断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例回盲部结核误诊分析,找出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对策。方法:对1例回盲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肠结核临床表现多样,继发性肠结核并非总来自肺结核。结论:误诊原因主要:认识不足;思路狭窄;本症临床表现特异性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醉酒后摩托车驾驶所致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43例醉酒驾驶摩托车导致颅脑损伤者,给予及时的院前急救,入院后予纳洛酮进行催醒治疗,所有伤者及早进行头颅CT检查和其他部位的辅助检查,对重伤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结果43例全部为醉酒后驾驶摩托车所致的交通意外,单纯型颅脑外伤26例;重型颅脑外伤17例。其中复合伤5例,占11.6%,延误诊断6例,占13.95%,死亡5例,占11.6%。31例经保守和手术治疗愈合,7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38例经半年随访,其中3例有反复发作的癫痫。结论醉酒后摩托车交通意外易致颅脑损伤。及时进行CT头颅检查和应用纳络酮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误诊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及合并严重感染的PAP患者误诊、误治情况及其原因,以提高PAP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的PAP患者84例及其中6例合并严重感染的PAP患者的临床表现,入院前的误诊、误治情况及后果.结果 84例PAP患者中66.7%(56/84)存在误诊,其中32.1%(27/84)误诊为特发性问质性肺炎(IIP),14.3%(12/84)误诊为肺结核.88.1%(74/84)患者曾接受抗感染治疗,33.3%(28/84)患者曾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19.0%(16/84)曾接受抗痨治疗.患者在院外行支气管镜检查率仅为53.6%(45/84).84例患者中86.9%(73/84)通过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及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确诊.确诊PAP时有6例患者合并严重感染,全部曾误诊为IIP并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死亡.结论 PAP患者误诊、误治仍很普遍,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严重感染.应重视PAP的影像学特征,积极行支气管镜、BAL、TBLB检查,避免误诊.诊断不明确时务必慎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误诊的原因及正确的诊断方法。方法收集1998~2009年误诊的53例肺隐球菌病,就X线及CT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3例肺隐球菌病,误诊为肺炎、肺部感染31例;误诊为肺结核15例;误诊为肺癌7例。在抗炎、抗结核及抗癌治疗效果不明显,病变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行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配合检查痰液和脑脊液找到新型隐球菌而确诊。结论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肺隐球菌病很可靠很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出入境人员肺结核传染性的正确判定。方法根据多年临床和健康体检工作的体会,对出入境人员肺结核传染性正确判定和影响判定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痰菌阳性并X线显示活动性肺结核征象者具有传染性:痰菌阴性而X线显示活动性肺结核征象者不能轻易排除具有传染性的可能。病程的复杂性、复查的难度和技术方面的原因是影响正确判断肺结核传染性的因素。结论肺结核传染性判定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应综合多方面因素加以判断,以避免误诊和漏诊,保证判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