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冠心病心衰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冠心病时因心肌缺血使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收缩功能障碍,进而可导致心力衰竭,常规应用治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正性肌力药物不能解决心肌缺血,改善舒张功能。从药效机制观点看欠完备,疗效力度不足。应用T1~5交感神经阻滞、扩张狭窄段冠状动脉及相关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心肌功能、减轻心肌收缩负荷,是有理论价值的构思,值得探讨实际效果,本文目的旨在于此。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列入本项研究的病例均系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衰患者计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为44~74岁,平均67岁。其中9例常规治疗办… 相似文献
3.
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心肌梗塞(AMI)引起的缺血性胸痛,一般用哌替啶、吗啡来解除疼痛,上述药物有的不仅对心肌梗塞没有治疗作用,还可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又极易形成药物依赖性。胸段硬膜外阻滞可以阻滞胸交感神经活性,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缺血性胸痛。本文应用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心肌梗塞,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患者30例,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演变、血清心肌酶学变化已确诊为心肌梗塞,但不伴有休克及心力衰竭者,发病不超过24小时。其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2.6)岁。下壁心肌梗塞8例,侧壁梗塞9例,前壁梗塞13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心电图诊断为顽固性心绞痛的病人28例,让病人取侧卧膝胸位,行硬膜外穿刺,穿刺间隙选择胸4-5,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置管长度为3,5cm,接4ml/h微量注射泵,持续硬膜外腔注入0.5%利多卡因,根据病情持续1~2周,根据心绞痛减轻或缓解的情况调整或停止扩冠类药物。结果本组病例均在硬膜外阻滞后15—30分钟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与阻滞前比较,血压和脉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和减慢;连续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S—T段有显著的改善;血氧饱和度有显著的升高。2周后随访,病人体力活动能力明显改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可快速有效地缓解心肌缺血性疼痛,改善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可用于顽固性心绞痛的止痛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持续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一种严重的类型,往往引起严重缺氧和全身血管痉挛,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损伤、出现心率失常,甚至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我们对一些普通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哮喘患者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收到良好效果。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些病人由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差,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临床上处理比较困难。近年来,我院应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与镇痛(TEA)技术治疗冠心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52~78岁,平均61-2岁。其中有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脑血管意外病史伴左侧肢体乏力1例。合并高血压病10例;合并糖尿病2例;单次和多次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各1例。心电图(ECG)示:均有STT段改变,经内科住院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
我院 2 0 0 2 - 0 3~ 2 0 0 4 - 0 6应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4 0例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男 2 4例 ,女 1 6例 ,年龄 5 4~ 73岁 ,平均 (6 6 .4± 7.0 )岁。体重 4 8~ 73 kg,病程 1~ 1 0 a,住院期间心绞痛每天发作 4~ 1 1次 ,持续 1~ 3 0 min,经含服和静滴硝酸甘油效果不佳。本组陈旧性心肌梗塞、顽固性心绞痛 8例 ,伴高血压 1 1例 ,糖尿病 3例 ,心力衰竭 9例。本组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1 .2 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 ,屈膝低头弓腰体位。常规消毒 ,于T3~ 4 或 T4~ 5间… 相似文献
10.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内科治疗可部分缓解症状及改善血液动力学障碍 ,但不能控制疾病进展 ,本文以阻滞心区交感神经 (TEB) ,扩张心区血管 ,阻断不良因素介导 ,切断恶性循环以达到遏制疾病并且恢复心脏形态及功能的目的。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采取 1995年 10月~ 1999年 10月我院住院患者。治疗组 :1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男 17例 ,女 1例 ,年龄 2 6~ 6 2岁 (平均 44 0± 11 6岁 ) ,病史两年内 9例 ,平均3 2± 3 5年 ,心功能IV级 15例 ,Ⅲ级 1例 ,Ⅱ级 1例。对照组 13例 ,男 11例 ,女 2例 ,年龄 2 4~ 6 2岁 (平均 44 0± …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前,冠心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已成为中国人因心脏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CAD的防治已引起各级医疗机构以及科研人员的重视。CAD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3个方面。虽然大部分CAD患者可以通过这些治疗获益,但仍有少数患者药物治疗无效,又由于心功能差及血管条件不好而无法接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胸段硬膜外阻滞(thoracicepiduralanesthesia,TEA)作为一种麻醉技术长期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麻醉。1976年,Hoar等首次报道将TEA作为一种术后镇痛手段应用于心脏手术后止痛,TEA在其他方面的用途逐渐引起人们注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采用上胸段硬膜外腔交感神经阻滞(thoracicepiduralsympatheticblock,TESB)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改善情况予以分析。方法用TESB治疗扩张型心肌病200例,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变化。结果经TESB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心腔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提高。结论采用TESB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效果好,且能缩小心腔、逆转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15.
16.
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对顽固性心绞痛(RAP)的治疗效果,监测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变化并检测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方法61例RAP患者接受TEA治疗,停用硝酸甘油.观察疗效、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变化,同时检测血浆TEA前及TEA后第14天ET-1水平.结果TEA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率100%,TEA后30分钟、24小时、第7天和第14天血压、心率虽较TEA前有所下降,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ST段压低导联数和ST压低值显著减少(P<0.05);TEA后第14天ET-1浓度较TEA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TEA治疗对PAP患者疗效满意并改善心肌供血,可能与ET-1浓度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上胸段 (T3 -4 )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 (PCEA)治疗冠心病 ,疗效显著。 1998年 5月我们对 6例顽固心绞痛患者采用PCEA治疗 ,效果良好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典型病例患者男 ,48岁。因持续胸闷、胸痛1d ,在外地治疗效果不佳于 1998年 8月 8日入院。查体 :T 37℃ ,P 80次 /min ,R 2 0次 /min ,BP 15 /10kPa,神志清 ,急性痛苦面容 ,自述持续性胸闷、胸痛 ,并向左肩背部放射。EKG示窦性心律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后扩张冠状动脉 ,抗心律失常 ,抗凝 ,镇静止痛。反复静脉推注吗啡及肌肉注射杜冷丁镇痛 ,总量分别… 相似文献
19.
为探求治疗冠心病心衰兼能改善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使心衰治疗得到满意疗效的治疗方法,根据病理生理特点,我们对上胸段硬膜外阻滞进行研究。1 资料与方法列入本研究的15例病人均系我院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2~84岁,平均55-8岁;病程1周~8年,平均3-7年。病人采取侧卧位于胸椎脊突3~4或4~5常规消毒后穿刺留管3~5cm,以0-5%利多卡因,每3~4小时注入5~8ml。阻滞范围T1-5其间不用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其他扩血管药。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65岁,右上臂灼痛15日。2002年6月11日在全麻下行冠脉搭桥术,于全麻下行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静脉导管,术后采用PCIA止痛,止痛液的配方为0.0006%芬太尼、0.3%曲马多、0.5%氟哌利多100ml,持续输入为2ml/h,单次剂量0.5ml,锁定时间15分钟。术后3日拔除锁骨下静脉导管,PCIA也于术后第3天停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