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脉象客观指标,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脉象变化,为临床辨证冠心病提供客观化依据及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应用YM-Ⅲ型脉象采集仪对观察组289例冠心病患者及对照组120例正常人的脉象进行采集,并对2组的脉象、脉图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单一脉象统计,冠心病患者可见脉象有11种,其中弦脉、滑脉、沉脉共占76.48%,较其他脉象所占比例大。弦脉观察组占34.60%,对照组占1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H脉观察组占29.41%,对照组占19.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脉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1、U、h3/h1这3个变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图参数可为临床上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心系病患者常见证型的脉象分布差异,探索弦脉的特征性脉象参数,为中医临床心系病的脉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运用ZM-Ⅲc型智能脉象仪收集入选患者的脉象信息,将入选患者分为气血虚、阴虚、阳虚、气阴两虚、气滞、寒凝、血瘀、痰饮8种证型,探索其脉象分布特点与差异,并进一步寻找弦脉的特征性脉象参数。结果:在211例心脏病患者中,以气阴两虚型、气滞型、血瘀型较为多见,脉象分布以结代脉和弦脉为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h3、h4、h5、h3/h1、h4/h1、h5/h1、w对弦脉的诊断价值较高,其中h3的ROC曲线下面积达0. 847,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 879、0. 808。结论:脉象仪可为临床心系病诊治过程中的辨证分型提供准确、可靠的客观依据,当心系病患者出现弦脉时,可初步推断患者的外周阻力高、血管弹性差,对心系病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不同证型湿疹患者的脉象特点和脉图参数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湿疹患者205例,其中脾虚湿盛型62例,湿热内蕴型73例,血虚风燥型70例,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脉象采集系统和临床结合的方法进行脉象的识别分析。结果:湿疹组各型h1、h3、h4、h5、w/t、t、h3/h1、h4/h1、h5/h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湿疹组脾虚湿盛型、湿热内蕴型与血虚风燥型的各项脉图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湿疹组脉象多项指标较正常人有显著差异性,且不同证型间脉象也有显著差异,脉图参数h1、h3、h4、h5、h3/h1、h4/h1、h5/h1、w/t、t可作为湿疹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为湿疹的诊断和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IgA肾病(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治疗前后寸关尺三部脉图参数变化,结合各项实验室指标,探讨脉图作为中医辨证客观指标之一的可行性。方法:选取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60例及健康成年人30例,采用ZBOX-I型脉象仪对两组进行寸关尺三部脉图测定,分析各组脉图的参数变化,并采集肾病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疗效评价指标,分析其与脉图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肾病组尺部脉图参数h1、h3/h1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脉象参数h3/h1、h5、h1、w/t和24 h尿蛋白有明显相关性,其中与h3/h1、w/t呈负相关,与h1、h5呈正相关。结论:①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尺部脉象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气的强弱,各组脉图参数均存在一定差异,且与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所表现的趋势一致,表明脉图可以作为IgAN脾肾气虚型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②24 h尿蛋白与脉图参数h3/h1、h5、h1、w/t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治IgAN脾肾气虚型患者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脉象客观化参数变化的生理病理机制,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气阴两虚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分析仪采集患者的脉象客观参数,同时记录患者的CEA、CA199、CA125、CA153、CYFRA21-1、AFP等肿瘤指标,分析脉象参数与肿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9例患者气阴两虚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脉象参数和肿瘤指标之间存在典型相关性,典型相关系数为:1.000。结论:脉象指标与肿瘤指标之间存在典型相关性,提示脉象客观参数的变化有一定的生理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3,(4):678-680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中医不同证型脉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湿疹病人16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脾虚湿蕴型80例,血虚风燥型80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脉象采集系统和临床结合的方法进行脉象的识别分析。结果:湿疹组h1、h3、h4、h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湿疹组t1、t4、t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湿疹组h3/h1、h4/h1、h5/h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虚湿蕴型与血虚风燥型的h3/h1、h5/h1、w/t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湿疹组脉图多项指标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中医不同证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为慢性湿疹的诊断和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肝郁气滞证及肝火炽盛证患者双手六部脉进行脉象描记与分析,揭示其脉象信息特征,探索病因病机、证候与脉象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运用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根据传统中医诊脉三部九候方法,分另对34例肝郁气滞证、28例肝火炽盛证患者及25例正常人群,进行寸关尺六部脉象信息的动态采集与描记,并运用独诊法与辨证法相结合的中医脉象分析方法.结果:62例患者中有42例脉象出现独异或多部协同变异,其中肝郁气滞证组以弦脉或其变异类型(缓慢、圆钝的负向波)为主,脉证诊断符合率为70.6%;肝火炽盛证组以弦数、滑数脉及变异类型(较快、高尖负向波)为主,脉证诊断符合率为64.3%.结论:运用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仅及中医脉象分析方法,可初步揭示肝都气滞证和肝火炽盛证的脉象信息特征及其与病因病机、证候的相关性,为该类证候的中医客观诊断及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脉诊客观化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209例脉图参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脂肪肝患者与正常人的脉象及脉图参数的比较,初步探讨脂肪肝患者脉象特征与脉图参数的变化,以期为脂肪肝的早期干预与脉象研究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应用TD-Ⅲ中医脉象仪,观察209例脂肪肝患者与203例正常人脉象分布及脉图参数h1、h3、h4、h5、h3/h1、h5/h1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肝组以弦脉、滑脉多见,正常人组以弦脉、平脉多见。脂肪肝患者脉图参数h1、h3、h4、h3/h1均高于正常人,而h5、h5/h1低于正常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以弦脉、滑脉多见,亦见濡脉、弦滑脉、细脉。采取定期脉象检查并进行相关干预对于防治脂肪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临床辨证有意义的舌脉象客观指标,以辅助临床诊断.方法:应用TP-Ⅰ型中医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检测108例患者舌脉象参数,分析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舌脉象特征.结果: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舌象中,舌色以淡红舌、淡紫舌多见,舌苔以白苔、黄苔、薄苔为多见;脉象以弦脉、滑脉、弦滑脉为多见;舌脉象参数中舌色指数、苔色指数、厚苔指数、胖瘦指数在哮喘发作期各证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RPSR1、RPSR3、RPSR4、RBF、RLMS2、PLMP2、RLMS3、RLMP3在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脉象参数、舌色指数、苔色指数、厚苔指数、胖瘦指数、RPSR1、RPSR3、RPSR4、RBF、RLMS2、PLMP2、RLMS3、RLMP3对其辨证分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统计近30年相关文献中动脉硬化闭塞症舌脉象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近9年来临床439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舌脉象分布情况,研究舌脉象在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近30年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关文献中的舌脉象进行描述记录,回顾首诊为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39例,提取其舌脉象进行记录,应用统计学软件对舌相及脉象进行频次分析。结果文献中出现前3位的舌色为:舌红、舌淡、舌暗;前5位脉象为:沉脉、细脉、弦脉、涩脉、迟脉。临床病例中出现前3位舌色为:舌暗、舌红、舌紫;脉象出现频率前5位的症状依次为:弦脉、细脉、沉脉、滑脉、涩脉。结论文献及临床实际病例中舌脉象分布略有差异,但舌象、脉象变化可较客观地反映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疾病主要证候特点及临床规律,为中医辨证动脉硬化闭塞症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疑似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的脉图特征参数,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脉图特征的相关性,挖掘脉诊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脉象样本,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分为冠脉正常组、冠脉非严重病变组、冠脉严重病变组。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3组脉图时域特征参数差异。结果与冠脉正常组及冠脉非严重病变组比较,冠脉严重病变组脉图时域参数t1、t1/T、t1/t4显著增大(P<0.01),h5/h1显著减小(P<0.05);与冠脉非严重病变组比较,冠脉严重病变组t5/t4、h4/h1显著增大(P<0.05),T、h5/h1显著减小(P<0.01),t4显著减小(P<0.05)。基于脉图时域特征参数,运用随机森林的模式识别方法,建立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的评估模型,该模型对3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平均识别率为77.94%。结论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脉图时域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参数变化可反映不同分组患者的心血管特征。脉诊的无创检测技术可作为现有心血管病变检查技术的辅助工具,在心血管疾病筛查和监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脑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的计量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的计量化标准。方法:将1192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分为痰证组和非痰证组,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心脑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的判别方程。结果:痰证主要辨证指标为咯痰、舌苔腻、脉滑;次要指标为喉中痰鸣、胸腹痞闷、嗜睡、肥胖、口干不饮、恶心呕吐。宏观辨证的回代检验结果表明,该辨证标准的敏感度为0.908,特异度为0.983,准确度为0.949。结论:该辨证标准符合中医临床实际,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特点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该病330例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中医证型等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秋冬季以湿热泻居多,与春夏季比较P<0.05;病程在6~9天者以湿热泻居多;首发症状为发热者以湿热泻为主;男性在湿热泻中占比例较大.结论:该病中医证型以湿热泻为主,占69.1%,蛋花汤样便、小便短黄、苔黄腻、指纹紫滞或脉滑数为湿热泻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脉图特征与其病理变化的关系,寻找与脉图参数可能相关的病理生理指标。方法:(1)运用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冠心病患者的脉图,采用时域方法提取患者的脉图参数;并采用Megas多谱勒彩色超声仪检测其心脏超声心动图指标;按Judkin方法进行造影,检测冠脉狭窄程度。(2)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等分析冠心病患者脉图参数和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脉图参数h3/h1、w1/t、h3、t5/t4呈正相关;尤其w1/t与冠脉狭窄程度最密切。②心脏超声指标中主A瓣口径、二尖瓣E峰的变化与脉图h1、h5、h5/h1最密切相关,且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脉图参数与冠脉狭窄程度、超声心动图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冠状动脉及心脏形态的病理改变可能是冠心病患脉图特征变化的病理基础之一,也为脉诊无创检测手段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董妍  杨志旭  李春 《中国中医急症》2021,(3):447-449,453
目的观察呼吸机依赖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证候分布,为探讨其规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呼吸机依赖患者中出现胃肠功能障碍者50例,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对患者症状和体征分布采用频次描述方法,对证候分布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病性、病位采用率的分析方法。结果50例患者中症状分布特点前5位依次为腹胀33例(66.00%)、胃潴留32例(64.00%)、便秘30例(60.00%)、发热29例(58.00%)、小便不利28例(56.00%);舌象分布特点前5位依次为腻苔22例(44.00%)、舌淡18例(36.00%)、舌红15例(30.00%)、少苔12例(24.00%)、舌红绛11例(22.00%);脉象分布特点前5位依次为沉脉20例(40.00%)、滑脉20例(40.00%)、脉弦20例(40.00%)、细脉15例(30.00%)、数脉13例(26.00%)。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呼吸机依赖患者中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证型分布:实证14例(28.00%)、虚证18例(36.00%)、虚实夹杂证18例(36.00%)。病性以脾虚、痰湿、气滞为主,病位以脾、肺、三焦为主。结论呼吸机依赖患者中胃肠功能障碍者以腹胀、便秘、胃潴留、发热、小便不利为常见症状,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要证型,病性要素为脾虚、痰湿、气滞为主,病位以脾、肺、三焦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极速成像技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脉象客观化研究。方法:对6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63例健康人(对照组)行颈动脉极速成像技术检测及桡动脉脉象检测。应用法国Supersonic Aixplore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内置UltraFast极速成像技术检测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包括收缩期起始(beginning of the systole,BS)时及收缩期结束(ending of the systole,ES)时的PWV;应用DDMX-100脉象仪检测桡动脉脉象参数,包括h1、h3、h4、h5、h3/h1、h4/h1、h5/h1、w1、w2、w1/t、w2/t;分析两组数据,并采用Spearman非参数法对两种技术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h1、h3、h3/h1、h4/h1、w2/t增高,h5/h1降低(P < 0.05)。BS和ES时,高血压组的PW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对照组BS、ES时的PWV与h3/h1、h4/h1呈正相关(P < 0.05),原发性高血压组BS、ES时的PWV与h4、h3/h1、h4/h1呈正相关(P < 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象参数与极速成像技术参数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完善了脉象的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与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或抑郁情绪患者脉图时域参数特征,创新性地为冠心病伴焦虑或抑郁情绪患者的脉图参数量化诊断提供初步的客观依据。方法 随机纳入2017年7月至2020年10月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心内科住院确诊冠心病患者共239例,患者均否认正在或曾经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并使用SAS、SDS量表的标准积分对患者进行情绪分类。其中冠心病无情绪障碍患者110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情绪患者65例,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患者45例,冠心病合并焦虑及抑郁情绪患者19例。使用SmartTCM-I型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脉象样本,并运用非参数检验分析比较不同情绪分组患者脉图时域特征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冠心病无情绪障碍组相比,冠心病合并焦虑情绪组患者的t降低(P<0.05),t1显著降低(P<0.01),h3/h1升高(P<0.05);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组患者的t4、t5、t、w均显著降低(P<0.01);冠心病合并焦虑及抑郁情绪组患者的t1、As、Ad均降低(P<0.05),t5、t均显著降低(P<0.01),h4/h1升高(P<0.05)。与冠心病合并焦虑情绪组相比,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组患者w/t降低(P<0.05),h3/h1、h4/h1、w均显著降低(P<0.01),冠心病合并焦虑及抑郁情绪组患者Ad降低(P<0.05)。与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组相比,冠心病合并焦虑及抑郁情绪组患者h3/h1升高(P<0.05)。结论 不同情绪下冠心病患者脉图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冠心病合并焦虑与或抑郁情绪患者均表现出心率加快,偏数、涩的脉象特征。冠心病合并有焦虑情绪的患者的脉象相比冠心病合并单纯抑郁情绪组患者血管压力更大,脉象更弦。故脉图参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状态,能够为冠心病患者不同情绪下的脉图参数量化诊断提供一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脉象参数的变化,探讨将脉象参数作为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参考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ZBOX-1型中医脉象仪收集43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压力脉图,对压力脉图进行时域特征参数h1、h3、h4、h5、h3/h1、h4/h1、w、w/t、t1、t4、t5、t、Ad和As分析,并采集其应用西药治疗后(选择ACEI/ARB和或钙离子拮抗剂)的脉图,比较治疗前后脉图时域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点。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脉图时域参数的比较:h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h3、h4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s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其余各参数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降压治疗的作用只是近期效果,表现在降低了外周阻力,扩张了外周小动脉,降低了后负荷,使心脏每搏输出量趋向于正常,减少了对动脉壁的机械损伤,脉图参数作为评价高血压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临界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特征,并初步确定证候分型及诊断标准,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 000例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诊断、治疗经过,以及中医望、闻、问、切所得到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以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调查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结合专家组意见进行一定探讨。结果:①聚类分析结果提示,符合冠心病临界病变临床实际的基础中医证型主要有6类:血瘀证、痰浊证、寒凝心脉证、气虚证、心肾阴虚证,心阳不振证;②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初步确定了各个基础证型的主证和次证;③由于各个证型存在重复内容或可统一组合的证型,结合专家组意见,将冠心病临界病变的中医证型总结为5类,即痰浊瘀阻证(368例,占比36. 80%),寒凝心脉证(156例,占比15. 60%),气虚血瘀证(315例,占比31. 50%),心肾阴虚证(91例,占比9. 10%),心阳不振证(70例,占比7. 00%),其主证和次证参考6类基础证型的因子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冠心病临界病变的中医证候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可为该病的中医证候分类研究以及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做铺垫,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