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2.
脉络膜炎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脉络膜炎在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下的表现特征。 方法 对13例(16眼)脉络膜炎患者均作了ICGA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 结果 ICGA可显示临床和FFA所发现不了的脉络膜炎性损害灶,其表现为:①脉络膜血管扩张,扩张的血管呈节段样外 观、边缘粗糙;②脉络膜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的斑片状强荧光;③脉络膜充盈缺损;④脉络膜炎性水肿所致的异常暗背景荧光;⑤涡静脉扩张。 结论 ICGA不仅能较好的评价脉络膜炎的血液循环受损程度,而且能较全面地观察到脉络膜炎所致的损害病灶。(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92-94) 相似文献
3.
高度近视眼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图像特征。方法对27例(54只眼)高度近视眼患者分别进行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共焦激光荧光素及吲哚青绿(indocyanine green ,ICG)同步血管造影。结果ICGA显示19只眼有漆裂纹,其中10只眼见漆裂纹中间有点、片状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 占52.6%。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仅7只眼有明 显的漆裂纹。ICGA与FFA均显示14只眼有多灶性萎缩,ICGA显示3只眼伴有粗大的脉络膜血管 。结论ICGA可更清楚地显示高度近视眼的脉络膜视网膜的变性萎缩、漆裂纹及并发的CNV,有助于预后的评价。(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201-203)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眼挫伤后脉络膜、视网膜循环改变在影像学检查中的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眼挫伤患者的30只伤眼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结果19只眼FFA表现为视盘象限性或全部弱荧光(视盘缺血性改变),占63.3%,视盘象限性弱荧光区和脉络膜延迟灌注区相连。26只眼出现局部脉络膜灌注不良,占86.7%。其中16只眼为局限性充盈迟缓,脉络膜荧光完全充盈时间:最短1 min 50 s,最长5 min 43 s;10只眼为 局限性充盈缺损。视网膜脉络膜充盈时间倒置6只眼,占20.0%;脉络膜及视网膜中央血管系 统充盈均延迟者5只眼,占16.6%。在脉络膜局部灌注不良的部位均出现了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的损害。结论ICGA可清 楚地显示眼挫伤后脉络膜循环的改变,结合FFA同步检查,可对眼底损害作出更加全面的评价。(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22-124) 相似文献
5.
Stargardt病的临床表现及眼底荧光素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Stargardt病的临床表现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在该病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Stargardt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ICGA检查。结果Stargardt病患者90.0%的视力在0.1以下,眼底均有萎缩性黄斑病变,多为青灰色横椭圆形,横径为1.3~3.2PD。84.0%的眼底有黄色斑点。FFA检查全部黄斑部病变均为强透见荧光,典型者呈“牛眼”状,91.7%的眼底呈现暗脉络膜背景荧光。ICGA早期,黄斑部可见弱荧光区,以后显露不同层次的脉络膜血管形态;眼底黄色斑点为弱荧光。结论ICGA与FFA结合使用对Star-gardt病的临床特征与病理机制研究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7.
眼底营养不良性疾病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一组营养不良性疾病脉络膜血液循环的改变。 方法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r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两种方法对21例42只眼共4种眼底营养不良性疾病进行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液循环的对比分析 。 结果 4种营养不良性疾病均见到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充盈迟缓或缺损。 结论 ICGA可提供眼底营养不良性疾病的确切脉络膜血液循环的信息,对进一步了解这些疾病的有关问题很有帮助。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88-91) 相似文献
8.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ICGA对10例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患者的10只眼进行检查。 结果10只被检查眼中8只眼ICGA能比FFA更清晰显示瘤体的范围大小;10只眼在瘤体显影的1-5秒内均见整个瘤体由不规则脉络膜血管网团组成;10只眼造影晚期均有特征性的“冲洗现象”;9只眼有瘤体周围的扇形脉络膜灌注不良。 结论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ICGA特征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指导激光光凝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81-83) 相似文献
9.
正常人涡静脉壶腹的吲哚菁发造影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正常人涡静脉壶腹及其所属收集静脉的形态特征。方法 对50例正常人行常规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果 (1)涡静脉发为无壶腹、柱状、类圆形及不规则4种类型;无壶腹占6.41%,其中象限完全无壶腹者象限的4.75%,主要出现在颞上象限;柱状壳腹占62.08%;类圆形壶腹占27.64%;不规则形壶腹占3.87%。(2)收集静脉主干直接注入壳腹,每个壶腹所属收集静脉主干2-10支,平均3.88支。类圆菜壳腹占27.64%,平均3.88支。(3)壶腹面积以颞下象限高于其他象限,其他象限之间无差异;颞侧象限壶腹面积大于鼻侧象限。结论 正常人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脉络膜静脉引流有一定的形态特征,此形态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特征。 方法 诊断为渗出型AMD的患者31例(39只眼),年龄50~82岁,视力范围:指数/30cm~0.7,全部完成了眼部检查、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分析和比较FFA和ICGA图像特征。 结果 FFA诊断为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26只眼中,ICGA诊断为典型CNV有15眼,占57.7%。FFA诊断为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不伴CNV)4只眼中,有1只眼ICGA诊断为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伴典型CNV。FFA和ICGA对瘢痕组织诊断的眼数及特性相近。 结论 与FFA相比,ICGA可提高对AMD典型性CNV的诊断率,扩大对AMD的治疗范围。(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76-80) 相似文献
11.
高度近视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随机选择屈光状态-6 D以上的高度近视患 者30例57只眼,进行FFA和ICGA同步检查,对比分析其FFA和ICGA检查图像。 结果 57只眼中FFA显示早期背景 荧光减弱25只眼,晚期显示新生血管形成10只眼,漆纹样裂纹形成40只眼;ICGA显示睫状后短动脉8只眼,背景荧光减弱35 只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8只眼,漆纹样裂纹形成52只眼。 结论 高度近视眼的FFA和ICGA 检查的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背景荧光减弱,漆纹样裂纹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FFA 和ICGA 同步检查能更全面地了解高度近视患者眼底视网膜与脉络膜的病理变化,有助于全面地了解病情和指导进一步治疗。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87-89) 相似文献
12.
脉络膜转移癌的眼底荧光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脉络膜转移癌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特征.探讨两种造影方法对脉络膜转移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通过共焦激光眼底扫描系统同步获得5例脉络膜转移癌患者双眼的FFA和ICGA图像。结果 5例中4例双眼发现占位性病变,FFA背景期肿物呈低荧光。静脉期肿物内出现针尖状高荧,中央疏而外周密,高荧缓慢扩大,中央低荧区逐渐缩小。晚期肿物内出现边界清晰的斑块状高荧,呈“铺路石”样表现;ICGA早期相(1分钟内),肿物处表现为大面积低荧,周围脉络膜血管轻度扩张,边界欠光滑,其直径略小于眼底所见;其后,于低荧部位缓慢出现斑点状高荧光,边缘密集,中央散在;荧光随时问推移缓慢增强并扩大;晚期相表现为点、片状高荧,中央仍存低荧区,范围较早期相缩小,肿物边缘区域出现环形针尖样高荧,可能是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受损征象。结论 FFA和ICGA对脉络膜转移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意义,IC-GA对FFA有辅助作用。但对不典型病例,仍须结合其他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的脉络膜血液循环特征。方法对37例RP患者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 phy,ICGA),并与正常人眼对照。结果①RP组眼底荧光最早出现的平均时间(14.38±3.95) s,脉络膜静脉荧光开始充盈的平均时间(17.27 ±5.94) 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 ②RP组脉络膜血管荧光减弱的平均时间(475.75±153.70) s,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01)。③RP组眼底后部强荧光区的平均面积(41.20±19.99) mm2,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001)。④ICGA中后期RP组纱幕状荧光缺如61只 眼,占84.7%;斑状强荧光21只眼占29.2%,4只眼强荧光点渗漏,占5.6%。结论①RP脉络膜血管灌注压无改变;②RP脉络膜血流量减少;③RP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④RP可伴有脉络 膜新生血管形成。(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26-29) 相似文献
14.
正常人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的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探讨正常人脉络膜血液动力学表现特征。 方法 对50例正常人行常规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术。 结果 眼底荧光最早出现时间平均为(14.25±3.59)秒,位于眼底后极部脉络膜动脉开始充盈的表现。脉络膜静脉开始充盈时间平均为(15.03±3.44)秒,显示脉络膜动静脉交叉重叠荧光充盈像。紧接(16.75±3.78秒时,眼底后极部出现具有一定形态的最强荧光区,为脉络膜动静脉及毛细血管像荧光表现。脉络膜静脉荧光减弱时间平均11′58″15±2′39″86,显示脉络膜静脉后期像。于造影22′13″22±3′30″55为荧光消退像,表现为朦胧荧光。 结论 正常人群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血流动力学的各测定值及荧光表现特征,可为临床诊断脉络膜疾病提供参照依据。(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68-71)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吲哚青绿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的特征。 方法 对21例单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21只患眼行FFA与ICGA同步检查。 结果 ①21只眼人工嵴上FFA有透见荧光,ICGA可见脉络膜血管扩张,14只眼有脉络膜充盈缺损;②6只眼裂孔部位巩膜表面冷凝者FFA见局部斑片状荧光素渗漏,ICGA造影晚期局部脉络膜斑片状强荧光;③6只眼裂孔部位光凝者FFA见光凝斑周伴少许荧光素渗漏,ICGA无明显强荧光;④ICGA视盘周围及下方扇形充盈迟缓2只眼,颞下人工嵴后片状充盈迟缓2只眼。 结论 人工嵴上FFA的透见荧光和ICGA的脉络膜血管扩张影像为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主要的FFA和ICGA特征。(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17-19)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荧光素钠及吲哚青绿同步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为诊断及治疗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海德堡HRA2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对9例9眼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分析比较2种检查影像学特征。结果FFA检查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动脉前期或动脉早期瘤体部位血管丛状或斑状高荧光;静脉期高荧光灶渗漏融合;晚期瘤体呈弥漫性强荧光。其中3例瘤体表面夹杂不规则的点片状低荧光;6例瘤体表面及周围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5例可见与瘤体周围RPE带状萎缩相应的透见荧光。ICG早期可见瘤体由不规则血管网状高荧光组成;中期瘤体呈强荧光团;晚期所有病例均有特征性的"冲洗现象"。ICGA比FFA更清晰显示瘤体范围。结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ICGA影像比FFA影像更具特征性,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边界;FFA则能显示视网膜血管及RPE的继发性损伤。FFA和ICGA同步检查对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静止性息肉样灶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36例有静止性息肉样灶的PCV患者3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11只眼随访了9~2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3±5.5)个月.所有患眼均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散瞳眼底检查,以及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ICGA检查.以ICGA检查早期发现囊袋样强荧光和晚期荧光渗漏或者着染者确定为活动性息肉样灶;ICGA检查发现囊袋样稍强荧光,晚期逐渐消退或者呈“冲刷”样表现者确定为静止性息肉样灶.以吲哚青绿开始注射至静止性息肉样灶开始显影的时间定为静止性息肉样灶的显影时间.根据临床和ICGA表现,将静止性息肉样灶分为无症状组、萎缩瘢痕组、结合组.对比观察各组的临床和影像特征以及随访观察眼底及病灶变化情况.结果 37只眼中,静止性息肉样灶的显影时间为8.2~27.0 min,平均显影时间(15.5±4.8) min.无症状组5只眼,占13.5%.眼底检查无出血、渗出、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和(或)神经上皮脱离.ICGA检查有静止性息肉样灶显影.萎缩瘢痕组8只眼,占21.6%.眼底检查患眼黄斑区均有萎缩灶和(或)瘢痕灶,无出血、渗出、视网膜PED和(或)神经上皮脱离.ICGA检查显示其静止性息肉样灶位于萎缩灶或瘢痕灶边缘.结合组24只眼,占64.9%.眼底检查均无萎缩、瘢痕灶,其中10只眼有视网膜下出血,15只眼有视网膜渗出,10只眼有视网膜PED,4只眼有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ICGA检查显示静止性息肉样灶和活动性息肉样灶共存.随访的11只眼中,3只眼静止性息肉样灶完全消退,占27.3%;2只眼静止性息肉样灶部分消退,占18.2%;6只眼静止性息肉样灶无明显改变,占54.5%.结论 PCV的静止性息肉样灶主要在ICGA造影的中晚期显影,可出现于无症状眼、萎缩瘢痕眼以及与活动性息肉样灶共存眼等3种情况,其中与活动性息肉样灶共存是其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吲哚青绿血管造影(ndocy 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否对视网膜电图(lectroretinogram, ERG)生影响。方法采用Topcon 50IA眼底照相机行ICGA,随机抽取20例38只眼,采用NeuropackⅡ电生理记录仪检测ICGA 前后全视野ERG反应。结果38只眼ICGA前、后全视野ERG暗视视杆细胞反应的b波潜伏期、振幅及最大反应a、b波潜 伏期、振幅和明视a、b波潜伏期、振幅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结论ICGA对ERG各反应不产生明显影响,ERG可于ICGA后进行检测。(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284-285) 相似文献
19.
多灶性脉络膜炎眼底血管造影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灶性脉络膜炎(multifocal choroiditi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特点。 方法 收集多灶性脉络膜炎患者8例10只眼,分别对其临床特征和眼底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分析。 结果 8例患者均表现为眼底后极部和周边部的多灶性脉 络膜病变;ICGA显示病灶区呈弱荧光,提示为脉络膜灌注不良;非活动性病灶表现为荧光染色和透见荧光,萎缩处可见脉络膜大血管。FFA显示病灶区呈弱荧光,活动性病灶晚期有渗漏,非活动性病灶呈透见荧光。 结论 原发于脉络膜的多灶性脉络膜炎的临床表现随病程长短、病变部位的不同和病灶多少而各异,ICGA和FFA可清晰地显示病变发展的过程,并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87-89)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眼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脉络膜循环异常特点及其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的关系.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57例(57只患眼,57只对侧眼)CSC单侧受累患者及25例(50只眼)正常对照者的眼动脉、睫状后动脉、睫状后短动脉,记录其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并对CSC患者的患眼、对侧眼及正常对照眼的血流参数两两间分别进行比较研究.采用海德堡激光扫描眼底造影系统,对57例患者行同步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并对其图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CSC患者的患眼与对侧眼的眼动脉、颞侧睫状后动脉、颢侧睫状后短动脉的PSV、EDV、RI血流参数进行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对正常对照眼与CSC患者的对侧眼和患眼血流参数进行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枪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SC患者的患眼和正常对照者的颞侧睫状后动脉(PSV:t=3.044,P=0.005;EDV:t=3.731,P=0.001)、颞侧睫状后短动脉(PSV:t=2.822,P=0.008;EDV:t=3.194,P=0.003),患者对侧眼和正常对照者的颞侧睫状后动脉(PSV:t=3.219,P=0.003;EDV:t=3.807,P=0.001)、颞侧睫状后短动脉(PSV:t=3.931,P=0.000,EDV:t=3.145,P=0.003)血流参数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患眼与对侧眼的颞侧睫状后动脉(PSV:t=0.608,P=0.548;EDV:t=0.122,P=0.904)、颞侧睫状后短动脉(PSV:t=0.730,P=0.470;EDV:t=0.109,P=0.914)的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A、FFA检查结果显示,57例患者的患眼所有视网膜色素上皮渗漏点均出现在相对应的脉络膜弱荧光区内,其中52例在早期弱荧光区内继发脉络膜血管扩张,晚期呈现高荧光渗漏灶.患眼和对侧眼所有视网膜色素上皮窗样荧光处,相对应的脉络膜部位,在ICGA造影晚期均呈现高荧光渗漏灶.而20只患眼及其16只对侧眼的脉络膜在ICGA晚期呈现高荧光渗漏灶处,经FFA检查未见视网膜色素上皮窗样荧光.结论 CSC是与全身因素有关的舣眼疾病,其眼球后和脉络膜微循环异常的基本特征为血管的低灌注和缺血,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继发于脉络膜微循环异常.(中华眼科杂志,2009,45:243-24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