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报道,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占隐球菌感染的80%,此病常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因此,早期、快速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隐球菌脑膜炎病死率的关键。我科2011年9月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近况--感染性疾病(4)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晓红  肖杰生 《新医学》2004,35(11):708-710
1引言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是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少数可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艾滋病等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药者易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未经特效治疗者几乎全部死亡,治疗有效率为75%~90%,但20%~25%的初步治愈者可复发.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关键.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药物必须能不同程度地透过血脑屏障,以往可供选择的药物很少,近年来这方面药物的研究开发带动了治疗的进展,现将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的近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脑膜炎,该病原体通过呼吸道及皮肤破损处进入血液循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以头痛为首发症状,伴有发热、脑膜刺激征,甚至抽搐、昏迷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常于数日内死亡。我科采取了二性霉素B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小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对新型隐球菌所致肺部感染和脑膜炎的病原学鉴定、临床表现及其危害性的认识,回顾性分析1例不典型新型隐球菌肺炎和2例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经过、治疗反应及转归。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发现1例不典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免疫力正常,肺部感染仅表现为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但是在妊娠期和剖宫产后占位有增大趋势。2例脑膜炎患者均为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其中1例脑膜炎患者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症状。质谱是鉴定新型隐球菌的快速手段。结论新型隐球菌肺炎易于与感染、肿瘤、结核相混淆,容易误诊,应加以鉴别;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中枢症状有时不典型,容易漏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附7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是新型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 ,少数可表现为颅脑内占位性病变。隐脑误诊率高 ,未经特效治疗几乎全部死亡 ,经药物及时治疗 ,有效率为 70 %~ 75 % ,但 2 0 %~ 2 5 %初愈者可有复发 [1 ]。本文就7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6例中男 49例 ,女 2 7例 ;年龄为 8~ 6 5岁 ,职业 :农民 31例、工人 13例、干部职员 13例、牙医 1例、学生2例、经商 11例 ,待业 5例。1.2 发病前原发病 肺癌 …  相似文献   

6.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崇雨田 《新医学》2003,34(6):343-345
1引言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新型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少数可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由于本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加之许多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较容易造成误诊误治;隐脑常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在国外,新型隐球菌感染已成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也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艾滋病患者正逐年增多,隐脑已不再是罕见疾病,临床医师应熟悉及掌握隐脑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诊断与治疗体会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  相似文献   

7.
程相龄  张丽 《天津护理》2012,(5):343-344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于新型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新型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生存于土壤和鸽粪中,为条件致病菌,易发生在全身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发热、头晕、呕吐、视力模糊或复视等[1]。我科于2012年2月收治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3例SLE合并隐球菌脑膜炎(隐脑)病例的临床表现,脑脊液(CSF)变化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LE合并隐脑时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呈非特异性,易误诊成狼疮脑病或结核性脑膜炎(结脑),CSF涂片镜检或真菌培养发现隐球菌是确诊的关键.结论:早期诊断和有效抗真菌治疗有助于改善SLE合并隐脑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耿娇霞 《护理研究》2006,20(2):561-562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真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更易诱发此病。此外它具有复杂多变、无特异性、非典型性、病程长、疗效慢、误诊率高等临床特征,给临床诊断、治疗、观察及护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现将本科1例肝移植术后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治疗及观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其病情重,病死率高,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检查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本文将1995-01/2008-12住我院经明确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35例作回顾性分析,汲取误诊教训,为临床早期确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6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玉欢  李玲  黄如训  鹿寒冰  王艺东  李阳 《新医学》2002,33(10):589-591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经病原学或尸体解剖病理证实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结果: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以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为主,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损害症状,脑脊液压力升高53例,其中超过2.94kPa (30cmH2O)42。尸体解剖发现脑膜渗出,增厚及肉芽肿病变,以脑室脉络丛为甚。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进行性颅内压升高,对进行性颅内压升高,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反复进行脑脊液墨汁染色查新型隐球菌,有助于减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2.
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 (cryptococcusheoformans)所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该病为隐球菌感染的主要类型 ,发病率占真菌性脑膜炎首位。在肝硬化基础上并发隐球菌脑膜炎为少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 ,喷射样呕吐 ,尿潴留 ,口腔粘膜改变及肝功能不全。本院于 1999年 4月 12日收治 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并发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 ,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5 4岁 ,患乙型肝炎 10年 ,肝硬化 6年 ,曾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新型隐球菌脑炎/脑膜炎4例,并结合文献检索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4例病原学诊断明确的新型隐球菌脑炎/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检索探讨其发病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4例均在脑脊液培养中发现新型隐球菌,其中2例墨汁染色发现新型隐球菌;免疫力低下患者易感;脑脊液压力高;主要与结核性脑炎/脑膜炎鉴别;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案是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诱导治疗,氟康唑维持及巩固治疗。结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率低,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对疑似患者,需要反复多次行脑脊液墨汁涂片及培养,减少患者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4.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京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212-1212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nnans meningitis,CNM)是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类型,其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困难,脑脊液涂片阳性率不高,容易误诊,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作通过对1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CT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耿娇霞 《护理研究》2006,20(6):561-562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真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1]。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更易诱发此病。此外它具有复杂多变、无特异性、非典型性、病程长、疗效慢、误诊率高等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1年10月确诊的46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经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确诊。22例(47.83%)合并有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治愈9例、好转18例、6例死亡、13例自动出院。结论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是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易感因素之一,在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中出现发热、头痛等脑膜刺激征阳性,应及时行腰穿,反复行脑脊液墨汁涂片找隐球菌,及时明确诊断,联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能缩短脑脊液隐球菌转阴时间,以提高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下称隐脑)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霉菌感染病,呈慢性或亚急性过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头痛,后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并伴有发热、呕吐、  相似文献   

18.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和真菌感染的常见疾病,临床上极易把后者误诊为前者;而结脑同时合并隐脑者较为少见,其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死亡率高。我们收治3例临床确诊的结脑合并隐脑患者,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和诊断、误诊及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期间确诊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3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以中青年多见.46%患者既往患慢性乙肝,肝硬化、糖尿病、肺部真菌病、肾病综合征等疾患.误诊率达52.9%,主要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治疗以二性霉素B(AMB)联用氟康唑(FLU)为主.[结论]隐球菌脑膜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及时反复多次脑脊液涂片检查是关键.AMB联合FLU为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疾病,其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1,2]。临床上目前尚未有根治的方法,两性霉素B(AMB)是迄今药效最强的抗真菌药物,但其毒副作用多且严重,患者很难耐受整个治疗过程,影响治疗效果[3]。两性霉素B是一种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用药,用药时间长,不良反应多[4]。本研究旨在观察该药物在治疗新型脑膜炎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