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脾脏与胃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在生理功能下,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和胃同属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容纳于胃中的水谷,通过胃的腐熟后,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时也有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布散至全身.也就是<素问·太阳阳明论第二十九>"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相似文献   

2.
脾胃同居中焦而为仓廪之官 ,主受纳和运化水谷 ,是为后天之本。脾为五脏之一 ,脏者藏而不泻。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营养全身 ,主运化水湿而有对水液的吸收、转输、排泄的功能 ,是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脾气主升而不降 ,凡病者常易致虚证、气陷之证 ;胃为六腑之一 ,腑者泻而不藏。胃在消化道中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的作用 ,胃气必须时时和顺通达 ,下降为顺。食物消化的契机主要在胃阳 ,胃阳可以提供温运的热量 ,还可以引起胃壁肌肉的舒张、收缩和蠕动 ,有利于水谷腐熟成为食糜 ,也有利于食物的受纳、混合与移动。正如《医贯》云 :“饮食入胃 ,犹…  相似文献   

3.
调节胃肠运动中药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赵荣莱 《北京中医》1999,18(2):15-17
胃肠道属于中医腑的范畴,以通为用。胃要腐熟水谷,必先受纳,下传小肠,其精微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小肠之受盛和化物,需在小肠内有相当时间的停留,在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后适时地辨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将前者吸收,将后者向大肠输送,大肠传化中再吸收其中多余水...  相似文献   

4.
关于水肿的病机理论《内经》已有记载,认为水肿的发生与脏腑的气化功能及血液运行有密切关系,为后世水肿的辨证施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一、气化失司与水肿水液代谢离不开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气化功能,气化失司、水液停留为水肿。对此,《内经》在生理、病理及治疗方面已有论述,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肾者水脏,主津液”,说明人体饮食精微生化输布的概要过程。水液经胃的受纳腐熟,水精布散输送  相似文献   

5.
三、脾主运化生理功能{{水谷水湿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情志和其它组织器官的联系主升清统摄血液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湘表里。2,脾的生理了.,、弋‘|2、l、主运化水谷化(转运为精微,输送和,输布全消化吸身。收)。运化水谷运化水液食物经胃的腐熟,小肠的泌别清浊,脾的转输和散精—再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把水谷精微输布全身。即脾为胃行其津液。吸收的水谷精微,经脾的转输,肺的宣降,肾的温化,三焦的通调,膀肤的气化一清者,布散周身,润养脏腑组织;浊者,多余的水分,经肺、肾化为汗尿排出。二者同时进行,至…  相似文献   

6.
刘东瓒 《家庭中医药》2021,28(10):26-27
胃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主要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因而它就像一个大袋子,接纳吃进去的食物,然后将这些食物进行初步分解、消化.脾被称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负责运化,就是将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食糜,进一步加工成水谷精微,然后将这些精微物质运送至全身.  相似文献   

7.
王卫民 《光明中医》2013,28(6):1091-1093
"胃气是水谷精微经胃受纳、腐熟、吸收而后变生的布散全身各个部位、发挥特殊功能的一种正气。"《医宗必读》上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具有怎样的生理功能、病理及其特点,以及诊治疾病过程中始终勿忘保胃气。  相似文献   

8.
1 痰的病因病机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水谷精微有赖于脾的运化,肺的输布,肾的蒸化,在三焦气化的作用下,其精微部分或化为津液,或化为血液以营养全身,或化为气、或变为溺而排出体外,这样水液代谢正常运行,痰则无从而生。如果人体为外邪所侵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生活失宜等内外因素导致肺、肺、肾三脏失去正常的生化输布功能,三焦气化不利,水谷不化精微,渐聚而成痰,便可发生各种病证。《类症治载》指出:“证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肾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幻百端。”颇有独到见地。  相似文献   

9.
脾属土,位居中焦,为人身气机升降之枢纽,其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即既能把水谷化为精微,并输布全身以生成精、气、血、津液;又能把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及时地转输到肺和肾,并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以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的停滞。如果湿邪伤脾,或脾阳不振,气不化水,水湿泛滥,湿邪困脾,就会发生腹胀便溏,食欲不振,肢体困倦,而产生湿、饮、痰,甚则发生水肿的病理现象。正因为如  相似文献   

10.
痰病论治     
痰病的成因,是由于患者中阳素虚,复外感寒湿、饮食劳役之伤,以致脾失健运、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周身,因而水液停积,变生痰饮。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水谷精微得到脾之健运、肺之治节、肾阳之煦蒸、三焦之气化,化生津液,转化为血,以营养全身;在津液还流的过程中,或化为汗,或变为溺,而排出体外。在外感内伤的病理状态下,便引起肺、脾、肾、胃等功能失常,使津液不能正常输布与排泄,遇阴邪则聚而为水为饮,遇火邪则煎熬成痰。痰、饮、水都是水谷精微化失其正的病理产物,可谓一源而三歧。但痰病五脏六腑、上下内外皆可发生,且“变幻百端”,这些与水、饮之症不同,在临床上务须加以区  相似文献   

11.
1 脾为后天之本人体出生后 ,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所需物质 ,都依赖脾胃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医宗必读》曰 :“一有此身 ,必资谷气 ,谷入于胃 ,洒陈于六腑而气至 ,和调于五脏而血生 ,而人资以为生者也”。非精血无以形体之基 ,非水谷精微无以形体之壮。脾胃居于中焦 ,在水液代谢的全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理情况下 ,水液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转输、肺的肃降 ,而下达于肾 ,再经过肾的气化 ,使清者上归于肺而布散周身 ,浊者下输膀胱 ,而排出体外 ,从而维持人体正常水液运化。2 慢性肾炎与脾胃相关慢性肾炎是现代医学常见的泌尿内科疾病。中…  相似文献   

12.
一、益火生土法的涵义: 祖国医学所谓“益火生土”,其火应包括两种意义:首先是指命门之火以生脾胃之土;其次是指脾胃本脏腑之火。脾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脾胃生化之水谷精微以灌溉滋养之。而胃的腐熟,脾的运化,又赖命门之  相似文献   

13.
《湖南中医杂志》2021,(3):16-16
禁食生冷不洁食品之所以忌生冷,是为了保护胃气。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接纳由口摄入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进行初步消化,依靠胃的腐熟作用,将水谷等物变成食糜。饮食物经过初步消化,其精微物质由脾运化而营养脏腑和筋脉肉皮骨,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行于小肠,不断更新,形成了胃的消化过程。脾胃保持正常的功能,依赖于恒定的体温,骤食生冷之品,会影响胃液输布,妨碍胃肠蠕动,影响胃的腐熟功能。急则出现胃脘疼痛、嗳腐吞酸等食滞胃脘之候,慢则出现消化不良,营养缺乏,进而损伤人体元气。同时也强调病从口入,避免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和有毒物品摄入。  相似文献   

14.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通降,并将精微物质经脾运输于周身脏腑,胃的功能受脾的运输、肝的疏泄影响,肝郁气滞犯胃,脾胃不和。笔者临床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胃病,多由肝郁克脾土、气机郁滞,以通利气机,荡涤郁滞、健脾、疏肝和胃治疗,收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胃主降质疑     
每言及胃腑功能,总谓“以降为和”,每施治胃法,则曰“以通为补”。此说几成定论,其实未必如此,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脾同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因此,胃气有降必当有升,这才合乎胃的生理常态。纵观《内经》及金元各家之论,皆未见明确论及胃气必降而无升,唯《临证指南医案》多处指出“胃宜降则和”,而治胃当用通降之法。其实《内经》就明确提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胃论》则曰“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血证论》曰:“盖津液足,则胃上输肺”。脾与胃以膈膜相分,胃受纳腐熟水谷,化其精微,然后通过胃气上输入脾,脾气则散布精微归肺而宣发全身。假若胃气不上升,则脾之精微何能散布于肺?可见《内经》的本意,精微输布首由胃气上升为始。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阳协调而使清阳上升也,正如《不居集》所曰:  相似文献   

16.
三、脾(附胃) 1.生理:脾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腹中,互为表里。脾胃为仓廪之官,在体为肉,开窍于口。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相似文献   

17.
肾为胃之关,肾主气化水液,胃的水液通过肾的气化排出体外。如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胃气阻滞、胃气上逆、发为呕水。肾主髓、脑为髓海,肾与脑依赖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为通道,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的阳气充于脑。胃的水谷与肾精加上命门之火构成为髓、髓通过督脉充于脑,胃的水谷还补充足太阳膀胱经的阳气,足太阳膀胱经的阳气充于脑,脑为纯阳。肾脑胃在生理上很有密切的关系,在病理上相互联系。化疗后脾胃受损、水谷不构成髓、无补充足太阳旁胱经的阳气,脑的功能失调,脑的阳气不能够往下于肾,肾阳亏虚。  相似文献   

18.
肾之气化功能异常,二便不利,小便不利则影响水液代谢致水湿泛溢肌肤而为水肿,水停聚于胃肠,影响胃之受承及腐熟水谷之功能,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肾在调节水液代谢过程中为胃的关闸。治疗平衡肾中阴阳,协调肾之开阖,兼顾脾胃及肝之气机升降,注意辨别虚实,标本同治,适时补泻,兼顾他脏,灵活辨证。  相似文献   

19.
试论脾胃     
陈道恒 《河北中医》1998,20(5):311-312
脾与胃,位居中焦,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人之既成,虽得益命门先天之精气,以上形体之基,人之既长,却必赖脾胃后天之精微,以成形体之壮.可见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笔者拟从生理、病理、辨证、治疗等方面加以论述.1 生理上为后天之本1.1 生化之源泉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两者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以及水谷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又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阐明脾胃在饮食的消化吸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脾胃功能旺盛,则消化吸收功能健全,精、气、  相似文献   

20.
刘启庭主任医师,系山东省名中医,业医四十余载,学验俱厚,尤擅长治疗糖尿病,现将其用药经验加以整理,以飨同道。一、益气重在气化刘师认为,虽然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关键在于气化功能失职。责之于脏腑,主要是脾肾气虚。盖肾为先天之本,肾气虚衰,气化失职,气不化则津不行,津不上达,故口渴不止,愈饮愈渴;水气不化,水液直趋膀胱,而为之小便,则饮一溲一。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之精微,精微不布,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供应,胃便代偿性地加倍受纳,故多食善饥,愈食愈瘦。脾肾不足,中气不升,固摄失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