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采用股动脉血管内支架治疗的26例下肢ASO患者的跛行距离及踝肱指数(ABI)进行观察。结果术后1个月,间歇性跛行距离由(124.6±32.2)m增加到(552.7±137.5)m,ABI由0.62±0.04增加到0.94±0.06,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支架通畅率为100%,2年通畅率为92.3%。结论 PTA联合血管内支架置放是治疗下肢ASO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7年11月~1998年4月,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骼动脉硬化闭塞症4例,近期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评价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膝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累及膝下动脉ASO并行PTA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8例患者,平均年龄(77.31±7.52)岁,治疗膝下动脉所用球囊平均直径 2.8mm(2~4mm),平均长度110.6mm(40~170mm),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治疗肢体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为100%,无截肢患者.平均随访24.1个月(4~58个月),治疗肢体术后2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78.4%,救肢率93.9%.结论 PTA治疗膝下动脉ASO可有效改善临床缺血症状并提高救肢率.  相似文献   

5.
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5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或切开动脉直视下穿刺,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利用导丝或超声消融导管开通闭塞段,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后置入血管内支架。结果45例(53条患肢)血管腔内支架均释放成功,踝肱指数由0.36±0.14增至术后7 d 0.77±0.21(t=2.397,P=0.021),45例随访6~54个月,平均23个月,一期肢体通畅率90.6%(48/53)。结论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66例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症状,均采用PTA和(或)支架植入术进行介入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踝/肱指数(ABI)。结果 66例患者成功完成介入治疗,共植入支架73枚,其中髂动脉植入27枚,股浅动脉植入32枚,髂-股动脉植入14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患肢缺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ABI由术前0.39±0.12上升至0.72±0.15,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10例患者因复发而再次接受介入治疗。结论 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因其创伤小、可重复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已成为治疗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支架成形术治疗髂动脉慢性闭塞症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支架成形术治疗的髂动脉慢性闭塞病人的技术成功率、支架通畅率及介入并发症。结果:髂动脉慢性闭塞症病人167例(194条患肢)纳入研究,男103例(126条患肢),女64例(68条患肢);平均年龄(71.3±12.4)岁。TASC B型47例(54条患肢),TASC C型88例(102条患肢),TASC D型32例(38条患肢)。TASC B型、C型、D型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8.1%(53/54)、97.1%(99/102)、94.7%(36/38),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髂动脉支架成形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一期辅助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4.6%、98.8%和98.8%,2年分别为90.0%、94.5%和96.2%,5年分别为78.8%、89.4%和93.5%,TASC各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肱动脉穿刺部位血肿多于股动脉(P=0.047)。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髂动脉慢性闭塞安全、有效,技术成功率、支架通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TASCⅡ分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1例(76条血管)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6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11)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严重的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100 m)38例,静息痛13例,肢/趾端溃疡10例.TASC A型病变29例,B型16例,C型11例,D型5例.应用导丝导管或超声消融开通闭塞段,行腔内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结果 61例患者71条血管成功开通(共置入63枚支架),开通率93%(71/76).成功者临床症状改善率100%.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33±0.17提高到术后0.7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1例,随访率83%.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26±14)个月.1年通畅率90%(TASC A、B组92%;TASC C、D组84%).3年通畅率75%(TASC A、B组80%;TASC C、D组63%);5年通畅率72%.结论 髂动脉硬化闭塞的腔内成形术较传统的血管重建手术创伤小、并发症低,近、中期通畅率相当.  相似文献   

9.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大、中动脉的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细胞、纤维基质、脂质和组织碎片的异常沉积,在动脉内膜或中层发生增生过程中复杂的病理变化。在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病变中比较常见。经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内膜剥脱术、旁路转流术和球囊扩张支架成形  相似文献   

10.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详细叙述了近年来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的新发展,包括适应证的拓展,各项操作新技术的进展,在小腿动脉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正确处理。为今后此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初步报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平卧位、局麻下,于病肢同侧顺行或逆向穿刺股总动脉,插入6F鞘管,造影证实闭塞病变。在电透荧屏监控下,通过鞘管插入5F的KMP导管,在0.035超硬导丝作用下,于闭塞端的侧壁内膜下开创一个夹层平面,随着导丝在内膜下向前延伸,其顶端会形成半圆形的环。然后,导管和导丝环通过内膜下的夹层持续前进;当到达闭塞段远端时,将KMP导管的顶端转向腔内,使导丝和导管进入真腔。然后退出导管,顺着导丝插入7mm×40mm或合适大小的球囊导管,应用709~811kPa压力,逐步扩张再管化段。术中如发现新形成的通道受压而呈弹性回缩现象,可以植入8mm×40mm或适当大小的镍钛合金自膨式支架。最后通过导管或鞘管造影,检测血流通道是否再建成功。结果:本组共13例,男9例,女4例;左下肢5条,右下肢6条,双下肢2例(4条),共15条肢体。11例中计13条肢体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6.7%。其中股动脉段闭塞5例(7条肢体),髂动脉闭塞段4例(4条肢体),胫闭塞段2例(2条肢体)。分别随访3~9个月(平均4.3月),均维持通畅。复查ABI为0.65~0.87,平均0.75,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IA是一种应用腔内血管外科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新方法,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有效而经济,近期  相似文献   

1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累及髂股动脉、股腘动脉和膝下动脉,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腔内治疗,由于三段动脉解剖的差异,其腔内治疗原则和效果是不同的.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的腔内治疗的通畅率不低于外科手术,已成为首选方式;股腘动脉硬化闭塞因其发病率高,腔内治疗的通畅率不能令人满意,已成为研究热点;膝下动脉闭塞的腔内治疗仍处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腔内治疗的32例(43条患肢)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30例(40条患肢)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较前明显减轻,治疗后踝肱指数(ABI)0.62±0.15,较术前(0.35±0.15)明显提高(P<0.05)。随访时间3~15个月,13例患者仍存在间歇性跛行,2例术后3个月对侧股浅动脉以远部位动脉狭窄闭塞,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他病例症状缓解。结论腔内介入治疗下肢ASO短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腔内成形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08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76例ASO病例,分析Fontaine分期及糖尿病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技术成功61例,总体技术成功率80.3%。FontaineⅡ期组39例,技术成功36例(92.3%),明显高于Ⅲ期组(82.1%)和Ⅳ期组(22.2%);合并糖尿病组22例(28.9%),技术成功15例(68.2%),低于无糖尿病组(85.2%)。结论:腔内成形术是治疗ASO的有效微创手术方法,积极腔内手术干预有助提高早期患者手术成功率,同时对晚期患者可有效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5.
内膜下成形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中,再入真腔技术是内膜下成形术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超声、同期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导管系统等新兴技术在内膜下成形术中再入真腔技术的应用及各类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髂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家兔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atherosclerosisobliterans ,ASO)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实验组、对照组各 1 0只新西兰家兔 ,利用机械损伤、免疫损伤和高脂高胆固醇饲养 2 0周 ,观察模型制作前后血脂 (TC)、胆固醇 (TG)、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水平及股动脉造影和病理学变化。结果 制作前TC、TG、ET和NO分别为 ( 0 .89± 0 .0 9)mmol/L、( 0 .99± 0 .1 5)mmol/L、( 99.1 3± 1 6.51 )ng/L、( 6.2 6± 0 .80 ) μmol/L ,制作后分别为 ( 8.95± 1 .68)mmol/L、( 8.38± 1 .0 8)mmol/L、( 1 835.81± 2 0 3.62 )ng/L、( 2 .33± 0 .55) μmol/L。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 <0 .0 1 ) ;制作后实验组动脉造影显示髂股动脉高度狭窄 ,病理切片显示典型的ASO变化 ,对照组无异常变化。结论 本方法可成功诱导ASO模型  相似文献   

1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腔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的腔内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上海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收治TAO患者16例(18条下肢)TAO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变肢体行下肢造影,根据术前CTA结果显示的流入道和流出道情况行置管溶栓术和球囊扩张成形术.结果 本组16例患者18条肢体行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plasty,PTA),3条肢体术后无明显改善,其中1例手术2周后行膝上截肢术.FFA即时成功率为83.34%(15/18).术后15条患肢皮温明显升高,间歇性跛行消失或跛行距离延长,静息痛消失或明显减轻,9例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恢复.术后1周踝/肱指数由术前0.33±0.16恢复至0.79±0.23.8例有足趾坏死者渗出消失、创丽愈合.术后随访16例,随访率100%,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随访10.84个月.以下肢CTA和A/BI检杏行术后随访,术后3个月的通畅率为81.33%,1年通畅率为60.23%.结论 TAO患者行PTA能改善患肢血供,促进溃疡及创面的愈合,增加保肢率,降低截肢平面.近期效果满意,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8.
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与内皮素1(ET1) 、一氧化氮(NO) 等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96 例ASO 患者,采用密度梯度法检测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ET1 、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血管紧张素Ⅱ(ATⅡ)、肿瘤坏死因子(TNF),采用酶联免疫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采用Griss 法检测血浆NO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均存在高ET1、TXB2 、ATⅡ、粘附分子、CEC血症,存在低NO、CGRP、6KPGF1α血症,且以Ⅲ期病人最明显。结论 ASO 的发生发展同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密切相关,ET1、NO 等血管活性因子的检测有助于ASO发病机制的探讨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别。  相似文献   

19.
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形成和发展听 作用及ET、一氧化氮合酶(NOS)基因表达同ASO的关系。方法 收集40例ASO病人、120处病变血管和30例正常血管,根据病理学检查分为ASO早期、中期、晚期和正常血管4组。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和Grisse方法检测ASO病脸的血浆ET和NO水平,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组血管ETmRN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