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3 提壶揭盖本法适用于肺气不利 ,升降之令不行而致之癃闭。由于癃闭的病位在膀胱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 ,一般治癃闭常着眼于通。然亦有屡用车前、木通、赤茯苓、泽泻之属而症情不减者 ,此时若在原方中 (如五苓散之类 ) ,加入一味桔梗 ,或紫菀、杏仁 ,住往可收立竿见影之效。考桔梗味苦辛 ,性微温 ,入肺经 ,能宣肺散邪 ,载药上行 ,所以一向有舟楫药之称。而“肺为气之主”又为水之上源 ,司“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之职 ,若肺气不利 ,每易形成源堵流塞 ,以致上窍闭而下窍涩。桔梗开肺气以浚其源 ,上窍通则下窍利 ,譬如茶壶 ,揭其盖则…  相似文献   

2.
26 通因通用北齐徐之才“通剂”中的“通可去滞”乃言其常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通因通用”乃言其变。“通因通用”中的第一个“通”字是指通利药物 ,第二个“通”字是指通利证候。就表面看来 ,“通因通用”法的适应证 ,似乎是具有滑脱现象需要用塞法治疗的脱证 ,但实质上仍然是必须用通法施治的具有堵塞不通病机的疾患。如湿热引起的小便频数 ,瘀血停积形成的血滞崩漏等 ,应分别采用通利小便、破血行瘀的方法治疗 ,以及《类经》所说的“火热内蓄 ,或大寒内凝 ,积聚留滞 ,泻利不止 ,寒滞者以热下之 ,热滞者以寒下之 ,此通因通用之法…  相似文献   

3.
王少华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1):485-487
20 行血以止血中医治疗血证 ,其专藉凉营以冀“血得寒则凝”与用炭药以期“血见黑即止”等法 ,医者每恶其有“留瘀”之弊。“服寒凉药百不一生”的说法 ,虽非绝对公允之论 ,但以之为擅用凉血法者之棒喝 ,似属必要。缪仲醇氏治血三法 ,首条即指出 :“宜降气不宜降火”,继又指出 :“宜行血不宜止血”,可谓善治血证者。否则 ,见血止血 ,则咯血者往往因血多喉小 ,瘀不得出 ,留于肺络 ,久之将成损怯。反之 ,以行血化瘀法治咯血 ,则肺络中无瘀 ,因而也就无后患可言。王清任云 :“瘀化下行不作痨”,这是经验之谈。对于女科经漏者 ,用止血法亦常朝…  相似文献   

4.
16 补血以丽气证属气虚 ,投以甘温益气之品后 ,其效如桴鼓者固在意中 ,设或益气而气虚见证无明显改善时 ,可同时参以补血。当施用气血双补法后 ,其疗效又迅速提高。其中机理 ,当不外《张氏医通·诸知门·咯血》条所云 :“盖气与血 ,两相维系 ,气不得血 ,则散而无流 ;血不得气 ,则凝而不流”。张氏的意思是说 ,气血相互资生并完成运行的生理功能 ;如气不得血则散 ,而补血意在丽气 ,气有所归 ,则能司脏腑经络之职而精神乃治。补血以丽气的治法 ,尤其适用于失血引起的气虚疾患 ,如新产后癃闭、久痢下血后脱肛等。但补血以丽气的治法 ,是以扶气…  相似文献   

5.
变法实践录     
  相似文献   

6.
变法实践录(续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 甘温除热甘温除热亦称甘温除大热。它是以味甘性温的药物为主组成方剂 ,治疗因中气不足及气虚血亏而形成的内伤发热 ,重在扶正以祛邪的一种治疗方法。气虚外感患者 ,也适用此疗法。至于甘温除热法的来龙去脉 ,特别是其“热”的机理何在 ?迄今尚无较完整的答案。个人认识是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篇“谷入于胃 ,以传与肺 ,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其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的经旨 ,可以看作是 :营卫既来自中焦水谷之气 ,则中气之和利与否 ,能够影响营卫之和利。即中气和利 ,营卫亦和 ;中气虚馁 ,则营卫不和。营卫不和则热 ,或乍寒乍热。重言之 …  相似文献   

7.
变法乃变化、变更或变通的治疗法则,包括治疗“气反”的“反治”法在内,它和常用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8种常法有别。其适应范围,一般都是较为复杂的疑难杂证。现就个人认识,结合半个多世纪在临证中的实践体会,谈谈部分变法的运用。1 求汗于血“求汗”一法...  相似文献   

8.
8 补火生土按五行学说的相生规律,火能生土,土赖火旺。由于火有坎离之分,土有戊己之别,坎火生己土,离火生戊土。肾属坎,脾属己,心属离,胃属戊;坎(肾)离(心)为阳气之根,亦是戊(胃)己(脾)阳气之源。前贤譬喻脾胃为釜,命火为薪,薪燃釜热,水谷始得以腐熟,精微方有以化生。反之,先天火衰,则诚如《类经附翼·求正录·真阴论》所说的那样:“火衰其本,则阳虚之证叠出”。而坎(肾)离(心)与戊(胃)己(脾)之间的相生关系尤为突出。对此,李士材更具体地指出:肾“虽属水脏而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运行三焦、腐熟水谷乎?”脾胃属土,主…  相似文献   

9.
6 厚土敛火火有虚实之分。根据“虚则补之”和“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 ,实火宜泻 ,虚火当补。厚土敛火法的适应症为虚火。此法实由李东垣氏的“甘温除热”法引申而来 ,但与“甘温除热”法却又同中有异。其异在于此法除用甘温药厚土敛火外 ,还可用甘凉药厚土敛火。例如《临证指南医案》载“某 ,食烧酒辛热及青梅酸泄 ,遂衄血咳血 ,心腹极热 ,五味偏胜 ,腑阳脏阴为伤”,叶氏用生白扁豆、北沙参、麦冬、白粳米以养胃和脾 ,即含有厚土即是敛火之意。厚土敛火法首先由尤在泾氏在《静香楼医案》中明白地提出 :“中气虚寒 ,得冷则泻 ,而又火升齿衄…  相似文献   

10.
王少华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0):418-420
18 增水行舟大便秘结者 ,通常均以下法治之。下法中又分寒下、温下与润下诸法。而润下法中 ,又多以麻子仁丸、五仁丸等为代表方。药物则以火麻仁、郁李仁、 >蒌仁之属以润肠通便。这类药虽有润下之功 ,但却缺少滋阴之能。对于温热病因热灼阴伤而大便不通的患者 ,用上述方药则难合拍。譬如舟楫 ,河水干涸 ,船舶怎能行驶 ?欲得船行 ,必须水涨。增水方可行舟 ,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吴鞠通氏指出 :“津液不足 ,无水舟停者 ,间服增液”。这确是经验之谈。关于增液汤的适应症 ,吴氏曾云 :“阳明温病 ,无上焦证 ,数日不大便 ,当下之 ;若其入阴素虚…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机关键是阳气虚衰。肾阴虚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理因素。常分为肾阳虚衰、脾肾阳虚、心肾阳虚、阳气衰竭、阴阳两亏五型。指出:辨证分型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目前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荨麻疹为风寒风热之邪客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则起瘾疹,可分为风寒外袭、风热乘肺、滞热受风、血虚受风、脾胃湿热、阳虚血瘀、卫气不固等型,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3.
从中西医对面部痤疮的认识、辨证论治(肺经风热、脾胃湿热等)、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等,论述面部痤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对慢性肝病伴失眠分四型施治。肝气郁结型,治宜疏肝理气,条达情志,宁心安神;肝胆湿热型,治宜清泄肝经实火、湿热;肝肾阴虚型,治宜滋肾柔肝,养心安神,兼清湿热;痰蒙心窍型,治宜镇肝熄风,豁痰开窍。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西医结合诊法辨证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可以有效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现代中医注重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 ,结合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 ,深化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法辨证规律认识 ,切实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合彩光(IPL)联合中药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复合彩光治疗(IPL)联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2例,复合彩光(IPL)治疗黄褐斑31例,观察其疗效差异。结果经过6次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19.4%(12例)和12.9%(4例);好转率分别为77.4%(48例)和70.9%(22例);无效率分别为3.2%(2例)和16.1%(5例)。2组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合彩光联合中药治疗黄褐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旱半夏的组织培养条件。方法以旱半夏小块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与结论使用卡拉胶代替琼脂固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旱半夏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5mg/L,增殖系数达到6.5,平均苗高达2.5cm;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0.1mg/L,生根数4—5条,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8.
罗卫芳  宋科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12):1067-1069
新时期中医的办医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中医办医模式向传统形式门诊的回归,将有望为中医的大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中医院肩负重新定位的使命,将促使中医行业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我国大卫生中去,并为中医实践阵地的全面拓展及中西医并重的实现打好前站。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使用复杂网络技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CYP450s的关系,为中药分子机理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本文基于120篇文献报道,通过人工摘录的方式收集中药化学成分和CYP450s的相关信息,使用Cytoscape 2.8.2作为分析工具,构建化学成分与CYP450s的复杂网络图,并计算了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以及中药化学成分节点的相似度。结果:本文采集了169个中药化学成分和25种CYP450s的相关信息。CYP2C19、CYP1A2、CYP3A4等CYP450s和槲皮素、银杏内酯A、黄芩素等化学成分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酶和热点中药化学成分。相似度较高的欧前胡素和银杏内酯B,槲皮素和黄芩素等化学成分可能存在协同相互作用。结论:复杂网络计算可以很好地辅助中药协同作用机理研究和新药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