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一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253-2254
目的:评估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22例)和单纯全麻组(B组,20例),两组诱导用药相同。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体温、尿量、血糖、中心静脉压,分别于麻醉前、气腹5 min后、气腹20 min后、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 4个时间点记录HR、MAP、PETCO2,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在气腹5 min后和气腹20min后,HR和MAP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术后唤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应激反应轻,术后清醒快且术后躁动发生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目的:评估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22例)和单纯全麻组(B组,20例),两组诱导用药相同。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体温、尿量、血糖、中心静脉压,分别于麻醉前、气腹5 min后、气腹20 min后、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 4个时间点记录HR、MAP、PETCO2,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在气腹5 min后和气腹20min后,HR和MAP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术后唤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应激反应轻,术后清醒快且术后躁动发生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观察组)和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两组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吸频率(H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并观察术中的牵拉反应情况。结果气腹后两组患者的PetCO2均较气腹前显著升高(P〈0.01),但各时间段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后对照组MAP显著升高(P〈0.05),至气腹排气后仍未恢复到气腹前水平,而观察组整个气腹期间MAP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后观察组呼吸频率显著增加(P〈0.05),至气腹排气后恢复正常。两组术中牵拉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是一种临床上值得推荐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婴儿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萍  王芳  张建敏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0):1022-1023,1026
目的观察小婴儿全麻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CO2气腹对小婴儿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小婴儿行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麻醉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术中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最大吸气压(PIP),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10min及20min、放气后10min记录各监测值。结果40例患儿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拔管时间(15.5±4.6)min。与术前比较,CO2气腹后HR、MAP、PETCO2显著升高(P<0.01),PIP显著升高(P<0.05),SpO2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O2气腹对小婴儿的循环和呼吸系统影响较大,全麻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是适合小婴儿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莉  刘宗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6):675-676,679
目的观察悬吊式腹腔镜妇科手术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50例,美国麻醉师学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史的妇科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Ⅰ组于全麻下行CO2气腹腹腔镜手术;Ⅱ组于全麻下行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气腹或悬吊建立后10min(T2)、30min(T3)、气腹或悬吊撤除后5min(T4)5个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力(Paw)的变化。结果 T0、T1时点两组各监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点Ⅰ组MAP、HR、PETCO2、Paw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点Ⅰ组PETCO2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 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有一定影响,悬吊式腹腔镜则可免除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7-08-2009-11收治的40例(观察组)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40例(对照组)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3种手术方式对卵巢良性囊肿患者,临床情况的影响,探讨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卵巢良性囊肿中的优缺点.方法:60例卵巢良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腹组、气腹式腹腔镜组和无气腹腹腔镜组,比较3组术中平均气道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CO2分压(PetCO2)、肺泡与口之间压差(PAW)、肺顺应性(COMPL)等呼吸循环指标及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无气腹腹腔镜组具有传统开腹组术中呼吸循环指标平稳的优点,同时比气腹式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结论:无气腹腹腔镜下卵巢良性囊肿剥出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妇科疾病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7.
朱兰 《妇幼护理》2024,4(9):2030-2032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实施手术室路径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82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路径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手术耗时及住院耗时、机体应激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耗时、住院耗时较对照组短(P<0.05).建立气腹前、术毕即时,两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气腹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路径化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可缩短患者手术耗时、住院耗时,预防并发症,改善机体应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ASAI~Ⅱ级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A组和气管插管全麻的B组,每组30例,记录2组麻醉前气腹后即刻,气腹后30min,及术毕的平均脉压(MAP)心率(HR),听觉诱发电位(AAI),及未梢血糖Glu,结果2组各时间总的AAI值元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后即刻A组MAP、HR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单纯的气管插管全麻腹腔镜手术更有效地抑制术中二氧化碳气腹所得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妇科双针倒八字腹壁悬吊腹腔镜手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科双针倒八字腹壁悬吊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不孕症及妇科疾病需要腹腔镜或联合宫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手术以附件、盆腔粘连及子宫肌瘤剔除为主,行双针倒八字腹壁悬吊手术100例(双针组),与同期单针腹壁悬吊(单针组)及气腹腹腔镜(气腹组)手术各50例做对照,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加辅助麻药、术中辅以低压气腹、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3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双针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加辅助麻药、辅以低压气腹及术后疼痛少,术后肛门排气早,均优于单针组和气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高于单针组低于气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壁悬吊式腹腔镜避免了二氧化碳(CO2)持续刺激,降低了麻醉风险和住院费用;双针倒八字腹壁悬吊扩大了手术视野,操作简单、安全,术后恢复快,在妇科手术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非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循环血气变化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60例行单侧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插管全麻组(对照组30例)和非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纽(观察组30例),观察手术时间、气腹效果、清醒时间,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两组气腹效果优良率均为100%;两组患儿手术时间(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苏醒时间(min)观察组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气腹后的MAP、HR、PetCO2均较气腹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插管全麻相比,非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同样是安全有效的,但非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适用于手术时间短的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1h的手术,以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胃肠道保护作用。方法将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和术后4 h检测两组患者胃黏膜pH值、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比较两者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和术后4 h时胃黏膜pH值高于对照组,血清I-FA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5、5.66、3.92、14.68、12.74、8.64,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鸣音出现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0、4.14、4.14,P均<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胃肠道保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腔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择期行胸腔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每组45例。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GEA组于诱导前取T7~8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测定麻醉平面后给追加量。GEA组术毕行硬膜外镇痛。观察术中全麻药用量,苏醒、躁动和催醒例数,血液动力学、肺功能、术后疼痛和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GEA组较GA组全麻药用量少,苏醒快,躁动和催醒例数少,血压较GA组明显低,HR也相对较慢(P<0.05)。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GEA组术后无明显疼痛及出现肺部并发症。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腔手术病人可减轻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是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老年人腹部大手术(肝癌手术、结肠癌手术、直肠癌手术等)占所有老年人大手术比例的50%以上,如何降低麻醉风险、减少并发症、实现老年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深入研究[1-2]。近年来,麻醉界较多采用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的方式进行麻醉,罗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60—75岁、ASAI-Ⅱ级、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组(GE组)和全麻组(G组),每组各20例。G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均采用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全静脉靶控输注。GE组先行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固定后行全麻,药物及方法同G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入室后(TO)、全麻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T2)、气腹建立后15min(T3)、气腹结束后(T4)、拔管后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过程中麻醉药和血管活性药的使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各时间点的MAP和HR有显著性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GE组r13时间点的MAP较G组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1)。GE组乌拉地尔的使用量较G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20)。GE组患者丙泊酚(P=0.021)和罗库溴铵(P=0.038)的使用量明显少于G组。结论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能有效地调控气腹产生的应激反应和循环改变,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利于病人平稳的度过围术期,是适合老年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的安全性及对患者苏醒时间、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于本院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80例患者,依据麻醉方法将其分为复合麻醉组和单独麻醉组,各4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复合麻醉组术后1 d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单独麻醉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单独麻醉组(P<0.05)。T1、T2、T3、T4时,复合麻醉组的MAP高于单独麻醉组,HR低于单独麻醉组(P<0.05)。术后1、2 h,复合麻醉组的VAS评分低于单独麻醉组,OAA/S评分高于单独麻醉组(P<0.05)。结论与单独瑞芬太尼全身麻醉相比,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能有效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提升血压,降低心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础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下腹部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选择5~12岁ASAⅠ-Ⅱ级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斜疝修补、精索静脉曲张切除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B组采用基础麻醉后行腰-硬联合麻醉,常规紧闭面罩给氧、辅助呼吸。术中连续监测HR、MAP、SpO2、PETCO2。结果 2组患儿术中安静、麻醉满意、肌松良好。气腹后HR、MAP、SpO2、PETCO2均高于气腹前(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放气后10min上述参数恢复至气腹前水平。苏醒时间A组为(42±16)min,明显长于B组的(20±19)min(P〈0.05)。结论基础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手术时间较短的腹腔镜小儿下腹部手术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轻,术毕苏醒快,是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细针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153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25G细针腰麻(S组,53例)和腰硬联合麻醉(L组,100例),椎管内注药完成后,记录两组脊麻完成时间、麻醉操作全程时间、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穿刺完成后仰卧,记录仰卧体位低血压综合症(SHS)发生率,平卧后2 min测试感觉阻滞平面、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结果产妇一般情况、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中麻醉效果相当。S组脊麻穿刺时间长于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是S组麻醉操作全程时间、脊麻注药完成后至平卧时间短于L组,S组SHS发生率少于L组(8%vs.21.27%),有显著性差异(P0.05)。仰卧即时、仰卧后2 min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S组评分均低于L组(P0.01),平卧后2 min测试感觉阻滞平面,S组高于L组(P0.01)。结论细针腰麻效果确切、阻滞平面扩散充分,优于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要求。在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套件时可优先考虑采用9号皮针引导25G细针腰麻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在新生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使用不同的麻醉方法,CO2气腹对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和拔管的影响。方法 全麻组(I组)和硬膜外加浅全麻组(Ⅱ组)各30例,在注气前、气腹中、注气毕记录各时点的呼吸循环动力学指标并加以比较。结果 两组病例气腹后,心率、MAP、PETCO2、最大吸气压(PIP)、PaCO2与注气前基础值相比均明显增高,pH值明显下降,SaO2值没有显著性变化。拔管前所有数值转为基础值;硬膜外麻醉组拔管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新生儿气腹可以引起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变,两种麻醉方法均安全可行,使用硬膜外麻醉可以使镇痛镇静完全,肌松良好,苏醒及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围术期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将92例在该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手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6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 2);检测患者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芬太尼剂量、异丙酚剂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T1、T2时的HR、MAP均明显升高,且高于同一时刻的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T0~T4时HR、MAP、SPO 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1~T4时PGE2、5-HT、SP水平及VAS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T1~T3时PGE2、5-HT、SP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保持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降低围术期疼痛介质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硬膜外组(Ⅰ组)和全麻组(Ⅱ组),术中连续监测血压(Bp)、二氧化碳饱和度(HR)、心率(SpO2)变化。结果两组HR、SBP及DBP在诱导后较麻醉前均有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气管插管时心率较Ⅰ组明显增快(P〈0.05),术中、气管拔管时Ⅰ组HR、SBP及DBP明显低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在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切题回答时间方面明显短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烦躁及寒颤发生率Ⅱ组明显高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