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8年10月,在缺乏科学依据的情况下,法国卫生部门暂令在青少年学生中停止接种乙型肝炎(HB)疫苗,其原因是接种HB疫苗可能与脱髓鞘疾病,尤其是多发性硬化症(MS)的发病及恶化有关。同时,将MS列为HB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因此造成HB疫苗的接种减少。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加拿大疾病控制实验中心(LCDC)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等其他机构在仔细复习了有关资料后未发现支持这种相关性的证据,因此反对这种决定。WHO进一步指出,尚无任何证据表明MS与接种疫苗相关。 调查MS与接种HB疫苗相关性的最有  相似文献   

2.
国产乙肝血源疫苗加强接种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国产乙型肝炎血源疫苗(下称HB疫苗)对初免者在观察免疫持久性的基础上,于第5年进行了加强接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年龄在13~15岁,经3剂HB疫苗初免(0、1、2)5年后的烟台市区学生70人。1.2 疫苗用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HB 疫苗,批号8908-20,其HBsAg 含量为10μg/ml。1.3 接种取HB 疫苗,对上述对象于初免后第60个月加强接种1次,部位为前臂三角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球约有20多亿人感染乙型肝炎(HB)病毒,慢性携带者约有2.8亿人,每年有5000万HB病毒感染者,近200万人死于HB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等续发症。HB感染及其续发症仍然是目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HB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防止HB病毒传播最有效的措施。该疫苗自1979年问世以来,全世界已有上百万人接种HB疫苗,实践证明,HB疫苗使用安全、副作用小,免疫源性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HB疫苗的免疫策略和接种对象的选择、接种部位和途径、免疫程序、剂量应用及加强接种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者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乙肝(HB)疫苗初免研究表明,初免后抗-HBs水平会随时间逐渐下降,甚至低于检测水平。当抗—HBs水平降至10IU/L(即抗-HBs抵抗HBV感染最低有效保护水平)时,HBV感染的危险性及感染率就会相对增加。因此,随着HB疫苗的推广应用,对HB疫苗已初免的儿童是否需要再  相似文献   

5.
1983年7月1日,比利时职业病保险基金会(FOD)核准支付乙型肝炎(HB)疫苗接种费用。到1986年12月31日止,FOD 已同意支付在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工作的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度危险性的40000名男、女医护人员需用的160000剂 HB 疫苗的接种费用。此剂量占世界上同期所接种的 HB 疫苗的2%。  相似文献   

6.
廖俊 《健康大视野》2006,14(3):42-42
目的探讨对HBsAg阳性,特别伴有HBeAg阳性产妇HBV母婴传播的最佳阻断效果.方法对80例血清HBV感染标志物大三阳或小三阳产妇的新生儿采用HBIG100IU×2+HB疫苗5μg×3的0-1-6免疫方案接种(治疗组)和40例血清HBV感染标志物大三阳或小三阳产妇的新生儿仅采用HB疫苗5μg×3的0-1-6免疫方案接种(对照组)比较.结果其保护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80%.结论HBIG100IU×2+HB疫苗5μg×3的0-1-6联合被动-主动免疫方案为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1998年10月,尽管缺乏科学证据,由于考虑到乙型肝炎(HB)疫苗接种可能与脱髓鞘疾病,尤其是多发性硬化(MS)的发病及恶化有关,芬兰停止对青少年学生进行HB疫苗接种.法国将MS列为HB疫苗接种禁忌症,HB疫苗应用大幅减少.国际卫生组织及加拿大、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复习有关资料未发现支持这种相关性的证据而反对这个决定.国际卫生组织进一步指出尚无任何证据表明MS与任何疫苗有关.  相似文献   

8.
国产HB疫苗免疫持久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产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简称HB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但免疫持久性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我们应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HB疫苗,在观察免疫效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连续观察,现将3年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乙肝HB)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属于乙肝高发地区。HB疫苗的推广使用,为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发病提供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东阳市自1992年起开始执行新生儿应用HB疫苗预防乙肝的方案,1995年6月份起,对按规定完成HB疫苗全程接种的新生儿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现将在1995~2002年期间出生的新生儿的抗体检测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在1995~2002年期间出生的新生儿,在完成全程接种后的第30~60天内到市疾控中心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者。2 HB疫苗HB血源疫苗在我市的使用时问为1992~1998年年底,使用剂量为10微…  相似文献   

10.
1998年 10月 ,尽管缺乏科学证据 ,由于考虑到乙型肝炎(HB)疫苗接种可能与脱髓鞘疾病 ,尤其是多发性硬化 (MS)的发病及恶化有关 ,芬兰停止对青少年学生进行 HB疫苗接种。法国将 MS列为 HB疫苗接种禁忌症 ,HB疫苗应用大幅减少。国际卫生组织及加拿大、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复习有关资料未发现支持这种相关性的证据而反对这个决定。国际卫生组织进一步指出尚无任何证据表明 MS与任何疫苗有关。最有力的研究 HB疫苗接种与 MS相关性的资料是比较HB疫苗接种者与未接种者的资料 ,由于青少年 MS发病较少 ,故缺乏青少年 MS的资料。加拿大 Colum…  相似文献   

11.
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乙肝病毒围生期传播阻断的应用与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秀莲  李志毅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599-2601
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 lin HB IG)是针对乙肝病毒(HBV)特有的丙种球蛋白(抗-HBs)。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应用HB IG或与乙型肝炎疫苗(HB疫苗),联合应用于HBsAg阳性孕妇及所产新生儿以阻断围产期母婴传播,并取得较可靠的干预效果。本文对162例HBsAg阳性孕妇,进行有关HB IG作用机制、应用时间、剂量、免疫效果等方面宣传与应用指导的结果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予以报道。期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围生期母婴传播,减少新的传染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1 HB IG阻断…  相似文献   

12.
自1979年乙肝(HB)疫苗问世以来,业经证明,该疫苗使用安全、副作用小、免疫原性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HB疫苗接种对象的选择,部位和途径,免疫程序及剂量应用,加强接种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HB疫苗接种对象的选择 WHO推荐的控制HB策略重点为在中高度流行区新生儿和幼儿的免疫接种,其次对各  相似文献   

13.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巧婵  张秀枝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513-1514
目的:观察孕妇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 IG)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60例无乙型肝炎症状的HBsAg(+)和/或HBeAg(+)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自孕28周起每月肌注HB IG 200 IU。两组新生儿再随机分为疫苗组和联合组,疫苗组按免疫计划于出生时、1月和6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联合组在用基因疫苗同时注射HB IG 200 IU/月。所有新生儿取脐血和婴儿取血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并随访至生后1年。结果:干预组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慢性感染率和免疫失败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干预组中,疫苗组和联合组的慢性感染率和免疫失败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对照组中却差异明显(P<0.01)。结论:应用孕期注射HB IG的方法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有效;在孕期未做HBV被动免疫时,新生儿同时注射HBV疫苗和HB IG也不失为一种补救措施,可降低婴儿的慢性感染率和免疫失败率。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一些地区为乙型肝炎高度流行地区。对高危人群切断其乙肝传播的有效方式是进行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称HB疫苗)的自动免疫,由于制备疫苗的血液来源有限和造价较高,故较大面积免疫难以实现,如小剂量免疫成功并推广应用,则可缓解甚至解决这些问题。近来年,对小剂量HB疫苗的研究较多,但就其保护效果、抗  相似文献   

15.
血源乙型肝炎(HB)疫苗按0、1、2月程序免疫3针,抗-HBs(+)的小学生108名,随机分成两组。1组55名;2组53名。两组年龄、性别、抗-HBs GMT均无显著性差异。于初免首针后第12月1组以5μg血源HB疫苗加强1剂;2组则以20μg酵母重组HB疫苗加强,均接种于上臂三角肌内。8名抗-  相似文献   

16.
<正> 作者给26名(男15,女11人)塞内加尔婴儿注射3次氢氧化铝乙型旰炎(HB)疫苗。第一次注射(To)时,出生5天内的14人,20~30天的12人。3次注射之间分别间隔1个月。一年后加强注射一次。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 HB 病毒(HBV)标记(marker)。注射前,3人(11.5%)血清HB 表面抗原(HBsAg),抗 HBsAg 的抗体(抗—HBs)、抗 HB 恢心抗原的抗体(抗—HBc)均  相似文献   

17.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接种乙肝(HB)疫苗是控制乙肝流行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可是按正常程序接种HB疫苗的人群中,在排除贮存条件不当和贮存时间过长等造成疫苗效价下降、接种技术误差等原因外,用常规检测方法发现仍然有15%~20%的人群未能产生有效的抗-HBs(保护阈值>10 mU/mL)(1)。本研究针对乙肝疫苗成人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优化其关键性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2月4 683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HB)及其中64例并发胆红素脑病(BE)的临床资料。结果:①4 683例HB患儿中的甲组2 366例为该院分娩,接受胆红素动态监测,HB得到及时治疗,无BE发生;乙组2 317例为市、县、乡镇分娩,没有动态监测胆红素并及时治疗HB,并发64例BE。甲乙两组病因分布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乙组2 317例中,1 187例接受过围产期保健服务者,并发16例BE,1 130例未接受服务者,并发48例BE,对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导致64例BE的危险因素为:一是围产期母儿因素、溶血因素,感染因素等多病因并存,二是存在缺氧、酸中毒、低体温、低蛋白、低血糖、低热量等合并症。结论:建立健全对HB发生、发展的动态监测机制,针对病因,及早治疗HB,防治合并症,是预防或消除BE的关键措施;加强围产期保健服务,也能有效地降低B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1986年7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Merck Sharp&Dohme公司通过遗传工程生产重组DNA乙型肝炎(HB)疫苗。该疫苗是将含HBsAg adw亚型基因质粒导入酵母细胞,再经疏水交互层析,无菌过滤,福尔马林处理,氢氧化铝吸附,加硫柳汞防腐等工序制成。重组HBsAg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免疫预防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发展乙型肝炎疫苗(HB疫苗)及其推广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86年前后,全国10多个城市开展了新生儿(HB疫苗)普种的试点研究。1992年,我国就将HB疫苗纳入了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起,正式将HB疫苗纳入了计划免疫。自试点普种研究10年后,10岁以下人群中,HBsAg携带率在我国一些地区已从10%~20%,下降到1%~2%,上海则降至0.53%。由于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高流行区,要实现控制HBV感染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