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建民 《中外医疗》2009,28(26):59-59
目的探讨对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切除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对35例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及优点。结果35例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34例在腔镜下完成,l例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疗效满意。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对复杂困难胆囊行切除,只要方法适当,是安全可行的,必要时可中转开腹处理。  相似文献   

2.
白永利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1344-1345
目的:探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减少医源性损伤及中转开腹率,提高LC的成功率.方法:回顾2005 ~ 2011年的LC资料,本组共465例,困难型病例60例,分析其主要原因,总结相关经验教训,探讨手术方法.结果:在60例困难型病例中,顺逆结合切除31例,逆行切除28例,术后胆总管结石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通过对困难型病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是减少医源性损伤和中转开腹率,提高LC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遇困难时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6例多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由于炎症重、张力高、胆囊壁水肿增厚,腹腔镜顺行或顺逆行相结合次全切除胆囊;萎缩性胆囊结石29例及充填性胆囊9例腹腔镜逆行或顺逆行相结合次全切除胆囊;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硬化7例和横位胆囊1例均腹腔镜顺逆行相结合次全切除胆囊.结果 92例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病例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60 min;住院天数3~10 d,平均5 d;术后无胆汁漏、出血、黄疸等并发症.随访2~5年患者无不适感觉.结论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疗效相似,均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痛苦少、并发症低等优点,故在复杂情况下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减少中转开腹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逆行法胆囊切除术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2004年以来76例逆行法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6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5例,其余均手术成功.其中有15例患者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3例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于外院行其他方法治愈.结论 腹腔镜下逆行法胆囊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大可行性.术者在技术准备充分的条件下,可以使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指征放宽,使原本相对禁忌证胆囊切除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逆行法胆囊切除术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004年以来76例逆行法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6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5例,其余均手术成功。其中有15例患者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3例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于外院行其他方法治愈。结论腹腔镜下逆行法胆囊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大可行性。术者在技术准备充分的条件下,可以使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指征放宽,使原本相对禁忌证胆囊切除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在Calot三角解剖困难的胆囊患者中应用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50例calot三角解剖困难的胆囊患者应用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成功实施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无胆总管损伤发生,无胆漏及出血等并发症,引流管均在术后2~4天顺利拔除。手术时间60~130分钟,住院时间4~12天。结论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是治疗Calot三角解剖困难胆囊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中,4例因炎症粘连较重暴露欠佳,在腹壁原3个操作孔的基础上,又在右侧腋前线肋缘下再加1个操作孔。其余均采用3个操作孔完成手术。术后2~5 d出院。无中转开腹、胆管损伤及胆总管结石残留发生。结论腹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术疗效满意,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急性胆囊炎的病历资料.结果 78例急性胆囊炎中,72例(92.3%)腹腔镜下完成手术.4例(5.1%)因广泛黏连显露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1例(1.3%)胆总管损伤中转开腹行胆肠吻合术.结论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囊逆行切除术在腹腔镜急性期胆囊手术中的优点。方法我院于2001年~2008年共收治300例急性期胆囊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发病后的24~764、时内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00例中282例行Lc术,297例术后恢复良好.15例术中中转开腹,术后胆据2例,并发胰腺炎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无胆管损伤,切口疝,腹腔脓肿死亡等发生。结论急性期胆囊在腹腔镜下逆行切除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朋囊切除术(LC)中胆囊三角解剖困难情况下特殊处理办法。方法对21例LC术中胆囊三角解剖困难的病人行胆囊颈部切开,体底部切除,再处理胆囊三角。结果20例腹腔镜手术顺利,1例中转开腹。无胆管损伤、出血、胆漏、胆总管结石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时间1~3个月,无症状复发,效果满意。结论胆囊三角解剖困难不能常规行胆囊切除的患者,行胆囊颈部切开法处理胆囊有效、安全可行;此法不但能够达到胆囊切除的目的,而且能减少肝外胆管和血管损伤,降低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切除术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几种复杂性胆囊结石的安全处理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操作困难的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中复杂性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包括坏疽性胆囊炎54例,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8例,萎缩性胆囊炎7例).有上腹部手术史5例.合并胆总管结石9例,行ERCP+EST及鼻胆管引流(除中转开腹手术3例外66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3例因为胆囊三角区瘢痕粘连、胆囊管近端结石嵌顿与胆总管关系不清(Mirizzi综合症)和术中岀血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适用于多种复杂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既往认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禁忌症的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三角区冰冻样粘连或有腹部手术史者,现都已成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对2008年3月~2010年3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0例患者经LC成功切除胆囊,手术成功率99.4%,中转开腹2例,占0.55%,32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15~160分,平均40.6±5.4分,术后住院时间3~5天,平均3.6天,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胆总管损伤2例,胆漏2例,切口感染、出血各1例,所有病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时机及中转开腹指征,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重视每一台手术,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术中的手术技巧。方法我院近6年来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 016例,其中38例操作困难,总结操作困难的各种原因,探讨手术技巧。结果 38例胆囊切除术完成36例,中转开腹2例;术后出现胆总管结石1例,胆瘘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仔细操作、解剖,采用适当的技巧,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完成手术,遇到确实困难时应果断中转开腹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与对策.方法 对2000年12月~2010年12月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778例中中转开腹8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C中转开腹手术率为2.99%.其中解剖困难48例(57.83%);解剖变异6例(7.23%);胆总管增宽并结石5例(6.02%);胆管损伤7例(8.43%);术后胆漏3例(3.61%);胆囊动脉损伤出血3例(3.61%);胆囊床出血6例(7.23%).中转后81例痊愈出院,1例二次开腹探查,1例术后死亡.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复杂,术前认真评估,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谨慎操作、正确判断,准确把握中转开腹的时机是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减少医源性损伤及中转开腹率,提高LC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5~2011年的LC资料,本组共465例,困难型病例60例,分析其主要原因,总结相关经验教训,探讨手术方法。结果:在60例困难型病例中,顺逆结合切除31例,逆行切除28例,术后胆总管结石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通过对困难型病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是减少医源性损伤,中转开腹率,提高LC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齐红海  李龙振 《中外医疗》2013,32(26):46-47
目的 探讨比较行腹腔镜下逆行和次全胆囊切除术对复杂胆囊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0年5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复杂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患者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治疗(A组),24例患者行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腹腔引流量、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统计并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中转开腹率、腹腔引流量、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手术时间方面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复杂胆囊患者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和次全囊切除术的手术疗效相近,但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对比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东  杨剑  储君  马程  张宁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4):256-257,29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全部行彩色多普勒MRCP检查,其中5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主动中转开腹手术,6例因胆总管结石术前行ERCP术,逆行法胆囊切除术34例,全部行胆囊窝引流,无1例被动中转开腹,术后2例出现不同程度胆瘘,5天后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前正确评估手术难度、逆行胆囊切除、主动中转开腹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治疗过程中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收集作者所在两家医院近年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例,对其中中转开腹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4 50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有99例中转开腹,其中胆囊周围粘连、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是主要的原因,还包括胆管损伤和出血等.结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避免和减少副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60例患者,术中根据胆囊三角区解剖关系和周围炎症程度决定采用顺行、逆行或顺逆结合方法切除胆囊。结果:1060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1046例(98.68%),中转开腹14例(1.32%)中因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中转开腹11例,因术中冰冻病理提示恶性中转开腹行根治术3例。放置细乳胶引流管287例。手术时间为20~150min,平均4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2~5d,平均3.1d。并发脐部切口感染5例,胆总管残余结石3例,胆漏2例,未出现胆管损伤和术后大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杂性胆囊腹腔镜切除术中胆囊颈横断简化操作的作用及其残端不同处理方案的应用体会?方法:2008~2010年通过胆囊颈横断法完成35例腹腔镜复杂性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包括胆囊颈部结石嵌顿伴化脓性胆囊炎?萎缩性胆囊?“冰冻样”Calot三角?胆囊颈管极短?Mirizzi综合征Ⅰ型?同时合并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残端通过逆行游离后结扎或缝扎30例,5例胆囊管闭塞病例残端开放,行胆囊管免结扎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结果:全组均未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暂时性胆漏4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颈部横断这一操作能明显简化手术,对减少手术中转率及减少胆总管损伤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