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管小菊 《中医药研究》2012,(9):1048-1049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聚、稳斑、抗凝、扩冠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情况,治疗组为91.17%,优于对照组的80.88%(P〈O.05);心电图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血液流变学和hs-CPR比较改善明显(P〈O.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2.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和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病死率有增高的趋势。2003年2月以来笔者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心绞痛15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9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红花黄色素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能改善UAP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能降低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7.78%;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77.3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68.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治疗汉族与少数民族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1年1月-2013年1月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98例,分为两组,第一组46例为汉族患者;第二组52例为少数民族患者,其中维吾尔族41例,哈萨克族8例,乌孜别克族2例,塔塔尔族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14 d后观察并对照两组间临床疗效、心电图、血脂、血黏度、肾功能变化.结果 汉族患者心绞痛和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78%和71.74%,少数民族患者心绞痛和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9%和71.15%.结论 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在治疗汉族与少数民族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接近.  相似文献   

6.
牛莉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707-1707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不能耐受硝酸酯类药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能耐受硝酸酯类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钠、他汀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照组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KCl 0.5g+RI 4u静滴,治疗组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参麦注射液40ml静滴,均每日1次,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与心绞痛有效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不能耐受硝酸酯类药物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乐坦)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50mg/d静脉输注,疗程10d。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2.9%,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分别为75.0%、7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抗心肌缺血,降低血黏度。  相似文献   

8.
施海婷 《河南中医》2004,24(11):64-6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为常见冠状动脉(冠脉)急症,其斑块破裂极易引起心肌梗死和猝死,具有极高的潜在危险性。西医治疗多用硝酸酯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但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笔者1999年3月2003年8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26-27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结果:对照组心绞痛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73.33%,观察组心绞痛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0%、83.33%,且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不仅能提高疗效,且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瓜蒌皮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瓜蒌皮注射液6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组均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生情况和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67%),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心电图和耗氧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结论瓜蒌皮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1.
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80例患者用红花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5天,并设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其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是一种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有效药物,可抑制不稳定心绞痛的发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硝酸酯类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2组入院后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5%葡萄糖200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3%;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并发症0例,药物不良反应O例,对照组并发低血压2例(占5.88%),头痛、面红等不适者3例(8.82%),药物不良反应15例(14.71%)。2组不艮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7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组的临床疗效[RR=I.21,95%CI(1.12,1.30)]和心电图改善情况[RR=I.30,95%CI(1.15,1.46)]均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的6篇丈献中,4篇文献报道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篇未提及安全性或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其他常规西药和中药,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质量低且样本量小,药物安全性不明确,尚需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绞痛贴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进行心绞痛贴膏外敷;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情况。结果: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绞痛贴膏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和心绞痛症状,减少了硝酸甘油的用量,临床应用疗效肯定,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毒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热毒痰瘀型患者60例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同时静脉滴注极化液等,并根据病情加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解毒通脉胶囊口服,3粒/次,3次/d,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2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ET-1、NO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ET-1、NO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临床疗效,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浆中ET-1含量,升高血清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变异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以口服消心痛或静脉滴注硝酸酯类药物,酌情加用β-变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100 mL加入黄芪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住院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6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逐瘀还五解毒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评估逐瘀还五解毒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逐瘀还五解毒颗粒(方药组成:桃仁12 g,红花9 g,当归9 g,生地黄9 g,川芎4.5 g,赤芍6 g,牛膝9 g,桔梗4.5 g,柴胡3 g,枳壳6 g,甘草6 g,黄芪18 g,地龙9 g,金银花12 g,蒲公英12 g)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逐瘀还五解毒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2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抗凝、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B受体阻滞剂。治疗组46例红花黄色素20mL+生理盐水250mL,1次/d,静滴。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0%。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痛心绞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0年第01期)、MEDLINE(1991~2010.03)、EMbase(1991~2010.03)、CBMdisc(1991~2010.03)、CNKI(1994~2010.03),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用RevMan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初检出121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9篇关于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心绞痛症状疗效为效应尺度:χ2=6.99,df=8,P=0.54,合并OR=3.83,95%CI[2.52,5.82],Z=6.29(P0.00001);以心电图疗效为效应尺度:χ2=7.85,df=8,P=0.45,合并OR=2.51,95%CI[1.79,3.53],Z=5.30(P0.00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合贝爽针剂并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52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及合贝爽针剂治疗组78例(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74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合贝爽针剂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