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扰素(IFNs)是第一个被深入研究的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抗肿瘤及调节免疫作用,可分为α,β,γ3类,干扰素α和干扰素β又称为Ⅰ型干扰素,γ干扰素又称为Ⅱ型干扰素.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是脊椎动物细胞基因组在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下所控制产生和分泌的一类细胞功能调节蛋白质。人类干扰素己知有α、β、γ三种类型,均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中α、β(Ⅰ型)干扰素最重要的是抗病毒性能,而γ(Ⅱ型或免疫)干扰素在抑制细胞生长抗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IFN)是一组体内存在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人体细胞或动物细胞在病毒或干扰素诱导剂作用下产生的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的低分子量糖蛋白。WN分为α、β和γ3类。产品有人白细胞干扰素(α-干扰素,IFN-2),人纤维母细胞干扰素(γ-干扰素,WN-γ)。由动物制取的干扰素尚不能用于临床。IFN除有抗病毒作用外,还有增强免疫或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它的作用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三大类作用。目前用于临床的人干扰素(HuIFN)主要有α(HuIFN-α)和β(H  相似文献   

5.
李德泽  耿桂兰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0):2210-2211
干扰素是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干扰素主要分a、β、γ三类,以干扰素a抗病毒作用最强.重组人干扰素α2α栓是目前第一个抗病毒的阴道局部用药新剂型,是将干扰素直接作用靶细胞,较小剂量就足以导致靶细胞形成抗病毒状态或抑制癌细胞增殖,在临床用于妇科多种病毒性病的治疗中,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λ(IFN-λ)为一类新发现的Ⅲ型干扰素,隶属于Ⅱ型细胞因子家族,其异二聚体功能性受体复合物IL-28Rα/IL-10Rβ具有组织学分布特异性。IFN-λ主要通过JAK-STAT途径发挥其药理学活性,包括抗病毒、抗增殖及免疫调节作用。在Ⅰ期及Ⅱ期临床试验中IFN-λ产生的不良反应较IFN-α为少,因此在治疗肝炎及特异性抗肿瘤方面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IFN-λ的药理学活性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γ-干扰素     
根据最近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的建议,白细胞干扰素(Le-IFN)命名为α-干扰素(IFN-α);成纤维细胞干扰素(F-IFN)称为β-干扰素(IFN-β);而由T细胞有丝分裂素在淋巴细胞诱生的Ⅱ型干扰素或免疫干扰素,称为γ-干扰素(IFN-γ)。γ-干扰素在理化与生物学性质上与前两者有很大的不同。(1)γ-干扰素的免疫调节和抑制细胞生长活性比α、β干扰素为强;(2)它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它是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似的低分子糖蛋白。干扰素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细胞分裂、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它是一种重要的抗病毒、抗肿瘤治疗药物。干扰素分为两型:Ⅰ型包括α-干扰素和β-干扰素,分别由白细胞及纤维细胞产生;Ⅱ型为γ-干扰素,由T细胞产生。目前在我国广泛使用的主要是α,和α2干扰素,包括α-1b,α-2a和α-2b干扰素。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是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 ,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干扰素主要分 a、β、 三类 ,以干扰素 a抗病毒作用最强。重组人干扰素α2α栓是目前第一个抗病毒的阴道局部用药新剂型 ,是将干扰素直接作用靶细胞 ,较小剂量就足以导致靶细胞形成抗病毒状态或抑制癌细胞增殖 ,在临床用于妇科多种病毒性病的治疗中 ,均取得满意的疗效。1 治疗慢性宫颈炎 ,宫颈糜烂慢性宫颈炎感染病毒主要为单纯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瘤等病毒 ,重组人干扰素α2α栓可使受到单纯疱疹病毒攻击的Hep- 2细胞不发生病变 ,起到完全抑制病毒的作用 ,可…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IFN)具有广泛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FN通过诱生多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强NK细胞活性及其他免疫调节作用,有效地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并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清除早期恶变细胞等多方面的作用。临床上,IFN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冶疗.本文从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综述IFN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生物技…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1985年6月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因此,探索干扰素在治疗艾滋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机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干扰素是目前研究最多,唯一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双重作用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干扰素不仅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而且它还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分化、杀伤淋巴细胞、抗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是机体正常细胞在诱生剂作用下产生的具有种属特异性的糖蛋白,其生物学活性主要是广谱抗病毒增殖、抗肿瘤等细胞分裂、调节免疫反应及抑制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等,因而人们正致力研究将其用于防治人类疾病及有关的基础理论方面。人的自然干扰素主要分为α、β、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Interferon,IFN)的研究仅30余年,却取得惊人的发展,而且已在抗病毒病和肿瘤治疗中广为应用。IFN是一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体内存在的微量调节蛋白,也是一群淋巴因子,分为α、β、Υ三型,临床使用最多是α,其次是β。α,β具有相似的  相似文献   

14.
张霞 《肝博士》2007,(1):27-29
干扰素(IFN)是人体受到异种核酸(包括病毒)刺激而产生的一类低分子量的糖蛋白。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增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据其产生的细胞来源不同,分为人白细胞干扰素(IFNα)、人纤维母细胞干扰素(IFNβ)和人免疫细胞干扰素(IFNγ)。其中IFNα与IFNβ主要与抗病毒作用相关。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大多为DNA基因重组的产物:rIFNα-2b、rIFNα-2a等。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种细胞因子,有抗病毒、调节免疫以及抗肿瘤作用。干扰素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癌基因表达、调节免疫、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转移、与其他抗癌药物起协同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等机制抗肿瘤。本文全面叙述了干扰素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外试验表明:①两种干扰素单用对腺病毒Ad-7株的繁殖抑制作用均较弱;②5-IUdR和 Are-A 低浓度有抗病毒作用,加大剂量对细胞有毒性作用;③nIFN-α与 5-IUdR 伍用有抗病毒相加作用,nIFN-β及rIFNα_1、β_1与 5-IUdR 伍用则无此作用;④两种干扰素与 Ara-A 伍用均有抗病毒相加作用;⑤低浓度黄芪仅有轻微抗病毒活性,与两种干扰素伍用也有一定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低剂量口含干扰素的临床应用徐东平综述皇甫玉珊审校干扰素已被证明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机能的活性蛋白质,在临床上被应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某些肿瘤、白血病及自身免疫机能紊乱的疾病[1,2]。干扰素分为α、β和γ三型,天然人白细胞干扰素的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α干扰素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体外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为其在抗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α干扰素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分别采用免疫印记检测磷酸化AKT和caspase-3蛋白水平、XTT检测癌细胞生长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癌细胞凋亡.结果:a干扰素与CNE2细胞株共同培养48 h后,磷酸化AKT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NE2细胞组,而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NE2组;XTT试验显示a干扰素明显抑制CNE2细胞系的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性;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检测α干扰素与CNE2细胞系共育48 h后细胞的早期凋亡率23.42%,而对照组的早期凋亡率仅为4.5 %(P<0.05).结论:α干扰素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体外生长增殖,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 (IFN)是由细胞基因控制 ,在特定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诱生蛋白质。这种诱生蛋白质 -IFN从细胞产生出来 ,又可作用于相应的其它同种细胞 ,使其恢复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免疫活性”。由于该药的特殊作用促进了基因工程生物制品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 分类IFN种类繁多 ,依据其抗原性分为α、β和γ三种 ,目前主张将α -干扰素和 β -干扰素统称为Ⅰ型干扰素 ,将γ -干扰素称为Ⅱ干扰素 ,因为α -干扰素和 β -干扰素许多特征很相似 ,但在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特征上两者和γ -干扰素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0.
李蕴铷  谢雯 《中国医刊》2007,42(1):10-12
1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自1990年美国FDA正式批准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以来,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有近20年的历史,是最早用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目前认为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抗病毒作用:干扰素α的抗HBV作用是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最多的一个作用;②减轻肝纤维化作用:临床中观察到干扰素α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比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相对少见,但一直没有很好的循证医学证据,最近澳大利亚一项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显示无论是否能获得抗病毒应答,干扰素α确实具有减轻肝纤维化,降低肝硬化的发生率的作用;③调节免疫作用:干扰素α具有广泛的调节免疫作用,这也是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