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正常X线投照中,膈上膈下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对比.膈下密度过高,照片影像过淡。而膈上有肺组织含气多,致使照片影像过黑,肋骨几乎被穿透,照出的肋骨正位或斜位像都基本看不见。基于以上情况,笔者自制了一种铝薄板,多层叠起来,用来滤掉部份作用于膈上的X线,达到膈上和膈下肋骨都能在一张照片上显示良好,看起来也非常美观,也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39例膈肌破裂致膈疝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9例膈肌破裂致膈疝的诊治殷洪年张林王洲曹公木临床资料本组39例,男31例,女8例;平均38.2岁.其中挤压伤29例,坠落伤10例.39例中36例伴有其他损伤,其中肋骨骨折29例,4例有胸壁浮动.肺裂伤需手术处理7例,脾破裂14例、肝脏损伤10例、胃...  相似文献   

3.
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分析致伤原因、手术方式、误诊教训。认为胸腹部创伤要注意致伤原因、创伤部位等因素;胸部X线透视是可靠的检查方法;手术应仔细检查膈肌;创伤性膈疝应尽快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5.
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冯树新,于凯江,张明文,王胜发,徐恩绵,禹志正自1974年11月至1993年10月,共收治创伤性膈疝72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68例,女4例。年龄4~60岁。急性开放性损伤44例,均为锐器或枪弹所...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膈肌破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旭 《创伤外科杂志》2009,11(4):369-371
创伤性膈肌破裂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提高创伤性膈肌破裂诊断率的最好方法是提高临床医生面对严重胸腹部伤的警惕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创伤性膈肌破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不同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膈疝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共诊治21例创伤性膈疝,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并痊愈出院,本文就创伤性膈疝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等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8例膈疝X线的多样性,对误诊和死亡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咖啡因对膈肌收缩力及膈肌疲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1只实验犬探讨了咖啡因对正常及疲劳后膈肌收缩功能的作用。以PdiF曲线作为评价膈肌收缩力的指标。膈肌疲劳模型用连续电刺激两侧膈神经的方法制备。结果表明,无论在正常或疲劳后膈肌,咖啡因(20mg/kg)均可显著增强其收缩力。而且,咖啡因对膈肌的正性肌力作用与心输出量、肺总阻力及动态肺顺应性变化无关。还讨论了咖啡因对膈肌肌力影响的可能机制,指出咖啡因在治疗慢阻肺呼吸疲劳方面可能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钟晓  张良智  刘毅 《放射学实践》2003,18(4):306-307
胸腹部创伤所致膈肌损伤 ,引起腹腔脏器经破裂的横膈入胸腔 ,称创伤性膈疝[1 ] 。初期往往因横膈稍抬高 ,少量胸液 ,被忽视而漏诊 ,造成临床诊治困难 ,预后有时极为凶险。也有将膈麻痹而误诊为迟发型膈疝的。本院曾诊断 2例 ,现报道如下。病例 1 女 ,68岁 ,车祸伤4h。查体 :血压 1 2 0 / 80mmHg ,胸廓挤压征阳性 ,左侧腰部肿胀且压痛明显 ;腹穿阴性。腰椎片 :双侧第 1 2后肋、L1 椎体及L1 3左侧横突骨折。胸腹部CT :左膈肌较右膈稍抬高 ,双下肺挫伤伴左下肺膨胀不全及实变、胸腔少量积液 (图 1a) ;左肾挫伤伴肾周筋膜及腹膜后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11.
横膈结核1例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38岁,维吾尔族.腹部隐痛1年加重并腹部膨隆1个月.查体:腹部稍膨隆,右上腹有压痛、叩击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浊音界上移,移动性浊音阴性.X线透视:右侧膈肌升高,膈面模糊不清,膈肌区见一较大致密影,可随膈肌运动而上下移动,余肺野清晰.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膈肌破裂与膈疝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膈肌破裂(traumatic diaphragnmtic rupture,TDR)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因其伤情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进展迅速,并发症较多,漏诊也时有发生,死亡率较高,均给临床救治带来一定的困难,早期的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十分重要。我院自1988年4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35例。现总结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发展,创伤性膈疝的发病率亦有所升高,因该病早期的临床表现往往缺发特异性,且易被合并伤的症状所掩盖而导致误诊或漏诊,并有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故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尤为重要。自1996~2004年收治的17例创伤性膈疝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7例,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26例膈肌包虫囊肿的X线表现,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X线表现分为单纯性包虫囊肿及破裂感染的包虫囊肿两类,单纯包虫囊肿表现为膈肌局限性膨出;带蒂的突向胸腔的卵园形阴影,及合并囊肿钙化。破裂感染的包虫囊肿表现为囊肿内“月牙征”,“水上百合”或“气液平”;合并胸膜及肺内感染或肺包虫囊肿,及类似单纯性胸腔积液。讨论了常规X线,CT,超声的影象诊断。并指出多数膈肌包虫囊肿位于右侧膈肌,约8倍于左膈,因此,左膈的一些病变,一般不应考虑包虫囊肿。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损伤伴膈疝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院1986~1993年收治多发性损伤伴膈疝22例,治愈20例,死亡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9例,女3例.年龄14~60岁,病程最长5月.致伤原因:车祸伤8例,刀刺伤6例,拳击伤3例,火器伤3例,摔伤1例,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并发症1例...  相似文献   

16.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及治疗。作者认为对本病X线检查仍有诊断意义 ;膈肌破裂应及时手术 ,术中应强调全伤道探查及无张力膈肌修补 ;电视胸、腹腔镜在本病中的应用正逐渐被重视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6岁。1周前从高约2m处跌落后出现左侧胸部疼痛伴活动后心慌、气短入院。查体:T36.6℃,BP16/12.5kPa。白细胞计数6.0×109/L,血红蛋白120g/L,神志清楚,呼吸急促,气管右偏。左胸壁腋后线第9、10肋处皮肤擦伤,压痛...  相似文献   

18.
膈疝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59岁。因“持续中上腹闷痛”1d人消化科。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伴腹胀、进食后呕吐,无放射痛,发病后未解大便。无腹泻、便血,无发热、黄疸,无胸闷、心悸、心前区痛,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过去史:有胸椎后凸畸形病史30年。体检:体温36.5oC,脉搏104次/min,呼吸20次/mln,血压100/75mmHg(1mmHg=0.133kPa),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简介患者 ,女 ,9岁。食少 ,时常咳嗽 ,活动后气短。患儿无外伤史 ,发育欠佳 ,矮小干瘦。当地以“支气管炎”诊治不见好转 ,遂来我院。胸透示 :左肺中下野数个大小不等非典型环状影 ,内有液平 ,膈肌模糊 ,心影大小形态位置尚无异常 ,右肺未见异常。追问病史 ,患者呼吸道症状并不明显。笔者疑诊为膈疝 ,故行钡消化系统检查 ,透视加点片示 :食管位置正常 ,胃呈无力型 ,胃体小部分及胃窦位于小盆腔 (图 1) ,十二指肠球及 2、3段位于脊柱左侧 ,2~ 6组小肠、升、横结肠均移位于左侧胸腔 ,降、乙状结肠位置正常。腹腔右侧无肠管。左肺位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兔肋间神经移位膈神经恢复膈肌运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家兔36只,随机分成3组,A组:右侧膈神经离断后,不做处理,4个月后再将左侧膈神经离断;B组:右侧膈神经离断后,随即用肋间神经移位膈神经,4个月后再将左侧膈神经离断;C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然后在不同时间点观察膈肌位移恢复率以及家兔血气变化.结果在任何时间点肋间神经移位组(B组)与未移位组(A组)膈肌位移率有明显差异(P<0.01),移位后4个月,B组与C组相比,虽在第4个月部分观察指标有差异(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移位膈神经能有效地恢复双侧膈神经离断后家兔的膈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