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消渴与心火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庚良 《河北中医》2001,23(3):235-235
消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 ,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研究探讨消渴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 ,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极为重要。笔者认为消渴与心火有着密切关系 ,心火是消渴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临床中凡消渴辨证属心火者采用泻心火治法 ,常可取得良好效果。1 理论渊源早在《内经》中即有消渴与心火关系的论述 ,《灵枢·五变篇》曰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本藏篇》谓 :“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说明了五脏心、肝、脾、肺、肾的病变均可与消渴发病有关 ,消渴发病也与心有密切关系。《素问·气厥论》指出 :“心移热于肺 ,传为鬲…  相似文献   

2.
自拟三消汤治疗糖尿病63例湖南省湘阴县中医院(410500)蒋厚安主题词糖尿病/中医药疗法补益药〔剂〕/治疗应用糖尿病,即中医消渴证,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本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和身体消瘦为特征。临...  相似文献   

3.
论糖尿病与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有关本病的记载,散见于中医古典医籍“消渴”、“瘅消”“风消”、“鬲消”、“消中”、“肾消”等门中。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首先谓“二阳结谓之消”,并提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以及“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等理论。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患者,大都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乏无力、视物昏花、大便秘结或泄  相似文献   

4.
应用仲景方药治疗消渴的脏腑辨证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滥也,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虽然对消渴的症状未曾说明,但已概括了消渴的病因病机。《灵枢·五变篇》又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除“消渴”、“消瘅”之外,还有如“鬲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  相似文献   

5.
张德贵 《光明中医》2005,20(2):14-17
消渴之病即现代医学所称之糖尿病。消渴之名概括而形象地反映了消渴病之主要症状为消与渴。消者 ,消瘦、消耗、消灼、消谷之谓也 ;渴者 ,口渴而多饮之谓也。消渴又称为消瘅 ,皆由《内经》首先提出。如《灵枢·五变》篇云 :“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这里不但提出了消瘅之病名 ,更提出了消瘅 (消渴 )之病理为 :“五脏皆柔弱”。诚然 ,然而引起“五脏皆柔弱”之病理者何也 ?笔者认为 ,主要在于肝失疏泄与肾阴虚两方面。即由肝失疏泄引起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主的全身脏腑功能失调 ;肾阴虚引起全身阴虚、阴虚燥热和阴阳两虚 ,最终成为“…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内分泌疾病。属祖国医学“消瘅”、“消渴”范畴。其病因病机,早在《素问·奇病论》中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五变篇》也说:“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转而化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瘴。”对本病症状的描述,如《金匾要略·消渴……脉证并治第十三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本病治疗,应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或舒肝理气,或补阴清热。举例如下: 杜××,女,52岁,唐山市饮食公司职工,于1975年5月10日初诊。  相似文献   

7.
论糖尿病与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有关病本的记载,散见于中医籍“消渴”、“消瘅”、“风消”、“膈消”、“肺消”、“消中”、“肾消”等门中。消渴之名,始见于《内经》,首先谓“二阳结谓之消”,并提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以及“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等理论。临床常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属于消渴的范围。消渴之名,首见《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说:“二阳结谓之消”。《灵枢.五变论》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并指出“胃热则消谷,消谷故善饥”的理论。消渴有两种不同涵义。如《伤寒论》中的消渴,是指口渴欲饮水而言;《金匮要略》则立消渴专篇,提出“三消”症状及补肾治法。到了唐宋以后,如《外台秘要·消渴消中》篇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儒门事亲。刘完  相似文献   

9.
《内经》对糖尿病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中医学认识较早的疾病之一,《内经》称为消瘅。《内经》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两千多年前科技水平而言,表现出相当的超前性。1 初期遗传学认知的脏腑精质论糖尿病是一种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灵枢·五变篇》首先提出:“人之善病消瘅者”这一群体概念,并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本脏篇》亦指出:“五脏脆则善病消瘅”。高士宗指其:“谓五脏之精质柔弱”。按《内经》诣义:五脏六腑,入之所以具受于天也。参天地,副阴阳,运四时,化五节。固有小大、  相似文献   

10.
Ⅱ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贤 《河南中医》2000,20(6):51-52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根据其临床症状相当于中医的“消渴病”。“消渴”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已有较深入阐述。《内经》中的“消渴”、“消瘅”、“消”等皆指本病而言,至于“肺消”、“膈消”、“消中”以及“脾瘅”等实属消渴早期分型。在病因方面,《内经》有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五脏柔弱、用药不当等因素。在症状方面《内经》已明确提出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这些有关“消渴病”的论述,是后世消渴理论发展的渊源,至今仍具重要指导意义。 目前消渴的分型多是以口渴引饮为上消,多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  相似文献   

11.
耿献琳 《光明中医》1999,14(4):31-36
中医之消渴病属现代医学糖尿病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证。消渴之称首见于《内经》,如《灵枢·五变》篇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历代医家对本病亦有专篇论述,如《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诸病源候论·消渴侯》等。后世医家综合前师之论将其分为上...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素问·奇病论》记载:“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消渴病的病因病机不断得到阐发补充。《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指出,  相似文献   

13.
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对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治病因素,也分别作了论述,如《素问·奇病论篇》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本病的“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为主次,把本症分为上、中、下三消,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糖尿病除了正常的肌注和口服用药控制血糖尿糖的增高外,在饮食方面也有不可抵估的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析《内经》消瘅的病因与证治湖南中医学院(410007)熊继柏【关键词】《内经》消瘅病因证治消瘅,泛指五脏柔弱、内热消灼的病证。《内经》亦称之为“消”,或称“消渴”、“或称“风消”。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五》注:“瘅,热也,内热消瘦,故曰消瘅。”张介宾《...  相似文献   

15.
消渴病(糖尿病)的分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消渴病”名最早见于唐·王焘《外台秘要》引隋·甄立言《古今录验》云:"消渴病有3: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本病很似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又很像《黄帝内经》中所论述的脾瘅、消渴、消瘅3个期。这3个期分别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和转变的3大过程。这个客观存在的规律,只要有一定经验的医生就可以了解得很清楚。为了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病的防治方案,我们将消渴病按照脾瘅、消渴和消瘅3个期讨论。其分期的病因病机见表1。脾瘅期除了糖尿病前期,还包括代谢综合征;消渴期似糖尿病无并发症和伴…  相似文献   

16.
张娟  李征 《河北中医》2006,28(9):650-650
陈荣主任医师是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从事糖尿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学验俱丰,学术上宗古而不泥古,善于变通和创新,自成体系。现将其治疗消渴病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消渴病又叫消瘅、消中,《灵枢·本藏篇》曰:“脾脆则善病消瘅。”张锡纯指出:“消渴一  相似文献   

17.
“五脏脏真”与“消渴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 ,久则形体消瘦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对消渴病病机的认识传统上一直认为是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灵枢·五变》篇 :“人之善病消瘅者 ,何以候之 ?少俞答曰 :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消瘅即五脏脏真不足在消渴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随着中医理论及临床的发展 ,对消渴病病机的认识也日趋深入 ,现结合《内经》中有关论述及后世医家之说 ,对其病机作如下探讨1 心脏与消渴的关系心主神明 ,主血脉。《医宗己任编·消症》“消之为病 ,源于心火炎炽……然其病之路 ,皆由不节嗜欲 ,不慎喜怒。”说明了心与消渴…  相似文献   

18.
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建 《中医杂志》2007,48(8):764-765
糖尿病部分病例可归属为中医“消渴病”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常以上中下三消辨证论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消渴与脾脏有密切关系,如《素问·奇病论》中就有脾瘅之说:“瘅为热也,脾热则四脏不禀,故五气上溢也;先因脾热,故曰脾瘅.”又《灵枢·本脏》篇说:“皮脆善病消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从脾论治部分2型糖尿病,收效良好,简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沛雨 《河南中医》2007,27(7):75-75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因而至今将“阴虚”或“燥热”作为治疗消渴的用药依据,而对于阴虚燥热所致全身广泛瘀血之病理改变却认识不足。其实早在《内经》中就已阐述了消渴与瘀血的关系。如“怒则气上逆,胸中积热,血气逆流,骨筝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金匮要略》亦阐述了瘀血做渴,  相似文献   

20.
温阳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历代医家论治消渴病多以阴虚燥热立论,采取滋阴清热之法,药物多用人参、花粉、生地、麦冬、玉竹等益气养阴清热之品。然而古人对阳虚所致消渴亦有所涉及,早在《灵枢·本脏》云:“肾脆,则善病消瘅”,指出肾虚是本病的发病原因,为后世从肾阳虚治疗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