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开展,再灌注心律失常(RA)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RA对于评价AMI患者冠脉再通、估计预后方面有重大意义,本文对56例AMI患者溶栓后RA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1996年1月~1999年1月住院AMI患者56例,均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且均为溶栓治疗适应证,其中男51例,女5例,年龄37~74岁。梗死部位:前间壁13例,前壁10例,广泛前壁8例,前壁+高侧壁3例,前壁+正后壁2例,下壁(部分伴右室)19例,广泛前壁(…  相似文献   

2.
40例急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急性心梗)患者于静脉内溶栓前、溶栓2、24、72h及1周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心钠素(ANP)、肾素(PRA)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发现溶栓前心梗组较对照组ANP明显升高(P<0.01),2h达高峰(P<0.001),24、72h及1周有明显下降趋势,但仍较对照组增高(P均<0.05)。其中26例再灌注指标明确者ANP2h较溶栓前明显升高(P<0.001)。14例无再灌注指标者则无显著性差异。心梗组AngⅡ于2h达高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4、72h及1周逐渐下降。PRA于2、24及72h亦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及0.01)。不同部位及不同心功能状态的心梗患者血浆AN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01心梗组ANP水平溶栓前、溶栓24、72h及1周与溶栓2h比:ΔP<0.01;ΔΔP<0.0012.2有再灌注指征及无再灌注指征者溶栓治疗后2h血浆ANP水平的变化见表2.26例有再灌注指征者均发生了再灌注心律失常,且于溶栓治疗后2hANP明显升高,与溶栓前ANP水平有明显差异(P<0.001)。14例无再灌注指征者溶栓治疗后2h?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再灌注心律失常与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关系,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31例)再灌注前、后和未溶栓患者(34例)间进行心室复极各参数对比分析后发现:溶栓再通组的QTd,QTcd,QT1cd,JTd,JTcd及JT1cd明显长于溶栓前、未再通组和未溶栓组(P<0.01),再通组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未溶栓组(P<0.01);前壁心肌梗死再灌注组的QTd长于下、后壁组(P<0.05),而前者的QTcd、QT1cd则明显长于后者(P<0.01)。结果表明: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多发和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75例采用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冠脉再通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101例(57.7%)判定临床再通,79例(78.2%)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其中35例(34.65%)发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19例,均发生在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以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最常见且特异性高,可作为判断再灌注较为可靠的指标。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可作为下壁心肌梗死再灌注的可靠指标。大多数再灌注心律失常不必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5.
张桂馨 《中原医刊》1999,26(12):35-36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AMI患者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41~69岁,平均59岁。其中广泛前壁11例,前间壁8例,下壁6例,前间壁、下壁5例,前侧壁4例,广泛前壁、下壁2例,下壁、后壁、右室2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且无溶检禁忌证。2 治疗方法2-1 溶栓前:住CCU病房,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下壁AMI时加做V7~V9、V3R~V5R导联心电图。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  相似文献   

6.
在冠状动脉血栓闭塞或冠状动脉痉挛经治疗缓解后,缺血心肌获得血流再灌注而诱发心律失常[1],临床称为再灌注心律失常。1995年1月至2000年5月,我科进行静脉溶栓治疗65例。现将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男42例,女23例,65例中,平均年龄65. 7岁,39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其中下壁(伴右心室) 12例,前壁(广泛前壁)14例,前间壁5例,高侧壁5例,正后壁3例。2观察与护理2.1患者入住监护室,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其做好心理护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3L/min,连续…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相关血管再灌注对QTc离散度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研究表明,成功的溶栓治疗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c离散度(QTcd)。本文旨在探讨AMI溶栓治疗相关血管再灌注对QTcd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AMI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41~77(53.1±7.2)岁。均发病在12h内,其中42例发病在6h内,无溶栓禁忌症者,无电解质紊乱,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对照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42~57(52.2 ±6.7)岁。经临床常规检查除外器质性心脏病,性别、年龄与AMI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规律,我们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溶血栓治疗时,20例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30例患者均系我院急诊检查并经12导联心电图确诊的AMI患者,男26例,女4例;年龄34~72岁,平均55-1岁。梗死部位:前壁14例,广泛前壁4例,前间壁2例,下壁10例(其中合并右室及后壁梗死各1例)。患者入院后即予硝酸甘油含服或静滴,如无缓解,立即作溶血栓治疗,溶血栓治疗距胸痛开始时间为2-5~11h(平均5-6h),尿激酶用量100~150万U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47 例急性心肌梗塞(AMI) 患者,早期再灌注对QTc 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对47 例AMI予以静脉溶栓,并于溶栓后第24 小时,判定是否再通。在溶栓前及溶栓后作同步记录12 导联心电图测量QTcd 与50 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 AMI组溶栓前与对照组间QTcd 差异有极显著性(821 ±115ms VS 378 ±167ms P< 0001) ,前壁与下壁梗塞之间QTc 离散度差异无显著性。静脉溶栓后24 小时QTcd 显著降低(831 ±112ms VS 562 ±148ms P< 0001) ,而未再开通组QTc 在溶栓前后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平,恢复速度显著慢于开通组。11 例溶栓前有恶性心律失常者其QTcd 明显长于无心律失常者(931 ±82ms VS812 ±110ms, P< 005) ,溶栓后再通QTcd 降至623 ±84ms,室性心律失常消失。结论 成功地溶栓再灌注可使QTcd 显著降低,改变其自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时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对76例AMI患者AVB的发生、转归、梗死部位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993~1998年明确诊断的AMI住院患者76例,其中男52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4.1)岁。前壁梗死37例,下壁梗死25例,前壁+下壁梗死11例,右室梗死3例。2 结果76例并发AVB14例,发生率为18.4%,其中Ⅰ度3例,Ⅱ度6例(Ⅱ度Ⅰ型2例,Ⅱ度Ⅱ型4例),Ⅲ度5例(3例ORS<0.12s,2例QRS>0.12s),Ⅱ度以上占78.…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2月至2000年7月,我们应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符合AMI溶栓治疗入选及排除标准的20例患者,男16例,女4例,年龄46~80(平均 62± 7. 5)岁。梗死部位:下壁 4例,下壁+后壁8例,下壁+右室2例,前壁5例,下壁+后壁+广泛前壁1例,其中前壁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3例(Killip分级Ⅲ级3例)。 1.2研究方法: 1.2.1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参照“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  相似文献   

12.
在未进行溶栓与急诊直接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的年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梗死者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而且,前壁者较下壁者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溶栓与急诊直接PTCA血运重建治疗手段的开展,AMI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同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又非常常见。本研究在目前积极进行溶栓治疗条件下,对前壁与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及住院期间的预后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尿激酶溶栓后对临床预后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7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溶栓后观察冠脉再通组与冠脉未通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冠脉再通组(45例),心律失常发生率15.5%(7例),冠脉未通组(31例),心律失常发生率51.6%(1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尿激酶(UK)冠脉溶诠再通后,可明显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梗死前心绞痛(PAP)的发生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亦即缺血预适应现象。而 QTc离散度的增大可作为缺血性心脏病致死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本文拟通过对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探讨其改变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69例均为1996~1999年住院病人,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40例,女29例。急性有Q波性心肌梗死(AMI)66例,无Q波性心肌梗死(NQMI)3例。前壁心肌梗死38例,下壁心肌梗死31例。1.2方法梗死前心绞痛判定标准:急性…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 (AMI)静脉内溶栓是冠状动脉血液再灌注治疗方法之一 ,冠状动脉血运的早期重建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静脉内溶栓给药方便、迅速 ,不需要专门的放射科设备和心导管操作人员 ,适合于基层医院。我院近2年对有溶栓指征的13例老年AMI患者进行了静脉内溶栓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13例中男性11例 ,女性2例。年龄60~82岁 ,平均72.2±7.7岁。梗死部位 :前壁或广泛前壁AMI8例 (合并下壁AMI1例 )、下壁及正后壁AMI5例 (合并右室AMI3例 )。病例选择标准为 :年龄≥6…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所致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航空总医院60例AMI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心肌酶等指标,判断再灌注心率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溶栓治疗后,60例患者再通率为85.00%(51/60)。血管再通患者以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为主,占74.51%。33例前壁梗死患者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25例(75.76%),27例下后壁梗死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13例(48.15%)。60例均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且与患者心肌梗死部位无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再灌注心率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且与患者心肌梗死部位无关,可作为判定再通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维生素C及镁盐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溶栓疗法近年来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重要措施,但缺血心肌血运重建又可引起再灌注心律失常(RA),其中有些RA是严重甚至威胁生命的。本文旨在探讨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硫酸镁对RA的预防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自我院1997年2月~2000年6月急诊入院的AMI患者。男性37例,女性24例,年龄40~68岁。所有病人均符合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溶栓人选条件及判断再通标准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1996年7月修订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中的有关规定。 1.2 …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金木  王梅  李征 《现代医学》2007,35(4):322-32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分析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结果73例中再灌注率为80.82%。溶栓开始后2 h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4.91%,其中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34例,均发生在冠状动脉再灌注组;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17例,均发生在下壁心肌梗死病例。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以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最常见且特异性高,可作为判断再灌注较可靠的指标。一过性心动过缓可作为下壁梗死再灌注的可靠指标。大多数再灌注心律失常不必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 h溶栓与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07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60例发病6 h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不同分为A组(急诊溶栓组)32例和B组(急诊介入治疗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成功再灌注率、死亡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②两组患者发病时、3 h时cTn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6 h的cTnT水平及CK-MB峰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 h内采用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再灌注率、降低临床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最积极的治疗是心肌再灌注 ,挽救濒死心肌 ,缩小梗死面积 ,保护心功能 ,改善预后。目前广泛应用的是静脉溶栓治疗。近年来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被引入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治疗 ,即急诊PTCA。我院1996— 1999年共完成急诊PTCA 6 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 2例急性心肌梗死 ,男 42例 ,女 2 0例 ,前壁心肌梗死 37例 ,下壁心肌梗死 2 5例。直接PTCA 39例。术前静脉溶栓2 3例 ,溶栓后 90min内胸痛无明显缓解 ,抬高的ST段无明显回落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梗死相关动脉 (IRA)未能再通 ,即行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