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慢性胃炎是各种病因如物理、化学性刺激,胆汁反流,急性胃炎发作后,细菌或毒素,免疫因素等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上腹饱胀,疼痛,常伴有腹胀,嗳气,反酸,食欲减退.由于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疾病的预后,故做好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癫痫发作,经过一定阶段的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后仍无法控制,占癫痫的30%左右.目前研究认为,引起难治性癫痫最常见的脑组织病变包括皮质发育不良、瘢痕性脑回及癫痫相关性脑肿瘤如节细胞胶质瘤等.  相似文献   

3.
刘元 《医学信息》2008,21(6):960-961
儿童哮喘足指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发作时双肺可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疗效,据临床观察,现在大多数成人哮喘病患者都是起病于幼儿时期,儿童哮喘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成成人哮喘.所以彻底治疗儿童哮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哮喘的患儿来说,过敏原、感染、心理因素,是诱发哮喘发作的常见原因.尤以心理因素为主,也就是说心理因素足诱发哮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对儿童病人,娇惯、过分的溺爱、学习的压力等诱因引起的发作占大多数,我们对2005年-2007年间,598名哮喘患儿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超过50%的哮喘发作与心理因素有关,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与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主要的疾病.全世界支气管哮喘患者有一亿人,我国的患者达一千万人,哮喘发病率为2.5%-9.0%,居于老年期疾病发病率的第二位.支气管哮喘患者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并有气短、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因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哮喘可反复发作,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哮喘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5.
张耀宏  海霞 《医学信息》2009,22(8):1628-1629
支气管哮喘是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哮喘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6.
郭枫  段文杰 《医学信息》2010,23(4):1152-1154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1].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常见病,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的发病率为1%-5%.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肺部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或呼吸困难,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哮证"、"喘证"范畴.  相似文献   

7.
癫癎是一种反复发作性慢性脑病,即使坚持正规药物治疗,仍有20%的患者发作难以控制.癫癎发作的不可预知性是造成癫癎患者社会心理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服药及药物不良反应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升学和就业等问题上受到的社会歧视,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50%—85%抑郁症患者会复发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具有高发病、高复发特点的心境障碍。既往研究显示,首次发作的抑郁症,50%—85%会有第二次发作,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部分患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会转化成慢性甚至难治性抑郁。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以反复晕厥发作为主的癫癎复杂部分发作(CPS)常与各种类型晕厥发作(如血管迷走性晕厥、心律失常性晕厥、特发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排尿性晕厥等)、椎基底动脉IA、低血糖发作、癔病等混淆.  相似文献   

10.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e system,CNS)肿瘤中癫痫的发病率为33%~39%,其中一部分肿瘤生长相对缓慢不易被发现,临床表现为癫痫反复发作,患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却难以控制癫痫发作,经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和病理学检查最终证实为肿瘤。外科手术介入的癫痫病例中脑肿瘤的发生率为10%~56%,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辅助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急性发作期临床安全性。方法选择76例反复喘息急性发作期患儿,其中男性34例,女性42例;年龄1个月~6岁,平均年龄5.3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扩张气道平喘、激素吸入抗炎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2 m L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0万单位混合后(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雾化吸入,每次15~20 min,2次/天。两组疗程均为7~10 d。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缓解情况、激素应用时间、住院天数及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儿喘息反复发作风险性。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气促、喘息等症状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激素应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40 2,P=0.000 8)。随访半年,对照组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次数为(2.67±1.03)次,而治疗组为(1.58±0.87)次,治疗组患儿的喘息反复发作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9 4,P=0.000 0)。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急性发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双相障碍的发病率及主要表现 双相障碍是一种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交替出现、反复发作的疾病.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范围内男性双相障碍患病率为0.8%,女性为0.6%,年龄段多分布在25~34岁.黄悦勤等人对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双相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0.5%,年龄多分布在35~49岁之间,患病...  相似文献   

13.
高热惊厥的患儿 35%有复发 ,1 0~ 1 5%可转变为癫痫。临床上两者有较密切的关系。高热惊厥诱发癫痫有诸多因素 ,在EEG上亦有相应地表现。近几年来 ,收治 30例有高热惊厥史的癫痫患儿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 30例 ,男 1 9例 ,女 1 1例。高热惊厥首次发作年龄最小在出生后 1 4天~ 2岁 ,最大 6岁 ,男女之比 1 .5~ 2 .0 :1 ;高热惊厥反复发作多在 4~ 6岁首次发现癫痫发作。其中妊娠期母亲患流感 2例 ,妊娠中毒症 1例 ;围生期新生儿窒息 5例 ,产伤 3例 ,遗传 6例 ,高热惊厥反复发作或呈持续状态 7例 ;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伴运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与动态脑电图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动态脑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儿中,正常范围者38例,异常者62例(异常率占62%),其中,尖棘波放电者8例,阵发性高幅慢波者24例,脑波的频率慢于同龄儿者30例,而发病后EEG检查越早,发作时体温越低,发作年龄越大,发作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则EEG检查异常率越高.结论:动态脑电图的异常率与年龄、发作次数、体温、发作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对于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年龄大于3岁的患儿及发热伴抽搐的患儿,要注意动态脑电图的早期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型抗癫癎药妥泰对症状性癫癎的疗效.方法:病人用药前4周,填写发作日志,记录发作次数,随后单用或添加治疗,随访4个月至3年.以用药后每4周的发作次数与用药前基线比较,减少75%为有效,发作停止1年者为发作停止,以评价其药物疗效.结果:在对242例症状性癫癎的研究中发现妥泰治疗由于肿瘤引起的癫癎的发作停止率为61%,有效率为74%;头伤后癫癎的发作停止率为34.6%,有效率为55.7%;脑血管病所致癫癎的发作停止率为81.2%,有效率为90.6%;炎症后癫癎的发作停止率为52%,有效率为54.5%;发育障碍性癫癎的发作停止率为50%,有效率为64%;寄生虫所致癫癎的有效率为87.5%;糖尿病性癫癎的有效率为81.8%.结论:妥泰对症状性癫癎也是有效的,其中对慢性肿瘤、头伤、糖尿病等所致的癫癎可能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1 一般概念 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是指一部分大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的超同步化的阵发性放电,并引起患者和观察者都能察觉到的各种临床表现.而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癫痫的诊断是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有反复发作证据.诊断内容主要包括:①病人的发作是否为癫痫发作;②如果是癫痫,则尽力明确是哪种综合征或发作类型;③尽可能查寻病因;④作出初步伤残评定;⑤尽可能对导致癫痫的病灶作出定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性甲沟炎的另一类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近五年来我科对反复发作性甲沟炎的治疗措施的病例进行分析后尝试用新方法治疗.结果 用新方法治疗后甲沟炎的复发率明显改善.结论 建议对反复发作性甲沟炎可采用本方法的冶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简介 患者,杨某某,男,76岁,主因"反复胸闷、胸痛8d,加重伴晕厥1次"于2010年8月19日22:30入院.患者诉8天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闷、前胸部疼痛,有憋闷感,牵涉至左肩部,双上肢有麻木感,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1~2min.8d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亦未引起重视,未经任何处理.  相似文献   

19.
患者厉XX,男性,46岁,因右下腹部疼痛,反复发作16个月人院.16个月前开始右下腹部疼痛、能够忍耐,当时未经治疗、三天后扪及包块,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在当地医院抗感染及中药治疗,疼痛缓解,肿块消散.嘱其三个月后手术切除阑尾,但未等到三个月,右下腹痛反复发作,入院前一个月为第六次发作,均以补液抗炎治疗好转,终因右下腹痛不能消除,影响劳动,要求手术治疗.查体:体温36.2℃.血压1610.7kPa.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麦氏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B超提示:右下腹炎症性块状物.实验室检查:WBC8.7×10~9/L N70%.拟诊为慢性阑尾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先证者 男,36岁,因"反复发作性的四肢无力23年,加重3+年"就诊.患者于13岁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四肢无力,严重时不能动手指,可说话,但觉费力,发作时伴有肢体酸胀、疼痛等症状.无肢体麻木、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