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藿朴夏苓汤是清热祛湿法的代表方剂之一,有解表化湿之功,原用于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者,是临床常用治湿之良剂。本文通过对藿朴夏苓汤方证的解读,在辨证施治,异病同治的指导思想下,体悟到藿朴夏苓汤经适当配伍后,可以治疗湿邪阻滞或湿热内蕴所致的多种疾病,从而扩大了该方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余锦秀 《光明中医》2013,28(2):353-354
藿朴夏苓汤是治疗湿温病初起的著名方剂之一,其化湿之功尤强,多用于湿重于热者,是临床常用的治湿良方。岭南地区土卑地薄,春夏淫雨,潮湿尤甚,其人湿热体质者尤多,而湿温病在岭南也很常见,因此藿朴夏苓汤在岭南有着广泛的运用,本人结合自身学习和临床运用,浅谈岭南地区运用藿朴夏苓汤治湿温病的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3.
藿朴夏苓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藿朴夏苓汤为治湿温、湿热、湿重挟秽之初方。笔者运用藿朴夏苓汤治疗内科病症,取得较好疗效。举验案3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举隅王秀献,张淑芳(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473400)关键词藿朴夏苓汤,临床应用,头痛,胸痹,发热,呃逆,中医药治疗藿朴夏苓汤由藿香、半夏、赤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蔻仁、猪苓、淡豆鼓、泽泻、厚朴10味药组成,用治湿温病初起。笔者据其...  相似文献   

5.
藿朴夏苓汤组成源自《医原》,方名和剂量出自《重订广温热论》,是治疗湿温病初起,湿重于热的常用方。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经验的总结,本方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湿热相关疾病的治疗。笔者统计了1986—2010年国内数十种中医、中西医结合期刊等有关文献,得到藿朴夏苓汤临床应用的论文79篇,共涉及病种51种,  相似文献   

6.
藿朴夏苓汤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藿朴夏苓汤组成源自《医原》,方名和剂量出自《重订广温热论》,是治疗湿温病初起,湿重于热的常用方。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经验的总结,本方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湿热相关疾病的治疗。笔者统计了1986—2010年国内数十种中医、中西医结合期刊等有关文献,得到藿朴夏苓汤临床应用的论文79篇,共涉及病种51种,其中内  相似文献   

7.
藿朴夏苓汤是清代医家创制治疗湿温病的著名方剂,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后世多种医学文献所载其来源、正异名、组成、用量、用法等内容存在许多分歧、疑义之处。笔者通过对现存文献资料的系统查阅,就藿朴夏苓汤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考证,认为该方药组成首见于《医原》,至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始冠以方名并拟定其药量,明示其立法,且待何廉臣编纂《湿温时疫治疗法》时又补充了该方用法(以通草煎汤代水)及加减法。《重订广温热论》收载该方时,药物组成略作变化,亦称之为藿朴夏苓汤,是否宜作二方论之尚待研讨。而藿朴胃苓汤乃何廉臣之师樊开周所创,亦见于《重订广温热论》与《湿温时疫治疗法》,非藿朴夏苓汤之异名,二者实为两首性质完全不同的方剂。本方方源宜表述为"方出《医原》,名见《湿温时疫治疗法》"。  相似文献   

8.
"湿去热孤"为清代温病学家叶桂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对和法的发展。藿朴夏苓汤是治疗湿热为患的常用方剂,是"湿去热孤"治法的体现。文章以"湿去热孤"治法为理论基础,论述了藿朴夏苓汤治疗湿热病证的作用机制为分消上下之湿邪,并举病案以佐之。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讨藿朴夏苓汤主治的病证特点和理论依据,并通过临床验案举隅,阐明薛汉荣教授运用藿朴夏苓汤的规律及思想,为藿朴夏苓汤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藿朴夏苓汤源于清代石寿棠编著的《医源·湿气论》 ,为湿在气分而设。方由藿香、姜半夏、厚朴、赤茯苓、猪苓、泽泻、淡豆豉、薏苡仁、白蔻仁、杏仁组成。具有解表化湿的功效 ,是医治湿温初期身热恶寒 ,肢体胸闷口腻的有效方剂。后世医家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 ,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现将近年来藿朴夏苓汤及其化裁方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1 内科1.1 胃脘痛 :伍氏[1] 等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 (属中医胃脘痛范畴 ) 6 5例。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基本正常 ) 4 5例 ,无效 2例。总有效率为 96 .9%。1.2 腹泻 :胡氏[2…  相似文献   

11.
藿朴夏苓汤由藿香、厚朴、半夏、茯苓、淡豆豉、苡仁、杏仁、白蔻仁、猪苓、泽泻组成。在异病同治的理论指导下,用该方加减治疗陈疴顽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于2010年3月-2012年12月将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正恰中病机,并根据患儿病情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采用藿朴夏苓汤对湿热体质人群进行干预,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以探索出一套适合潮汕地区人群治未病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36例湿热质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隔天给予中药藿朴夏苓汤口服,对照组给予休息、加强锻炼、心理治疗等。疗程为2月。采用症状问卷积分评价疗效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症状总积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干预后的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干预前后的主要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藿朴夏苓汤能有效改善湿热质人群的各种症状,对人体无明显的肝肾毒性,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寒温结合理论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证治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成民 《山东中医杂志》2020,(4):320-322,33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戾气范畴,其病因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侵袭人体所导致。根据寒温结合理论对发病起因、舌证特点进行探析,认为其病机属性与寒、湿、瘀、毒密切相关。通过散寒、化湿、解毒、祛瘀并宗扶正达邪之桂枝汤、三焦分治之三仁汤或藿朴夏苓汤灵活化裁,随证加减,疗效较好。为新冠肺炎轻型证治提供有益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5.
范梦月  刘静  孙蓉 《中草药》2020,51(9):2297-2306
目的筛选藿朴夏苓汤治疗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分析藿朴夏苓汤与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方证关系。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藿朴夏苓汤中潜在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根据结合能筛选与两者均有较好结合作用的核心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成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核心靶点的GO分析,Cytoscape软件Clue GO插件进行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方证关系分析藿朴夏苓汤用于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筛选出藿朴夏苓汤中潜在作用成分12个,核心靶点67个。其中通草中的通脱木皂苷元Ⅰ,茯苓、猪苓中的过氧麦角甾醇,半夏中的黄芩苷与SARS-CoV-2 3CL水解酶、ACE2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藿朴夏苓汤中12个潜在作用成分参与调节刺激反应、信号转导、细胞死亡等生物过程以及白介素信号通路、癌症EGFR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处方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以期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防治优势。方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高级数据挖掘方法统计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处方中的药物基本信息,并对其核心药物组合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处方159首,涉及中药168味;高频药物有杏仁、半夏、甘草、茯苓、藿香等;核心药对有石膏-杏仁、半夏-茯苓、麻黄-杏仁等;潜在常用药对有附子-石膏、藿香-麻黄、连翘-蝉蜕等;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新方4首。结论 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核心药物组合为麻杏石甘汤和藿朴夏苓汤,治则上以宣肺调气、分消祛湿、健脾益气、化痰开郁、清热解毒等法同用,扶正祛邪,肺脾胃同调;但临床还需兼顾其可能伤阴、结瘀、旁及肝肾的病机特点,中后期适当佐以养阴润燥、活血通络及调肝补肾之品,以防伤阴损阳、疫毒入血的重症转变。  相似文献   

17.
介绍冯世纶教授运用肾着汤的临床经验。从方证角度认识肾着汤,提出通过辨识方证来运用该方。不囿仲景原方,注重依据方证、药证进行合方与加味。常用该方治疗寒湿下侵所致腰肌劳损、尿失禁等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四君子合藿朴夏苓汤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FD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四君子合藿朴夏苓汤、微生态制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上腹疼痛程度评分、胃排空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血清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上腹疼痛程度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排空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S、MTL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VI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合藿朴夏苓汤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FD患者,可促进症状好转,提高胃排空率,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可能与其调节血清GAS、MTL、VIP、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3例不同的病证,因其均有湿阻三焦、气机不畅的症候表现,故均采用以三仁汤为主加减治疗,以宣上、畅中、渗下并重,在健脾化湿、宣通气机,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既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治则的特色和优势,也说明了三仁汤是治疗湿阻三焦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段光堂教授运用肾衰 Ⅰ 号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段光堂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脾肾气虚为本,湿浊瘀血内壅为标,依据本病的病机创制出肾衰I号方应用与临床.应用肾衰 Ⅰ 号方治疗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说明肾衰I号方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