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林燕  黄织春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8):955-957,102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有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多由折返机制引起。体表心电图对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诊断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林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732-173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的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大部分室上速由折返机制引起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房室结与心房,分别称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此外,还可利用隐匿房室旁路。在全部室上速的病例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约占病例总数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49例行RF-CA患者资料,其中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左室特发性室速、房速患者。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48例,成功率为98.8%;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87例,成功率为97.8%;左室特发性室速患者共11例,全部成功;房速3例,2例成功,1例行房室结改良术。结论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经验.方法 分析119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的过程,其中显性52例,隐匿性67例.结果 消融成功119例,失败0例,复发4例,并发症2例.结论 RFCA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法治疗房室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2例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采用标准程序刺激右心室或右心房,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对其进行标测和消融。结果房室旁路13例,其中左心旁路10例,右心旁路3例。房室结双径路9例。22例射频消融成功21例(95.46%),失败1例(4.55%)。1例(4.55%)术后发生暂时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3~14个月,无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房室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效果肯定,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46例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术,常规放置盈状窦电极、高位右心房电极、希氏束电极、右室电极,经高位右房、右心室程控刺激完成电生理检查,确定室上速发作类型,标测并消融。消融终点: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程控刺激不能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跳跃现象消失,或虽存在但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不能诱发室上速,即使有心房回波,不超过一个;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显性预激delta波消失,心室起搏呈室房分离或递减性传导,希氏束导管A波最早;隐匿性旁路:心室起搏放电时VA分离,偏心传导消失,出现室房分离或希氏束导管A波最早的室房递减性传导或心动过速终止于旁道逆传。结果 46例均成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5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2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术中、术后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动脉栓塞、静脉血栓形成、心包填塞、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气胸、瓣膜损伤、死亡等并发症,随访3月~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成功率高,极少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RR间期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方法 分析来我院就诊的6例RR间期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及其发生机制.结果 3例确诊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确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RR间期不齐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分别为:患者1和患者2受折返环路组织不应期的影响;患者3和患者4是由于折返环路发生改变;患者5是由于窦性心律干扰了折返激动;患者6是由于折返环路以下的双侧束支发生了传导阻滞.结论 心动过速时组织不应期的影响,折返环路的改变,折返环路内、外心律的变化,折返环路以下部位传导的异常等均可导致RR不齐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5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比较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与心内电生理检查所测得的各项指标。结果: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房室结双径路(DAVNP)并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隐匿性房室旁道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敏感性分别为93.5%主87%,特异性均为100%。AVNRT和AVRT的RP'分别为72±15ms和128±17ms(P<0.01)。提示经食管心房结调搏技术对PSVT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罗秀锋  郑萍  李静  梁月香  邹莲英 《广西医学》2009,31(8):1130-1131
目的分析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并发症,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492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消融总成功率95.73%(471/492)。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99例,成功率为95.32%(285/299);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93例,成功率为96.37%(186/193);并发症发生率为2.24%(11/492)。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勇 《四川医学》2009,30(1):39-40
目的通过总结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86例临床资料,探讨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86例结果,根据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射频消融术。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6例,总成功率98.5%,复发率1.5%。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20例,总成功率95.8%,复发率3.5%。未中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1快速性心律失常 1.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室率突然增快,一般在150~220次/分,包括房性和房室结性。临床常见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相似文献   

12.
对30例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腔内电生理检查发现,22例为房室折返型室上速,8例为房室结折返型室上速,经大头电极导管标测后在靶点位发放射频能量,均成功阻断房室旁路或房室结慢径传导,随访3~12月,2例复发,经再次消融成功,说明该法为根治折返性室上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69例结果,根据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进行RFCA.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76例,总成功率97.7%,复发率3.4%,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93例,总成功率98.9%,复发率4.4%.术中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无1例因为并发症死亡.结论:RFCA是治疗PSVT的有效方法.并发症和术者的熟练程度、消融靶点的位置、患者全身情况和解剖变异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李迎风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71-171
目的分析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射频导管消融的护理效果,探讨更加有效治疗该病的方法,提高其治愈率。方法抽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156例,进行慢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并做好护理工作。结果 15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均康复出院,治愈率为100%,随访0.5-2年未出现复发。结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射频导管消融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中叶,随着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al-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al-ventricularReentrantTachycardia,AVRT)取得巨大成功,众多电生理学者的目光开始瞄准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导管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且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8例患者,其中左侧旁路142条,右侧旁路112条。消融总成功率为98.8%。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方法,手术中注意操作经验的积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av L导联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110例连续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组64例,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组46例,比较传统指标与单独a VL导联切迹在AVNRT和AVRT鉴别中的价值。结果 a VL导联切迹在AVNRT中出现25例,在AVRT中出现1例;下壁导联伪s波在AVNRT中出现24例,在AVRT中出现1例;V1导联伪r波在AVNRT中出现29例,在AVRT中出现2例;a VL导联切迹对AVRT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39.06%和98.44%,与上述常规指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a VL导联切迹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进行诊断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典型的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可激动间隙的特点及其分区。方法25例AVNRT患者心动过速发作后,分别在右室心尖部和高位右房给予VS2和AS2早搏刺激,从心动过速周长-10ms开始刺激,相隔8个心动过速周期,以-10ms的步长进行递减扫描,测定可激动间隙,并与4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比较。结果25例AVNRT患者中,2例经右心房AS2刺激可以使心动过速重整,仅2例患者可经心房AS2刺激使心动过速终止,3例经心室VS2刺激可以使心动过速重整,经心室VS2刺激均未能使心动过速终止,与AVRT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动过速重整时,偶联间期与回归间期之和可小于心动过速周长的2倍,亦可等于心动过速周长的2倍。结论刺激部位不同,折返环不同,所暴露的可激动间隙可能不同。刺激的偶联间期与回归间期之和等于心动过速周长的2倍,不能排除心动过速的重整。  相似文献   

19.
慢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S F型AVNRT)及隐匿性旁路传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中常见的类型 ,但通过体表心电图鉴别有一定难度。本文对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电消融术确诊的 4 5例S F型AVNRT及AVRT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逆行P(P′)波的位置、形态进行对比分析 ,以寻求体表心电图在PSVT分型诊断中的价值。1 临床资料收集 1999年 4月至 2 0 0 2年 1月在我院住院的PSVT患者 4 5例 ,男性 2 6例 ,女性 19例 ,年龄 13~6 0a。有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史 ,无器…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将接受射频消融术患者62例分为房室旁道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2例,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0例。以房室旁道伴AVRT室房传导特征为对象,探讨DAVNP伴AVNRT VA传导特征。结果表明DAVNP伴AVNRT其VA传导发生率为100%;室房逆传多经房室结快径;快径逆传具有房室旁道逆传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