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早期溶栓与延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AMI患者231例,其中96例急性发作至溶栓时间<6 h(早期溶栓组),135例急性发作至溶栓时间≥6h(延迟溶栓组),两组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溶栓前后胸痛、心电图、心肌酶的变化及冠状动脉再通率、再梗死率,同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延迟溶栓组比较,早期溶栓组胸痛减轻时间缩短[(102±32) min比(162±38) min](P< 0.05),2h内胸痛减轻比率增加[81.25%(78/96)比49.63%(67/135)] (P< 0.05);早期溶栓组ST段回落≥50%时间缩短[(98±36)min比(153±31)min](P<0.05),2h内ST段回落≥50%比率增加[61.46%(59/96)比40.00%(54/135)](P<0.05);早期溶栓组14 h内出现CK-MB峰值比率及16 h内出现CK峰值比率均显著增加[69.79%(67/96)比46.67%( 63/135),64.58%(62/96)比46.67% (63/135)](P< 0.05).早期溶栓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显著高于延迟溶栓组[71.88%(69/96)比52.59%(71/135)] (P< 0.05).两组再梗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1%(5/96)比5.19%(7/135) ](P> 0.05).两组均无大出血病例.结论 早期溶栓(急性发作至溶栓时间<6h)较延迟溶栓(急性发作至溶栓时间≥6h)治疗AMI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和分娩方式对出生胎龄≥32周新生儿/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以及感染结局,为患儿提供合理的喂养方式。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2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经孕检发现其中286例孕妇存在巨细胞病毒感染Ig G阳性且Ig M阴性,新生儿出生孕周均≥32周,出生后检测母体与新生儿血清巨细胞病毒感染Ig M和lg G抗体。同时按照出生后新生儿喂养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母乳喂养)139例和对照组(人工喂养与混合喂养)147例。分析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结局、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不同月龄婴儿Ig G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月龄Ig G阳性婴儿Ig M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阴道分娩的婴儿CMV Ig G阳性率高于剖宫产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婴儿CMV Ig 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士提供的病情观察、皮肤护理、营养干预、健康指导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婴儿9~10个月时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V Ig G阳性、阴性婴儿身高、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是新生儿感染CMV病毒的途径,母乳喂养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感染CMV病毒,但对机体身高、体重发育未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岛叶梗死患者心电图(ECG)与心肌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其中岛叶梗死组136例,非岛叶梗死组66例,左侧岛叶梗死71例,右侧岛叶梗死65例.选择同期150例年龄匹配的非脑血管病并排除心脏病患者(对照组),检测心电图及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分析比较不同部位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和血浆cTnI、CK-MB的变化,并随访6个月的死亡情况.结果 病例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血浆cTnI、CK-MB升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岛叶梗死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80.88%(110/136),明显高于非岛叶梗死组的46.97%(31/66) (P< 0.05),病死率[11.76%(16/136)]亦明显高于非岛叶梗死组[3.03%(2/66)](P<0.01);右侧岛叶梗死患者异位搏动和QT间期延长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岛叶梗死患者[44.62%(29/65)比11.27%(8/71),P<0.01;55.38%(36/65)比35.21%(25/71),P<0.05],左侧岛叶梗死患者窦性心动过缓、ST段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岛叶梗死患者[22.54%(16/71)比7.69%(5/65),P<0.05;47.89%(34/71)比13.85%(9/65),P<0.05].血浆cTnI、CK-MB升高主要见于岛叶梗死患者[岛叶梗死组发生率分别为47.79%(65/136)、34.56%(47/136),非岛叶梗死组分别为4.55%(3/66)、1.52%(1/66),P<0.01],右侧岛叶梗死患者血浆cTnI升高发生率[67.69% (44/65)]高于左侧[29.58%(21/71)](P< 0.05),左、右侧岛叶梗死患者血浆CK-MB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TnI、CK-MB升高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血浆cTnI、CK-MB正常患者[16.18%(11/68)比5.22%(7/134),P<0.05;29.17%(14/48)比2.60%(4/154),P<0.01].结论 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对心脏的影响主要与岛叶病变有关,岛叶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异常发生率高、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肝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014年3月-2016年6月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诊治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3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巨细胞病毒特异抗体(Cytomegalovirus specific antibodies,CMV-IgM)变化。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CMV-IgM阳性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35,P=0.003);两组患儿TBIL、ALT、AST、TBA肝功能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患儿TBIL、ALT、AST、TBA肝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儿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 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3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STEMI组125例和NSTEMI组110例.对两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入院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CAG结果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NSTEMI组男性发病率[68.2% (75/110)]明显高于女性[31.8%(35/110) ](P< 0.05).STEMI组持续性胸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88.8%(111/125)、38.4% (48/125)、26.4% (33/125)]明显高于NSTEMI组[分别为60.0%(66/110)、28.2%(31/110)、12.7%( 14/110)] (P< 0.01或<0.05).STEMI组心肌损害指标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分别为(142.8±34.9) U/L、(11.2±10.3)μg/L]显著高于NSTEMI组[分别为(60.4±14.7) U/L、(5.8±4.6) μg/L](P< 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比率显著高于NSTEMI组(P<0.01),三支病变比率显著低于NSTEMI组(P<0.05);STEMI组冠状动脉狭窄70%~90%比率显著低于NSTEMI组(P<0.05),狭窄91%~99%及100%比率显著高于NSTEMI组(P< 0.05或<0.01).结论 STEMI患者持续性胸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的比率高于NSTEMI患者,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弥漫、累及多支,但阻塞程度相对较轻.多数NSTEMI患者较STEMI患者有较好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肝、利尿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片,两组均以48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生化指标、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Child-Pugh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毒学、生化学和血清学应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20.0%(6/30)](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抑制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耐受性好,耐药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中国老年人群运动障碍与便秘和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中60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共42 353名.应用问卷调查研究对象运动障碍、便秘及睡眠障碍.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和地区调查对象自报运动障碍、便秘、睡眠障碍状况及相互关系.结果 42 353名60岁以上老年人中,男性21 893名(占51.7%),女性20 460名(占48.3%);城市居民17 917名(占42.3%),农村居民24 436名(占57.7%);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分别占37.9%(16 031名)、29.1%(12 345名)、33.0%(13 977名).对数据经过复杂加权后,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居民中,自报运动障碍、便秘和睡眠障碍患病率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60~64岁组分别为2.8% (95% CI:1.9% ~3.7%)、3.6%(95% CI:3.1% ~4.1%)、12.4% (95% CI:11.0% ~13.8%);≥80岁组分别为13.2% (95% CI:10.2% ~ 16.1%)、8.8%(95% CI:7.1% ~10.6%)、19.1%(95% CI:16.3% ~ 21.9%).自报运动障碍患病率为5.7% (95% CI:4.5% ~7.0%);便秘患病率为5.1% (95%CI:4.4%~5.7%),女性[5.8%(95%CI:5.0%~6.6%)]高于男性[4.3%(95% CI:3.7% ~4.8%)](x2=23.40,P<0.05),城市[6.0%(95% CI:5.1% ~ 7.0%)]高于农村[4.6% (95%CI:3.8%~5.4%)](x2=5.62,P<0.05);睡眠障碍患病率为14.2%(95% CI:12.7% ~ 15.8%),女性[17.4%(95% CI:15.4% ~ 19.3%)]高于男性[11.0% (95% CI:9.7% ~12.2%)](x2=172.05,P<0.05).便秘人群中运动障碍患病率[16.3%(95% CI:12.7% ~ 19.9%)]高于非便秘人群运动障碍患病率[5.2% (95% CI:4.0% ~6.3%)](x2=242.73,P<0.05);睡眠障碍人群中运动障碍患病率[13.0% (95% CI:10.6% ~ 15.4%)]高于非睡眠障碍人群运动障碍患病率[4.5%(95% CI:3.5% ~5.5%)](x2=688.8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便秘及睡眠障碍会增加老年发生运动障碍的风险,OR(95% CI)值分别为2.93(2.57 ~3.33)和2.73(2.48 ~3.02).结论 我国60岁以上居民自报运动障碍、便秘和睡眠障碍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运动障碍与便秘和睡眠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GCV)和干扰素联合治疗婴儿先天性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04例先天性HCMV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对照组(25例)予以常规护肝等治疗,GCV治疗组(35例)在常规护肝等治疗基础上加用GCV,联合治疗组(44例)在GCV治疗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α或γ.观察并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肝功能、黄疸消退情况、病原学检查结果等.结果 三组患儿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于GCV治疗组和对照组,GCV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为(17.2±1.1)d,GCV治疗组为(11.5±0.5)d,联合治疗组为(7.1±0.6)d,GCV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短于GCV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HCMV-IgM转阴率与GCV治疗组相同,但HCM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GCV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GCV联合干扰素治疗婴儿HCMV感染疗效优于单用GCV,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NaF致雄性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氟化钠(NaF)致雄性小鼠肝脏组织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 [方法]将40只健康性成熟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0mg/kg)、NaF组(20 mg/kg)、GSPE组(200 mg/kg)及NaF+GSPE组[NaF(20 mg/kg)+GSPE(200 mg/kg)],每组10只动物.灌胃染毒,每天1次,连续染毒5周.颈椎脱臼处死,采集肝脏组织样本,计算肝脏脏器系数,检测肝脏组织中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 [结果]各组肝脏脏器系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aF组高于对照组(P<0.05),(NaF+GSPE)组低于NaF组(P<0.05).各组AST、ALT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aF组和(NaF+GSPE)组高于对照组(P<0.05),GSPE组和(NaF+GSPE)组低于NaF组(P<0.05).各组GSH、SOD、MDA和T-AOC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NaF组和(NaF+GSPE)组小鼠肝脏中GSH、SOD和T-AOC含量较低(P<0.05),MDA含量较高(P<0.05);与NaF组相比,GSPE组和(NaF+GSPE)组GSH、SOD和T-AOC含量较高(P<0.05),MDA含量较低(P<0.05).析因分析显示:NaF与GSPE对AST、ALT、SOD活力、MDA含量,T-AOC水平存在拮抗作用. [结论]GSPE对NaF致雄性小鼠肝脏氧化损伤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及合并感染者的肝脏损害状况.方法 选取9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例组)及9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两组HCMV-DNA含量,比较两组HCMV-DNA阳性率.应用FQ-PCR法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含量,进一步分析病例组中高病毒含量(>104拷贝/ml)患者和低病毒含量(≤104拷贝/ml)患者HCMV-DNA阳性率的差异.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分析不同患者肝脏损害状况.结果 病例组HCMV-DNA阳性25例,阳性率为26.3%(25/95),对照组HCMV-DNA阳性5例,阳性率为5.3%(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9,P< 0.01).病例组中高病毒含量患者(43例)HCMV-DNA阳性21例,阳性率为48.8%(21/43),低病毒含量患者(52例)HCMV-DNA阳性4例,阳性率为7.7%(4/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90,P<0.01).病例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HCMV-DNA阳性患者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高于HCMV-DNA阴性患者(P<0.01).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更易合并HCMV的活动性感染;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HCMV活动性感染时,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硬脑膜放射状减张切开加星形人工补片硬脑膜囊扩大成形术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对21例因各种原因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观察组),做硬脑膜放射状减张切开,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人工补片( neuropatch)相应裁制成星形,进行硬脑膜囊扩大成形术;与21例单纯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6、24、48、72 h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7/21)比14.29% (3/21),33.33%(7/21)比19.05%(4/21)、61.90%( 13/21)比28.57%(6/21)、61.90%(13/21)比38.10%(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癫痫发生率[分别为0、0、47.6%(1/21)]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29%(3/21)、14.29%( 3/21)、19.05%(4/21)](P<0.05),两组皮下或硬脑膜下积液、脑膨出、脑室穿通畸形、脑组织骨窗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分别为19.05%(4/21)、0、4.76%( 1/21)、0,对照组分别为23.81%(5/21)、9.52%(2/21)、9.52%(2/21)、4.76%( 1/21)](P> 0.05).术后随访6~ 12个月,按照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疗效,观察组恢复良好率[85.71%( 18/21)]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 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重残率[23.81%(5/21)]明显高于观察组[9.52%(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能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硬脑膜放射状减张切开加星形人工补片硬脑膜囊扩大成形术能够提高减压显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小剂量瑞替普酶溶栓疗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老年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重组链激酶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小剂量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溶栓后1、2h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 治疗后24h,两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1、2h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6.1%(23/41)比26.8%(11/41),63.4%(26/41)比39.0%(16/41)](P< 0.05).观察组轻度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重度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瑞替普酶溶栓疗法对老年AMI患者疗效显著,能够为不愿或不能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的老年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喷他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早孕患者分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芬太尼组)和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组(喷他佐辛组),每组65例.比较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收缩压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芬太尼组术中呼吸频率、SpO2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喷他佐辛组(P<0.05).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喷他佐辛组[ 20.0%(13/65)比6.2%(4/65)](P<0.05).结论 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麻醉,其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伴碎裂QRS波(fQRS)患者和不伴fQRS患者以及不同fQRS时限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探讨OMI患者fQRS、fQRS时限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321例OMI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根据心电图有无fQRS分为OMI伴fQRS组(A组,167例)和OMI不伴fQRS组(B组,154例).A组将出现fQRS的导联加长描记50mm/s心电图,连续测量3个fQRS时限,取其平均值,根据fQRS时限的数值分为≤0.100 8组(X组,96例)、0.101~0.119 s组(Y组,54例)、≥0.120 s组(Z组,1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统计分析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8.4%(131/167),B组为63.6%(98/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室性期前收缩>720个/24h发生率为28.7% (48/1 67),B组为17.5%(27/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3~5级发生率分另为16.2%(27/167)、33.5%(56/167)、12.0%( 20/167)、34.1%(57/167),B组分别为7.8%(12/154)、21.4%(33/154)、4.5%(7/154)、23.4%( 36/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100.0%(17/17)]显著高于Y组[79.6%(43/54)]和X组[74.0%(7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Z组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3~5级发生率[70.6%(12/17)]显著高于Y组[ 42.6%( 23/54)]和X组[22.9%(22/96)],Y组显著高于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MI伴fQRS患者较OMI不伴fQRS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且较严重,并且随着fQRS时限的增宽,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次数明显增加,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3~5级发生率也明显增加.所以fQRS是高危心肌梗死患者预警的心电图新指标,fQRS时限对预测OMI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具有明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不同时机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58例急性STEMI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1(确诊后立即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 PCI,59例)、替罗非班治疗组2(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PCI,56例)和对照组(直接PCI,43例)。比较三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及远端栓塞情况,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sum STR),PCI术后6、12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30d内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发生率,术后血小板计数。结果 替罗非班治疗组1、替罗非班治疗组2 PCI术后即刻TIMI 3级血流发生率分别为98.3%( 58/59)和92.9%( 52/5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 2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治疗组1和替罗非班治疗组2 PCI术后90 min sum STR分别为(89.3±6.9)%和(82.4±7.3)%,与对照组的(65.6±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替罗非班治疗组1和替罗非班治疗组2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治疗组1和替罗非班治疗组2 PCI术后30 d内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替罗非班治疗组1术后6、12 h CK-MB水平显著低于替罗非班治疗组2,替罗非班治疗组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治疗组1术后1周LVEF[(56.2±6.4)%]显著高于替罗非班治疗组2[(51.1±4.9)%]和对照组[(49.8±5.7)%](P<0.05),但替罗非班治疗组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治疗组1、替罗非班治疗组2 PCI术后皮肤黏膜出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结论 术前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能明显降低STEMI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的发生,在急诊PCI中是有效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农村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制定的量表和评价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12月分别在陕西省和重庆市各抽取3个区(县),再在每个区(县)抽取部分0~6岁农村儿童共1568名作为调查对象,用忽视率和忽视度描述其受忽视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忽视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1568名调查对象中,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数分别为859和709名,总的忽视率为29.78% (467/1568),忽视度为48.51±6.49.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忽视率分别为34.34%(295/859)、24.26%( 172/709)(P<0.05),忽视度分别为49.59±6.54、47.19±6.18(P<0.05).0~2岁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48.59±6.33、45.78 ±5.94,3~6岁组分别为50.43±6.60、48.25±6.16;男童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49.83±6.67、47.36±6.28,女童组分别为49.32±6.38、47.01±6.08(P值均<0.05).0~2岁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率为39.33%(153/389)、18.54%(56/302);男童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率为34.91%(162/464)、25.13%(94/374),女童组分别为33.67% (133/395)、23.28%(78/335)(P值均<0.05).留守儿童中父亲文化程度低、儿童与母亲关系疏远者更容易受到忽视(OR值分别为1.29、1.55,P值均<0.05),非留守儿童中父亲职业为务农或外出务工、父母之间关系不好者更容易受到忽视(OR值分别为0.85、1.92,P值均<0.05).结论 西部地区农村儿童忽视状况较为严重,留守儿童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非留守儿童,且两组儿童忽视率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汉防己甲素治疗尘肺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1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服用汉防己甲素,对照组服用矽肺宁,观察治疗前后和两组间症状变化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用药后咳嗽、胸痛、气紧积分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积分下降百分率为69.35%,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人数和肺部感染人数分别为13例和2例,发生率分别为36.11%和5.55%.对照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人数和肺部感染人数分别为22例和4例,发生率分别为57.14%和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4明显上升,CD8明显下降,CD4/CD8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4明显上升,CD8明显下降,CD4/CD8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防己甲素有较好的改善尘肺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症状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肺部感染率的减少,可能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夹板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闭合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 1年1月应用小夹板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130例闭合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夹板组和钢板组,每组65例.夹板组行小夹板固定肱骨近端;钢板组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比较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和影像学评定.结果 按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夹板组优率为30.8%( 20/65),明显低于钢板组的61.5%(4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影像学评定:夹板组优率为33.8%( 22/65),明显低于钢板组的72.3%(4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对闭合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能获得良好复位,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不同频次胸腔穿刺抽液及胸腔置管引流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顽固性肝性胸水(RHH)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0日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1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RHH患者,随机分成4组:胸腔穿刺抽液1组(T1组,1周抽液2次)、胸腔穿刺抽液2组(T2组,1周抽液3次)、胸腔置管引流1组(ICP1组,1周抽液2次)和胸腔置管引流2组(ICP2组,隔日抽液1次).每组患者42例,记录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胸水消退情况、并发症等资料.结果 4组患者尿素氮、白蛋白、血钾、血钠和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239、6.194、7.832、5.478和9.486,P<0.05或<0.01).4组患者合并感染、穿刺部位渗液、穿刺部位缝合、输白蛋白比例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546、67.862、47.328和9.136,P<0.05或<0.01).T1组感染率为4.76%,低于ICP1和ICP2组(=4.086和5.126,P均<0.05).T1和T2组穿刺部位渗液发生率分别为4.76%和7.14%,低于ICP1和ICP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2.603、47.069和49.208、43.750;P均<0.01).T1组与T2组的穿刺部位缝合率均为0,低于ICP1和ICP2组患者(x2=37.655和42.000,P均<0.01).T1组的输白蛋白率为59.52%,低于T2组和ICP2组患者(x2=4.613和7.244,P均<0.05);ICP1组的输白蛋白率为66.67%,低于ICP2组(x2=4.200,P<0.05).各组采用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置管引流治疗RHH治愈加显效率均在70%以上,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胸腔穿刺抽液较胸腔置管引流患者并发感染、穿刺部位渗液、穿刺部位愈合困难明显降低.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次治疗RHH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胸腔置管引流治疗RHH对患者的利弊仍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北京市亚北地区妇科门诊就诊的高危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导游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航空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1069例患者的宫颈脱落上皮细胞样本进行HPV感染筛查,对HPV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069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31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